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为啥说,这次汽车降价潮中,日系品牌是最大的受害者?

    小李车评李建红头像小李车评李建红头像
    小李车评李建红2023-03-16

    自3月份开始,国内乘用车市场就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降价潮,开始于东风系旗下合资品牌的这波补贴降价潮,目前已经席卷了整个国内乘用车市场,除了少数几个直营品牌坚持不降价之外,大多数的汽车品牌和经销商,尤其是合资品牌,都在以各种形式优惠补贴,降价成为主旋律。但是对于不同市场境遇的汽车品牌们来说,大降价带来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在我们看来,此次降价潮中,受冲击最大,或者说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日系品牌。

    我们看到,这一次降价潮中,名头最大的就是法系品牌了,12万的雪铁龙C6,5万多能买到C3-XR,标致508L起步价也降到了12万左右,看上去优惠非常大,但是毫无疑问,这是法系品牌饮鸩止渴的一种做法。基本上可以判定,这次大降价之后,法系品牌在主流合资品牌市场,就算是彻底没有机会了。因为产品太低,一定会伤到品牌本身,之后标致和雪铁龙的产品价格想要回升,基本上就不可能了,当然不降价,可能这两个品牌没得更快。

    而对于德系品牌和美系品牌来说,其实这次降价潮,对于它们来说,倒是没太大所谓,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德系的大众、宝马、奥迪、奔驰,还是美系的福特、通用,基本上都是以比较大的终端优惠著称的。所以其实现在以厂商的名义进行降价优惠,其实和之前终端优惠的区别不是很大,尤其是德系品牌,不管是大众还是奔驰、宝马、奥迪,在细分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都是佼佼者般的存在,所以这次大降价,德系和美系,更像是在隔岸观火。

    如果说法系品牌的大降价,是一种没有退路的自救,德系和美系品牌降价前后没有太大区别,那对于日系品牌们来说,这次优惠带来的副作用可能太大了。大家都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系品牌在国内市场,价格相对于美系、德系等其他品牌来说,都是相对坚挺的,尤其是丰田,有一段时期,新车上市就加价,可以说,日系品牌整体的单车利润是最高的,在历次降价潮中,日系品牌几乎都是最坚挺的。

    但是这一次我们看到,本田在湖北最高降价6.8万元,在安徽、成渝地区分别最高降价8万、8.5万元,日产最高降价9.8万元,丰田部分4S店甚至祭出了购买bZ4X送威驰这样的大招,其实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自降品牌身价。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1-2月份,日产在国内的销量下滑超过40%,2月份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加起来的销量不足8万辆,两家月销量均未突破4万辆,而丰田首款纯电车产品bZ4X更不必多说了,产品力极度低下,导致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本质上来说,在过去很多年,人们认可日系车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品牌的产品,整体保值率比较高,可能开几年之后,折损率并不高。但是现在,随着本田、日产在各地大幅度降价,丰田bZ4X官方降价幅度都达到6万元,以后再说日系品牌车型的保值率高,可能就成了一句空话了,这就相当于“抽取”了日系品牌最核心的优势。

    当然了,日系品牌开始衰落,显然不是这一次大降价造成的,而是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在这次降价潮中,像之前几次价格战那样坚挺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冲击,之前除了保值率之外,日系品牌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就是比较低的油耗水平,以及整体比较低的维保价格,但是在特斯拉和国产新能源汽车面前,这些日系品牌在能耗、维保费用方面的优势,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其实包括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这次跟进降价,可能销量未必能增加多少,但是对于日系品牌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品牌和产品优势,就是一种自我冲击,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日系品牌想要回到价格坚挺的时代,已经不可能了。甚至可以说,日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层面的迟钝的反应和糟糕的产品设定,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逐渐把日系品牌们耗成边缘化品牌。#超40个汽车品牌迎来降价潮#

    .万次阅读
    138评论
    34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