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星越L超15万值不值?我决定买一台来长测

    线外邦头像线外邦头像
    线外邦2021-06-30

    撰文 | 赵文华

    近两个月来,本邦直播间热度最高的两款SUV分别是奇骏和星越L(图片|配置|询价),奇骏作为紧凑型SUV市场的标杆车型,它的换代势必会受到强烈关注,但星越L作为国货初代车型,如此受欢迎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前段时间,本邦做过一次星越L与途观L的探店对比,之所以选择途观L,是因为星越L出自CMA平台,发动机也出自沃尔沃,有欧洲车的血统,在对比后,大头哥得出的结论是:星越L的车内品质和智能化水平完胜途观L。(已发布视频:《乱拳打死老师傅?吉利星越L对比大众途观L 》)

    但真正激发网友兴趣的,是星越L这套与领克01同宗同源的动力系统。星越L配有两套动力总成,2.0T低功率版(JLH-4G20TDJ),发动机最大马力218Ps,最大扭矩325Nm,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2.0T高功率版(JLH-4G20TDB),最大马力238Ps,最大扭矩350Nm,匹配爱信8AT变速箱。请注意,星越L这台高功率发动机不同于领克那台型号JLH-4G20TDC的机子,它的最大马力达到了254Ps,不过因为同样采用了爱信8AT,所以最大扭矩也是350Nm。

    为了给网友提供更充分也更真实的评价,上周末笔者参加了星越L动态试驾会,希望以下分享能对关注星越L的网友有帮助。

    静态评测:星越L胜过途观L

    就两款车的外形,笔者与大头哥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在本人看来,途观L经年不变的大众家族式设计实在无趣,你可以说它稳重,但我觉得就是太懒。

    星越L的设计谈不上艳惊四座,但它胜在雅致,有现代都市气息,前脸有沃尔沃的味道,侧面肌肉感比途观L强,车尾部分,途观L过于朴素,星越L则增加了贯穿式尾灯、镀铬条等潮流元素,更有设计感。

    内饰方面,无论设计感、科技感还是车内氛围,星越L可以说是吊打途观L,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用什么料,配什么工艺,钱不会撒谎。

    星越L有两套内饰配色,“黑绿配”是其主打色。中控采用“祖母绿”(低调高贵流行色)翻毛皮包覆,搭配镀铜装饰条,同样显得雅致,悬浮式按键操作方便(不像林肯逻辑混乱)阻尼感上佳,笔者很喜欢。

    星越L的座椅也采用了同材质、同色系的撞色设计,座椅厚度很良心,长度属于中上水平,乘坐感硬中带软,像跑步时选择高支撑性运动衣一样。

    智能化水平,涉及驾驶的智能辅助系统暂且不说,单说车机系统,大众的车机实在是弱鸡,中控屏基本属于摆设,虽说车机系统不是笔者的刚需,但既然配上了,起码得负点责任吧。

    再看星越L,从驾驶席到副驾驶席拉满的三块高清触摸屏实在太壕,功能也极其丰富。液晶仪表盘(10.25英寸)的UI设计属于互联网的极简风;只是信息显示方式需要提前适应。

    星越L的中控屏与副驾屏均为12.3英寸,功能各有侧重,中控屏集成了车辆操作、车机协同、车载娱乐等功能,副驾屏主要是为了娱乐享受,比如,你突然发现一个好吃好玩的地方,可以直接将地图分享给驾驶员。

    总的来说,如果我们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国货星越L,这款车的综合品质是超过途观L的。

    短短试驾后,我决定买一台星越L做长测

    可能是因为试驾车数量不够,各位周知,现在主机厂都在闹“芯片荒”,所以本次试驾只安排了短短的场地体验,略显仓促,不过好的是,2.0T+7DCT两驱低功版和2.0T+8AT四驱高功版,笔者都体验到了。

    总体而言,星越L与领克的驾驶风格完全不同,领克偏激进,油门、刹车反应过于灵敏,尤其是刹车尺度不太好掌控,在运动模式下,它的动力来得太直接,感觉像在开美国车,这种反馈在01/05上都一样,

    领克像年轻气盛的小伙(它面对的也是这样的客群),星越L则像成熟暖男,油门比较线性,笔者更喜欢这种舒服感,刹车有点偏软,速度起来后如果想紧急刹停,你会感到刹车行程比较长,这样的调校大概是因为这款车更注重家用性吧。当然,因为这一定位,星越L的底盘偏舒适,但比较紧实,至于它对细碎颠簸的过滤程度,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况,笔者暂时不作评价。

    场地试驾中,星越L这套2.0T+7DCT的动力总成匹配还不错,虽说是低功率版,但初段提速反应很快,推背感是有的,变速箱反应也很聪明,遗憾的是,由于场地限制,它的中后段提速笔者没有体验到,此外,拥堵路段是对双离合的灵魂拷问,走走停停中,星越L换挡是否平顺,也有待考证。

    2.0T+8AT,已经是这个级别最高级的匹配了,虽说这台高功率机子比不过领克,但其动力表现和平顺性已经很优秀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越L的透明底盘清晰度极高,地面行驶标线、低矮障碍物、侧方台坎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经验不足的新手或者喜欢开小差的司机很有用。

    不否认,场地试驾受诸多限制,但不妨碍笔者对星越L作基本判断,它整体的机械素质比较高,正因为如此,笔者决定买一台来做长测,届时给各位分享更详细的评测,如果你们有更想了解车型版本,或者其它知识点,欢迎给我们留言。

    说说观点

    最后我们来谈谈星越L的价格,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星越L的预售价为14.8万—18.8万,笔者试驾的两款顶配车型预售价分别为16.8万和18.8万,其价格已经伸到合资品牌的地盘了。就这个价格,如果在两三年前,笔者扭头就走,本人前前后换过11台车,就没开过国产车。

    但从去年开始,笔者前前后后试驾了一批优秀的国产车,它们在驾驶品质上有质的飞跃,如果说某一款车表现突出可能是偶然,但集体进化就代表国产车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固有认知,更喜剧的是,国产车在拼命进步,拼命讨好消费者,大众、通用在拼命减配降成本,一增一减中,我们为什么要屏蔽,甚至唱衰一款国产好车呢?难道仅仅因为它不是合资车,就没有上场的资格?

    当然,值不值,产品说了算,星越L能否成功杀入这个区间,最终也是靠产品说话,笔者希望在后面的测试中,不后悔今天的决定。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万次阅读
    95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