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长城汽车做了一个拆解活动,把自家最新的混动四驱系统Hi4-Z——一个纵置的双电机混联架构拆解了。

Hi4-Z系统拆解
长城汽车目前主要有三种混动四驱系统,较早推出的Hi4以及Hi4性能版,主要应用于城市SUV车型。它采用的是P2+P4的电机布局实现四驱模式,通过在变速箱内部集成电机来实现功率分流。
去年长城推出了Hi4-T,专为硬派越野车设计的混动系统,采用P2构型,保留了传统的机械四驱结构,包括中央分动箱、机械传动轴等。它以油为主,强调发动机输出的稳定性,适合极限越野场景。
Hi4-Z是长城汽车最新推出的混动系统,采用了解耦四驱技术,取消了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通过前后桥电控实现扭矩分配。Hi4-Z搭载了P2+P4电机组合,并配备了3挡DHT变速器,具有更强的动力输出和更低的油耗,在纯电模式下表现优异。
Hi4-Z号称“最强泛越野技术”,结合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看看强在哪里。
1、Hi4-Z具体的结构?
Hi4-Z 所采用的解耦四驱技术,是一种无中央传动轴的四驱系统。其前后桥动力源独立分布,一般由前后双电机、三电机乃至四电机构成,各电机间不存在刚性连接部件。该系统借助电信号来控制前后轴的动力输出与分配比例,并依据车轮回馈信号实施动力分配。
解耦电四驱的核心特性在于灵活性强。基于电信号控制方式,它能够在不同路况下自如切换两驱与四驱模式,还可按需调整前后轴的动力分配比例,从而具备更出色的操控性以及应对复杂地形的能力。正因如此,解耦电四驱系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像奔驰纯电 G级等车型均有采用。
对比一般的解耦电四驱系统,Hi4-Z 具有以下显著差异:
结构设计方面:Hi4-Z 运用前后解耦的插电混动电四驱系统,采用双电机纵置混联形式,摒弃了传统传动轴连接前后桥的方式,转而依靠电机独立驱动前后轮。这种设计让车辆在城市工况下更节能,同时简化了底盘结构。
取消机械传动轴后,底盘中部宽敞空间可用于布置电池,其采用的大容量 59.05kWh 三元锂电池;电池组安置于底盘中央,可以优化前后车身配重。
动力架构方面:在 Hi4-Z 系统里,发动机与 P2 电机通过行星齿轮功率分流器进行功率分配,且搭配 3 挡 DHT 变速箱,这使其能在不同速度下达成发动机的驱动与发电双重功能,有别于传统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使发动机在最佳热效率区间运行,降低能耗。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套动力系统,2.0T 版本的总功率可达 715635kW,其中前轴 P2 电机功率为 215kW,后轴 P4 电机功率达 240kW。纵置的三挡DHT+无级变速 CVT + 3 挡 DHT 变速箱结构,并且前后轴均设有越野低速扭矩放大挡档,有效解决了电机在低速越野工况下动力输出不稳定与容易过热的问题。

2.0T发动机模块

也可以用3.0T发动机
在这套系统的设计保障下,低速四驱可输出强劲扭矩。通过功率分流与 3 挡前驱模块的 1 挡低速挡相结合,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解耦低速四驱模式。
车辆脱困时,前后桥能同步切换至 1 挡,最大牵引力超 37,500N,前后轴扭矩均可放大 20 倍,还具备减速控车功能。高速四驱则能够实现直拔不停,Hi4 - Z 在沙漠直拔时可全力输出,最大爬坡度可达 100%。由于 Hi4 - Z 采用大排量发动机以及功率分流 + 3 挡前驱模块的结构设计,在馈电状态下,大排量发动机借助功率分流仍可实现强劲动力输出,在沙漠直拔时能够支持 67% 的长时间持续爬坡。

