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电汽车
简单来讲,宝腾是在第4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主导下,建立的一个马来西亚的本土品牌,从1983年建立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了。
李春荣在马来西亚
2023年3月,马来西亚整体车市延续增长趋势,累计达到19万辆。市占率方面TOP4品牌排名没有变化,Perodua、Toyota和Honda市占率微增,PROTON略微下滑。PROTON品牌月度及年度上牌量和开票量同比保持增长,但出口业绩遗憾下滑。
我来自街头
日前,马来西亚汽车商公会(MAA)公布了2024年4月的汽车销售数据,结果上个月,马来西亚共卖出了57,991辆新车,这比前个月(3月)的71,052辆减少了13,061辆或18.4%。与2023年同时期相比,今年4月的销量比去年的47,802辆增加了21.
2022年对Proton而言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尽管今年开局艰难,洪水影响了6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全球芯片行业的严重短缺抑制了前四个月的销量;
在马来西亚几乎人均都拥有一辆车,但是实际上马来西亚的新车销量却低于泰国,常年位居东盟区域第二,不过在去年得益于大马新车销量大涨,达到了接近800,000辆的记录,让大马成功一举超越邻国泰国,成为了东盟区域内仅次于印尼的第二大汽车市场。
UCAR汽车网站
欧洲市场在缺少了年销近 120 万辆的俄罗斯市场后,丰田 仍以微幅减少约 5,000 辆的成绩作收,虽然 2022 年度来自东南亚的原料短缺更为严重,但 Yaris 与 RAV4 等 Hybrid 车款需求量强劲,因此法、德、义、西等市场成长,补齐了原俄罗斯的量。
示意图全世界的消费者都非常在意新车的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做的好不好可以影响一个品牌在一个国家的销量,甚至是在这个国家的生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售后服务的好坏呢?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车天车地扯大炮
奇瑞出海比较成功的自主品牌。今天我们来看看奇瑞重返马来西亚市场的业绩。奇瑞在去年,也就是2023年开始正式重返马来西亚市场。首推的是两款SUV,分别是欧萌达 5和瑞虎 8 Pro。新车从2023年9月份下旬开始交付。
懂车帝视线
日前,吉利旗下的宝腾汽车公布了7月份的销售数据,显示其7月在马来西亚市场销量达到了11,477辆。今年1-7月,宝腾汽车的累计销量为71,601辆,同比增长19.7%。
星期五是星期几
2020年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保时捷也没能幸免,业绩呈下滑趋势,美国市场销量下降6.9%,全球新车交付下滑了3%。但中国、亚太、非洲和中东市场的销量有所增加,其中,国内市场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去年累计交付新车88968辆 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3年3月,伴随着马来西亚和印尼车市的同比复苏,东盟三国销量较2022年同期增幅5.7%,总计达到69.2万辆。
蓝科技
【蓝科技观察】刚刚度过了40周岁生日的马来西亚汽车品牌宝腾,又迎来一个好消息。最新数据显示,1-4月,宝腾汽车上牌数为49702台(含603台海外),同比去年销量提升39.8%。同期,马来西亚整体车市场销量为238677车,同比增长9.8%。
中国汽车报
2024年正值中国与马来西亚迎来建交50周年,这段始于1974年5月31日的非凡历程,见证着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共同成长。当前,中国车企加速“出海”,而东南亚是热门目的地,除了泰国和印尼外,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的马来西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车企的目光。
蜀锦传媒集群
近日,长城汽车官方数据显示,长城汽车3月销售10.03万辆,同比增长11.02%。其中,海外销售3.58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66%;新能源3月销量2.19万辆,同比增长66.34%。可以看到,海外销售和新能源正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木石评车
