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电汽车
中国汽研首次60km/h翻滚测试,送检车辆表现如何?根据国家发改委官方报道,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97和386万辆,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约占全球一半左右。
数据猿
近日,汽车行业降价潮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东风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等超30个汽车品牌参与价格战,最高优惠超10万元。
砺石汽车
车标是一个汽车品牌形象传播过程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元素。车标虽小,却承载着一个车企通过时间积淀出的形象气质、质量口碑、技术实力、文化内涵等等元素。
玩车教授
首先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每辆车都在该统计范围内,如果这台车本身保有量就比较少,再加上一年也没开几次,那纳入统计的意义本身就不大。
Autodealer汽车行家
最近,因为一家4S店事故接待人员和保险公司定损员的打假事件,导致“保险公司和4S店”双方也打起了架,前者宣布“暂停*汽车集团武汉区域”合作,后者则回应“定损员曾辱骂员工并拖延理赔”。
车之养护
值得一说的是,销量排行榜前10款车型当中有4款是自主品牌打造的产品,这代表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内已经取得一定成就。
阿贵艺车
2023年全球车企总资产排行榜,第一不是丰田,特斯拉竟只排第十?
杂音v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提升三倍至100%,美国此举是否因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出海过分紧张? 其实看这两张图,就能知道美国有多紧张。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美国只有3家,而中国占据了5家。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比亚迪,已经干到了全球前十,而且这个销量几乎全都是电动汽车撑起来的。 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更是一骑绝尘,以绝对的优势排在第一位。 要知道,电动汽车本身并非新鲜的概念,但全球的电动汽车开始普及,特斯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说,电动汽车曾经是美国的一张王牌,要是中国不发展电动汽车,那谁也不敢说美国是不是会产生第二第三个特斯拉。 好玩的是,占据优势的美国被我们反超,现在我们不仅把大小王拽在了手里,还拿到了好几个炸弹,这你让美国怎么玩? 只能掀桌子了! 一次提升3倍关税,这在人类历史上都很少见(不是没有,比如加拿大就曾经对美国进口的16种产品的关税提高3倍),但提升到100%的,我是没查到相关信息,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这已经不是限制了,这就是赤裸裸地封闭,压根就没想要中国汽车进入美国。 不过这些完全阻止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汽车出口达9.9万辆,同比增长达130%。 其中欧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销量颇高。 不管欧洲佬嘴上怎么说,电动汽车目前他们不会拒绝。 除了欧洲外,东南亚、中亚等地区也是比亚迪的战场,截至今年4月,比亚迪已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和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 美国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美国并不是世界唯一。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普惠科技产品,未来必然会席卷全球,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趋势。 #美方为维护单极霸权已失去理智##
航空聊个车
丰田全球销量依然第一名,比亚迪全球销量强势上升至第六名 2024年3月份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 第一名、丰田70.06万辆 第二名、大众41.26万辆 第三名、本田36.04万辆 第四名、福特33.84万辆 第五名、日产32.44万辆 第六名、比亚迪30.13万辆 第七名、现代29.87万辆 第八名、铃木28.67万辆 第九名、起亚24.58万辆 第十名、雪佛兰21.54万辆 毋庸置疑比亚迪在我国卖的确实非常棒 但是看下全球销量榜,那些在我国销量一般般的福特、现代、起亚、日产、雪佛兰和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铃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卖的确是相当火爆啊,中国市场销量不好也能进入全球销量前10,这实力不容小觑。 不过在中国,被国产车的狂轰乱炸,这些车企显得有点招架不住啊!!! 希望咱们国家有越来越多比亚迪这样的车企能够崛起,能够和国外车企抗衡,加油
