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车同轨点评怎么样

    2023-02-06发布于:smart精灵#1车友圈

    外观

    4.00

    配置

    4.00

    操控

    3.50

    内饰

    4.50

    空间

    4.50

    动力

    4.00

    舒适

    4.00

    奔驰和吉利的答案,确实让人觉得很意外,见到Smart#1的时候,我似乎读懂了Smart品牌的定位。 【外观】 Smart#1颜值表现还是非常具有辨识度,整车采用了大量的圆润线条勾勒,灯组采用了贯穿式设计,点亮之后是拉长的X造型,前唇没有同其他新能源车型做成封闭式,反而进行了熏黑格栅装点,可以一定程度上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表现。 整车的车身侧面比例较为协调,前后均为短悬设计,这样可以合理地优化空间布局,带来更多车内空间。拼色设计的车身,也让整车看起来更加自然。 【内饰】: Smart#1的座舱设计则是由奔驰部门操刀设计,吉利方面负责落地成型,可以看到整车在座舱内保留了奔驰经典的出风口造型,掀盖式无线充电。整体的座舱质感还是颇为不俗的,非常具有豪华的味道。 座椅采用了打孔处理,支持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功能,但是通风需要花费1999元永久开通。这里的开通,是类似特斯拉的方案,硬件方面已经支持座椅通风功能,但是需要您为使用权付费,来达到软硬件结合使用的目的。整体的填充还是很不错的,软硬适中,同时支撑性很好。 【空间】: 换挡机构采用的是怀挡设计,车辆内部前排有着大量的镂空设计,可以放置包包、杂物之类。同时掀开盖板,还有专属的无线充电区,一旁是12V电源以及两个Type-C接口。 后排空间方面,整体的空间极为宽敞,地台略有隆起但是不会影响到乘坐体验,同时车内的拼色设计也比较顺眼,大量的氛围灯组件和亮面处理,让座舱的氛围感更加强烈。 【配置】: 还不错,L2级别的辅助驾驶水平,能够适应绝大多数的高速、高架表现,但是像复杂一些的匝道口进出,应急处理反应还是不能很好地做到,不过对于定位在20万级别的车型来说,也不能要求太多。 除此之外,Smart#1也是一款采用了无框车门配置的车型,是不是有点MINI的味道了,确实很相像,但是两者截然不同。 【驾驶感受】: 200kW的后置永磁同步电机确实很意外,输出感受不像其他家车型一样有着猛烈的推背感或者急加速的眩晕感,反而类似燃油车的处理方式,循序渐进。 在运动模式下深踩电门踏板,可以感受到343牛·米的扭矩输出澎湃而至,然后再深踩一脚,这种绵延且充沛的动能显然没有完全释放。事后仔细看了下,最高时速可达180km/h,不算差;毕竟很多电车在最高速度上都做了阉割,只能到150km/h或170km/h。 整车的侧向支撑是尤为注重的一个地方,相较于ID.3有着明显的差异,因为明显感觉Smart#1更加沉稳,没有明显的侧倾感。搭配着其线性的转向手感,操控起来还是颇为简单的,整车的转向阻尼是随速递增,非常适合新手驾驭,这可能也是Smart#1女性车主觉得好开的原因吧。 至于隔音和滤震效果,对于这台Smart#1来说,只能算得上是符合预期,虽然同为SEA浩瀚平台打造,但是显然极氪001的级别会更高。悬挂的配置还是差异明显,但是依旧有着相似的驾驶体验,这种6秒级别的破百水准也是大多数家用电车的水准,至于更强的四驱巴博斯版本,则需要更加精准的电控了。 【总结】: 对于这台“大聪明”来说,有着足够合适的性价比表现,同时具有不错的驾驶感受。 瑕疵也有,后备箱储物能力一般,但是灵活度较高,有隔间储物和放倒后滑动座椅。车机交互准确率不高,有时会出错。再就是续航的问题了,试驾车的电耗较高,来到了19.4kWh/100km。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