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当然,要严格来讲的话,1920年最初成立的时候,公司是叫东洋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也并不是汽车,而是一种葡萄酒瓶的瓶塞,也就是软木;1931年,公司开始涉足汽车工业,但生产的是三轮载重汽车,也即是“三蹦子”;1984年,公司才正式叫马自达汽车公司;90年代,马自达通过和海南汽车合作
郑谊
起亚汽车于2021年1月15日宣布了新的品牌logo。新的起亚徽标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简洁的设计,没有“ motors”的字样,这似乎与最近全球汽车品牌数字化的标志变化是一致的。因此,本篇文章,给大家看看起亚品牌标志的设计和品牌特征的变化。
汽灵灵工业互联网
城市车水马龙,形形色色的各类汽车在耳边呼啸而过,要想认出谁是谁,看车标就是最快的方法。事实上,车标不只是彰显品牌的精美装饰,更是弘扬车企文化的精神象征。
天和Auto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索尼本田电车总裁川西泉公开叫嚣,其称:中国新能源汽车没有技术惊喜,只能排列智能手机图标,索尼本田全新研发电车AFEELA将会给用户提供“独特的移动娱乐”。
华山论剑
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并且素有“亚洲汽车风向标”之称的东京车展,阔别四年之后终于再次归来。10月25日,从“TOKYO MOTOR SHOW”更名为“JAPAN MOBILITY SHOW 2023”的第47届东京车展(日本移动出行展)正式开幕。
都庞散人
问界M7前些天,日本新造车社长川西泉说:虽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发展速度“强劲”,但中国的电动车,“只是像排列手机图标一样,目前并没有什么惊喜。”几天之后,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表示,中国汽车的路线是错误的,应该回归到丰田的路线上来,日本汽车面对中国汽车“必须要赢”!
第一电动网
图注:10月25日晨,正式开展前因疫情中断四年后,东京车展更名为“日本移动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今年是第一次,让我赶上了。当地朋友说,这是为了应对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东京车展要全面向CES展(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学习。
汽车工业reports
汽车行业的许多汽车制造商只生产日常使用的普通汽车。他们的车辆包括掀背车、轿车、SUV、小型货车,甚至皮卡车——所有这些都通常相对便宜且可靠。有趣的是,这些“常规”制造商中的一些也制造或制造了一些漂亮的标志性车型——这些车型仍然是备受追捧的高性能汽车。
援引TBS报道(日媒):丰田汽车掌舵人丰田章男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国际车展)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汽车面对中国汽车会必须要赢。拿什么赢呢?
王可欣诶
“中国电车没有技术惊喜”!日本新造车社长狂言:只是排列APP图标川西泉对中国电动车技术的评价川西泉是索尼本田移动出行公司的社长,他最近对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发表了看法,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并没有带来什么令人惊喜的创新。
勇敢的尕丘
在燃油车时代,丰田为带头的日本汽车品牌,耐用,问题少,保值率高等方面的优势割了20来年的韭菜,直到2022年开始日本汽车品牌销量开始疲软,铃木退出国内市场,斯巴鲁没有存在感,日产只靠轩逸冲量,本田雅阁改款后认可度明显下降等等,这一切都在国产品牌电动车崛起时代而问题更加放大。 其实丰田为首的汽车品牌最早开始用混动技术,是活动发动机的先驱,但是只对油电魂这个领域,未踏进插电混动和纯电领域,反而对电动汽车质疑。这种偏执导致日本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爬坡期错失良机,目前已明显跟不上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水平,尤其日本汽车品牌作为保守派的代表,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用料等方面已经被甩掉了10条街。 那你们觉得日本汽车品牌下一步能赶上这一波电车潮流吗?
