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农村老家出来后就在湖南的一个小城市读书四年,毕业之后几经波折初到广东来谋生计,当时天真的以为广东的钱会比内地好挣。直到进厂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边钱好挣,而是这边的工作量不是湖南内地可比的,白班与夜班的颠倒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务实的打工仔。既然来了,就坚持下去,此时回头会被人瞧不起,就是这种坚持让我选择了留在广东这个沿海城市,一待就是数十年。
生活虽然辛苦,可最终还是攒了些钱,可以在过年时给长辈们包红包了,那种心情就是觉得累点还是值得的。依稀记得每年春运订票时,经常买不到卧铺,只能退而其次的去选择坐票,甚至站票,因为想回家,在广东待的再久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个他乡异客。11年春节时,看到隔壁发小开着个长安小车回家过年,当时我就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考虑搞个车?毕竟看到他离家出发时后备箱里塞满了家乡的土菜:腊肉、米酒、自家种的大米、菜籽油,各种干菜及蔬菜。假如不是开车能带这么多东西?
《购车伊始》
看到邻居搞得这一出,我跟她一商量之后便也开始决定买车,因为预算问题,只能考虑十万以内的车。萌生了买车的念头之后便开始变得更加节俭了,以前的逛街外出吃大餐全部能免则免,只为了大宝出生之后能有个好一点的家庭环境。
10万左右的车当时也是看来看去,看的眼花,看的越多越难下决定。她的意思就选台国产车,觉得价格适中,外形也看的过眼,主要一点是国产车的配置高。但作为我的立场而言,我觉得合资比国产靠谱,因为我的专业就是汽车应用,在校期间跟着老师研究过不同车型的发动机跟波箱,老师的总结语一直记忆犹新:“假如以后你们自己买车的话,能选合资就别买国产,配件工艺不同性能不同。”加上走出校园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当地的上海大众4S店实习一年,当时是跟着机修组,看着当时的帕萨特感觉已经是我认知里的豪车了,20多万的车配置就是跟桑塔纳有着天壤之别。因为是从事机修学徒,又有驾照,偶尔还能帮车主将车开进升降机工位,帕萨特的驾驶感受对于当时的我真的觉得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也是因为这份实习经历,让我对车的认知比在校园时期更多一份了解。
言归正传,由于家门口最近的4S店就是大众,日产还有启辰三家4S店。启辰作为当时刚刚独立的自主品牌还不被人认知,但我们看车时一并光顾。大众车的外观直接被老婆给否决,我喜欢的她觉得太老气,过于成熟,不适合她开;日产本来看好的是当时的轩逸,也就是现在的老款经典轩逸,落地10万预算是可以接受的,可当时店里的服务态度惹的她不爽,直接调头去了启辰店。启辰的试驾她也参与,试驾的是D50,可她看好的是红色的两厢车,那就是R50了,按她的意思,红色绚丽好看,车内空间宽敞,最主要一点是启辰的服务态度真心做的很好,进门就是有专人跟着端茶问候,咨询买车的意向。这一点也有可能是当时才成立的新品牌,服务态度真的比一般4S店周到热情很多。也就因为这,启辰R50最终选定,这是我的第一台代步车。

灰色大骏的型格
《换购初衷》
启辰的性能在9年的使用中确实赢得不错的好感,车内空间大,除了正常的保养之外,易损件之外没有更换过什么配件,也只这一点,让她认可了合资车的优点,毕竟启辰当时也是日产旗下,老骐达换代上市而已。随着二宝的准备降临,我们寻思要换车了,启辰R50满足不了家用远行需求了。既然换车就换感觉不一样的SUV,我想这是每一个换车人的正常思维,小车换SUV,SUV换小车。
奔着对于第一台车的性能换购时还是选择日产,恰逢当时刚好全新奇骏改款上市,全新的外观及奢华感十足的内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试驾之后感觉跟之前的启辰R50当真不是一个概念,坐进车内看着眼前周边的一切,顿时觉得心情都不一样。试驾途中试驾专员喋喋不休的介绍着车哪里哪里有什么配置,哪里哪里有什么亮点,可在当时的我看来,最吸引我的是抬头显示跟L2辅助驾驶,这两样可是以往豪车才有的配置,着实让人心动。试驾完奇骏还顺路试驾了逍客和楼兰,可一旦尝试了全新奇骏的驾驶体验之后很难在对这两台车心动,于是,尘埃落定,选定奇骏。
《车型介绍》
2021款全新奇骏,灰色,顶配,也就是当时市场价26.29那款。落地价24万,全款,因为全款,几乎毛都没得送,当时店里一再忽悠我办理按揭,说还能再优惠,我总觉得羊毛出在羊身上,能一次性给齐我何必按揭?购车日期为2022年6月,恰逢赶上购置税减半,又精打细算的节省一笔。

