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特斯拉,大国数据博弈的缩影

    胖鲸头条头像胖鲸头条头像
    胖鲸头条2021-06-03

    作者 | Harry Zhang

    最近一年,特斯拉在国内无疑像坐了一趟过山车。在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国产之后,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一路攀升,尤其是在终端大幅降价,让国内一众新老势力毫无招架之功。就当国产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上市之后,人们觉得特斯拉会在国内掀起一场电动车价格屠杀之后。但谁不曾想到,先是所谓的“间谍门”,不少Model 3被禁止驶入政府机关和军事设施;后来又经历“刹车门”,并在今年的上海车展达到顶峰;而随后特斯拉的高管们的一系列过激的言论,更是让其成为国内网民的众矢之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举国上下的一致口诛笔伐。对于特斯拉或者任何一家拥有经营全球市场雄心的车企来说,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是它们无法放弃的重要市场。

    来自网络

    特斯拉和中国市场的爱恨情仇

    之前网上曾经盛传,特斯拉提前还清了相关银行贷款,并暂停了上海工厂二期项目。前者可以从相关的数据中发现,但是上海二期工厂是否暂停,目前还不得而知。相比于特斯拉在柏林的工厂步履维艰,上海工厂从动工破土到最终的上市销售一路绿灯,Model 3的热销背后的是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中美贸易战最激烈的时候,特斯拉敢于和特朗普唱对台戏,在中国设厂,本身从政治上彼时对中国政府就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当然,从特斯拉的角度出发,其不仅可以独资进入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而且工厂的承建以及后期的运营资金基本都由地方政府筹集,无异于“空麻袋背米”。但相比于国内一些骗取地方政府补贴以及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的车企来说,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的对赌协议已经算很厚道了。不过谁也不曾想到,原本将特斯拉作为一条鲇鱼引入国内,最终却变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一条鲨鱼,让一众车企败下阵来。

    来自网络

    对于特斯拉来说,上海工厂不仅供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帮助特斯拉辐射海外市场,在加速特斯拉车型交付上,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考虑到在德国柏林工厂进展明显较慢,美国新工厂没有眉目的情况下,人工成本更低的上海超级工厂于特斯拉而言的意义不言而喻。但特斯拉最近在国内遇到的一连串的刹车失灵事件,以及其公司管理层在应对车主诉求和媒体态度上的不职业,让特斯拉陷入了比较被动的局面。从网上看到相关数据,特斯拉在4月份在国内的销量仅为1.2万辆,相比于3月份的3.47万辆有明显的下滑;而根据相关的上险数据,特斯拉在5月前两周的销量跌至7500辆,而Model 3更是只有800辆。我们现在无法断言这个会是常态还是特斯拉内部自己的问题,但毫无疑问,媒体沸沸扬扬地对特斯拉的指责已经开始或多或少影响特斯拉的终端销量。要想恢复往日的荣光,特斯拉要补的课程还有很多。

    来自网络

    数据,大国竞争的新战场

    为了满足国内的数据合规的需求,特斯拉正式官宣了其将在国内建设一个数据中心。设立一个本土数据库,在当前国内数据采集和数据出境立法越来越严格的当下,无论是对于特斯拉的合规经营,还是从日后引入更高等级自动驾驶,在数据存储的硬件层面上都做好了准备。从中国角度来说,无论是从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很多政治军事设施的角度,都不能让特斯拉直接将在中国市场采集的各种数据直接传递到美国。特别是之前华为的快递被联邦快递转运美国检查之后,国内对于美国公司的信任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为了避免相关敏感信息被美国政府利用,将一些重要数据留存在国内已经成为国内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立法的关注重点。此外,特斯拉还在积极搭建一个可供客户直接查阅行驶数据的平台,让之前客户因为无法及时获取到行车数据而做出极端的场景不再重现。

    来自网络

    对特斯拉来说,其能够在市值上超越大众和丰田,登顶全球最大市值汽车公司的基础在于,投资人并没有将特斯拉视为一个汽车公司,而是一个高科技公司。特斯拉在整车工程方面的能力,相比于大众和丰田来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其在软件工程、自动驾驶以及三电系统这样的核心零部件,以及这些核心零部件的底层技术方面,特斯拉时至今日依然拥有较大的领先优势。驱动这些核心零部件不断优化升级的关键之一,就是特斯拉拥有海量的数据来作为决策的依据。通过销售的车型来帮助特斯拉采集各种数据,特斯拉无需通过高成本营运自有车队的方法,就能够实现数据源源不断地获取,成为其他车企眼中的数据模范生,更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高科技公司。但数据的获取,正在被套上一根根的链条。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为了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斯拉之后,越来越多的车企也会效仿在国内建设数据中心。

    之前苹果选择了云上贵州作为自己在国内的服务器合作伙伴,给贵州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投资以及不少就业机会,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帮助。经济利益之外,如果数据留存在本地,必然也会让外资企业将部分数据分析的研发职能迁到中国,避免数据跨境传输带来的工作效率上的损失。对于特斯拉来说,如果将来国家规定相关数据不能出境,那意味着特斯拉必然需要将自动驾驶研发职能带到中国来。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职能的转移,对于本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未来,我们只有拥有了相关人才,才能在自动驾驶方面对国外企业迎头赶上。

    来自网络

    当前,包括欧美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正在进行全面的封锁。在商品贸易方面,作为全球工厂,以及海外疫情时而有反复,它们没有办法对中国产品say no。但是在包括芯片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在内,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打压非常明显,这其中能够在智能手机业务挑战苹果,在通信业务挑战诺基亚、爱立信以及思科的华为受到美国政府的打压最为明显。芯片之外,数据也正日益被西方国家视为能够限制中国的又一个新的领域。中国要打破国外的封锁,正如同我们在经济上突破欧美国家封锁的关键,在于我们作为世界工厂,拥有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成本以及产能方面的优势。在数据方面,我们不仅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我们的电信基础设施同样也很发达,在中国能够采集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数据之间的交换,来打破国外的封锁,帮助中国走出数据孤岛。就像现在,欧美国家的主要跨国公司,对于制裁中国都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去挑动经济合作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质量问题也好,公关问题也罢,对于特斯拉来说,只要调整思路和策略,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国内车企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类似危机。但是特斯拉事件之后,明显可以发现国家在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方面的立法进程的加快,从中央到地方层面,也已经意识到了数据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资源加以保护。特斯拉耗费巨资,建立本土数据库,可以视为国内在数据战争中继苹果之后又赢了一局。力争数据方面的主权,提前进行规划,在国外数据保护甚嚣尘上的当下,是确保中国在将来竞争中主动权的重要一环。特斯拉国内数据库建立之后,必然会有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在国内也会效仿建立本土数据中心,中西方两大阵营之间数据大战将揭开新的篇章。

    次阅读
    评论
    1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