如来说车Real
评出来了!车质网投诉排行榜出来了,原来TA才是 最值得信赖的轿车 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共受理国内轿车有效投诉32,334宗,乘联会数据显示同期国内轿车(除进口车)销量约为219.2万辆,涵盖202款车型。车质网统计这202款车型的首次投诉案例,计算得出2024年一季度轿车投诉销量比排行,这些热销车型投诉销量比具体表现如下图,数据越小代表车型越好。 具体到榜单,特斯拉Model 3列榜单第一,短期投诉销量比表现出色。被评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值得信赖的轿车。 据悉,该调查涵盖来自不同车企的50款车型,基于每万辆车的车主首次投诉指标进行统计,一季度所有车型的平均投诉量为73.2。其中,Model 3以远低于其他品牌汽车的投诉数量,位列消费者最满意车型。 中国制造特斯拉车型在全球市场持续热销,与其卓越的产品力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密不可分。 凭借在产品制造质量方面的优势,此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获评工信部“年度全国质量标杆”,成为质量管理数字化方向唯一入选的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
科技壹佰
汽车周排行榜出来了。 首先,各家厂商的日子都不好过。和预期目标比,都有不小的压力。 第二,理想上周交付量逆转了问界。对于理想来说,可以在舆情上松口气,但依然形势严峻。 第三,消费者持币观望心态浓厚,如何用更好的产品/技术/销售政策,打动消费者下单,十分考验厂商。 第四,特斯拉数据很不理想,虽然有季度交付因素的影响,但理论上还不至于如此低。结合马斯克发邮件宣布特斯拉全球裁员,只能说特斯拉还没适应国内市场,靠两款车型主打市场的策略不灵了。 第五,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太卷了。截止到今天,国内已经上市发布了上百款新车了。想一想,你记住了几款?
果然,3月豪华品牌交付冠军还是特斯拉 4月9日,乘联会发布2024年3月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数据,特斯拉Model Y交付达57586辆,环比大增58.9%,是豪华乘用车交付冠军;Model 3交付达31478辆,环比大增30.5%,Model 3是豪华轿车交付冠军。3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共计交付89064辆电动车,同比增47.5%,特斯拉是中国市场3月豪华品牌交付冠军。 2023年,特斯拉共计在全球交付超181万量电动车,增速达38%,蝉联全球纯电动车交付冠军。 其实进入2024年以来,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持续领先。 在海外,特斯拉增长同样强劲。据市场调研机构EU-EVS,欧洲市场上3月Model Y和Model 3销量位列电动车“榜一”与“榜二”,延续了2023年的佳绩。 在2024年2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上,Model Y和Model 3同样位列销量冠亚。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在韩国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之多,特斯拉电动车在韩国占据主导地位,3月Model Y也是韩国市场最畅销电动车。 特斯拉确实打嘴仗没赢过,销量没输过!
粤吐粤嘈
小米汽车仅用24小时就卖到了8万多台,2月份销量top10的车总和都抵不过一台跨界新势力!甚至是前20名车企销量总和加起来都超不过小米汽车一家!当然3月份的排行榜还没更新,大家拭目以待,另外大家觉得小米SU7的热度能持续多久,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我曾经也是小米发烧友,但是也不会轻易做出当试验品,毕竟第一代都是需要鼓起勇气的!而且作为越野爱好者,期待小米第二款SUV的车子,而大家对于第一代的轿跑型车子,除了外观的确回头率高,性能强,好看好开,其他方面,就见仁见智了,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从这销量来看,小米本身拥有全球用户6亿的基础上,能卖出超10万台,把小米超级工厂的年产能干完也不足为奇! 当然这里还是要非常敬佩雷神雷布斯,营销能力实在太强,3年前的造车梦想终于能落地了! 回顾其他企业的造车梦: 格力董明珠造车花800亿,9年,无终而果; 乐视贾跃亭造车花500亿,9年,流离失所; 恒大许家印造车花1000亿,3年,总吹牛逼; 苹果库克造车花100亿美元,10年,果断放弃; 小米雷军造车花费100亿,3年,竟出奇迹! 不得不说,雷总除了嘴皮,小米还真有实力! 所以总得来说,如果后续交付各方面,产品硬实力能打的住,那么小米汽车的未来还是前途无量的!当然这里可能会有很多黑粉会看不好,而不管如何小米的发烧友们,还是会始终支持着米家产品,毕竟米家生态真的很强大!