一图看懂一季度全球汽车销量最高的top20国家。 这里柱状图蓝色代表油车销量,绿色代表电车销量,数字代表电车渗透率。 一季度中国电车占比36.8%,无论是绝对值还是渗透率占比,中国都处在遥遥领先的水平,并且这个领先优势正在迅速扩大。
凭海临风
特斯拉重大战略调整 电动知家 2024-05-26 18:02 安徽 电动知家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援引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公司的战略在其日前发布的《2023年影响力报告》中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提及到2030年时每年交付2000万辆汽车的目标。这再次表明该公司正在调整其汽车业务目标,将重点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 重大战略变化:特斯拉放弃2030年年交付2000万辆汽车目标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在2020年表示,特斯拉计划在2030年销售2000万辆汽车,达到当前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销量的两倍。而在2021年和2022年的《影响力报告》中,特斯拉都重申了这一目标。但近期随着行业趋势的变化,特斯拉似乎改变了策略,放弃了生产预计售价为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1万元)的平价车型(或被命名为Model 2)的计划,同时将自动驾驶技术视为其未来的主要增长来源。 马斯克在巴黎举行的“Viva Technology”年度会议上通过视频表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对特斯拉“意义非凡”。他还透露,特斯拉计划在8月8日举办Robotaxi发布会,这一日期的选择是因为“8”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然而,特斯拉的这一战略转变并非没有挑战,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销量出现了近4年来的首次同比下降,股价下跌约30%,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也屡遭质疑。
Kyle416
重要事情说三遍‼️ 全球插混进入中国时代!全球插混进入中国时代!全球插混进入中国时代! 比亚迪一直在艰难险阻中奋力前行,从不畏惧挑战,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坚定不移地向前方冲击。每一次突破都象征着不懈的努力与坚韧的毅力,是一次又一次的历史里程碑。比亚迪插混汽车销量三年增长30倍,更有#每卖出2台插混车型就有1辆是比亚迪#,比亚迪必将带领中国汽车品牌改写全球油车历史! 5🈷️28日 比亚迪再次放大招,新插混技术的最低油耗能达到多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用户1118126777114
特斯拉的model y在美国不光卖不过丰田的rav4连本田的crv都卖不过了。 model y在美国拿着7500美元的联邦补贴,真把特斯拉当什么美国的豪车了有些州还有地方补贴,丰田的荣放在美国尤其是混动都是要加价的,美国四月汽车销量,丰田rav4大涨了32.2%,crv涨了1.4%,特斯拉反而跌了6.6%,今年前四个月rav4销量比model y多了四万辆,去年model y可是妥妥的销量第一,而且还是全球销量第一,今年的销量第一应该会是rav4的了,2023年就是特斯拉的巅峰了,不知道曾经2000万的目标怎么想的,怕是200万都没有。 model3在美国没了补贴直接卖不动了,导致特斯拉四月美国销量下滑了17.4%,欧洲当面德国取消了补贴,法国对进口车补贴取消,结果特斯拉一季度欧洲销量只有14000辆【图片】
天马行空聊车
如今中国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强劲,作为其中代表,比亚迪插混销量三年增长30倍,按照现在的市占率,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比亚迪,明天(5月28日),插混开创者比亚迪将再放大招。我也很好奇,比亚迪新插混技术的最低油耗能达到多少呢?
我的缤纷生活
我在马六甲,马来西亚的马六甲。 看到一个这样轮毂的缤智。你们觉得好看吗?
