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crv用车感受和基础加装

    2022-07-11发布于:本田CR-V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用车感受(参与) crv提车一个月,总体使用来说基本可以,就是车身比较大还有个适应的过程,右侧盲区还是比较大,经常右侧车辆突然冒出扭头吓一跳,平时还是要多注意右侧和后侧,不要直接右打方向盘!在市区行驶中,速度不高基本上还算平稳,车辆响应还是比较及时,只要不是暴力驾驶基本满足需求! 🗒 真实感受 1.新车配件 新车购来之后买了一堆东西,感觉这个月就是买买买,有很多没用的东西都退了!由于提的是裸车,除了个行车记录仪没有可用的东西,自己又买了底盘装甲 龙膜 脚垫后备箱等等,积攒了一块去了趟涂虎安装的,就这些杂七杂八就三千多,还没去管内饰氛围灯等,感觉政府补贴全造完了还看不见在哪提升的。 至于自己动手的,太懒没怎么动,就自己买的仪表盘膜和汽车门把手tpu膜贴的全是小气泡就有点郁闷。CarPlay线买来没装,看了下大神的操作,准备再买个车机母口和usb母口线,看看hc改完后还能不能共用!门把手还是有必要帖,我看了下才几天,盆窝就已经都是细划痕,还有就是我在考虑要不要贴上门槛条 ,抬上下脚也不是很利索避开车漆和塑料感觉都容易花! 2.隔音 crv胎噪、发动机、风躁声音真是大!看了很多人评论做隔音基本没用,但新车回来时走糙路感觉胎噪太明显,就买了四轮隔音材料,同时还买了了底盘装甲,常去海边所以顺便做下防腐!看了圈主开心永远和很多论坛大神的帖子评论,这个东西也没报多大希望,本来想退隔音材料但既然买了就一起装上吧,反正都要拆四轮,关键是没多重!选了底盘装甲加前轮隔音的方案,其实就是前轮用温莎棉把那个前轮空腔填满了,后轮叶子板内衬比较平就没填充,也是两张隔音棉买的不够后轮就没必要装了,顺便说一句原车还是自带隔音棉的内衬好大一块,说明这个地方隔音是有必要的,但是前轮叶子板上那个地方也有但是很小一块还有个黑泡沫隔开,偷工减料至极!最后让四轮多喷点胶,隔音就填了那两个空腔!底盘装甲还是比较麻烦的,拆那个内衬比较麻烦,螺丝卡扣太多,自己可以搞,但是不太建议除非很闲很有体力,我隔音自己也没动手,去的涂虎工场店直接帮忙整的,他们也没搞过顺便自己也学习了!不过还是感谢他们,这些本来都是自己装的但人家免费帮忙装好贴好,几个小哥真心不错,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好办事服务好容易说话! 那个隔音效果:确实没感受出来啊,底盘装甲的厚重感也没感受出来可能还没干彻底!至于胎噪,之前评论说了出厂3.7的胎压太高了,所以走稍微粗糙点的路就胎噪过大震动明显,去店里把胎压放到了2.5,可能好了一点,我已经习惯了,反正是啥也感受不出来了,这东西,喷完后的低频共振我也感受不出来了,可能是有一点? 3.空间 很好,很大,够用,后排后备箱都很大不错!就是后排座椅头枕后面不能放重物,以前没意识到,那地方就是个活动的塑料板,我放个抽纸盒感觉就会掉,很不稳!轿车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4.油耗 之前油耗一直在7.4-7.9之间,市区开基本上到不了40,一会就到红绿灯了你刚抬起脚就要刹车了,要不然就是堵,走也走不快! 上车现在形成了习惯 ,关闭自动启停开起制动系统,一二三感觉很容易搞糊涂了 ,在考虑要不要装个忠诚卫士 ,但是新车还是看看再说,过段时间再考虑! 另外,l2辅助驾驶好用,set一键设置车道保持。 🔎 槽点反馈 1.电瓶 电瓶容量真的小,我在喷底盘装甲时,居然莫名其妙亏电了,也没咋开机,不知道怎么回事,上午去的晚上就启动不了,难道是我平时在车里启动关闭太频繁?但走了一路也应该充满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以前有人讨论是电瓶充不满,电池控制系统在油门行驶时并不充电,反正是比较烦担心!在我搭接启动后,安装行车记录仪时,关闭一会又启动不了,看来充的很慢!最后我这系统重启之后,油耗也变了,平均25了,我直接把仪表盘a里程清空了… 2.自动刹车系统 这个制动力刹车系统的自动刹车,每次都要上车启动比较烦,跟电子手刹一样也能设置成自动开启就好用了!这个制动系统比较好用,红灯d档刹住省事,就是启动时要注意,最好两脚油门启动,第一脚轻点一下算是解除,第二脚再加速,这样好处就是不会duang一下启动,会比较平滑!直接一脚油门踩下去启动 ,能感到车还是顿挫声音比较大,对刹车还是可能有损害,而且这个车的起步速度,一脚油门也快不了多少. 3、取电 我行车记录仪保险盒取电,除了最上面有个空位能取黄线常电,我的acc取电插在了15安的燃油泵上不知道有没有影响,我看还有人插在发动机控制上,这个我实在是不能确定,不知道大神们都是怎么保险取电的,有没有建议?貌似这个acc线能用的位置不太好找,都挺重要。总感觉我的油耗升高了 💘实用车品 车子主要就这些,最实用的我感觉就是门把手便宜好用,其余都是累赘发动机护板我都退回去了,看了下都原车的就挺好! 希望圈主开心永远L帮忙推荐加精!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