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这车后悔了吗?车子开了900多公里了,宋pro dmi110次顶配,试驾是顶配,区别是后备箱电机不一样,后备箱电机声音比较大,刹车声音很大,还有停车声音也很大,风燥声音大。后期HEV起来了声音没有第一天舒服了,也逐渐大了。还有这个空调,很多的士师傅说夏天开空调不费电,我这个很奇怪,只开空调不动都特别费电,所以电费耗能还挺大的。因为距离不是特别远,基本上目前是80公里一次,有次冲到92就没充了,然后去市区逛街了,才30公里吧,电量只剩下50多,我朋友的plus版本还是好太多了,所以很心塞,反向充电也没有他那个好。 猜测原因 1.玻璃不是双层夹胶的,某田15w以上的车,看了实车,没有这种情况2.电机的版本不一样,电机相当有可能是老版本的。 如果想要定这个车的,一定要看玻璃,不然60码就很吵很吵很吵,和8-9w的车一样吵。因为是他们自己生产的玻璃,单层隔音的确没有别人的好,后排坐孩子还不太好,售后说出钱也不换,怕后期很多问题。,所以喜欢安静的还是定双层夹胶玻璃的 优点 1.比油车便宜很多,家里有油车 2.音响效果还挺好的 3.后排座位朋友觉得还挺宽,达到了预期效果 以后再继续分享,很烂很烂的路走过了,目前还行吧 💔爱车吐槽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 车辆信息 📅使用情况
#宋Pro DM-i晒订单#宋Pro DM-i晒订单 因工作需要,经常是莞深两地跑,加上油价不断在上涨,感觉原来用着的长安75油车油耗加不起油了,再加上深圳地区对外地车牌实行限行措施,对早晚高峰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蓝牌车牌摇了几年都是只有盼望,看到身边同事通过更换电车后,终于拥有了深牌,所以更换电车纳入考虑的范围。 虽然同为广东省内,但工作地方离老家还是有400多公里,纯电有里程续航焦虑,如果遇着节假日服务区充电也是一个痛点,所以考虑了油电混合动力,价格要求在15~20万,骄车或SUV都可以........ 2011年9月底去看了几个品牌的电动车,丰田卡罗拉双掣、广汽、北汽和比亚迪等,综合考虑了空间及电池等因素,最终决定在比亚迪的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中选择,2021年9月底去试驾了秦PLUS DMI 110公里版本,操控感和油车区别真的很大,除了头部空间外,感觉还是很满意的,所以在2021年10月5日订了秦PULS DMI 110KM顶配,等了一个多月,忽然又说要准备推出宋PRO DMI,经过对比空间及配置等,觉得还是宋PRO DMI更优,于是在2021年11月28日转了宋PRO DMI,正式开售后,在APP上下了订单,车身时光灰色+釉玉蓝/日蚀蓝内饰110公里PRO旗靓型。 等车的心情是焦急的,说好的上市预订即提车的,问过销售一直没消息,说大概要三个月,到了2021年12月中,为了能更快提车,对车身颜色及内饰都没有要求了,只要是110公里PRO旗靓型就可以了。通过降低对车身颜色及内饰要求后,终于在2021年12月26日销售通知说有一台时光灰色+白色/棕色内饰110KM顶配的到了,是别人嫌价格太贵不要了的,我第一时间就定下来了,经过等指标、验车等手续,终于在2022年1月13日全款提车了,价格159800+1000上牌费,保险约6000元,除了送一套脚垫和帖膜外,其它什么也没有了,后来自己加装了发动机护板和电池护板; 目前行驶了5940公里,已做了首保;除了前3000公里是用HEV模式磨合发动机外,其它的都是用EV纯电模式跑的,还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空间与内饰: 前排的双拼色的一体运动座椅年轻化,坐也舒适,跑长途也不累,内部空间不比原来的油车SUV差,一家5口出行完全不成问题;后排还可以放纯平,有时可以在车内过夜;缺点就是中控的钢琴烤漆很容易刮花,后备箱及门边的储物空间有点小,白色内饰不耐脏,清洁较为麻烦; 外观: 前脸是流行的大嘴设计,漂亮的日行灯,流行贯穿式尾灯夜在晚点亮后真漂亮; 油耗与驾驶使用感受: 在高速上使用ACC自动驾驶,省油及轻松解放右脚,满电下EV模式与纯电车没有区别;这车没有变速箱,以电机驱动为主,开起来很顺滑,没有换档的顿挫感,亏电状态的HEV模式下,表显综合油耗也是在4.5~5.6升左右,从买车到现在只加了400元油,现在剩余44%油还可以续航约400公里,充电花了不到200元。旗舰型送充电桩及快充头,送的充电柱申请安装在了老家;现在公司上班时,一般都是在公司附近的充电站直流充电,从15%充到99%约16KWH大概60分钟就可以充满,充电费用在不同时段差异较大,但总的来说比加油跑省太多了; 其它槽点: 倒后镜可视范围较小,如果不是有盲点监测,有时候车到左右了还不容易察觉; 车机有时候会死机,用了半年时间,车机突然没有任何反应死机了2次,重启开机后又正常了; 以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方面投入较早,刀片电池技术在业界也是领先地位,总之此车挺香的,值得等待,值得购买。 感谢圈主 ↗买来宋外卖 ↖ 辅助并推荐精华
