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354字,阅读需要约2分钟!
开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国道318开车更有意思,如果驾驶一台个性独特的汽车,那么就变得非常有意思。7月的成都对一个北方人而言与蒸笼无异,不过即将参加比亚迪宋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川西自驾游活动,心里已经自带几分凉爽。本次自驾游路线是从成都到木楞大寺,加上中间绕了一圈,总路程超过一千公里,虽然只是在国道318的大门口转了一圈,但是海拔从500米爬升到4400米,足够让我和大家认真聊聊比亚迪宋Plus DM-i了。



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基本信息,比亚迪宋Plus DM-i官方指导价格为14.68-16.98万元,目前有4款在售车型,2款纯电续航路程51Km,另外2款纯电续航为110Km。拉开比亚迪宋Plus DM-i的配置单,我们可以发现,51KM尊贵型和110KM旗舰型配置几乎一致,只是后者多了前大灯雨雾模式和空气净化系统;51KM尊荣型和110KM旗舰型Plus的差距亦然如是。



我们先看看比亚迪宋Plus DM-i的标准配置亮点:前后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2种驾驶模式、可开启全景天窗、NFC/RFID钥匙(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车辆开关)、远程启动、电池预加热、内置行车记录仪、12.8英寸中控屏、语音导航、车联网、OTA升级、LED远近光源、多层隔音玻璃、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比亚迪宋Plus DM-i 51KM尊荣型和110KM旗舰型Plus,多出了L2级安全系统、自适应巡航、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前排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前大灯雨雾模式和空气净化器。如此可见,比亚迪宋Plus DM-i的四款在售车型,在配置差异化上的落差并不大,那么哪一款更值得推荐呢?这里就当作一个彩蛋,我们接着说说它的实际使用体验。


比亚迪宋Plus DM-i定位紧凑型SUV,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05x1890x1680mm,轴距为2765mm。进入车内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内部空间的实际表现,要比从外部看上去更加宽阔一些,因为2765mm的轴距超过了同级别的长安CS75Plus(轴距2710mm)、本田CRV(轴距2661mm)、哈弗H6(轴距2738mm)。

得益于2765mm的轴距,比亚迪宋Plus DM-i的后排腿部空间,让身高1.8米的我感到更加适用,膝盖距离前排座椅靠背有一尺左右的距离、头部空间则有一拳,在长途行驶的时候,可以较轻松的舒展身体。在空间宽敞的基础上,比亚迪宋Plus DM-i的座椅设计也比较走心,前排采用了一体式运动座椅,采用双色拼接造型好看,而且对人体的包括性也比较出色。


唯一的小槽点就是头部靠枕不能调节,而且和靠背部分有一个较大的高低落差,以我1.8米的身高,正好让脖子顶在了头枕的下沿,这并不是很舒适,如果设计师能够将这个高低落差再优化一下,那么对舒适性的提升会更好一些。后排座椅不存在槽点,座椅柔软中带着足够的支撑力,靠背对腰背肩的支撑都比较均匀,长途乘坐还是比较舒适惬意。

不过熟悉辣哥的朋友都知道,我更擅长对驾驶的体验。咱们先不说比亚迪宋Plus DM-i高深的技术名词,从直观驾驶感受而言,从点火到起步再到时速60公里/小时,这台车安静的好似静止不动,完全符合一台电动车的动静儿,由于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和整车声学包,所以在120公里/小时以内行驶时候,车内依旧能够保证良好的静谧性,虽然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但是被声学包过滤的柔和模糊,不会对车内人员的交流和休息造成影响。


这里需要感谢那个比较不专业的领队,在出了高速收费站之后原本应该向前行驶,但是等我拿到通行卡之后,已经看不到前车的踪影,于是我凭借着感觉走了右侧车道(成都车友应该知道我走了哪个收费站),结果让我很满意,因为在追赶队伍的过程中,我完全可以无组织、无纪律地感受一下比亚迪宋Plus DM-i的动力、操控以及底盘。



虽然只是多绕行了2块钱的高速路,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到达第一个停靠点天全服务区之前,我都是全力以赴的驾驶着比亚迪宋Plus DM-i 110KM旗舰型,这台车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8秒,但是我个人感觉实际加速能力要更快一些,专门查了一下,有专业机构测出了7.7秒的加速时间。由于本质上还是一台电动汽车,所以比亚迪宋Plus DM-i保持了低转高扭的特征,在0-60KM/h的加速过程中还是有很明显的推背感,即便我们车上有四个人,但是加速过程依旧很快。


这台1.5L自吸发动机+永磁同步单电机的动力系统,既有涡轮发动机的爆发力,也有自吸发动机的输出线性,同时保持了电动机的低噪音,即便在ECO模式下,它的加速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足够。比亚迪宋Plus DM-i的油门响应很快,油门行程和加速度能够呼应的较为精准,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加速度的逻辑。


E-CVT变速箱没有顿挫和拖挡的问题,所以比亚迪宋Plus DM-i整体表现的就是快和顺,在时速120公里至150公里的加速中,这套动力系统也游刃有余,虽然能够听到1.5L发动机的咆哮声,但是并没有乏力感,再快就不知道了,我也是冒险尝试那么一下下。

比亚迪宋Plus DM-i的转向系统是个小意外,相对于它的长轴距和宽车身而言,方向盘指向更接近于轿车,在时速超过15公里之后就能有指哪打哪的操控感,在低速行驶的时候转向阻尼轻盈柔和,随着速度的提升,方向盘阻尼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得越来越沉重,轻微用力已经无法转动,这提升了高速行驶的安全性,但是不会让人觉得吃力。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在前奔驰底盘工程师汉斯.柯克的调校下,展示出了以舒适为导向、以运动为辅助的机械特征,在铺装路面行驶的时候,底盘的滤震性表现比较出色,在车内几乎感受不到路面细碎的震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