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4 日,全新蔚来 ES6 正式上市,售价 36.8-42.6 万元。
作为蔚来的销量支柱,全新 ES6 所承担和扮演的角色远超我们的想象。

在当前日渐高端化的新能源市场当中,为了抢占市场各大车企也纷纷开始“亮剑”。
那么全新蔚来 ES6 作为焕新而来的销量大梁,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以及体验?又能否继续再续“前缘”,这就让我们来抢先看看吧!
目录:
- 1、快速了解全新蔚来 ES6
- 2、动态试驾
- 3、百公里加速/制动
- 4、高速/城市续航测试
- 5、充电/换电站测试及体验
- 6、Banyan 2.0.0 系统介绍
- 7、外观内饰回顾
- 8、乘坐空间及储物空间展示
- 9、辅助驾驶硬件介绍及高速 NOP 体验
一、快速了解全新蔚来 ES6
1、售价多少?
5 月 24 日,全新蔚来 ES6 正式上市,共推出三款车型:
- 75kWh 版本,补贴前售价 36.8 万元,BaaS 后售价 29.8 万元,电池月费 980 元;
- 100kWh 版本,补贴前售价 42.6 万元,BaaS 后售价 29.8 万元,电池月费 1680 元;

服务权益方面,蔚来 ES6 拥有终身免费换电、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终身免费车联网、10 年不限里程免费质保。

2、车身尺寸多少?
尺寸方面,全新 ES6 长宽高分别为 4854/1995/1703mm,轴距为 2915mm ,相比第一代 ES6 均有一定提升,更大的车身尺寸也将带来更好的车内空间表现。
3、动力性能如何?
动力方面上,全新 ES6 采用蔚来第⼆代高效电驱平台,应⽤碳化硅功率模块,整车能耗进⼀步优化。同时,性能上全系搭载了前 150kW 感应电机+后 210kW 永磁电机组合,系统总功率 360kW,扭矩达到 700Nm,百公里加速 4.5s。
续航方面,蔚来同样提供 75kWh 和 100kWh 电池包选择,CLTC 续航分别为:490/625km(20 英寸轮毂);450/575km(21 英寸轮毂)。
底盘硬件方面,全新 ES6 搭载了前五连杆/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全系标配布雷博 4 活塞刹车卡钳。此外还应用了 CDC 动态阻尼控制系统以及博世 IPB 智能线控制动系统。

二、动态试驾:驾控体验全面升级
老款 ES6 被吐槽最多的一点就是底盘悬架缺乏足够的韧性和支撑性,那么在全新 ES6 上都得到了优化和改良。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新旧两款车型的明显区别,新款车型在动力性能上全系搭载了综合功率 360kW 的前感应后永磁双电机组合,百公里加速由此前的 5.6/4.7s 提升为全系 4.5s。
悬架也是由此前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变更为了前五连杆后五连的配置组合。虽然底盘硬件上砍掉了空气悬挂配置,但全新的 CDC 动态阻尼控制系统以及博世 IPB 智能线控制动系统也让整车驾控得到了提升。

基于全新的电驱平台,在全新 ES6 上提供运动+、运动、舒适、节能以及个性化五大驾驶模式;雪地、湿地、沙地以及陡坡四大场景辅助模式选择,提供给用户更多的自定义驾驶空间。

五大驾驶模式

四大场景辅助模式
那么开上全新 ES6 之后,能够说整个动态驾驶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相比旧款 ES6 是有着明显的提升以及驾乘上的区别。
首先,就是整个车内的舒适性,也是这个产品定位不可推脱的义务,因此在舒适模式下,全新 ES6 凭借 CDC 减振器将滤振能力最大化,同时车辆的加速性能也会相应降低,避免汹涌的动力输出让绵软的悬挂难以招架,导致车体的失态。

当然,评价底盘的时候,不同倾向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主观体感感受,那么在我个人看来,全新 ES6 的整体底盘确实能够称得上高级。悬挂动作从容不迫,路面的颠簸起伏都能轻松化解,驾驶者所得到的似乎都是底盘过滤之后的路面信息。

与从容不迫的驾驶体验相匹配的是精湛的刹车调校。基于博世 IPB 智能线控制动系统,ES6 给到我的刹车反馈是流畅丝滑的表现,在动能回收为低状态下,前段的动能回收和后段的机械制动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不会有突兀的制动表现。
加速踏板的调节也是如此,整体行程非常线性,在任何模式下都没有明显的迟滞感,动力随叫随到。

在此次试驾当中也是提供了场地(绕桩、麋鹿)和山路的体验,其中在场地体验的绕桩、麋鹿项目当中,也是能够最大程度体验到 ES6 底盘韧性和支撑性的环节。
那么全新 ES6 面对快速的连续转向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了旧款 ES6 明显的侧倾感觉,在中小幅度的转向输入下,能够带来灵敏的转向响应以及足够的支撑性。
不过,如果驾驶方式再激进一些,它也会体现出一些力不从心。转向输入幅度再大一些,速度再快一些,悬架所带来的韧性还是会稍显不足。