卉眼识车
4月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抵达美国开始国事访问,随后在美国国会用一口并不地道的英语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岸田称“世界需要美国的领导,而且美国不孤独,日本与美国在一起”,并高调宣告“日本已经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荒唐地鼓吹中国才是全球最大战略挑战。 这早已不是岸田文雄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出鲜明的亲美反中立场,但却是第一次大规模地运用如此露骨的措辞,极尽献媚之姿。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始终与美国站在同一战线,如同一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看门狗”,处处针对中国,仗着身后有美国撑腰放纵野心日益膨胀。 面对日本政府近来变本加厉的挑衅,越来越多清醒的中国人也开始用自己的每一次消费选择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再迷信日本产品的神话。 近日,日本美妆品牌巨头高丝发布一则《闭店公告》,宣布将于2024年4月19日起结束在天猫旗舰店长达14年的运营。据其2023年财报显示,高丝集团在亚太市场销售同比下滑34.7%,其中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业绩放缓尤为明显。 无独有偶,日系车三强丰田、本田、日产也在中国市场遭遇了集体滑铁卢,跌跌不休。曾一度在中国市占率超30%的日系品牌汽车,到2024年3月,份额仅剩14.4%,横空腰斩。既然日本政府已经这么急于公开站队、割席中国,就也别怪广大中国人民“停购日系车”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十年前的日系车,曾在中国人心中是“省油”、“耐用”、“性价比”的完美化身。而现如今,论油耗,比不过中国汽车品牌的插混车型;论耐久,也比不过数千万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深厚口碑;论智能,更比不过在电动化基座上蓬勃发展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随着中国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崛起,日系车最后的价格优势,也早已经荡然无存。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的汽车,中国的人民,从来不需要找靠山。我们的底气,源自于技术的领先、源自于人民的勤劳,而永远不是大洋彼岸的一双大腿。
阿唐看车
Brand Finance排出了“2024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汽车品牌”榜单,德国豪华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重回榜首,美国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退居第二,日本丰田汽车仍在第三位。中国品牌比亚迪升至第11位。
乖巧橙子HIE
双离合变速箱本来是大众汽车使用最多的,但是随着其“结构相对简单便宜、换挡较快、比较省油”的特点,逐渐被国产汽车品牌也开始采用。目前全球汽车的品牌使用变速箱几大分类: 国产和大众系:双离合居多 美国法国系:AT自动档居多 日本韩国系:CVT无级变速居多 网上很多吹嘘大众的双离合多么稳定和好用,但是他们没有仔细观察,大众、奥迪等的高端车是采用的8AT自动变速箱,而不是他们自豪的7速双离合;而丰田本田等日韩车同样,高端车型才使用AT变速箱。 这是因为,双离合变速箱有天然劣势:频繁换挡拨叉快速磨损;为了追求起步快做大低速的扭矩,因此3档以下齿比大容易顿挫;双离合无法承受高功率发动机的扭矩;不稳定容易出现过热等故障。 目前只有美法系车全部使用AT变速箱,可谓是良心大大的。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警惕汽车行业过渡内卷后的外资抄底」 「世界仍是分裂的」 - 大的前提是,世界仍然是分裂趋势下的。全球7000万的市场,中国品牌真正的可达市场是中国的2000万辆以及可渗透的部分非发达国家市场。如图1。 - 真正具有足够消费力的市场欧洲、美国、日本等市场,由于贸易风险等等原因对于当下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是不可达的 - 当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非常强,但是一堵无形的墙把他们框定在了一个斗兽场里 「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总额可能是在下降的」 -由于电动化等剧烈竞争,虽然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但其实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剩下的所有企业的利润都在飞速下降,甚至进入一个非常不健康的区间。 - 也正是由于一些企业由于距离竞争进入到了不健康的区间,才发生了一些被抄底的事情。比如15亿欧元就可以收购零跑15%的股份,50亿人民币就可以收购小鹏5%的股份。对于Stellantis和大众来说,这只是他们一两个月的利润。 - 仅从产品而论,小鹏和零跑远比这个值钱,他们的产品在那些不可达市场其实有十足的竞争力。只不过只能局限在竞争惨烈的「斗兽场」一时失血,不得不接受这笔生意。 激烈的竞争有助于中国汽车品牌成长,但可达市场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他们被抄底的可能。所以还是要正确看待当下无休止的零毛利竞争。
李老猫说车
2022年比亚迪正式进入日本市场,那么在日本卖的到底怎么样?据报道,今年1月日本市场进口电动汽车(除日本汽车品牌以外的电动汽车)销量是1186辆,同比增长11%。其中比亚迪销量217辆,约占2成,是去年同期的6倍左右。今年春季,比亚迪海豹(EV)将正式在日本上市。大家看看吧,日本市场的电动汽车渗透率是有多低,连国内的零头都达不到。比亚迪在日本的知名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科技有意思V
2023年是中国车市的分水岭,新能源汽车全面崛起,比亚迪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在这一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给出的数据和信息,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中国汽车工业70年以来首次进入全球序列,自主品牌销量首次超过合资车,占据了总销量的52%。 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超过3000万辆,乘用车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 在乘用车批发排名中,前十名中国产车品牌占据了6席,比亚迪强势登榜第一名,超过一汽大众将近100万辆。 比亚迪在新能源产业的助力下,成为全球汽车销量排名第九的品牌,是榜单中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最早开始且唯一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汽车制造商。 