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Q1刚过年销30万flag崩塌,华为“光环”如何延续?

    有车以后头像有车以后头像
    有车以后2022-04-30

    “今年会不会有新的车发布?”

    近日,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我想说肯定会有的,不管是通过华为智选的模式还是HUAWEI Inside模式,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有新车型发布。”

    随后,话锋一转,他坦言,目前看来30万的销量目标可能难以达到。

    “哪怕不能实现,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因为毕竟我们从事跟车有关的行业还是一个新来者,我们好多东西都要去学习,甚至可能会犯错误,这都是难免的,希望大家多些宽容。”

    Flag崩塌,30万为何难达成?

    先来整体回顾一下“30万”的由来。

    去年5月,有消息传出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公司内部定下了明年销售30万台的目标。彼时,已经在华为渠道销售的车型只有小康股份的赛力斯SF5。

    在他看来,“华为拥有高端体验店5000家以上,和宝马、奔驰、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不在一个量级。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城市。”

    今年1月初,余承东同媒体连线时,再次表示:“2022年华为将挑战年销量30万辆汽车的销售目标,合作车企一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000亿元”。

    随后,在当月20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在第十七届超级汽车论坛上,被问到“华为挑战30万辆车销售目标”一事。他也表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件事取决于两点。第一是产品是不是足够好,最终用户是不是真的会买单;第二是销售渠道是不是足够强大,足够完善,能够把好的产品给卖出去。”

    如今,时隔仅3个月,就在4月18日,AITO品牌公布了一段余承东接受采访的视频。在视频里,余承东直言:“根本做不到”。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全球汽车缺芯缺片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到三十万辆。因为供应不出来。我(们)是第一年,如果能搞一二十万台,已经是奇迹了”。

    “刚进入这个领域,也不知道这个行业的供应情况,也不知道整个行业缺芯,缺到这种程度。”他表示,疫情前一块价值10-20元人民币的芯片,在疫情期间炒到2500人民币,而华为一辆汽车就需要9块芯片。

    的确,缺芯已经成为业内企业最为头疼的现实因素。但全球性的短缺问题对任何企业都是相对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交付能力愈发成为新能源赛道竞争的关键。

    从现实来看,作为同华为合作且明确已量产交付的品牌,赛力斯仍是“能力”有限。据公开资料显示,负责生产问界M5汽车的小康赛力斯重庆两江智能工厂,年产能只有10万台。

    在今年1月该工厂举办的问界M5生产保障誓师大会上,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赛力斯首席营销官张正源透露,整个工厂从上到下要实现的目标是第一季度生产新车1万台。

    一季度拼命实现的1万台,年产能有待商榷的10万台,即便是能达成销售30万的目标,也交付不了。

    产品、营销皆不给力,“花粉”难转化为车粉

    抛开交付问题,华为也面临着:如何将“花粉”转化为真正的购买者。

    据华为公布终端云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为终端全球月活用户超过7.3亿。这在当前绝大部分车企都高举“用户学”大旗的今天,如此大批量、高黏性的粉丝群体,绝对是宝贵财富。

    然而,对比小康股份披露的赛力斯数据,3月其销量为3160辆,同比大涨1310.71%;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仅有5044辆。

    “有情怀,但太贵。”

    “(问界M5)本质上还是小康家的,不会买。”

    “什么时候华为把自己的标放上去,我什么时候就支持一辆。”

    这便是在某社交平台上,华为粉和部分围观群众面对问界M5的真实反馈。

    根源在哪?有车以后群内车友一语道破:“M5还是算了,大件还是用稳定的车企的比较可靠,M5的鸿蒙很香倒是真的。”

    虽然赛力斯依靠华为“软实力”的注入吸引了不少流量,但在比亚迪唐DM等竞品面前,并没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不论是赛力斯SF5还是问界M5,都存在受众人群定义模糊的问题。后者也更像是赛力斯SF5换壳加装鸿蒙系统的版本,完全支撑不了高级感。同时,“在产品上,华为对整车软件过度宣传,硬件能力完全没有显现”。

    此外,在今年初,华为将赛力斯SF5车型全部从门店撤出,官网下架预订渠道,全部换成问界M5的神操作,也让下定用户群嘲:“赶快买(问界M5),要不然就像它的前任说停产就停产”。

    据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报道,近日接到大量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车型车主的投诉,问题主要集中于车辆无法升级到鸿蒙OS系统、车载WIFI功能缺失,用户质疑其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押宝关键子系统

    前有芯片短缺完不成,后有用户猛投诉,低估“上车”难度的华为,下一步该怎么走?

    胡厚崑表示,目前华为对智能汽车业务所处的行业趋势理解得更清晰了,华为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汽车或出行行业已经走到了拐点的阶段,驱动因素就是新四化。

    “四化背后意味着庞大的出行产业正面临转型,这时候数字技术肯定是关键的转型技术,因此华为过去三十年在ICT技术还是电子电力技术在未来汽车行业转型的过程等中一定能创造价值。”

    胡厚崑认为,基于这样的定位和业务战略,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将聚焦几个关键子系统,比如智能电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打造相关解决方案,并开放产业链伙伴合作。

    “现在和我们深入合作的比如北汽极狐、阿维塔、广汽、小康赛力斯都逐步有新的车型发布或者上市。我们也相信,随着智能电动车市场的逐步发展,我们的定位和选择的模式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伙伴的理解和认可。”

    不过,品牌宣传如何声势浩大,是非成败仍然要靠销量说话。试错机会有限,资本市场也给不了华为想要的理解时间,不能在“上车”后打下真正口碑,即便是股价带动能力再强也只是泡沫。

    次阅读
    67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