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Harry土豆头像Harry土豆头像

    Harry土豆

    宝马7系车主·车龄8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懂车帝3周年懂车帝3周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有一说一,问界M5EV一万公里用车感受

    2023-10-25发布于:问界M5车友圈

    #用车心得

    今年2月中旬25.98原价提了EV后驱,送了一个桩和一部mate50手机。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买国产电动车,结果开起来妥妥地是当年买的奥迪SQ5的驾驶质感差不离,特别灵活好开,座舱布局科学合理,常用的功能都基本上配备了实体按键,不像有些品牌,方向盘上就左右两个旋钮,特别离谱的是连调节车窗后视镜都要到中控屏幕菜单里调整。特别是EV四月开始地方政府补贴降价后20万零,还要啥自行车?我个人认为,买新能源车若有条件安家桩的肯定首选纯电,只要不是家里只有一台车,自己平时市内代步其实空间什么的也无所谓,当然论颜值EV也不错,而且试驾时销售员走了一长段特别烂的炮弹坑洼路面,EV其底盘的规整度和全车无异响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入手问界M5 EV前,我几乎把市面上所有主流20万以上的电动汽车都考察甚至深度试驾了不止一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车换多了,城市用车再也不想开加长的大型车,只有车身相对短操控相对才好,停车也方便,平时车上就一两个人,也不在意后排空间大小,总结起来,城市用车还是不能买太大太长的车,别说开起来没人车合一的驾驶感和信心度,单就操控不灵活停车不方便的短板就让人颇为无奈。买之前尽管把市面上所有20万以上的电车都试驾了一遍,但还是对华为智驾发展如此之快的认知不足,没想到三个月后就推出了智驾版。不过对比之前的油车,电车真心便宜实惠,所有横向纵向对比后当时就果断提了M5EV。


    八个月开下来,行驶了近一万二千公里 ,家充为主,偶尔快充(用Aito积分),总共花了千把块钱的电费,仅相当于平时油车加一箱多98号油的钱,算上充电交直流转换和线损EV也不到0.1元/公里,其行驶百公里花费与油车城区代步近2元一公里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我因为用辅助驾驶比较多,比较喜欢强动能回收,常态是舒适或节能模式,偶尔运动,日常市内代步基本平均电耗每百公里15点多kWh,在无拥堵平坦路面(不算下坡)可以跑出每百公里11点零几的电耗,高速130公里时速每百公里19点多kWh;冬季比夏季耗电。我用EV在五百公里内是完全没里程焦虑的,即使跑高速在途中服务区花半个多小时休息补电完全足够。用纯电车长途出行要有大致规划,心中有数,留足余量。再说一般超过五百多公里也用不着自己开车了,都坐飞机或高铁。

    另外自己改装了座椅按摩。现在的电车带座椅按摩的大都只有后背6点,且力度太小,坐垫没有按摩。我在网上无意中找到了源头厂家,对改装后的十二点位座椅按摩表现很满意,它比我所有原厂带按摩的车按摩力度都要大、效果都要好,噪音也不大。为了避免日后OTA升级按摩失效,所以没有采用原车大屏控制按摩解决方案,采用的是在座椅控制面板上另装的开关。

    出现的问题:1、主驾和副驾车门氛围灯各有半幅不亮——原来每扇车门上前后有两个氛围灯头,有一个坏了,直接售后索赔换新。在师傅换氛围灯灯头时旁观,拆开的问界车门做工还是很扎实的,门板上也有粗壮的加强筋和全面覆盖着隔音材料。2、7千公里时过异常颠簸路面时天幕偶发“吱吱”异响——没去售后弄,伺候过多台带天窗的车异响有了经验,直接用WD40矽质润滑剂抹四周胶条即可,异响迄今没再复发。也曾看到过车友去用户中心在天幕四周胶条上涂抹凡士林消除异响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问界M5EV确实算得上是台好车,且在新能源车里面论综合表现可谓屈指可数,只是很多人压根没发现和关注它。究其原因,一是产品定位尚不够清晰:车身尺寸对于三四口之家来说后排和后备箱空间偏小。很多家庭就一台车,再加上国人偏好买大尺寸大空间,自然M5没入这类人群的法眼,所以九月份推出的新M7空间和舒适度广受欢迎;而年轻人又喜欢激情运动,M5 EV整车调教又属于开得舒服轻松的日常用车;二是厂家营销及定价策略还可优化。低价入门,通过增配选装来提高人均ARPU值;三是品牌影响力不足。很多人还觉得开什么牌子的车首先代表的是脸面,再加上内心有愿景,即使买个低配的豪华品牌也满足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对比手头的燃油车,不吹不黑,排除品牌的因素,发现原来所谓买豪车自己是妥妥地交了这么多年的智商税——问界M5EV仅七分之一的价格,其超高的性价比和出色的驾乘表现我给它打 85分。若论车机系统,如今豪华品牌的电车就相当于在2023年你买了一台iPhone7使用,差距毋庸累牍。