兔子爆打鹰酱
论出口,奇瑞在国产中没有输过。但是国内的口碑并不是太好。这并不是奇瑞的品质不行。而是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口号。由于这只是当年的梗,却被友商拿来广泛传播,而奇瑞只能吃这个哑巴亏。所以一旦见到奇瑞的车子有问题了。评论里的一部分人意思为,看吧奇瑞就是不行。你买了后悔了吧。人无完人车无完车。这是后话了。 然而只有奇瑞做到出口第一呢。并不是奇瑞不仅仅出口布局早而已。比如奇瑞的主要出口对象俄罗斯,却是长城早于奇瑞出口的。而且俄罗斯有长城的工厂在更加方便,也免了税。而奇瑞却在长城之后销量慢慢超越了长城。其实这源于奇瑞的发动机技术和造车的理念。全球化标准不仅仅是安全性上,油耗动力上也是比较优秀因为俄罗斯是个高冷的地方奇瑞却完全可以冷启动发车。并且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出厂就是四驱非常适合俄罗斯的场景。大毛也是做过各种奇瑞车型跟其他国产车合资车比加速,后段几乎都是奇瑞先出线。所以国外认可奇瑞源于他的发动机做工的可靠。 而星途星纪元的平台最近也是签约了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再有就是进军欧洲西班牙的建厂。然而国外的喷子是丝毫比不上国内的喷子的。这也是对奇瑞出口的一大好处。不过马来西亚的奇瑞在当地也是被整的厉害。希望别再发生同样事件。
懒羊羊本爱吃菜
很久没有跟大家分享最近的用车生活了,前段时间出去吃饭的时候,正好遇到邻桌在谈论刚买的新车某拉,听到他们开坛阔论之后,自己确实有很多感触,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燃油车企为了保持、争夺仅有而且还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即使原先很有品牌优势的合资车企也不得不采取降价等激烈竞争手段,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我是在21年8月买的这台车,话说当时再次选择标致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因为自己作为老车主,而且当时置换还有补贴优惠,之前确实也不怎么关注汽车销量,小众不小众的也无所谓了,虽然当时标致品牌已经没有了13年左右那样的辉煌时刻,但是总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支持他一把,当然通过这几年的用车来看,虽有短板,车无完车,我可以给这个车打个8.5分,哈哈。 但是之后通过参考汽车销量榜单,个人感觉疫情过后这两年,燃油车市场竞争尤为显著,许多车企通过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价格不断下探的压力下,燃油车企的生存空间受到了非常严重挤压,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之前很早标致就有新能源车型,像508、2008、4008等就有phev车型,但也是默默无闻,熟知的很少,我们这里在路上遇到的标致车型也基本上是老款车型,新款的标致车型非常的少,21款之后的标致车型很少见,但是相反的是遇到雪铁龙的凡尔赛车型倒是比较多,总体来说雪铁龙凡尔赛的车型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当下燃油车市场的内卷现象越发严峻,其实我相信大多数的人跟我一样,都认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各有优缺点,即使现在新能源技术再发达,燃油车依然都是有自己存在的意义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传统燃油车企仍然需要继续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调控来应对这一挑战,要抬头看路,也要低头拉车,认清市场形势,传统车企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条腿走路,才能保持住自己在汽车市场的一定份额和可持续发展。
WeTune总部运营中心
马来西亚阿斯顿马丁保养复位
小甘大人
赛科龙RT3E海外上市,售价约2.1万,赛科龙RT3E保持了圆润饱满的设计;动力是由经过市场考验的XQ250发动机提供,最大功率18kW/7500rpm,最大扭矩24.5N.m/6500rpm。 油箱容量为13升,以之前披露的3.5L/100km油耗来算,续航能够达到370公里左右。其他方面还有双通道ABS、TCS系统,全车LED光源、数字式仪表、无钥匙启动等等。 据悉赛科龙这款复古踏板是采用CKD的方式在马来西亚推出的,后续国内上市售价应该要比海外的要低一些,有可能会在2万之内。
TMC动力
埃安登陆尼泊尔,出海大连招,成体系化出海!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逐渐饱和,中国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力求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但国际贸易壁垒、准入条件限制等因素使得出海之路并非坦途。 然而,在这股出海潮中,埃安以其势不可挡的步伐,成为了引领中国车企国际化进程的佼佼者。 近日,埃安在尼泊尔的首店迎来正式开业,并宣布了AION Y Plus上市,标志着埃安在国际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埃安今年还计划引入3款车型,以丰富其海外产品线。同时,埃安将与当地CG集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涵盖汽车销售服务、金融、出行市场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等多个领域,包括构建光储充换一体化的能源生态,共同助力尼泊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埃安在5月份的第四个出海大动作。 此前,埃安于新加坡完成上市交付、马来西亚车展埃安正式登陆、塔吉克斯坦首批1000台交付创当地进口记录等等。 