整体外观很立体
《使用感受》
购车后第一件事就是喷涂底盘防锈,我觉得身处广东,这座沿海城市,对于底盘防锈很多必要,估计也是我出身汽车专业的缘由,总想着对车好一点,车就能就耐用一点。奇骏的高底盘间距是我开上路后最大的惊喜,去朋友汽修店里时,门口有个10多厘米的路肩,直接硬撼而上,换作是小车,我可不敢尝试,底盘高是我开它出行的最大依仗,因为老家的乡道很多地方还是碎石泥坑,之前开R50就有过蹭底的现象,如今的奇骏底盘这么高,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担心蹭底了。
奇骏的方向盘比之前的R50要轻便很多,不知同为日产一个品牌却区别这么大。给我的感觉是轻轻一拨就能转动前轮,以前的R50没这般轻松。而且站在我汽车专业的角度而言,感觉它的转向活动间隙很轻微,手触完全感觉不到虚晃位置,随意转动一点,方向立即跟着方向盘发生变化,这一点对于她而言,感受很好。因为她个头偏小因此力气小,方向的转向轻便性以及准确性让她更加容易适应。奇骏上路的感觉很稳当,没有因为底盘高而导致车辆拐弯时侧倾明显,跑过几次高速下来感觉也是很不错,加速反应很快,动力响应积极,120码在高速上超车很轻松,没有拖泥带水,随着油门踩下,车辆呼呼往前冲。爬陡坡的动力输出也是表现良好,挂到DS档位,其余就交给油门,开车三年期间,四驱越野模式用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到10次,当脱困挣扎出来时才发现四驱面对野外的烂路是真的的香。
奇骏的刹车踏板比R50要软,开启辰时刹车踏板踩下去很僵硬,踩到底还能感觉到弹鞋底;而奇骏这台车没有这种感觉,偏软很多,即时深踩到底也是不顶鞋底。

升级后的内饰太多惊喜
奇骏的空间对于我们拥有两娃的家庭是够用的,前排我跟她,后排两个娃娃跟老妈。这种空间跟小车的感受优胜很多,因为头部空间宽敞了,使得小孩可以踩在后排坐凳上短暂站立休息,毕竟孩子好动得很,长期久坐做不到,站一会坐一会才能使得他们不吵闹。因为是SUV座椅高度要比小车的高,坐在车内看向前方的视线处于居高临下的俯视吧,这样一来坐在后排的老妈感慨晕车感受减少很多。为了防止孩子的捣蛋,我在前排靠椅空挡位置安装了隔离网,就是防止开车途中娃趴到前面来触动车上开关,尽管做了前后隔离,但奇骏的后排空间还是够他们折腾的。
后排的空调单独出风口很实用,以前的启辰没有这玩意,后排觉得冷热只能呼叫前排的人进行调节,难免会分神影响开车注意力,如今独立的后排空调他们自己可以对其进行调整,调温度,调风向,都随他们折腾,解放了前排的劳动力。后排坐垫对于孩子而言很宽敞,但对于成年人而言,则显得有点憋屈,憋屈的地方不是空间小,而是膝盖下部不能完全被坐垫支撑,即坐凳只能支撑大半部分大腿,还有小部分是没有东西撑住的,因此时间一长会导致腿部酸麻,不得不时常进行变换坐姿来应对这种不适感。假如,这个坐垫再做长一点就完美了,但估计空间方面又会有影响,只能舍长度保空间,毕竟空间舒适性要优胜于乘坐舒适性。

坐三人不拥挤,很宽裕
奇骏的后门开度也是很具人性化:一般的车辆后门不能全开,抱着孩子上车时难免会有干涉不适,但奇骏却反常的设计将后门开度设计为90度直角状态开门,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面对我这样的状态,老人抱娃上车提供不少便利,入口空间更宽敞了,上下车时也不会跟车门干涉触碰了。这功能起初我还没发觉,直到有一次开回老家跟亲戚聚在一起相互试开对方的车才发现,也算是对有家庭的车主一大便利设计。
奇骏装载能力表现还算不错:平时出去玩时所有的行头都是后备箱塞的满满登登,即使上面空间不够了它下面备胎处也有不小的空间。一般的小车是盖板直接盖在备胎上,而奇骏则是盖板与备胎之间大约还有接近30CM左右的高度差,回家时可以将一些小物件对方在这里,隐蔽又不占后备箱的空间。平时则完全可以放置车上的一些应急物品,如搭铁线,充气泵等常用装备,需要时掀盖拿出,不需要时表面看不到,后备箱洁净如斯。

