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去春游太原启春阁,小摩托的新打卡地,春天就是要出来玩,感受大自然气息。每次都是说走就走,我的上山路线是:南内环→西中环→黄坡街→启春街(目前只有这个路线能顺利上山,山路干净,绿化完整,体验感100分)山路整体坡度较大,骑小摩托的伙伴注意安全,其实上去只有一个阁楼,阁楼有五层,从中间的旋转楼梯可以爬到最顶端,每上一层风力加大一极,上去的宝子穿好衣服避免着凉。向窗外看去,景色优美,能看到晋阳湖,天气好还可以看到古城。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最近刚买的新大洲本田la12花了10900米整辆车比较轻巧坐姿舒适纯色的装饰更加多样化~保养很便宜,影响最深刻的事是原厂避震硬的跟棍一样有次骑行,骑行速度快一些超过40公里遇到井盖能直接起飞。震的屁股疼,我觉得大部分人买la都是冲它的外观吧,我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有条件建议还是更换一下。还有就是好几次遇上路标线轮胎打滑,实在是太危险了。
#2024机车心愿清单摩托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情怀,在我青葱岁月的年龄就有一个机车梦,去年终于有了人生第一辆摩托。在新的一年里想给自己添加一些摩托装备,等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摩旅2024年将继续并肩前行。
#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说说缺点, 减震偏硬,前后都硬,路况好的时候,感觉不怎么明显,特别是遇到坑洼路段,把人能垫飞起。原厂轮胎太滑了,特别是下雨天直接刹车都不敢动,一动后刹基本就原地起飞特别是白线的地方,因为这个胎摔过两次储物空间小了点不太够用,全盔就别想了,半盔勉强能装下,冬天半盔加装了一个泡泡镜也完全放不进去了。带人有点勉强,毕竟车太小,带人很挤,临时带人问题不大。灯光太暗了,不能说和蜡烛一毛一样,只能说和照明毫无关系,还有反光镜,基本跟没有一样,后面来车都看不到需要探头去看。
#冬季不封车挑战北方的冬天零下十几度,因为生活需要,仍然需要骑车,那合适的冬季骑行装备就显得非常必要。冬季的骑行装备就为两个目的:防风和保暖,其次在雨雪天气还要具备防水的功能。在满足最重要防风保暖的条件下,那就是追求实用和好看两个目标了,毕竟好用又好看也是一部分摩友的需求。 首先从衣服上来说,选择一款防风防水加绒保暖的冲锋衣就很重要,在冲锋衣内穿轻薄羽绒服和护甲衣,既保证了安全又保证了保暖,一般市面上能达到防风防水保暖的冲锋衣三五百块就能满足,轻薄羽绒服和内穿的护甲衣也在百元左右。整体成本并不高。裤子我选择正常出门的日常裤,内搭东北羊毛裤,基本这样的装备可以应付北方的冬天了。 鞋子,保暖防水防风,高帮,可以保护到脚脖子。 手套,单单是冬季的骑行手套还是无法有效的保障,骑行时间长了,一样手指会冻僵,建议还是采用有加热功能的骑行手套或者直接摩托车加装手把加热。短时间骑行问题不大,长时间骑行是有必要的。另外,我还加装了风挡和挡风玻璃,可以引流一部分风,向头顶吹。 除了上述的装备,其他的根据个人需求配置即可。
#摩托车地标打卡安全骑行十分重要.保证自身安全是摩友必须要牢记于心的事各位记得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盲目被兴奋冲昏了头脑。冬季天冷路滑,驾驶摩托车容易发生事故,不要把制动装置调得太紧,制动时也不要踩得过紧,要点制动。如果制动装置调整得太紧或制动时用力过猛,会使车辆调头或摔倒,发生想象不到的事情.转弯时,一定要降低车速。坚持安全骑行的准则,不危险驾驶。身体方面,驾驶过累一定要注意休息。冬天要时刻控制方向,如果手脚感觉麻木,难以掌握时候,一定要下车休息。
#晒晒我的摩托车去年3月购置的白色象牙白,已经跑了7000公里了,自己加装的射灯,原厂还是有些不够用,本人身高165,体重95,坐到前面骑行姿势还是相对舒服,后视镜视野不太够,后期有需要可以换,这小车跑60-70是最安全舒适的,125在这个小车上骑行起来动力绝对够用,操控和动力都特别好,就是减震特别硬,即使载人都特别硬。加满油到一格油跑了280公里,蓝芯发动机确实省油!巧格这么多年还是畅销有他的道理!雅马哈小排量机头运行品质感觉不如本田平顺,有点燥,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它的燥,震动虽然大点,越骑越想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