截止到目前,埃安已在半年内开辟了17个国际新市场,其海外扩张的态势可谓如火如荼。 埃安之所以能够实现高频次、高质量的出海,源于其强大的体系化实力。 在制造领域,埃安拥有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这不仅代表了其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高水平,更保证了产品质量的“零缺陷”。 在产业链方面,埃安积累深厚,其核心三电科技的全栈自研自产能力,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同时埃安还具备打造“快广近”补能网络的实力,可以助力海外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而且与其他车企相比,埃安的出海并非仅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以“体系化”的方式实现高价值出海。比如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在印尼与头部企业合作,打造泰国+印尼双工厂布局,因地制宜进行产业链协同合作等等。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未来1-2年,埃安将在欧洲、南美、非洲等地区布局七大产销基地,实现全球“研产销一体化”,真正实现本土化深耕,规模化发展。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大潮中,埃安的“体系化”出海,不仅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国际化的“埃安答案”,更为海外市场展示了中国车企的强大实力。 埃安,正成为中国科技新名片,在国际市场中持续领航。 #AION引领中国新能源体系化出海# #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
郑谊
【广汽埃安引领中国新能源“体系化”出海!】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出海,正在从整车出海,转变为体系化出海。以埃安为例,正在加速海外市场布局。5月11日,广汽埃安在新加坡 举办AION Y Plus交付仪式; 5月18日,埃安在缅甸规模最大的品牌旗舰店开业。5月21日埃安品牌登陆马来西亚,AION Y Plus官宣上市;5月22日举行了广汽国际-塔吉克斯坦EC01000台AION Y Plus交付仪式暨中亚出口基地启动会,拿下当地1/3的市场;5月23日广汽埃安正式登陆尼泊尔及首店开业;面向全球市场,另有香港湾仔新店、即将于5月30日开业,6月15日沙田新店开业暨香港车主批量交付…… 【2】埃安的体系化出海,还体现在覆盖上下游产业链,埃安拥有自主因湃电池公司,已全面打通上游原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将要与尼泊尔合作 光储充换合作,在海外建设补能网络,加速推动尼泊尔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光储充换业务,将推动当地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基德
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步伐又进了一步!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五年增长10倍,提前11年完成50%的国家规划目标! 2024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未来三个月即将突破50%,未来可能不止于此。仅仅20余天后,王总发言已成现实! 继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2024年5月第三周,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50.2%,超过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是真正的主流!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比传统燃油车更低,有着更为成熟可靠的混动和电动技术,还拥有比传统燃油车更高的配置,无论是燃油经济性还是使用成本都比传统燃油车更强,燃油车难有还手之力! 曾经风头不错的韩系、法系车不仅已沦为小众,甚至部分合资燃油车品牌已退出中国市场,传统燃油车的提升路径已经到达瓶颈,而新能源车拥有更长远的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各方面将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也将不断扩大! 2023年比亚迪以超302万辆销量,成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这也是第一次在全球前十的汽车销量榜单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是比亚迪的荣耀,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骄傲!
小红书马一龙
特斯拉最新报告取消每年 2000 万辆汽车的交付目标 特斯拉在周四发布的最新影响报告中没有提到到 2030 年每年交付 2000 万辆汽车的目标,这再次表明该公司正将重点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而不是电动汽车。 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曾在 2020 年表示,特斯拉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销售 2000 万辆汽车,相当于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销量的两倍。该公司在 2021 年和 2022 年的影响报告中重申了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