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对标特斯拉,在1月9日的 “NIO Day”上,蔚来接连放出重磅消息,赚足了眼球。除了推出首款轿车ET7、发布蔚来自动驾驶NAD系统之外,蔚来还发布了首款150kWh固态电池。
这款计划在2022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以上,不仅是迄今为止车企发布的容量最高车载动力电池,同时还是首款搭载于量产车的固态电池。
消息传出之后,从今日市场反应来看,锂电隔膜、电解液个股全线大跌,电池材料指数下跌5.44%,星源材质跌逾15%,新宙邦跌逾14%,石大胜华、天赐材料、恩捷股份跌停。
采用三种技术,或为半固态电池
根据介绍,蔚来搭载的150kwh电池或为半固态电池,采用超高镍正极+预锂化硅碳负极+固液电解质(固态+液态)+隔膜,属于液态至固态电池的过渡性技术。
蔚来创始人李斌也强调,电池还是带有液体(电解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还是很远的事情,原因是目前固态电池的市场需求很低。业内预计真正的全固态电池量产仍需5-10年。
不过,他也透露,固态电池小试已经达到了技术要求。据悉,此次电池采用了三种新工艺。

“原位固化固液电解质”创新在于原位聚合涂覆技术,改善正负极界面接触。实现能量密度的提升。
“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是负极采用硅碳混合材料的同时,使用预锂化技术,解决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率较大、循环寿命不够、首充效率低等缺点。
“纳米级包覆超高镍正极”工艺是利用纳米级包覆技术,改善正极材料和固液电解质的界面,使得超镍正极材料正极的能量得以大幅度提升。
从半固态技术来看,蔚来延续了高镍正极、硅碳负极、预补锂等现有技术趋势。从预计投入使用的时间来看,该产品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推测应该是成本仍然偏高,后续还需要涉及各个方面的改进。
宁德时代/辉能或成供应商
不过,尽管这款固态电池的版本,最快要等到2022年的四季度才能交付,但是合作供应商依旧引起多方的猜测。
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供应商不方便披露,但是蔚来与固态电池供应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且肯定是业内最领先的公司。“我们会全力加快量产,我们选择的是最好的、最先进的、能够量产的技术。”
从蔚来方表述推测,目前,在固态电池方面布局的头部企业包括宁德时代、辉能、清陶能源等都有可能成为其固态电池供应商。
但是1月10日,有人称,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日前曾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条留言中表示“清陶无此计划”(指与蔚来的合作)。
同时,起点锂电大数据也向宁德时代相关人士求证,对方称不便透露,并表示宁德时代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以及量产制造能力,能够支撑我们产品竞争力的持续领先。
目前,宁德时代已和蔚来保持有供货关系。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储备方面,2019年3月,宁德时代发布消息称,其研发团队攻克高镍三元材料及硅碳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开发出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电池样品。
2020年5月,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透露,宁德时代在持续对固态电池等技术进行前沿研究和产品研发投入。当前,宁德时代已在“硅碳负极”和“高镍正极”工艺领域达成了较成熟的技术储备。
另一家就是辉能科技。此前2019年8月,台厂辉能与蔚来签订合作备忘录,为其定制生产“MAB”固态电池包。辉能科技的MAB电池包,支持固态电池CTP封装技术,这与蔚来电池包就有了合作基础。
辉能又计划在2022年,正式投产固态锂电子电池(非全固态电池),并且达到1GWH的产能。到2024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从时间线上,辉能与蔚来产品规划有一定契合度。蔚来或许有较大的可能采用辉能科技提供的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已是主流技术方向
蔚来有关固态电池的新消息,收割一波又一波的关注。研发固态电池,已经成了未来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方向。中国、日韩、欧美等国的车企、电池企业近些年都在致力这一技术的研发及量产。
车企方面,比如丰田、大众、宝马分别提出了2022年、2025年以及2026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电动车的目标。国内传统整车厂中,北汽集团、比亚迪、长城等均将固态电池研发作为重点。
上游材料领域,以赣锋锂业、当升科技为例。赣锋锂业正在开展对固态锂电池的广泛研究,试产阶段的固态锂电池已通过多项第三方安全测试;
当升科技固态锂电材料已对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产品性能获得广泛认可,目前正根据客户反馈和需求进行后续研究开发。
电池企业除了宁德时代,还包括国轩高科、蜂巢等排名前列的厂商。国轩高科预计2022年开始生产高安全固态电池,2025年后生产出能量密度超过800Wh/L、超过400Wh/kg、循环800次的全固态电池;
蜂巢动力2019年初宣布,正在研发全新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
尽管行业预计成熟的固态电池产业化量产预计要到2025年之后,甚至到2030年,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预测,到2030年,国内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或达到200亿元,也将实现更低的成本。届时,固态电池将深刻改变当前电池行业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