而在山路体验上,也是如此,即使调节到运动+模式下,整个底盘依旧是偏舒适的调节,以至于给不到驾驶者足够的信心。并且它的方向盘手感、踏板的回馈也是典型的家用车调教。

简单来说,全新 ES6 的驾控属性依旧是保证舒适的前提下,提供一定驾驶乐趣。不过,全新 ES6 内饰营造出的居家气息,也不会让你有竞速、劈弯的欲望。
三、百公里加速/制动测试
当然,除了动态体验之外,场地体验当中提供了百公里加速/制动的测试。那么我们来看看在全新 ES6 上会不会出现蔚来传统的「反向虚标」情况。
1、0-100km/h 加速测试
此次测试的全新 ES6 也是搭载了 100kWh 电池,轮毂为 21 英寸,电量在 60% 以上,官方百公里加速 4.5s。测试过程中,我们将车辆调节为运动+模式,车内仅为一个人,关闭空调,开始连续五次测试。

最终,在五次加速测试后,最快的数据为 4.28 秒,依旧保持了蔚来「反向虚标」的优良传统。
2、100-0km/h 制动距离测试
经过五次百公里加速之后,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 100-0km/h 制动距离测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次 P-BOX 无法同时记录百公里加速和制动,所以制动测试为经过五次百公里加速后的状态下进行。

四、城市/高速工况续航测试
在此次活动当中,我们也是进行了城市/高速工况的续航测试,看看全新 ES6 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能耗惊喜。
全新 ES6 测试版本:100kWh电池、20 英寸轮毂,当天北京的天气温度在 28-30℃ 左右,测试全程车内有两名乘客,车内的空调温度我们设定在了 23℃ AUTO,驾驶模式选择了经济,能量回收也调节为标准。


在高速工况的测试当中,我们从北京东红寺收费站上高速,经京礼高速、京藏高速,至北安河收费站下高速进行往返,约 100km 结束测试。

结束高速工况后,我们随之开始城市工况,从东红寺收费站出发,走国道至北京朗丽西山花园超充站,期间围绕永丰路、 北清路等城市工况道路行驶,约 100km 结束测试。
最终经过高速/城市工况测试:
- 高速工况:实际行驶 115km,CLTC 表显减少了 158km, 表显能耗 18.5kWh/100km。
- 城市工况:实际行驶 101.6km,CLTC 表显减少了 106km,表显能耗 13.1kWh/100km。


高速工况出发前/到达后表显
从结果来看,全新 ES6 在续航能耗方面确实给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单,不管是高速工况和城市工况都能够开出一个较低的能耗水平,并且还是四驱车型跑出来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在续航测试期间,蔚来官方人员也开着一台 75kWh 电池包、20 英寸轮毂的 ES6 车型跟在我们后面一同测试。测试环境为车内仅为一人,空调温度以及驾驶模式均与我们相同,最终蔚来官方人员开出来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成绩:
- 高速工况:实际行驶 114.9km,CLTC 表显减少了 125km, 表显能耗 16.2kWh/100km。
- 城市工况:实际行驶 101.5km,CLTC 表显减少了 80km,表显能耗 10.9kWh/100km。

高速工况:蔚来官方人员驾驶ES6的出发前表显和结束后表显
五、充电测试/换电站体验
测完续航之后,我们继续进行充电和换电站的测试和体验。
1、蔚来 500kW 超充测试
根据官方人员的介绍,在全新 ES6 也是对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了优化,提升了电池包在直流快充时的效率。那么我们跑完续航后,车辆的电量也是来到了 30% 以下,刚好能够让我们进行充电功率的测试。

经过充电测试之后,我们发现搭载 100kWh 电池包的全新 ES6 充电峰值依旧与现款车型一致,保持在 120kW 左右。不过,随同的工作人员也是解释道,该电池包是因为没有推送最新的 BMS 优化逻辑,所以充电功率与现款一致。

而另外一台搭载 75kWh 电池包的 ES6 则是推送了最新的 BMS 优化逻辑,我们也是再次记录该车的充电数据。最终根据数据来看,该车的峰值功率能够达到 147kW 左右,确实在充电功率上有一定的提升。


根据蔚来官方人员介绍,推送了最新的 BMS 优化逻辑的 100kWh 电池包全新 ES6,峰值功率最高能够达到 180kW,功率确实很高!很可惜此次无法体验到,那只能留到下次再进行测试了。
2、2.0 换电站测试体验
除了充电测试外,我们也是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换电站测试及体验,从开始自动泊车那一刻开始计时,看看需要多久完成从泊车到换电的整个过程。

最终经过体验,在 2.0 换电站内,全新 ES6 从自动泊车开始至结换电结束,使用了约 6min 左右的时间,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方便的。
六、 Banyan 2.0.0 系统如何?
全新的 Banyan 2.0.0 系统也将率先搭载在全新 ES6 上,实际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看看!
1、系统丝滑流畅
首先在 Banyan 2.0.0 系统上,蔚来也是通过多异构单元算力重组、图形渲染全链路优化和系统负载立体式瘦身实现了关键模块的开机速度、流畅度、应用启动速度、跟手速度的流畅提升。
基于异构融合计算平台,Banyan 2.0.0 系统对座舱功能负载进行了重新分配,发挥各个硬件单元的长处,算力应用更体系化。同时,引入全新 CPU 调度器,动态按需分配算力资源,让多任务处理更合理从容。
此外,图形引擎的全面优化及系统负载的立体式瘦身,有效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并且将会打通 8155 + Orin X + X 的可扩展架构。根据官方介绍,车机的图形渲染这一块,未来更多的会通过 Orin X 进行工作,从而实现更流畅的车机体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