比亚迪全年出口超24万辆,同比增长334%,全球销量第一,受到海外头部经销商的认可与支持,加速了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比亚迪的战略包括率先停产燃油车,押宝新能源车,依靠深厚技术的积累,如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系统、云辇系统、易四方等,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202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并且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综上所述,2023年比亚迪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国产车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2023年是中国车市的分水岭,新能源汽车全面崛起,比亚迪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在这一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给出的数据和信息,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中国汽车工业70年以来首次进入全球序列,自主品牌销量首次超过合资车,占据了总销量的52%。 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超过3000万辆,乘用车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 在乘用车批发排名中,前十名中国产车品牌占据了6席,比亚迪强势登榜第一名,超过一汽大众将近100万辆。 比亚迪在新能源产业的助力下,成为全球汽车销量排名第九的品牌,是榜单中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最早开始且唯一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汽车制造商。 比亚迪全年出口超24万辆,同比增长334%,全球销量第一,受到海外头部经销商的认可与支持,加速了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比亚迪的战略包括率先停产燃油车,押宝新能源车,依靠深厚技术的积累,如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系统、云辇系统、易四方等,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202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并且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综上所述,2023年比亚迪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国产车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2023年是中国车市的分水岭,新能源汽车全面崛起,比亚迪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在这一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给出的数据和信息,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 中国汽车工业70年以来首次进入全球序列,自主品牌销量首次超过合资车,占据了总销量的52%。 2. 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超过3000万辆,乘用车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 3. 在乘用车批发排名中,前十名中国产车品牌占据了6席,比亚迪强势登榜第一名,超过一汽大众将近100万辆。 4. 比亚迪在新能源产业的助力下,成为全球汽车销量排名第九的品牌,是榜单中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最早开始且唯一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汽车制造商。 5. 比亚迪全年出口超24万辆,同比增长334%,全球销量第一,受到海外头部经销商的认可与支持,加速了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6. 比亚迪的战略包括率先停产燃油车,押宝新能源车,依靠深厚技术的积累,如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系统、云辇系统、易四方等,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7. 202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并且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综上所述,2023年比亚迪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国产车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随着比亚迪智能化亮剑,后面自主品牌强势霸榜将是常态。
禿然熊猫
2023年已经过去,对于汽车圈而言,2023年是中国车市的分水岭,在这一年,中国汽车工业70年以来首次进入全球序列,自主品牌强势霸榜,销量首次超过合资车。要知道,这是自大众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车企以来,时隔39年,中国车企终于夺回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冠军。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自主品牌占据总销量的52%,国产车终于扬眉吐气了,把曾经强势无比的合资车击败了。 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超3000万辆,站上新的起点。其中乘用车2023年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实现历史新高;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这一年自主品牌的年度市场份额达到了52%。也就是说,市面上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52台是自主,把往年强势的合资车狠狠踩在了脚下。 而截至2023年12月底,在各级细分市场充斥着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车,同样不假。在新能源产业的助力下,中国汽车年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破天荒地超过了3000万辆。回顾过往,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与突破,从多样的产业背景中孕育而生,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比亚迪首次跃居全球汽车销量排名榜,位居第九。比亚迪作为唯一的中国自主品牌,不仅是榜单中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是最早开始且唯一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2023年获得中国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同时,2023比亚迪全年出口超24万辆,同比增长334%,全球销量第一影响力与技术全面领先的实力,让比亚迪受到海外头部经销商的认可与支持,加速了比亚迪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70华诞,在这一年不但实现了国产车销量占比上的胜利,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目前各大自主品牌都加大了国际化进程,开始立足本土,进军全世界汽车市场,甚至开始在国外建厂,比如说奇瑞在中东地区建厂生产,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厂生产新能源车等等,在新能源车赛道上,是不是意味着国产车已经弯道超车成功了呢?
