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23年豪华品牌市场表现,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曾经天天叫嚣要平替奥迪、奔驰等豪华品牌的新势力们,其年度成绩单似乎并不十分抢眼,对于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占率也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传统豪华品牌去年各自表现,宝马以82.5万辆实现4.2%的同比增长,奔驰以76.5万辆实现1.7%同比增长,奥迪以72.9万辆实现13.5%的同比增长,也是该领域增幅较大的;凯迪拉克销售18.3万辆,雷克萨斯销售18.1万辆,它俩都是同比微跌;沃尔沃以18万辆实现同比11%的增长,捷豹路虎则以10万辆实现25%的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2023年总销量当中,电动车贡献近10万辆,包括i3、iX3和刚开售不久的iX1,主力还是i3,它们依靠的就是价格战,如果去掉这部分销量,那么宝马去年销量会不会下降?
要知道像i3的大多数客户都是宝马内部转化,很多原本是冲着3系去的,结果因为i3操控看齐3系,但价格貌似还更实惠,宝马品牌操控基因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所以即便没有i3,宝马去年的总量也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奔驰增幅较小,电动车的表现有些拉跨,但这不是重点,奔驰去年陆续发布了全新GLC、全新E级,两款车都经历了上市初期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销量低迷期,市场对新车价格有一个观察期,这一方面宝马和奥迪的表现就好多了。
了解完几个豪华品牌的2023年销量之后,我们其实可以悟出一些道理,为什么消费者会继续支持它们。一方面是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更早,从品牌底蕴、用车体验、应用场景等方面早早树立了极高的口碑,比如高端商务场合更喜欢开奔驰,追求出色操控就选宝马等等,都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
一方面是2023年传统豪华品牌也经历了疯狂的价格战,原来动辄三四十万的宝马3系、奔驰C级,在去年低谷期二十多万的裸车价,甚至奥迪A6L也能打到三十万附近,二十万出头能买奥迪A4L,这就把很多预算二三十万,原本不想买宝马、奔驰的消费者吸引过来了,干脆放弃丰田、本田、大众这些合资品牌,上豪华品牌。

所以说,品牌固有的高端定位,和通过价格战逐渐转化更多合资车客户,是去年豪华品牌可以维持正增长的主要原因,那么新势力好像也没有真正去抢夺传统豪华品牌的客户啊?
这个很好理解,像理想、蔚来的客户当中,有非常多的是从奥迪、宝马、奔驰老车主转化过去的,原来手上就有奔驰、奥迪车,现在想换车,结果选了理想、蔚来等新势力,这批客户不差钱,对新势力车型未知体验的探索让他们放弃了继续选择传统豪华品牌。

还有一个关键点,新势力在不考虑免购置税前提下,相比奥迪、宝马等传统油车,还可以享受挂绿牌的政策,这一点在一二线城市尤为吸引人,不限牌、不限行的利好极大刺激新势力产品销售。
所以说,想尝鲜、挂牌方便,是新势力产品可以迅速被高端客户认可的核心。但在四五线城市,新势力受制于没有太多直营店,充电补能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推进速度明显慢于一二线城市,但像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品牌,就没有这个担忧。

理性来说,新势力对于传统豪华品牌来说,并非形同虚设,而是暂时还没有形成全国性范围的围剿,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进展缓慢的弊端,迟早会让它们吃亏的,毕竟新势力和众多自主新能源车企在高压快充、固态电池等方面的研发越来越快,一旦基本解决了续航、补能两个短板,豪华品牌的市场肯定要被吃掉更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