广汽埃安东阳白芸体验中心
又双叒叕是冠军! 广汽埃安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排行榜第一 全球首个新能源灯塔工厂,造就蝉联质量第一 #广汽埃安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第一 #买车就买品质安全保值冠军
郑谊
【中国新能源品牌质量排行,埃安第一!“蔚小理”达不到平均值!】 3月15日,中国汽车质量网正式发布2023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埃安连续2年榜单排名第一,而“蔚小理”等新势力公司却没有能够达到平均值!埃安还是58与J.D.Power联合颁布的《2023中国汽车保值率排行榜》中,纯电品牌保值率第一的品牌。 有如此成绩是因为 1. 埃安拥有全球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是当今全球制造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2. 弹匣电池首次解决了多电芯瞬时短路、爆裂性破坏等极端环境下的电池安全难题,搭载70万台,无一例自燃。3. 全球极少数实现电池全栈自研自产的品牌,更是极少数实现三电全链自研自产的企业。
猫眼看車
小米汽车雷总发文称:这是小米汽车的长期奋斗目标,目标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雷总指的目标是用15-20年时间,让小米汽车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而作为对比,比亚迪2023年在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九名,世界五百强212名,理想汽车去年营收1238亿,距离全球汽车前十依然相当远。 丰田去年营收1.88万亿,斯特兰蒂斯营收1.3万亿,福特营收1.1万亿,这是全球前三名车企。 大家觉得给小米汽车20年时间,能实现目标吗?
仲点说车
在二月份的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我们看到了两款热门新能源SUV——特斯拉的ModelY和问界M7。它们的销量都非常不错,分别卖出了22537辆和21083辆,销量差距不大。 在价格方面,特斯拉的ModelY售价为25.89万-36.39万元,而问界M7的售价为24.98万-37.98万元,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在一万元左右。车身尺寸方面,特斯拉的ModelY为4750X1921X1624轴距2890马力299匹,而问界M7的尺寸为5020X1945X1760轴距2820马力272匹。从舒适度的角度来看,问界M7更胜一筹,因为它配备了座椅通风、按摩、腰部调节等功能,还可以调节悬挂软硬程度,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路面,从而提高超控性。此外,问界M7还配备了可开启的全景天窗,这将为驾乘人员带来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 在电池方面,两款车都采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但区别在于ModelY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问界M7则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电池方面,问界M7更加优势,因为它体现在低温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充电效率等方面都要好于磷酸铁锂电池。问界M7属于增程式SUV,这意味着它没有续航里程上的焦虑,在配置方面,两款车都配备了L2级驾驶辅助,但ModelY配备了中央安全气囊,车身钢铝混合结构在安全系数上给了乘驾人员的安全带来了信心。 众所周知,特斯拉的ModelY自推出以来就备受全球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新能源SUV。不仅如此,特斯拉的保值率一直非常高,这也让消费者对它更加信赖。此外,特斯拉的三电系统也很优秀,操控在同级别中也是标杆。 而在新能源SUV领域,问界M7同样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热门车型。在价格、舒适度、电池配置以及驾驶辅助方面,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请问屏幕前的您,在面对这两款车时,会更加关注哪一款呢?请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想法!感谢您的关注与点赞!
