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我看明锐Pro(上)

    2021-05-27发布于:明锐车友圈

    2007年6月,上海大众斯柯达首款轿车——明锐在国内上市,依靠超高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当年便销售了31802辆,而后更是达到月销2万辆,还曾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正式官方用车。但随着各种因素接踵而至,现款明锐褪去了昔日的光环,官降和优惠依旧很难打动消费者的心,好在,全新明锐PRO来了。


    经过今年3月的“云首秀”和4月的预售活动,上周一全新明锐PRO终于正式上市了,12.49~15.79万元的指导价,综合其配置来看,倒也颇为合理,下面就简单体验一下实车,并谈一谈我的看法。(车型为TSI 280 尊贵版,指导价14.79万元。)

    此次全新明锐PRO整体造型与海外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采用了最新家族式设计,整车线条棱角分明,并注入更多海外RS版的运动元素,吸引年轻消费者们的目光。

    发动机舱盖上立体棱线勾勒出光影交错的水晶切割型面,凹凸有致,极具视觉冲击力。

    年轻化是当下设计趋势,全新明锐PRO通过锐利的线条勾勒,营造出了锋芒毕露的运动化风格。

    全系标配的LED光源的大灯,在功能性方面有着较为齐全的配置表现。灯组造型则延续了斯柯达品牌钻石切割的设计理念,精心雕琢出了一种细腻的视觉美感。(此处心疼钱包五分钟,自己的车花了7千元选装原厂氙气大灯。)

    ACC雷达被巧妙的融入到中网内,顶配车型的ACC雷达中还隐藏了一颗前置摄像头。下进气格栅则采用了类似蜂窝菱格状的元素,更能突显整车的运动感。

    通过镀铬亮条与黑化高亮饰板的组合,两侧倒梯形的进气口不但在视觉上战斗气息十足,而且可以有效降低风阻及行驶时帮助刹车盘降温。

    全新明锐PRO的长、宽、高分别为4753/1832/1469mm,轴距为2730mm,相较海外版车型有着明显提升,带来的好处是内部空间再次增大了,而且和朗逸、速腾、宝来等车型又站在了同一梯队。

    天窗变成了常规尺寸,稍显遗憾,不知道是成本原因或是有些人遇到异响、漏水之类问题,导致取消了全景天窗。

    明锐PRO的顶配车型采用了视觉效果更好的晶黑外后视镜,功能上也更丰富,带有DOW开门预警提醒(当打开车门存在碰撞危险时,外后视镜上的警示灯亮起并伴有警告声)、SWA变道辅助预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变道危险时,外后视镜上的警示灯闪烁)、Top View 360度全景影像等。本次体验的次顶配车型再次表示遗憾,但好在照地迎宾灯、电动折叠等功能没有缺失。

    侧身铭牌从原来简简单单的鲨鱼鳍变成了“PRO”,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开始。

    双色五辐式18英寸的轮毂造型与大众的战斧有些相似,轮胎则选用了强调驾控乐趣的玛吉斯VICTRA SPORT 5系列,规格为225/45 R18。

    我很喜欢尾部的小鸭尾点缀,营造出了轿跑车型所特有的运动风格。

    后备厢依然是祖传的大开口、大掀背式设计,令明锐可以变身小货车,立式空调、长条沙发都不在话下,兼顾实用与美感,顶配车型还配备了电动后备厢。

    明锐PRO的后备厢容积为528升,拆掉后挡板、放倒座椅后为1482升,这个数据似乎比现款车型小了一些,不知道是新平台构造原因或是外观造型改变带来的,但也无伤大雅,储物能力在竞品中依旧无人能敌。

    车尾延续了现款的轮廓线条,但是在细节之处,进行了更多精心设计,无论是全新的尾灯造型,还是车尾下方类似于扩散器的后包围设计,都为这个车尾注入了更多运动基因。

    后45度依然很美。

    从2019年开始,“SKODA”字母代替了原来的“飞羽箭”LOGO,但对于我来说,还是中意上一个版本。

    全新的尾灯造型,相较现款车型更加纤细,设计上变得更立体、更凌厉,带有浓浓的家族元素,再搭配C型光弧式灯带,点亮后的效果十分惊艳。

    压轴的也是大家最关注的,全新明锐PRO的底盘形式采用了最新的MQB EVO架构,悬架形式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形式,可以说回归了应有的水准,也可以说进行了升级。总之,有了心心念的独悬,可以堵一堵“键盘侠”的嘴了。因为是展车,所以没能实际体验独悬带来了新舒适感,还是期待下次“深入交流”吧。

    依托于全新的MQB EVO平台架构和设计师的全面革新,全新明锐PRO让“外貌党”有了驻足的理由,但是,关注内饰部分的“挑剔党”还在观望。下一篇,我将会着重介绍明锐PRO内饰部分,是“大众套娃”还是“焕然一新”,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