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如果把楼兰拍成电影放在豆瓣评分,也一定是破八分的那种。 楼兰自带一些“生活”属性,没有一眼万年的惊艳,但也没有让人劝退的地方。不走极端,但十个人里有九个半都不会拒绝他,像极了大部分人的生活。 尼桑很难像斯巴鲁或三菱一样和信仰挂钩,但是能同时拥有GTR和轩逸这两台放一块简直割裂的车的品牌也一定带点偏执。 【选车背景】 家中第一台车是2.0自吸的天籁J32,至今已经跑了快二十万公里。家里人一致希望第二台车底盘高一些,偶尔跑烂路能不至于像天籁一样担心磕底盘,一家人出游可以坐得开,最好能跟老天籁坐着一样舒服。 简单来说:大一点儿,坐着舒服点儿。 仔细想想,二三十万的正经大五座SUV,单说舒适性这点,好像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 另外,家里人对这台车的动力要求并不高。用老爹的话讲:0-100什么的都无所谓,100-0更重要。(毕竟老爹开了快二十万公里的天籁,对CVT和脚刹的接受度很高) 【驾驶感受】 很多时候,高级和高价之间要画上等号。尽管现在楼兰的售价近乎腰斩,但底盘的质感丝毫不打折扣。冲着这个底盘,物超所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么庞大的车身在路面上,转向出人意料地清晰又轻快,过弯时的支撑性也尽如人意。楼兰并不像奇骏还沾点越野基因,奇骏会反馈一部分细碎路面到手中的方向盘;而楼兰的滤震会把细小颠簸处理得很干净,但是面对大的坑洼避震回弹又略显生硬,这么一看,楼兰这台城市SUV已经在用力向人们示好了。此外,楼兰的风噪胎噪尚可,所以这台车的底盘很容易开出“高级感”。 楼兰全系采用CVT变速箱,提速比较依赖高转速,急加速时的发动机噪音有些明显。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日产祖传的节能模式:奇骏开了ECO踩油门像是轩逸,无论是燃油经济性还是动力都反而不如不开节能模式。 而ECO模式放在楼兰上才有一种实至名归的感觉。楼兰的油门前段动力很跟脚,油门后段的乏力也很明显,这股乏力感甚至超过了对自吸车的预期,何况开门看看铭牌,排量是2.5呢。 但是打开ECO模式,像是给龟兔赛跑的兔子揪住耳朵,前期起步没有那么窜,加速过程反而衔接得更平顺。 不客气地说,这台2.5自吸发动机放在快两吨重的车上有些尴尬,如果排量大一点儿,至少高速上超车不需要提前踩到五千转,如果排量小一点儿,市区也不至于十一个油。想让这台跨界车“既要又要还要”,便是Murano中庸的内心。 【外观与内饰】 外观设计虽不至于让人惊艳(车尾灯真的很惊艳),但十个人里有九个半都愿意看第二眼。 很值得一提的是车门完全覆盖了车身侧面,上下车不会蹭到衣服,这点很优雅。 外观仁者见仁,故不多作阐述,本段主要浅聊一下乘坐感受与内饰。 楼兰最先面对的是北美市场,这种舒适和“日系大沙发”还不完全一样,坐着带点美系车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 前排的包裹感恰到好处,并不是性能车那种紧绷绷把你锁在怀里的感觉,长途驾驶很轻松;后排靠背稍硬,但好在坐垫够长,并且后排座椅比较贴合腰部,对个子高大的人很友好,调整后排角度找到舒适的体位并不难。 乘坐空间拿后排空间举例,坐三个人都能有活动空间,满载五个人出远门几乎没有压力,这点在家用SUV里非常讨喜。 在某租车平台租过低配的楼兰,那个布绒面的座椅触感惊人得好,不过两侧的腰部支撑是固定的,时间久了会觉得腰部被两边顶着不舒服。 内饰里很吸睛的是中部储物盒盖上的两块软包,枕肘非常非常舒服!面料与门板上的皮料一样细腻。档把旁的拉丝面板虽然是塑料的,但是金属光泽很讨喜。不过那个鸡腿档把在换挡时发出的声音显得塑料感有点儿强。 虽然车内氛围灯已经烂大街了,但还是必须提一嘴。楼兰的氛围灯安装位置很讨喜,虽然灯珠只有一种暖色,但是并不泛黄,像雾化过的射灯墙。 【配置部分】 驾驶辅助方面:有盲区监测与变道辅助,没有车道偏离预警,这点和奇骏荣耀正好反过来。 脚刹似乎也是日产祖传,相应也就没有Auto hold,好在驾驶角度并不累脚。 低配车型有Carplay,高配车型用自家的车机,这点也算是传统艺能,不过各家自研的OTA还任重道远,毕竟Carplay的镜像投屏确实好用。 【结语】 从雪铁龙C6内卷开始,“没有不能买的车,只有不能买的价格”。楼兰的舒适性配置很有诚意,只是仍需精雕细琢。况且这并不是一辆驾驶者导向的车,用一辆家用车的眼光看,早就超过了及格水平:让大部分人接纳并满意。 用成家立业的中年人眼光来看,这辆车可以舒服地将一家人从A点带到B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