科技王刚
2月28日,比亚迪汉唐荣耀版车型正式上市。此次汉唐荣耀版的推出,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车型选择,更在价格上实现了“电比油低”的突破。其中,汉EV荣耀版共4款车型,售价17.98-24.98万元;汉DM-i荣耀版共5款车型,售价16.98-22.58万元;2024款汉DM-p战神版共1款车型,售价25.98万元;唐DM-i荣耀版共4款车型,售价17.98-21.98万元。 汉唐荣耀版车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价格优势:汉唐荣耀版将拥有20万-30万级配置的中高端车型的价格下拉到10-20万区间,使消费者能够更加轻松地购买到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 2. 品牌优势: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起到了领军作用。其产品全面覆盖纯电和混动,是极富感召力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 3. 品质优势: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全部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其新能源汽车在动力、安全性、续航、舒适性和智能化等方面都有着优良的表现。 4. 口碑优势:比亚迪的市场和用户口碑一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售后服务方面,都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赞誉。 5. 销量领先:根据中国乘联会公布的2023年1-12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比亚迪2023年的总销量为2706075辆,成为唯一一个年销量突破200万辆大关的汽车厂商。 6. 保值率高:根据2023中国汽车年度保值率排行榜,比亚迪汉EV和唐EV分别稳居纯电轿车和纯电中型SUV首位。在包括合资品牌燃油车在内的20万-30万级轿车和中型SUV中,比亚迪汉DM系列和唐DM系列位居第三名,展现出与合资品牌燃油车相抗衡的实力。 7. 产品力强:在智驾方面,比亚迪汉EV荣耀版配备了被称为“天神之眼”的高级智能驾驶平台DiPilot 100,这个平台应用百TOPS级算力、地平线征程5、高阶智驾专用计算方案,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计算方案,为比亚迪在中高端汽车市场中建立起竞争优势。
李老猫说车
记得1月份比亚迪梦想日发布会上,王传福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表示,未来20万以上车型将支持选装高阶智驾,30万以上车型全系标配。话犹在耳,这不就快实现了吗。近日,比亚迪汉/唐荣耀版上市,汉EV荣耀版四驱车型就推出了天神之眼智驾型,支持匝道自动驶出,城市高快领航,自动泊车等。虽然没有激光雷达,但在二三十万价位上,这套智驾系统也完全站的住脚。现在比亚迪的车价格下来了,配置上去了,就是要卯着劲和合资燃油车在销量上一较高下。 过去一年的比亚迪很高光,喊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口号,参与东京移动出行展,参与慕尼黑车展,2023年最终夺取中国品牌销量冠军,蝉联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近期又签约欧洲杯,携8款车型亮相日内瓦车展,加速出海进程。 今年一开年比亚迪率先打响价格战,推出各种荣耀版。汉/唐荣耀版也在近日上市。在2023年中国市场B+C级轿车销量排行榜中,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外,其余全部都是合资品牌。2023年中国市场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中,合资品牌仍然占半壁江山。现在已经到了油电之战最激烈的时刻,没办法,这就是使命啊,比亚迪只能率先站出来降价增配! 汉/唐荣耀版上市,能不能让燃油车再次破防,接下来几个月的销量表现可以拭目以待!
比亚迪王朝网永丰店
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12月汽车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汉家族以19832辆的零售销量收官,2023年度销量达到227746辆,继2022年夺取B+C级轿车市场年度销量冠军后,2023年再夺双料市场销冠。面对2023年中国车市的风云变幻,汉家族以稳健热销实力,展现20万级主流中高端轿车市场“冠军”本色。在高价值产品属性之外,汉家族更在口碑、品质、保值率上均实现了颠覆。截至目前,汉家族在成交均价超25万的情况下,收获了超66万车主的口碑认证,广受社会中坚群体的信赖。与此同时,汉家族坐拥同级领先的品质可靠性、质量稳定性,并已历经全球最长里程——50万公里车主品质验证。而根据中国贸促会、蓝本价、第一汽车网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汽车年度保值率排行榜,汉EV荣获纯电轿车保值率Top1,汉DM系列摘下20万-30万级轿车保值率Top3,正式打响中国品牌保值率超越第一枪。
直营店李杨