#用车感受提车已经过去2周了,想简单聊下这段时间的使用感受: 首先驾驶的提速上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是电起步所以起步基本上都是一骑绝尘~ 待速度起来后,发动机介入这时的声音也是比较安静(我发动机调的是舒适模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动机的噪音,除了胎噪以外还能勉强接受,前提是在时速在60以下,单要是在60以上这个A柱漏风的声音就比较明显了,昨天去贴膜店遇到一个车友就简单探讨了,说是可以通过加装下胶条得以解决!但目前快递未到,待后期实测后再同步给大家! 【充电感受】 其次想说下充电,次顶配没有赠送充电桩 ,目前已充电两次 ,都是快充。因为是第一次充电所以墨迹了很久,才搞明白,充点期间是不能启动车辆的,这个建议有做新能源销售的大佬,建议你们在给客户介绍的时候记得提一句,不然就很有可能付出在太阳下暴晒10分的代价,我的是110旗舰,连接附送的转接头快充模式下1个小时就能充满,这个点不得不说真的是太香了,但是接着问题就出现了,第二次充电的时候充到97%的时候就自动停止了,找了车友群的大佬才知道是充电桩设置个固定的soc值,保护电池避免过度充电,新手朋友们可以留意下这个! 【油耗感受】 至于油耗这个,老实说并没有特别的去关注这个,自从提车回来加了200大洋的油,目前的续航还有200公里的样子,充了两次电,里程大概在500公里左右吧,这个目测油耗这么省,关注不关注貌似也咩有什么特别的区别吧! 【车用配件】 顺便说下提车回来后购买的一些小配件: 1.在知道这个车支持外放电功能的时候,就计划在新车回来就去野外烧烤,所以电烤盘必不可少,事实上东西回来放车上连快递都咩有拆, 2.原计划开车出去在树荫下适合午觉的行军床 也一同放后备箱为了蚊子~ 3.原以为新车或多或少都有些异味所以在提车前就买了香薰啥的,结果现在也是快递未拆的状态 4.之前在车友圈听说中控容易刮花,所以我又买了内饰膜,昨天终于贴上了,整体效果der一下就提升不少!但部分位置略有差异,后续考虑这个的小伙伴一定要确认下是2022款才行,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18~21款比较多,记得避坑! 5.剩下的就是太阳膜了,之前我因为订车早所以太阳膜是咩有送的,后面在某音上购买的,昨天1个小时贴完,目测效果还是很理想的 7.剩下的就是那个A柱漏风的那个胶条啥的,等后面效果出来后我再同步吧! 整体来说加装小东西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后续考虑入手的小伙伴们要多考虑实用性,不然就只能和我一样放后备箱喂蚊子了~ 【驾驶感受】 在市区行驶有70公里的高速,车坐4人三男一女,后备箱满载3个行李箱,HEV+eco模式动力输出还是很平顺,稍踩油门速度直线提升,匀速保持在115km,动力储备充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市区纯电行驶,平稳线性,底盘紧凑给人信息十足,刹车略微有点偏软,但不影响整体制动效果,但是在放音乐或者是导航的时候,语音唤醒有时候识别不到,车机互联程度比较高,基本上无明显延迟感,语音识别也比较精准,导航目的地基本上是可以直接命中,车道保持功能也很不错,时速大于60km跑偏就会通过方向盘震动来提示,安全感满满,至于自适应巡航目前还没有尝试过,暂不赘述~个人觉得有个非常值得夸赞的地方:就是全景360是相当清晰,傍晚天气不好的时候依然精准明晰,或许是我之前那台车的360太差劲所致,两两对比下这个就是云泥之别啊~ 【优缺点总结】 人无完人亦车无完车,一台车或多或少都有些优点及缺点,只要优点远大于缺点的时候,小的瑕疵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之前网上盛传的A柱漏风,杯架设计不合理,这个都是人尽皆知的暂无法避免,至于什么高速失速我目前么有遇到暂不评论,主驾位升窗功能被锁住了其他窗户还能自由打开,这个或许是个例,但也需要厂家进行注意的地方,四个车门侧裙上永远都是泥巴污渍不断,据说安装踏板和挡泥瓦会有所缓解,也暂未实测,底盘除发动机有个塑料护板外,其他区域都是裸奔,如果要行驶在非铺装路面的话,建议还是要自费加装一下比较好!当然除此之外有也些比较贴心的小惊喜啥的:比如车载导航时播报语音只在主驾位进行播报,主驾脚踏有轻柔的氛围灯光...... 或许还有些我还没发现的亮点,就留待车友圈的其他车友进行补充吧~ 虽说现在车辆发展进程迅速,但是某些细节方面和其他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用车群体的需求已经不单单局限于遮风避雨,个人觉得在优化配置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细节的提升,长此以往下去或许能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就目前现状,其实很多人都愿意去尝试接受,只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彻底改变国人心中地位指日可待! 感谢圈主↗买来宋外卖↖推荐精华 感谢圈主↗买来宋外卖↖推荐精华 感谢圈主↗买来宋外卖↖推荐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