Hi4-Z 配备 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调节车辆前后轴的扭矩输出,也可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安全性和驾驶体验。比如脱困等复杂路况时,通过前后扭矩的智能控制,达成超越传统中锁的能力。
再比如,iTVC 系统能够瞬间敏锐地识别车辆是否存在推头或甩尾风险,并立即对车辆的左右车轮进行精准的扭矩分配,从而确保车辆能够平稳、精准地完成转弯动作。
爬坡场景中,当系统检测到车辆质心发生变化时,可迅速将前轴扭矩向后轴分配,前后扭矩分布能够在 0:100 至 100:0 之间灵活调整,并且能够基于路面石块等路况变化,在瞬间对前后左右轮扭矩进行精细调配,显著提升车辆的攀爬能力。
坦克500
Hi4-Z首发搭载的车型是坦克500,能看出500与其他坦克,从外形上就更面向城市SUV一些。而Hi4-Z的定位就是是泛越野。
2、长城为什么要定义越野级别
“泛越野”这个分级定义,是长城首次提出的。
作为国内做越野最早的车企,长城汽车有34年的越野制造经验和超过400万辆越野车的行驶数据。就在今年,长城汽车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越野能力分级体系。,将越野性能细分为四个等级:超强越野、强越野、泛越野和城市SUV。
为什么长城要提出一套新的分级标准?原因主要有两点:
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随着越野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越野车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明确的分级体系,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准确地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车型。
越野,不仅是一种车辆类型,已经成为探索未知的精神象征。但并不是每位汽车用户都具备强越野的能力和需要,泛越野车型适合那些偶尔想要体验越野乐趣的消费者,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非专业越野的需求。
技术发展的需要:越野技术不断进步,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详细的分级体系,可以为技术研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每一款车型都能在特定场景下发挥最佳性能。
可以看到,Hi4-Z就是在这分级指导下开发出来的,明确围绕了城市用户的需求,比如能耗和续航等,但又有能应对轻量化越野的能力。泛越野的,就是比普通SUV更“野”,比强越野更适合家用。

泛越野
Hi4-Z号称“最强泛越野技术”,相比强越野等性能车,并不是强在绝对的性能,而是强在完美契合用户的需求
3、Hi4-Z的优势:
从拆解可以看到,Hi4-Z与其他解耦电四驱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解耦电四驱的设计、优化的动力架构以及较长的纯电续航能力,相比其他解耦电四驱,对城市用户来说有三个明显的优势:
超长续航
拿自己兄弟技术Hi4-T来比较,Hi4-T配备37.1kWh电池组,纯电续航约105公里;而Hi4-Z,配备59.05kWh电池组,纯电续航可达200公里以上,能够满足一周的城市代步需求。
还支持快速充电,15分钟即可增加120km续航。这对主要在城市场景使用的用户而言是刚需。
超级能效:能耗低也是城市用户关注的重点,Hi4-TZ的3挡DHT与无级变速器深度集成,实现全速域发动机直驱,其中2.0T发动机的热效率最高可达40%,结合低压EGR和米勒循环技术,降低了动力损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超级性能:行星排与电机系统的嵌入式集成设计,解决了动力系统的紧凑性与高效性问题,系统综合功率达715kW。Hi4-Z首发搭载的车型坦克500,零百加速仅需4秒左右。

小结:
Hi4-Z混动四驱系统的拆解,可以看出长城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努力。作为长城最新的“泛越野”技术代表,Hi4-Z不仅在结构设计和动力架构上实现了突破,还通过高效的解耦电四驱技术和优化的能耗表现,为城市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使用体验。
相比传统越野技术,Hi4-Z在兼顾越野性能的同时,更注重城市通勤的适用性,其超长续航能力、低能耗和强劲的性能表现,使其成为泛越野车型的标杆选择。同时,长城提出的越野能力分级体系也体现了对细分市场的深刻理解,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清晰的选择指引。
Hi4-Z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代表了长城汽车在越野文化上的传承与进化。它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在多场景使用中的多样化需求,成为了一款适合家庭使用、偶尔越野的全能型产品,为长城汽车在混动技术和越野市场上树立了新的标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