    就我个人现在市内代步我更喜欢用M5 EV。若是上了智驾版,综合可以打 95 分。我开智驾版走高速和封闭环线人确实几乎轻松一倍有余;在市内开智驾大约则相当于两三年左右驾龄的司机,它是把安全策略放第一位,系统判断有一点风险可能会突然急刹,或停车不动,你得踩电门了再缓慢往前走。吹毛求疵地讲,开惯了华为ADS2.0的车之后,自驾的水平呈直线下降,而且很容易养成开车不再看后视镜的坏习惯,倘若智驾退出时分神了,可能出事故。而且开习惯了带智驾的车,开别的车就很不习惯了,人毕竟是舒服了还想更舒服的。


    作为产品经理出身的我,长期使用M5EV后有几点不成熟的产品升级改进建议,仅供参考。

    1、扶手箱不能前后调整,偏瘦人群座椅调稍前位置导致手肘前半部分完全悬空,驾乘舒适度下降;

    2、座椅坐垫还可以进一步改良,像九月新出的 M7 一样,舒适感会大幅增强;另外座椅靠背人体工程学还可进一步优化:因为没有肩部调整,现款座椅靠背上半部与人体脊柱弧度不够贴合,尽管原车配有软头枕,但颈、肩及后背的上半部依旧落空;

    3、抬头显示面积偏小,HUD内容显示偏少,特别是导航信息只有箭头方向和距离,显示颜色最好与左边速度和辅助驾驶信息有区间;

    4、座椅通风和加热不能同时开启,这本来就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同时开启完全不冲突;若只单加热不通风长时间坐屁股容易上火长火疮。另外座椅加热没有坐垫和靠背分区控制温度,建议OTA升级 ;

    5、原先后悬挂慢速过减速带时有多余的弹跳感,八月底OTA 后纵向弹跳已经微乎其微,横向摆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抑制;

    6、底盘的NVH静谧度亟待提升,大于90公里时速后胎噪风噪开始明显;

    7、方向盘加热不可或缺,成本增加小两三百而已;

    8、华为的这套音响OTA 后已跃升到一流梯队,但自定义调节EQ个性化设置没有对应的保存成自定义 1、2、3 的快捷模式,对听不同类别的歌曲无法快捷切换,只能重新调节;

    9、希望M5 改款在车顶处建延长20厘米——即延长到现款车后尾翼装饰板处外沿,这样车内和行李箱空间会实用很多,后排座椅也可以调整角度了,后备箱空间也大了;

    11、大灯亮度足够,色温也适合,雨雾天穿透力比市面绝大多数 LED 大灯都要好,但因为不带随动转向照明功能,转弯时待进入区域光线稍暗,建议改款时大灯内侧加上弯道辅助照明灯;

    12、没有电动遮阳帘和副驾零重力座椅;

    13、两车外后视镜内框上的转向灯(非镜片上的辅助驾驶警示灯)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太刺眼,特别是晚上转弯时很影响视线,我把这两个灯用两小块裁剪的黑膜贴的只剩一条细缝了,这样既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又不碍视线;

    14、无外后视镜电子防炫目功能;不过可以通过贴防眩目膜解决,成本几十块解决;

    15、车上自带的行车记录仪,目前只有前方的可以记录,建议增加后方、左方、右方的行车记录 ;

    16、虽然OTA有了“智能卫士功能”,但无法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

    17、储物空间偏少,也没有眼镜盒。建议主驾侧仪表盘左下方(即OBD插口正上方)加一个装票据零钱的小置物盒;另外副驾置物箱有开关却未带锁;

    18、高位刹车灯镶嵌四周密封待改良(如加一圈密封条或者固定结构设计一圈卡槽),洗车后容易进泡沫和水珠,当然过一阵子不管它最终也消散了;

    19、相对M5增程版来说减配了后备箱220V电源插口、底盘电机后护板和一脚踢开后尾箱功能;

    20、两个手机充电板没有单独设置左右开关,建议OTA升级;

    21、充电整车没上800V平台;

    22、车尾的层次感和设计感还可以进一步改良。

    前排空间还是不错的,座椅上最左边的圆盘按钮是控制按摩的

    日常市内代步平均电耗约15.8,高速130公里时速19点多,冬季比夏季耗电

    在用户中的更换损坏的氛围灯头

    后备箱空间中规中矩。后排座椅倒下后其载物空间还是很不错的

    改装12点位座椅按摩

    华为的亲儿子与干儿子

    目前量产车中最强硬件配置+华为ads2.0辅助驾驶有感

    感谢圈主“小奶牛他爸”推荐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