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本田销量稳扎稳打,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车文频道头像车文频道头像
    车文频道2021-06-11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外惨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方唱罢我登场。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充斥着各种势力,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4月份,本田CR-V以微弱优势夺得SUV销冠,本田旗下多款车型发挥出色。在SUV销量前10名中,本田有4款车型上榜,除了CR-V夺得销冠,和CR-V同级的皓影也进入前10。在小型SUV领域,XR-V和缤智同样进入前10,联手称霸小型SUV市场,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在轿车市场,核心主力雅阁(图片|配置|询价)一直是中级轿车的代表性车型之一。4月份,雅阁以24,621台的销量排名中级车第一,整体市场第4;旗下另一款主力车型思域(图片|配置|询价),则以21,548台的销量排名第六,是市场销量最高的家用轿车之一。

    小型车领域,在很多品牌纷纷放弃小型车市场的背景下,飞度依然表现稳定。在MPV市场,奥德赛一骑绝尘,成为销量最高的家用中高端MPV,称霸江湖10年,基本没有对手。 进入5月,最新数据显示,本田5月份在中国市场的终端销量为128,713辆,今年1-5月,本田在华累计销量达668,367辆,同比增长42.3%。具体来看,广汽本田5月份的终端销量为6.2万辆,同比下滑10.1%;今年1-5月,广汽本田累销30.7万辆,同比增长26.3%。东风本田5月份的终端销量为6.6万辆,同比微降1.2%,1-5月东风本田累销36.1万辆,同比增长59.7%。虽然近年车市遭遇严厉打击,本田销量依然稳定增加,走出了独特行情。

    稳扎稳打,一直就很强

    很多人觉得本田是最近几年才变强,这种看法显然低估了本田。事实上,自从中国汽车市场开放以来,本田一直就是最强悍的选手之一,三十多年来,本田始终都在第一线,从未退缩。

    早在摩托车时代,本田就已经打下了清晰的品牌烙印,笔者不止一次听到关于本田摩托的各种褒奖,“哪怕发动机螺丝锈死,只要用扳手拧开一点,就可以用手拧下来”,“我的本田125跑了10万公里,还和新的一样”。在汽车时代,本田直接创造了传奇,第一代国产雅阁卖到了30多万元,依然热销;第二代国产雅阁直接加价5万,否则根本无法提车;当时雅阁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帕萨特。

    当然,在竞争对手发起猛攻时,本田也会低调一些,但即便如此,本田也从未退出第一阵营。后来大众推出涡轮增压技术,依靠帕萨特+迈腾的双车组合,才算超过了雅阁。但最近两年,雅阁凭借锐混动技术,其实已经再次完成反超。

    保守战略,有所不为

    和大众、通用以及特斯拉等海外品牌相比,本田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企业。大众通用们在华发展,经常会提出很宏伟的目标,或者很激进的目标,新车推出凌厉猛烈,旗下几乎所有车型都会引入中国生产。

    相对来说,本田在华发展战略就保守很多,本田在华导入车型非常谨慎,甚至有所不为。广汽本田成立已经二十多年,年销量几十万台,主力车型不过雅阁、凌派、奥德赛、飞度和皓影等寥寥几款。在产能方面,本田也是精打细算,往往等到老工厂产能高度饱和之后才会建设新工厂,极大提升本田的营销效率,生产利用率几乎最高,成本控制非常出色。尤其最近几年,整体市场疲软,各大品牌纷纷跳水,本田的销量逆势增长,其实是自身保守战略的功劳。

    本田不仅在经营策略上保守,在技术上也相对保守。在过去的20年,中国发生了很多次技术跃进,包括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离合变速器,以及智能驾驶,智能互联,新能源技术等等。这些新技术大部分都是大众或者国内品牌导入,本田更多时候是做一个跟随者。很多人指责本田不愿意将新技术引入中国,其实并非如此,这仅仅是本田的发展战略罢了。

    因为新技术虽然带来效率提升,同样因为技术太新,不够成熟,前期带来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当年大众引入涡轮增压和双离合变速器,就发生了太多争议,包括烧机油,换挡顿挫等等。本田在技术上的保守,使用相对成熟的技术,在制造上精益求精,却大幅度提升了可靠性。典型如本田雅阁和冠道上使用的1.5T发动机,最大扭矩只有243牛米,这个成绩远远不如很多同行动辄280牛米,甚至300牛米的扭矩,但是超级稳定,超级耐用,赢得了买发动机送汽车的美誉。

    价格稳定,保值率高

    本田另一个令人钦佩的点是,价格体系非常稳定,产品保值率高。

    很多品牌,新车价格定位不够严肃,上市时候制定一个很高的价格,过不了一年就开始跳水。某销量前10的著名家用轿车,指导价10万元+,终端价格6万多一点,实际上已经打了6折,这样的指导价已经失去了意义。不但导致新车销售不畅,人们都等着降价再买,而且使得二手车价格紊乱,产品保值率很差,韩系就吃了这个大亏。

    本田在制定价格时候非常聪明,不但考虑上市初期表现,也考虑未来几年的价格变化,所以本田车型往往上市几年,甚至一直到生命力末端,终端价格都很稳定。典型比如现款雅阁和思域,都是上市几年,终端优惠也只有一万多块钱,和一些品牌动不动就几万的优惠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同时,本田汽车保值率特别好,一台思域买的时候15万,开了5年,还能卖将近10万,这在其它品牌是几乎不能发生的事情。高保值率极大提升了本田的品牌声誉,提升了消费者对于本田的好感,提升了本田竞争力。

    竞争对手犯错

    本田能够封神,还有一点原因是竞争对手的犯错。

    本田一直小心翼翼,谨慎保守,很少犯错,竞争对手一旦犯错,就给本田上位提供了机会。

    典型比如美系,实力强劲,兵强马壮,和德系日系并列三强,地位强横。但是过去的几年,美系犯下了一连串失误,导致市场地位节节败退,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福特现在已经基本退出了一线,克莱斯勒几乎消失,通用汽车的势力也严重受损,失去了与日系抗衡的实力,主动降低一个维度,退出了核心市场的争夺。

    再比如韩系,十几年前也是如日中天,以时尚外形和丰富配置横扫市场,给日系以及本田带来巨大压力,甚至有着强烈的对于日系取而代之的发展势头。氮素最近十年,韩系不断失误,无论是在产品定位,还是市场营销方面接连出现问题,尤其是A级车四世同堂的打法,对于市场极限压榨,让韩系品牌的声誉遭遇沉重打击,失去了向日系挑战的实力。

    德系大众发展稳健,一直是中国市场的学霸,同样出于充分占领市场的考虑,大众推出了过多的低端车型以及低端品牌,其实也在缓慢但是坚定地侵蚀大众品牌的含金量,当8万元的捷达搭载和20万途观一样发动机时候,品牌魅力必然遭遇无形侵蚀。

    写在最后

    本田现在势头很猛,混动技术也已经得到市场认可,但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出色表现,还得看能否顺应市场变化,毕竟大众已经全面开始电动化转型,丰田同样虎视眈眈,自主品牌也一直在寻求高端化,本田的好日子注定也不会太久。

    次阅读
    10评论
    1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