刘东说你听
2023年已经过去,对于汽车圈而言,2023年是中国车市的分水岭,在这一年,中国汽车工业70年以来首次进入全球序列,自主品牌强势霸榜,销量首次超过合资车。要知道,这是自大众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车企以来,时隔39年,中国车企终于夺回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冠军。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自主品牌占据总销量的52%,国产车终于扬眉吐气了,把曾经强势无比的合资车击败了。 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超3000万辆,站上新的起点。其中乘用车2023年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实现历史新高;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这一年自主品牌的年度市场份额达到了52%。也就是说,市面上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52台是自主,把往年强势的合资车狠狠踩在了脚下。 在乘联会数据中,乘用车批发排名表中,前十名中国产车品牌占据了6席,合资车中硕果仅存的只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广汽丰田,而在狭义的乘用车零售表中,比亚迪强势登榜第一名,超过一汽大众将近100万辆,也创造了国产车品牌中的奇迹,而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别位列第三名和第四名。 在企业销量方面,大部分的合资企业的确陷入了负增长或微增长。比如上汽大众下滑了1%,广汽丰田下滑了7.3%,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广汽本田都下滑了两位数,东风本田也下滑4.9%,一汽丰田仅增长0.3%,北京现代跌到谷底之后,微增了2.8%,悦达起亚表现突出,但那是因为它有半数产品转了出口,国内其实只卖了8万多台。 而截至2023年12月底,在各级细分市场充斥着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车,同样不假。在新能源产业的助力下,中国汽车年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破天荒地超过了3000万辆。回顾过往,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与突破,从多样的产业背景中孕育而生,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比亚迪首次跃居全球汽车销量排名榜,位居第九。比亚迪作为唯一的中国自主品牌,不仅是榜单中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是最早开始且唯一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2023年获得中国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同时,2023比亚迪全年出口超24万辆,同比增长334%,全球销量第一影响力与技术全面领先的实力,让比亚迪受到海外头部经销商的认可与支持,加速了比亚迪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除了销量,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战略,比亚迪率先停产燃油车,押宝新能源车,靠的不仅仅是政策,而是深厚技术的积累,比如说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系统、云辇系统、易四方等,都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正如王传福说的,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如今比亚迪智能化亮剑,更是如同油锅中倒入一盆沸水一样,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将再次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70华诞,在这一年不但实现了国产车销量占比上的胜利,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目前各大自主品牌都加大了国际化进程,开始立足本土,进军全世界汽车市场,甚至开始在国外建厂,比如说奇瑞在中东地区建厂生产,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厂生产新能源车等等,在新能源车赛道上,是不是意味着国产车已经弯道超车成功了呢?
1号科技
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跑出发展“加速度”,比亚迪迎来向上突破 2023年已经过去,对于汽车圈而言,2023年是中国车市的分水岭,在这一年,中国汽车工业70年以来首次进入全球序列,自主品牌强势霸榜,销量首次超过合资车。要知道,这是自大众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车企以来,时隔39年,中国车企终于夺回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冠军。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自主品牌占据总销量的52%,国产车终于扬眉吐气了,把曾经强势无比的合资车击败了。 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超3000万辆,站上新的起点。其中乘用车2023年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实现历史新高;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这一年自主品牌的年度市场份额达到了52%。也就是说,市面上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52台是自主,把往年强势的合资车狠狠踩在了脚下。 在乘联会数据中,乘用车批发排名表中,前十名中国产车品牌占据了6席,合资车中硕果仅存的只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广汽丰田,而在狭义的乘用车零售表中,比亚迪强势登榜第一名,超过一汽大众将近100万辆,也创造了国产车品牌中的奇迹,而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别位列第三名和第四名。 在企业销量方面,大部分的合资企业的确陷入了负增长或微增长。比如上汽大众下滑了1%,广汽丰田下滑了7.3%,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广汽本田都下滑了两位数,东风本田也下滑4.9%,一汽丰田仅增长0.3%,北京现代跌到谷底之后,微增了2.8%,悦达起亚表现突出,但那是因为它有半数产品转了出口,国内其实只卖了8万多台。 而截至2023年12月底,在各级细分市场充斥着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车,同样不假。在新能源产业的助力下,中国汽车年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破天荒地超过了3000万辆。回顾过往,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与突破,从多样的产业背景中孕育而生,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比亚迪首次跃居全球汽车销量排名榜,位居第九。比亚迪作为唯一的中国自主品牌,不仅是榜单中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是最早开始且唯一完成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2023年获得中国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同时,2023比亚迪全年出口超24万辆,同比增长334%,全球销量第一影响力与技术全面领先的实力,让比亚迪受到海外头部经销商的认可与支持,加速了比亚迪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除了销量,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战略,比亚迪率先停产燃油车,押宝新能源车,靠的不仅仅是政策,而是深厚技术的积累,比如说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系统、云辇系统、易四方等,都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正如王传福说的,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如今比亚迪智能化亮剑,更是如同油锅中倒入一盆沸水一样,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将再次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70华诞,在这一年不但实现了国产车销量占比上的胜利,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目前各大自主品牌都加大了国际化进程,开始立足本土,进军全世界汽车市场,甚至开始在国外建厂,比如说奇瑞在中东地区建厂生产,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厂生产新能源车等等,在新能源车赛道上,是不是意味着国产车已经弯道超车成功了呢?
小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