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小米,再次验证了乌合之众和概率论

    03-31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说小米汽车发布会,精髓总结: 1、说车的时间,还没说小配件的时间长; 2、说智驾的时间,还没说手机支架的时间长; 3、车可以放手电筒、对讲机、四把雨伞,强大; 4、说车的功能性能时间,还没有说工厂时间长; 5、对标其他家参数,领先的参数,即使实车不如人家,后面也是可以圆谎的数据; 6、生活.家,可以遥控家里电饭锅,到家门口可以自动开灯,前提是要先有个别墅; 7、四个轮胎8000块,免费送,难道其他品牌卖车都没轮胎?营销确实厉害; 8、咋硬件可厉害啦,博世、本特勒、海斯坦普、麦格纳、马瑞利、李尔、拓普、宁德时代、汇川、普利司通、米其林、联电、沪光、华域、禾赛、高通、英伟达。是,这此都是龙,组合起来就是强龙了嘛。 反正就是不说: 1、低配就是个长得像保时捷的普通电车,其性能还不如BYD; 2、底盘前麦佛逊后多连杆,啥技术; 3、车身技术就是像保时捷; 4、全车没有夹层玻璃,所以咋不谈噪音; 5、哦,对了,NVH咋不谈,反正就是好; 6、内饰塑料感强,所以咋不谈VOC; 这就是忽悠认知低的这帮米粉。哎,不是雷总堵对了,而是这个社会,认知低,且不能独立思考的乌合之众一直占多数。概率论赢了而已 我们要理性和专业的去看待,对于汽车,一个国家的工业支柱,聚集工艺种类最全的大件产品之一,还是需要我们国产品牌,研发出实用和适合老百姓的技术,而不是利用品牌的影响,去抓住认知低的这群底层民众,吸取他们的血。 2024.03.31 重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 低配不如比亚迪,不如海豚吗?还配谈认知,一个车型对标整个集团,还有这种比法?省电不如海豚,加速不如u9,越野不如方程豹,价格不如秦,所以su7不如比亚迪,这样比是吧

      评论发表于03-31
      • 用过MI4📱,从此不敢用小米任何产品。至于小米汽车,命多?

        评论发表于04-01
        • 十二色夜头像十二色夜头像

          十二色夜

          奔驰E级PHEV车主·车龄1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4登录大师LV4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看了下以往内容,华为吹。 人在河北,发的文末尾署名重庆,通稿转发的吧

          评论发表于04-01
          • 说实话,受众群体这一块小米还是抓的满牢的,也很会利用大家的品牌认知和使用习惯来圈人虽然但是,小米的非受众群体买车的概率也不会很高,而一般人也就是吃瓜群众,客观上拉动热点效应制造话题,小米怎么都是喜闻乐见的

            评论发表于04-01
            • 在理,我是不看好小米汽车销量,大腚个鸡毛,谁信啊?

              回复发表于04-01
            • 都是组装,手机都没做好,汽车能行?

              @普通网友狄仁杰在理,我是不看好小米汽车销量,大腚个鸡毛,谁信啊?

              回复发表于04-01
          • 小王wddd头像小王wddd头像

            小王wddd

            标致408X车主·车龄1年

            • 精英创作者LV2精英创作者LV2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4懂车智多星LV4
            • 车圈万人迷LV1车圈万人迷LV1

            说的挺对的

            评论发表于04-01
            • 米粉表示轮子只要不掉,还敢批评的都是黑

              评论发表于04-01
              • 终于有说大实话的人出来了

                评论发表于03-31
                • 没什么,慢慢来,现在主要国家的市场上的车企不都是靠山寨、克隆、抄袭、模仿一步一步走大走强了吗? 雷布斯,还是有海量的拥趸的!!!但是你山寨,谁不好非山寨一个靠山寨起家的众泰。

                  评论发表于04-01
                  • 而且对于米粉狂热程度的了解,如果智驾不给力的话真的会死很多米粉。反正接下来一年时间里面开车看见小米汽车铁定躲躲开

                    评论发表于04-01
                    • 陈震都快被骂死了,现在没人敢说小米

                      评论发表于04-01
                      • 尽说大实话

                        评论发表于04-01
                        • 尊贵的大冤种车主头像尊贵的大冤种车主头像

                          尊贵的大冤种车主

                          星越L 增程电动版车主·车龄1年

                          • 登录大师LV4登录大师LV4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米粉在路上

                          评论发表于04-01
                          • 别想当然了。绝大多数购买者并不是小米的粉丝。就像很多人不知道。小米在国外的销量是国内的两倍。 买小米新车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懂车的。至少比你懂啊。

                            评论发表于04-01
                            • 总结的非常道到位,现在电动车都成为“快消品”了,太多的“新词”不得不佩服雷总的造“词”能力,特别是“自研的黑科技泰坦合金”马斯克听了估计都自愧不如,SU7的发布更像是周边小米的大融合,很多米家产品的堆砌在与保时捷高度相似的设计透露出了很强的山寨与廉价感,汽车的行驶品质及道路安全却很少提及。噱头太过了,后续也只有通过市场的长期验证得出真实的结论吧,当然也希望国产汽车能真正意义上的腾飞,毕竟一个国家工业制造能力也是筑起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评论发表于04-01
                              • 其实只要看清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吃营销饭的就知道他说啥并不重要反正出来的肯定不咋地。

                                评论发表于04-01
                                • BYD车主路过,当初的蔚小理宣发的时候不也是这样人山人海,时间才是最好的试金石,比亚迪2023年销量三百万辆+,在二三线城市,普通老百姓选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就是比亚迪。新能源,新的其实不是能源,新的是市场。蔚来车给我的感觉就是有钱的,激进的,敢于尝鲜的新中产家庭,理想车给我的感觉就是有钱的,传统行业的,享受生活照顾家人的旧中产家庭。小鹏车给我的感觉就是25岁的年轻人,不考虑那么多,只跟着自己感觉走。小米汽车目标群体不就是蔚来跟小鹏的客户。29.9w的顶配,落地也要31w的车了,在中国,愿意花31w尝个鲜,玩个乐子,为自己的喜好买单的人大有人在。开售24小时,大定数量9w辆,车子已经排产到2025年2月份了,你觉得这9w个车主里面,都是啥样的用户画像?你不懂,也不会懂,你只会跟着自己的理解去感受这个世界。就像现在BYD的三百万个车主一样。

                                  评论发表于04-01
                                • 最佩服的是米粉能把汽车降价归功于小米。。

                                  评论发表于04-01
                                  • 嗯,你认知高

                                    评论发表于03-31
                                    • 多少钱啊,我也想写,介绍一下呗

                                      评论发表于04-01
                                      • 同意

                                        评论发表于04-01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