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汽车品牌技术品质地不断提升,华系车纷纷出海参与国际竞争,远销东南亚、非洲。MG、领克、蔚来等自主品牌,甚至卖到了欧洲,也引起了传统汽车巨头的关注。此前Stellantis集团的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公开表示,欧盟应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征收进口关税。

种种迹象都表明,华系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
海外媒体Motor.1根据JATO的统计数据做了报道,JATO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权威的数据统计公司之一。据报道称,截至2023年4月,中国制造的车型今年一共销售了85900辆。

而且在这其中,中国品牌只能占到57%,也就是说今年1-4月,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华系车仅占欧洲新乘用车注册总数的2%。虽然从百分比来看,今年华系车在中国制造中的占比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2%;但这组数据同时也意味着,欧洲市场似乎并没有为咱们的品牌买单。

MG是个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从JATO公布的数据中来看,MG名爵品牌占中国汽车品牌销量的三分之二多一点,即59,200辆。而且MG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排名也正在迅速上升,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是刚刚推出的MG 4,该车型也是在4月份进入了欧洲电动汽车前10榜单中。

MG销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基于其出色的产品实力,还和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特别的营销方式息息相关。据了解,在欧洲消费者的眼中,MG就是一个英国品牌,可能也是它在欧美市场比其他中国同行更能站稳脚跟的原因之一。
华系继往开来
不得不承认,华系车的起步晚、底子薄,一度在传统巨头聚集的欧美汽车市场也缺乏竞争力,甚至也不被欧洲消费者看好。
但如今随着新能源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厂商早就抓住了机会,迅速抢占了全球技术制高点。现在的自主产品再也不是当年的模样,从上文提到的MG 4等车型中就不难看出,全球消费者都吃如今华系车的这一套打法。

华系车占欧洲新车注册总数的2%,只是一个开始。按照现如今自主品牌的进步速度来看,未来可期。正如法国伊诺韦夫咨询公司预计的那样,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欧洲新车销量的40%,而中国品牌将占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12.5%至20%,销量将在72.5万辆至116万辆之间。
毕竟随着产品实力和市场营销的逐步深入,欧美消费者对中国车型的认可度肯定会越来越深。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拿出12分的努力,提高自己的造车水平。毕竟拿实力说话才是永恒的商业法则。
编辑/Sugeng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