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拉锐放提车日记锐放混动先锋版提车半个月的分享 一、个人情况介绍 购买的23款锐放混动先锋版,4月24挂的车牌,本来在APP选好了车牌号,到了现场被业务员好心劝说下现场选的号,的确很好,到现在跑了400来公里,买这车平常上下班用,和过节回老家用。 二、购车预算 购车预算是12万左右,买这个车在范围之内。 三、选车过程 从有购买的想法到选车挂牌回家,也就1个多星期,某一天发现开了12年的老车车底开始烂了,又快年审了,干脆打算买个新车,亲戚的卡罗拉开了13年啥毛病没有,加上因为大修厂师傅说,你去各个大修厂转转,看看有几辆卡罗拉在维修,一番比较选择了3款车 一汽锐放 广汽锋兰达 日产逍客,后来定下买锐放,开始打算买纯油的,结果本城市没有黑色现货,混动有,也只有一家4s店有,第一天去看车,第二天交全款提车。 四、价格方面 全款落地11万多一点,包括92800旧车置换后的裸车价,4000来块钱的保险,8000来块钱的购置税,5000来块钱的延保,赠送了底盘装甲 倒车雷达 倒车影像 行车记录仪 脚垫和车膜,就是近期买车的太多了,贴膜要20多天后。 五 、购车经验和建议 选锐放混动版本当时很纠结,但黑颜色只有这款,但嘟嘟嘟的传闻满天飞,后来查资料问周围懂车的人,4s店也给出建议,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品牌,现在已经看到厂家开始有解决方案了,很庆幸选择了这个版本。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 这款车的外观大气很满意,喜欢黑色,加上车灯的红色 ,红与黑的搭配还是蛮顺眼的。 2. 空间感受 车内空间比较满意,前排空间对于一个身高165cm体重180斤的胖子还算宽敞的,后排空间感觉还好,膝盖距离前排座椅大约有13cm,副驾移动到最前面,和后排座椅之间距离大约36cm,后备箱也很大,后面弄一个大箱子,放水 灭火器和一些常备随车工具,液压千斤顶 搭车线 牵引绳 牵引钩 打气泵 防滑链 螺丝刀扳子 防溜车车的三角木块等等,还准备些压缩饼干 急救包 户外急救毯之类。 3.动力方面 零百加速还不错,红绿灯起步很快,上大坡动力也足够,超车的体验也很好,一脚油门就能窜出去,因为只跑过国道,试了一下跑110迈很轻松,方向很稳,再高的速度没测试,感觉还有很大空间。 4.操控感受 驾驶体验感很好,以前开的是手动挡,对自动挡很陌生,开了几次很容易上手,动力足,方向盘指向灵活准确,指哪走哪,车随心动,很多功能集成在方向盘,比如多媒体方面,可以很方便的调节音量大小,切歌等等,就是还是要学习一下,建议4s店给没开过自动挡的车主,小培训一下。 5.配置感受方面 当初选这款车也是因为它的L2辅助驾驶功能,实际驾驶这些日子发现这个功能很实用,某些场景会声光提示,比如离前车距离太近,路上有行人突然蹿出,检测偏离行驶会方向盘矫正,鸟枪换炮的感觉很爽,瞬间高大上,其他的功能比如巡航还需要慢慢摸索。 6.内饰方面 内饰是有些简陋,硬塑料组合,织物座椅,不过见仁见智吧,同样价位,会选择三大件的投入更多一些的车型,冰箱彩电大沙发大连屏的会过滤掉,这个价位的合资车,只能接受了,希望下一款会有所改善。 7.油耗感受方面 目前跑了404km,总平均油耗4.6,1440kg的自重,感觉还可以,市区最低3.6,长途国道4.1,很省油,感觉开辅助驾驶油耗会有所降低。 8.隔音方面 跑长途习惯开音乐开导航,在市区也是听收音机,所以对高低速时的风噪胎噪没太大感觉,安静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启动,有时会吓一跳,声音的确有点大,另外新车内的味道的确很大,不过开窗几天味道小很多。 9.舒适度方面 方向盘可上下前后调节,加上主驾座椅的调节,驾驶时很舒服,开很久疲劳感也不大,因为副驾一般不坐,可以调前,这样后排的空间大很多,也很舒适,如果全员坐满,后排空间还是有点小。市区道路还可以,农村颠簸路段的确很颠,每个坑都能感觉出来。 七. 新车装饰方面 还有关于新车且称为装修,最先注重的是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毕竟比以前的车大很多,再是底盘装甲,北方冬天的融雪剂破坏力很强,还有前排座椅下的出风口,买个保护罩的确很实用,皮座椅套方便打理,门拉手大屏还是要贴膜保护一下,就是方向盘按键没有找到好的保护方法,喜欢车友提供好的建议和意见。 以上是我不到半个月的购车体验,希望大家评论留言,在此感谢群里的兄弟姐妹们,能够不厌其烦的回答各种新手问题,还要感谢圈主的大力指导。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前言:从提车到现在,开我的小灰灰(2.5智行极境灰)已经有半年了,不知不觉也跑了8000公里了,陪我跑过沙漠公路,穿过大漠戈壁,一次又一次带我奔赴远方,是我的挚友,也是我的最爱,虽然中间有小磕碰,但没有一次把我仍在路上。目前一直中石化95的油,表显油耗9.5,油耗和续航得看驾驶里程和综合路况,没有那么费油也没有那么省油,但是省心。当时提车只优惠了3000,整车落地20.6w,后来全系优惠1w,感觉又被背刺,不过早买早享受,目前已经安全行驶8000多公里。 