这空间在野外很巴适
《智能感受》
说到智能方面,我认为它的最大卖点L2应当占据头牌,没用过L2的我们小两口买车之后半年内都使用过这玩意,那时总觉得智能驾驶靠不住,还是人为控制靠谱些。可直到真正试用过一次之后就彻底摆脱这陈旧思想,当时驾车行驶在广西境内,沿途的石林山风景真的很震撼,我欣赏路边的美景时车辆时不时的发出压线的报警,方向盘震的有点麻手。面对这个窘态,我当时想到了开启L2,不是不会用,而是不敢用,怎么开启我朋友教过我,去4S店时接待专员也是说这车跑长途开L2人轻松很多,当她听到我买车这么久还没用过时感慨,我不敢用L2就是有点浪费这车了,当即还跟我在车上示范了一次,告知尝试一下会改变我对L2的看法。当我按照他们教我的顺序开启后,随着一声“咚咚咚”的提示音,顿时,奇骏呼呼往前冲,我看到前方有个小弯,谨慎的双手抓着盘子,尽管我听说L2能自动应付这种小弯,但没试过终究心没那么大,直到感觉我没用力的情况下,方向盘居然自己轻微的转动,我才感觉是我自己多虑了。随着慢慢的适应后,逐渐的对L2变得适应起来,尽管开启L2状态下我还是始终将右脚放在刹车上,双手还是搭在方向盘上,毕竟只是辅助驾驶,不是全自动驾驶,谨慎一些处理一些突发情况的必要还是要有的。有了这功能的辅助,途中可以欣赏到更多美好的景致,与此同时整个人的精神压力也是比之前小了很多,显得没那么劳累,着实实用的辅助功能,堪称为高速外挂神奇也毫不夸张。

前门储水能力展示
其余的智能就是全景360,语音控制等等了,360的性价比很高,理由就是很清晰。语音控制很便捷,但美中不足的是导航时无法准确辨识你要去的地方。总之让我觉得这台车功能多到有点让我很少去全部用到的念头,反正仪表里面设置里头的所有设置几乎全是设置打开状态,既然买了这车,就得将所用功能用起来。
《油耗分享》
奇骏作为一个家用城市SUV,油耗自然比小车要高一些,毕竟这么大个车壳摆在这,尽管据宣称的很多地方都是铝合金板,但SUV比小车重是不争的事实。车重油耗自然高可以理解:市区油耗表显8.6,但自从换过一次蓄电池之后就下来了,目前表显7.6,但实际加满一箱油,420元左右也就能跑个520公里左右,油钱除公里数得出7毛多的市区油耗。高速的话一箱油能跑720公里左右,算计下来5毛多。
《奇骏的日常》
70%的使用率为上下班代步,20%的几率为周末出游,10%几率为高速的奔波。每次高速一个来回都是接近2000公里的行程,它的智能辅助让我开车比以往开小车要舒服很多,尽管长途很累,但是论疲倦感比之前起码减缓一半,以致如今开的越久越觉欣慰。

尾箱空间表现不错,应付日常出行无问题
《养车费用》
一年一次保养600元(厂家推荐的黑色瓶子包装的0-20超级全合成),空滤一年一换,自己购买30元一个,保险费3500元,停车费自己购买的小区车位,算O吧,平日养护自己洗车,一年累计200不到,一年1万公里计算,油费算8000不为过,总消费额累计1.23万/ 年。
《文末总结》
使用期间,因它的口碑问题开出去免不了被人挤兑,俗话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既然选择它就相信它。奇骏也很争气的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有它的加入后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更多的五彩斑斓,它的全新设计外观让它买车回来时回头率极高,因为分体式大灯的存在总是觉得它格外不同。假如非得给这台家用奇骏做个评价的话,缺点第一,灯光问题希望改善,真的照的太近了;缺点第二,发动机终身质保希望可以购买;缺点第三,配件调货周期长,希望可以解决。至于优点,一则是底盘高,可以不惧一般复杂路况;二则是外型硬朗,显得年轻化;三则是随车搭配的安全配置真的挺齐全,可以更好的确保我们的出行安全。
最后,感谢圈主黑色大骏的指导与推荐,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