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对话 | 奔驰高管: 加速智能化本土研发 中国市场在很多领域定义着标准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4-01-27

    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 豪华品牌将如何在中国做好汽车智能化?在汽车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看来,在“安全为先”的前提下,进行本土化创新、把细节做到极致是两个关键。

    豪华品牌将如何在中国做好汽车智能化?

    当前,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研发历程已近20年。中国作为奔驰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奔驰正在为更好的应对本土化市场变化做出调整。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欧立甫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欧立甫(Oliver Löcher)向懂车帝表示,近20年间,中国本土研发团队不断壮大,负责的领域不断扩展。目前中国研发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更在全球研发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新E级车多数功能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

    过去几年,奔驰的本土研发能力快速提升,特别是在数字化领域,包括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电驱系统以及整车开发等方面。2023年,奔驰在上海正式注册成立了梅赛德斯-奔驰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并计划于今年在上海启用全新的研发大楼

    在欧立甫看来,“在特定的内容方面,与本土企业合作才能更切实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奔驰来说,每天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不断寻找新的创新点。

    他强调,中国研发团队在肩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全新E级车上的许多功能都是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比如全新E级车上搭载的导航辅助驾驶系统(L2+),就是首个由中国本土团队主导开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性级别非常高。”

    要知道,中国的城市高速路和收费道路标准不太一样,新老城市车道线的划定都比较多元。奔驰在中国这套L2+系统上,针对重要的城市、典型的路况和引导线进行了重新优化。另外,这个功在国内跟导航进行结合,在语音播报和UI界面上也针对中国市场做了定制优化。

    欧立甫坦言,奔驰全球研发团队需要中国团队帮助其寻找解决方案。很多时候,相关项目只要能够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放在全球其他市场也是完美的解决方案。中国市场在很多领域定义着标准和创新的基调,包括语音识别、信息娱乐、自动驾驶等。

    接下来,奔驰还将推出下一代导航系统,并植入更多本土化内容,同时全新升级导航架构。

    搭载MB.OS操作系统产品将于2024年底推出

    作为奔驰在数字化布局中的关键拼图——MB.OS是奔驰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的重要筹码。

    当前,奔驰正在加速开发全新操作系统MB.OS,这是一个从芯片到云端的架构,支持软硬件解耦,这为奔驰的研发团队带来非常大的开发自由度和灵活性;而用于中国市场的软件和应用会在中国进行开发,确保未来可实现快速迭代。

    梅赛德斯-奔驰全新MB.OS操作系统正式亮相

    对于第三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和MB.OS操作系统的区别,欧立甫指出,MBUX是人机交互系统,以信息娱乐系统为主,MB.OS操作系统是一个奔驰全栈自研的架构,会覆盖智能座舱功能、智能驾驶辅助及自动驾驶功能、车身与舒适功能、行驶与充电功能,会基于全新的模块化平台MMA首发,搭载MB.OS操作系统的产品将于2024年底正式推出,我们称之为MB.OS 1.0。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负责人王忻进一步指出,全新E级车上搭载的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后续也会在其他车型上陆续推广

    待做好充分测试,奔驰稳步开放智驾功能

    在智驾内卷的时代,各家车企陆续公布城市NOA开城计划。但王忻认为,在道路测试中,每个车型基本上都要跑上百万公里,奔驰会基于“安全为先”的原则稳步开放相关智驾功能。未来,依托持续进化的人工智能、自动数据标注等技术,奔驰自动驾驶新功能的推广速度也会加快。

    梅赛德斯-奔驰也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自动无人驾驶泊车“双持证”的车企

    欧立甫也认为,从技术层面,虽然奔驰可以宣布开放更多道路范围,但为了客户安全,奔驰一定要先做充分测试,“待功能完善达到我们的标准后再开放,虽然可能有人说这种做法进程缓慢,但我们始终坚守‘安全为先’的原则”。

    按照规划,随着MMA平台的推出,发布适用于城市工况的导航辅助驾驶和L3有条件自动驾驶都在奔驰计划之中。2024年,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将具备自动驶入、驶离匝道的功能,实现在城市快速路中和高速公路上点到点的智驾解决方案。

    对于MMA平台车型的具体产品组合,奔驰方面并没有披露过多信息,但欧立甫透露,“本土生产的车型里一定有长轴距版本,让后排空间更加宽敞、更加舒适、更加豪华。”

    对于车机和手机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欧立甫认为,“客户购买什么样的手机是他们的选择,从梅赛德斯-奔驰的角度来讲,我们会确保我们的产品能与各类手机实现高度顺畅的链接和协作,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品牌。”

    王忻则表示,手机上的功能怎么在车上更好的实现才是我们最关心的;哪些功能在用户开车时是刚需,把这个用户体验做出来,并做到极致。希望不同品牌的手机都能和奔驰的产品有很好的连接。

    传感器并不是越多越好

    从硬件角度来讲,欧立甫认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看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等传感器数量,有些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可能非常低。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有不同的路径,其中一种做法是开始给汽车配备尽可能多的传感器,然后做减法。欧立甫表示,“我们认为这一做法并不明智,因为每个传感器都会看到或者探测到数据并转到车载计算机中处理,传感器越多容易导致计算机算力不堪重负,效率很低且能耗很高,甚至可能会影响汽车的续航里程。”

    所有在本次CES上展出的数字科技与软件应用,都将在未来逐步量产交付

    在他看来,更加明智的做法是用合适数量的传感器搭配更加强大的算法,在做硬件配备的时候是需要智慧的,不是越多越好,要懂得取舍。

    王忻表示,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奔驰花了12个月时间完成了从最初的雏形到最后投放市场。开发过程中,我们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例如第三代MBUX人机交互系统,提供更清晰、更易操作的界面,而不是把复杂的功能堆砌起来。

    当前,越来越多的插混车型通过搭载更大的电池实现更长的续航,对于这样的技术路线,欧立甫表示,对于插混车型,10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里程就能很好满足客户需求。今年会推出全新E级车的插混版本,(纯电)续航里程会达到100公里以上

    在他看来,如果提高电池的容量,毫无疑问要增加整车的重量和成本。“一些品牌虽然推出了续航更高的插混车型,但其高昂的售价并不是其走量车型。”

    在智能泊车层面,代客泊车是对智能驾驶技术实现能力的深度考验。

    王忻透露,2024年全新E级车会推出全面升级的自动泊车功能。伴随全新MMA平台推出的车型上,还将会推出记忆泊车等功能。此外,代客泊车也在技术开发路径中,未来会基于新平台车型的硬件优势,把代客泊车的算法做出来。

    奔驰通过调研发现,自动泊车和遥控泊车是客户的刚需,用的比较多的。“有些品牌推出了记忆泊车,但使用率并不高。奔驰希望从客户角度出发,做出取舍,将最刚需的自动泊车的算法做到极致。”王忻坦言。

    写在最后:

    过去一年,以EQS纯电SUV、EQE纯电SUV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已经上市,2024年内,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全新迈巴赫EQS纯电SUV、全新AMG 纯电EQE 53 SUV等高端豪华新能源车型也将亮相。

    2024年将延续“油电双行”的策略,为中国市场带来超过15款全新和新一代产品

    按照规划,2024年奔驰将带来超过15款全新及新一代产品。这一次,奔驰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的玩法,已经有了全新思考。

    需要关注的是,智能化、科技力作为豪华的另一个维度,奔驰能否用技术继续稳坐头部阵营?毕竟,智能化这条赛道已经不是汽车企业们的一步尝试,而是必须跑赢的硬仗。

    次阅读
    7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