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朗逸—深度体验691天

第691天
用车环境、背景、用车时间年限、用车公里数:
我和我的朗逸的初见是2022年11月的一天,当时也算是为结婚而买的车。从提车第一天到今天是第691天。我也完整的深度体验了这个车子的每个细节,探索了这个车子的每个角落。
其实我日常的用车环境其实和大家一样的,都是日常上下班开,周六日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溜溜达达的,偶尔也会来一次小长途。平时的驾驶习惯可能或多或少的与大家有些许区别,我喜欢大脚的踩油门去听发动机的声浪,那个声音非常的美妙(推荐大家一试)。车子目前行驶的里程是15967公里,虽然不算多的公里数,但也深度、深刻、深入的体验了这个车子的全部。


动力提速+操控+转向感受分享:
当初买这辆车的时候,我就注重提速,注重超控,注重转向的感受,所以买的时候也再三的对比了几款热门的车型。因为我的这辆车子,是我拥有的第三辆车了。从以往开着肉肉1.5L到这辆车子的1.4T完全是质的飞跃。之前的两辆1.5L的车子开起来日常肯定是够用的,但当你满载的时候你就会明显感受到动力不足的那种紧迫感。如果你再打开空调那完全就只能用“会走”来形容了。
朗逸的这个1.4T的动力就完全够家用了,一个人驾驶的时候,因为朗逸的车身并不长,再加上底盘有点运动。完全可以说是行云流水,无论是城市的快速路还是高速上超车都非常的迅速。
一次北京的旅行,载着家里的一家老小,高速上经过八达岭路段的时候,也让我得到了最真实的满载开空调的实际感受,八达岭路段全程山路上坡,加上车上满载开空调,动力比不上一个人开车时来的干脆,明显感受到了迟缓,虽然迟缓但依然很轻松的就能完成超车。操控上没有大的变化,高速转弯或者是过匝道的时候侧倾有,但不明显很轻松的驾驶感受,一只手也能完美的过弯走匝道。


配置内饰做工+空间乘坐描述感受分享:
受限于预算所以对车子的内饰软包部分也不能要求的太过于苛刻,但是实际体验后还是觉得有软包无论是从颜值上还是从质感上有很大的区别。朗逸的中控台上是硬塑料,然后中控的饰条从老款的烤漆面板到现在的皮质包裹,也算有些许的提升,摸起来很舒服很柔软,很润滑。门板上也有一部门的软包,软包摸起来很舒服。
空间上面受限于车身尺寸,到车辆的溜背造型前排的空间不受影响,但是后排的头部空间略显局促,大概有2指左右的空间。腿部空间上面就比较好了,前排正常空间,后排有一掌空间。宽度很不错,横向坐五个成年人依然不会那么挤。配置上也满足家用不讲高配的配置就讲我这款,标配的苹果安卓互联,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系统,多功能的方向盘,后视镜加热,自动大灯、自动的感应雨刮。真是丰富实用。


舒适性+隔音感受分享:
舒适性方面的深度体验,先介绍一下我的车款是2023款满意版的,满意版的座椅是织物和皮的混搭。织物和皮的混搭座椅有一点好处就是,冬天坐上去不会觉得太冰凉,夏天太阳晒过后也不会觉得太烫。但是在颜值上面就比较拉胯了,对比全皮的很掉档次。尤其是朋友同事偶尔坐你车的时候会问你一句怎么还是布座椅呀?就略显尴尬。
坐垫的长度宽度不错,我175的身高167斤的体重算是偏胖的体型,座椅的坐垫长短适中刚刚好能撑起大腿,坐垫的两翼也有上翘的造型能给高速行驶的时候提供不错的包裹感,让驾驶员更能有信心的投入驾驶。
低速隔音挺好的,高速隔音就有点吵了。隔音主要是体现在胎噪上面,轮胎滚动在路边上接触地面发出的声音很直接的传入到车内。我个人实际感受是70码以上胎噪明显,70码以下基本上很安静,我个人觉得同级别优秀的隔音表现。也符合我对这个价位车子的预期。


油耗+用车成本感受分享:
油耗上,这个1.4T的车子对比我之前的1.5L的车子有明显的变化,首先我之前开的1.5L的车子油耗平均在7、8L左右。无论是高速还是市区行驶。而朗逸就不一样了。就比如我所在的地区冬天都在零下二十多度跑市区,油耗就很高在12、13个,而在正常的春天夏天秋天就在9L左右。
跑高速的话就非常的优秀了非常的省油了,实测5L左右。我个人觉得综合下来也就在7、8L的油耗。对比1.5L车子的油耗,这个1.4T完胜。毕竟还有这么好的动力呢。用车成本上面这个车子官方建议加95号的汽油,我也一直遵循官方建议的标号。有些朋友说你只是个朗逸还加什么95号呢?我想说的是,想要马儿跑的好,就让马儿吃的好。虽然说实际用车成本会同比增加,但是依然遵循官方建议,一年油钱的成本增加1000块钱加95能给车子带来十足的安心,当然自己也安心。
在保养上面机油也和普通的自吸发动机有区别同比会贵个几十块钱到一百块钱。但是我能接受。虽然说一年下来多好了点钱,但给我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用车体验。保险方面具体的项目有强险、三者300W、车损、车辆人员等,合计保费一年在2050元。维修费用,目前车子还没坏过还没修过。大众的质量还是可以信赖的。改装方面我也没有改装过,因为大众的车子就素车好看不适合改装。现在的生活大家不仅追求的是代步,更多的也在追求品质。


经验分享和用车建议:
在这600多天的实际用车体验下来,我也感受到了这个车子设计的优点和一些缺点,比如精致的前脸外观设计,大气简约的内饰布局及设计。也比如说缺少一些实用的配置,实在需要吐槽的就是主驾驶竟然没有化妆镜,媳妇每次开车的时候都会吐槽一下我,当时选车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个有化妆镜的。我也很无奈这个全系都没有,也希望未来官方能给把这个小小的细节给优化一下。
后门没有无钥匙进入系统,每次抱着孩子出行都让媳妇和孩子坐在后排,但每次都得先跑去前门解锁才能打开门,就很不方便。也希望未来官方也能优化一下这个小小的配置。
最后吐槽一下关于软包材质,整车我觉得哪儿哪儿都好,可惜软包用到的地方太少了,比如主驾驶右腿能接触到的地方就是硬塑料很硌得慌,如果是软包的就好了,希望未来官方优化吧。但整体满足了我的日常家用车的标准。我追求的就是外观好看,内饰大气,行驶安全,质量稳定。这不就是我始终追求的车子吗?


经验及建议分享:
这个车子有发动机启停功能,但是大多车友都说容易坏电池,所以从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上车第一时间会关闭这个功能,这个东西我也分享给大家。再给广大车友提点建议,如果你预算够的情况下一定选择高配的或者顶配的,像我现在就十足后当初没选择皮质座椅。没选择个高配的车子。通过691天的实际体验,总体朗逸让我非常的满意。当然我依然在继续的深度体验。也会有更多的感受。也希望未来能给大家分享更多的用车体验。谢谢大家!
希望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