记得还是在2022年上半年的时候,有一位同行业从业者向笔者提了一个问题,“提起国内中型轿车市场,你会想起什么(不含豪华品牌)?” 当时笔者给出的答案是,“中庸,保守以及合资。”这几个标签正是当时国内中型轿车市场的写照,甚至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如此,就连其用户也多为中年消费者。 彼时,国内中型轿车市场一直被几大合资品牌的车型所把持,由于这些合资中型轿车进步、发展得较为缓慢,这也就导致整个细分市场变得愈发中庸与保守。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在过去十几年,难道国内就没有挑战者去动摇合资中型轿车的市场地位,去改变这个细分市场的走向?其实,中国品牌一直不乏新车与勇者,但或是因为产品沿袭合资产品的定义,或是因为技术实力不足,整个细分市场仍然还处于合资中型轿车的威压之下。 这一情况,直到比亚迪海豹的上市才得到改变。面对有些陈旧的中型轿车市场,比亚迪海豹凭借其设计和技术,给细分市场带来了年轻、时尚与运动的气息,让国内中型轿车市场被合资产品定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01 把爆款产品培育成爆款车系 海豹已成为中型轿车领域的一款大IP 作为一款主打运动与时尚的中型轿车,比亚迪海豹在上市后不久就取得了月销量过万的成绩,在国内新能源纯电中型轿车排行榜中,海豹的销量排名位居前列。 而在竞争更加激烈的2023年,几乎所有中型轿车市场的玩家都下场参与价格战,让市场形势变得更加紧张,即便如此,海豹还是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自身的销售节奏和来之不易的市场地位,收获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扩大在中型轿车市场的份额,同时将用户人群拓展至家用市场,比亚迪海豹再次加码,升级竞赛规格,向市场推出了新产品海豹DM-i。 如果说海豹EV产品是当前纯电中型轿车市场一杆大旗,那么海豹DM-i则将这种影响力拓展至燃油车市场——上市之后,海豹DM-i的销量节节攀升,连续三个月实现销量破万,加速中型轿车市场新能源化进程,甚至迫使一些老牌中型燃油车也不得不准备推出插电式混动产品,以应对比亚迪海豹带来的这种市场变革。 2023整年,海豹车系累计销量为127323辆,这个成绩不仅让中国品牌中型车第一次在市场规模上能够与合资产品正面竞争,也让海豹车系成为整个中型车市场新能源化的“领头羊”,吹响了中国品牌在中型轿车市场反攻的号角。 至此,比亚迪通过对海豹的成功运营,让其从一款爆款运动型轿车发展成为一个横跨“运动+家用”的爆款车系,同时也成为中型轿车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海豹IP。 02 开辟中型轿车的运动与性能赛道 为市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比亚迪海豹的成功,改变了中型轿车市场的发展态势,让这一细分市场有了更多精彩与可能。 前文提到合资品牌对市场的长期统治,让中型轿车市场变得中庸、保守以及日渐固化,即便偶有进步,也变得不明显或者极为缓慢。 这样的中型轿车市场天然就形成了厚厚的壁垒:几大合资品牌的影响力变得愈发稳固,用户的认知也变得固化,盲目相信几大合资品牌,天然认为中型轿车只适合家用,只晓得追求空间与舒适,以及那一丝社会圈层所形成的身份与面子。 殊不知,中型轿车也可以有速度与激情,也可以有驾驭和操控。而比亚迪海豹要做的就是斩破这些迷妄,吹散笼罩中型轿车的迷雾。 在冲破合资品牌统治的过程中,先进技术是比亚迪海豹的利剑,它让海豹在与合资产品竞争中实现跨越式领先——其中最值得一提就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这让海豹在安全、操控方面拥有领先整个中型轿车市场的实力,而百公里3.8s的加速度则让海豹有了接近超跑的加速能力,更遑论领先合资中型车。 对合资中型轿车来说,动力和操控,其实是一种稀缺属性,背后需要母公司投入众多资源来改进和提升,对于本就统治中型轿车市场的它们来说,这些投入并不值当。但对于立志改变中型轿车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说,这无疑是一条正确且快速的道路,比亚迪海豹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挺进这一赛道,让中型轿车市场变得越发有趣和激情。 也许主打差异化、小众化的中型运动轿车现在的市场份额还不够高,但不能否认它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而且它的确是不少年轻用户期待已久的良药,从这个角度来讲,海豹功大于天,其开辟这一细分市场的意义要远高于它当前所取得的成绩。 03 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进程 让海豹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 在过去20年间,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品牌“走出去”的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手机、家电等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张名片。 但是,在汽车方面,我们仍在大量进口海外汽车,汽车出口的规模也长期排在日本、德国、韩国等汽车工业强国之后,要知道汽车才是全球工业体系中最闪亮的“明珠”,中国只有在汽车出口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真正做实我们制造强国和出口强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