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扮猪吃老虎的丰田

    GeekCar极客汽车头像GeekCar极客汽车头像
    GeekCar极客汽车2023-06-20

    一直以来,丰田在电动化上的动作都有点「拧巴」。

    一方面,以前任掌门人、现任太上皇的丰田章男为代表,坚定地「反纯电」,数度在媒体上从电动车的里程焦虑、整车成本、火电污染,甚至电网压力等方面吐槽激进的电动车政策;另一方面,成立纯电部门 BEV Factory、研发固态电池和三电技术的动作也是一点儿都没耽误,颇有点扮猪吃老虎的意思。

    最近,5月刚成立的 BEV Factory 对外分享了丰田汽车最新的电动化次世代技术,在这次技术简报上,我们看到的是丰田非常详尽的电动车电池发展计划。

    丰田的电动化战略终于清晰了

    在今年 5 月,丰田成立了一个专门攻坚纯电动(BEV)技术的组织——BEV Factory。成立之后,BEV Factory 就专注在研发丰田次世代 BEV 产品。所谓次世代 BEV 就是对电池、平台、制作方式进行全维度创新:将电池能力发挥到极致,将电耗水平控制到更低,整车续航将突破 1000 公里。同时在外观上,丰田也将利用新技术进行深度优化,带来有别于如今电动车的设计。

    次世代 BEV 产品中的首款车型将从雷克萨斯品牌开始,并计划在 2026 年上市。到 2030 年,丰田全球 BEV 的销量将达到 350 万台,其中使用了次世代 BEV 产品的车型将达到 170 万台,占据丰田电动车体量中的半壁江山。

    所以说,虽然丰田并没有 all in 电动车,但是电动车在整个丰田体系内,也将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充电 10 分钟,续航 1200 公里

    虽然丰田一直声称电动车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电动车并不环保,且需要对电网进行大规模更新,但是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一直走在全球的最前沿。而固态电池,也的确有着能够改变电动车电池行业格局的能力。

    由于电解质为固体,因此固态电池中的离子运动速度更快,且具备对高压、高温更强的耐受力。因而可以带来更加稳定的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以及更短的充电时间。尤其是对于困扰锂电池的热失控以及带来的自燃问题能够在根部上予以解决。

    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两方面,固态电池最大的问题在于寿命问题。固态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随着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反复膨胀和收缩,会引发电解质的龟裂,进而使得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流动变得非常困难。此外,在成本以及大规模量产方面,固态电池也有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

    但随着丰田正式宣布其已经解决了使用寿命问题后,固态电池商业化也将得到提速。丰田曾经在 2021 年时表示,固态电池将从旗下的 HEV 混动车型上逐步开始导入。这次丰田进一步明确了固态电池进入纯电动车型的时间表:2027 年到 2028 年,丰田的固态电池将投入实际应用。

    此外,在固态电池之外,丰田还将在 2026 年-2027 年引入一款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该款电池的设计目标是相比于 bZ4X 上的电池续航增加 20%,成本降低 40%。

    也就是说,考虑到固态电池比较高的成本,丰田大概率将组成固态电池加磷酸铁锂电池的搭配组合,用来征战电动车市场。

    整合第三方资源

    除了在电池领域持续强化自研能力外,丰田也在积极整合第三方的资源来提升电动车的性能。

    首先,丰田把目标投向了空气动力学的优化,并希望将相关技术在 3 年后投入量产应用。为此,丰田汽车正在和三菱重工业宇宙事业部合作,考虑如何将火箭的极超音速技术应用于电动车上。

    火箭速度较大,在行进过程中,火箭周边空气受到摩擦和压缩会产生大量的气动加热效应。因此,航空领域企业拥有在这样高温环境中保护火箭集体不受损伤和技术和经验。丰田希望将相关技术引入到电动车领域,通过控制车身与气流接触的局部,来实现降低阻力。

    目前 Model Y 的风阻系数为 0.23Cd,Lucid Air 的风阻系数为 0.197Cd,而丰田的目标同样也是希望将量产车的风阻系数控制在 0.2Cd 以下。

    在电驱动方面,丰田则引入了爱信以及电装两家日本本土零部件巨头,用来持续优化 eAxles 电驱桥。eAxle 是集成了电机、逆变器和变速驱动桥于一提的电驱动模块。当下,丰田一共拥有三款 eAxle 的产品,分别是适用于前驱车型的 150kW(前置)模块以及适用于四驱车型的前置/后置 80kW 模块。

    下一步,丰田和供应商联手,一方面将对现有的电驱桥模块进行持续优化,用来缩小体积并降低重量;另外一方面,丰田也将通过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逆变器的碳化硅晶片,使得电机损耗下降 50%。

    此外,在生产制造端,丰田还将引入特斯拉所使用的一体化压铸技术,来最大程度降低车身相关的生产和人力成本。根据测算,目前 bZ4X 的车身通过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能够将原本高达 86 个金属板部件以及 33 道冲压工序,缩减为仅需一个零部件以及一道工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成本能够降低到最低。如果再结合丰田最擅长的 TPS(丰田生产方式),整个丰田电动车的生产效率能够大大提高。

    最后

    对于丰田这样的企业来说,虽然它表面上一直对电动车持有抵制的态度,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财大气粗」的丰田在电动车核心技术上投入大量的资源。

    而根据丰田以往的行事作风来看,当它开始对外官宣相关技术细节时,那基本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尤其是固态电池,丰田能否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的确有改变现有的全球电动车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能力。

    所以说,之前丰田章男可能都在释放烟幕弹,为丰田的研发争取足够的时间。从时下的情况来看,无论丰田章男和丰田汽车高层是否情愿,寻求包括电池在内的电动车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未来保持丰田全球领先的关键一步,这个共识已经形成。

    次阅读
    23评论
    1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