配置:我买的是2.5的智行,算是次顶配了吧。平时用的着的配置都有了,也满足了。在当今一众的主流中,马自达是一股清流,没有那充满科技感的大连屏,也没有来自涡轮增压的澎湃感,相反他那套简约又不简陋的内饰,万年不变的2.5L自然吸气和6AT让50在这琳琅满目鱼龙混杂的车市中,成为一股清流,虽没有太高的科技感,但全景360的高清晰度,L2的驾驶辅助,以及那个轻踩刹车重踩启停的I-STOP,让人为之舒服,虽然没有配上独立悬挂,但后面的蝶形仿生悬架到也没有说的那么不堪,整车过坑洼路面的稳定性还是值得一提。其次就是路感清晰,转向精准,在走起伏路面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整车在明显的压制弹跳,使车能够稳稳贴在路面上,这一点还是可以的。 驾驶感受:虽然不是轿车,但是在过弯的时候还是挺有感觉的,60及以下过弯完全完全不用松油门,但是60往上了,就有点推头的感觉了,毕竟这是SUV,多少也能理解。我最喜欢走非铺装路面,更喜欢压水坑,虽然不是一辆硬派越野车但是这SUV的野性还是要有,有的车生来娇生惯养,有的车驰骋沙场,比起铺装路面,非铺装路面的驾驶才更有乐趣,毕竟这是一辆SUV,多少还是要有点轻越野的属性在里面,只有在非铺装路面,泥坑路驾驶,才能更好的感受到驾驶的乐趣。还有一点要提的就是这个车的低扭,输出很稳定,可能没有那些硬派越野车那么强,但是也秒杀一众suv,有时是在非铺装路面爬坡,冰雪路面爬坡,动力输出很稳定。 颜值:整车设计前脸颜值很在线,同事都在夸好看,但是我还是得吐槽这个车屁股设计的太潦草了,感觉好像有点着急,糊弄一下,看看-5的屁股,再看看50的屁股,真不敢相信这是马自达,感觉有点虎头蛇尾的设计。一开始还在吐槽这个大轮眉几次剐蹭以后发现,这个大轮眉真香 油耗:目前综合油耗9.5左右,谈不上省油,也不费油,一直加的中石化95的油,平均一个月两箱油,一箱油350块左右,700块的油钱能带给我一个月的快乐,月月700月月乐,所以怎么能不快乐呢?! 小毛病:关于抖动,实话实说,还是有,尤其是怠速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明显的抖动,估计是设置的怠速太低了,如果给点油到1000转左右,一点感觉都没有,很安静。目前还没遇到转速表跳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驻车,热车的时候怠速都在750左右,那个抖动感觉就很明显了。冬天的时候冷车启动,遇到红绿灯开启自动驻车,发动机舱内还会传来哒哒哒哒的声音,挂入N档或者水温上去以后,再驻车就没有声音这是我目前这一台车遇到的,之前也看了车友圈,应该是通病,产生原因目前还没找到,有时候雷达会报警,驾驶一段时间后,再启动也会消失,这些我都统一归结到电子元件小故障。当然,车无完车,小毛病确实有,目前存在的这些小毛病并不影响我驾驶,都是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总体来说,这辆车三大件没问题,可以买,偶尔会有些小毛病,毕竟电子元件也多,长马的装配也一言难尽,很难没有不坏,不出问题的,但是三大件可靠就行了,别的也不要求那么多,本身车是拿来开的,买车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科技感才选择50,选择50是为图可靠,图省心,目前来看50带给我的安全感是其他车无法比拟的。不出意外的话,50可能要陪我很久,选择50,不后悔!如果后续60,70,80,90能够引进国内,还是燃油版,高低得整一辆。不过希望长马能够把持一下整车的品控,避免一些不该出现的小毛病出现。
#新人车主晒订单思索再三还是小订转大订,不能保证他是性价比最高的,但是能保证是自己看的车中最喜欢的 前后试驾了纯油纯油的星瑞,星越L,瑞虎9,艾瑞泽8,A4L,Q5L,宝马3系,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混动的比亚迪海豹DMI,护卫舰07,领克08Emp,问界M5,M7,理想的L7,一番对比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问界M5,大部分时间车都是自己开,对后排座椅的要求不是很高,智能驾驶对我来说是锦上添花,重点是看中了全铝合金底盘和四球头前悬挂,另外这个价格的增程式没有太多可选的车型,对大连屏也没什么好感,几款车操控之间的差距我也确实体验不出来,最满意的是M5的音箱,比理想的那个铂金音响好听多了,动力对我来说其实过剩,对比之前开的车是二手的07款手动的蒙迪欧和父亲的13款的丰田锐志,加速已经是杠杠的了 新款发布虽然没有重大硬件升级,但是对我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一方面24款选配满后比23款优惠了5万左右,反正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快,早一年买和晚一年买,也只是早一年落后罢了,和电脑硬件一个样子,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