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年里,安全骑行了19700公里之后,我终于对我这辆150的大小飞和链条下手改装了。


【1.改装原因】
我的车是豪爵GZS150ABS版,相信骑过这款车的摩友都和我有几乎相同的感受。
从一档至五档之间的齿比过于密集,所以在骑行时的体验并不好。
主要体现在起步的时候需要不停地换挡,只要绿灯一亮,脚底下就得不停地忙活。
其二就是五档的时候最舒服的巡航速度太低,只要速度一旦达到60,车辆的震动会明显地变大,发动机也开始嘶吼,驾乘体验非常不好。
单缸车震动的根源就在于转速,只要转速高起来了,震动就根本无法避免,虽然我这辆GZS150还添加了平衡轴,但是在转速上来之后,也没有多大的作用,该震还是震。
而我平时所骑行的道路基本上没有坡,都是平整的大直道,所以扭力对我来说用途不大,适当的牺牲一些扭力,从而获得更高更舒适的巡航速度才是我的目标。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平时就在这种路上骑,所以加速能力对我来说用处不大,舒适的巡航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摩托车和自行车的传动完全不同,自行车的大飞在前面,小飞在后面,所以可以实现大飞转一圈,小飞转多圈的目的。但是摩托车恰恰相反,是小飞转了很多圈,大飞才转了一圈。
这样的齿比对提速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对于极速有着极大的限制。所以当我要高速巡航时,只能靠拉高转速来实现目的,但是当转速过高时,也就是转动的频率升高时,就会产生物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受迫振动或者共振,使得车的震动明显增强。解决的方案就是降低齿比。所以我开始寻找不同齿比的大小飞牙盘。
【2.配件选择对比】
我先来介绍一个关于大小飞的特点:
小飞越小,扭力越大,极速越低;小飞越大,扭力越小,极速越高。
大飞越小,扭力越小,极速越高;大飞越大,扭力越大,极速越低。
所谓的齿比,用土话来说就是小飞转几圈,大飞会转一圈。我想要的是巡航速度快,并不是提速快,所以自然就要把小飞往大的换,把大飞往小的换。

(1)征和链条
征和链条在传动领域真的是独占鳌头,我们群里的不少摩友也推荐我选择征和的产品,但是首先我对油封链条根本就没兴趣,一辆破150还用什么油封链条,其次是网上征和的店铺里都是原厂的齿比,这和我的诉求根本就不搭边;最后是征和的产品太贵,别说什么花不了多少钱,日积月累下来,钱就花的多了,能省就省,该省省,该花花,所以征和的产品直接pass。

(2)攀山虎
攀山虎系列的链条套装价格比较低,而且有各种各样的齿比可供我选择,这一点非常符合我的预期,所以我关注攀山虎系列的产品非常非常的久,但是第一次的尝试却不是攀山虎,因为我担心大小飞一起更换后我会不适应,再加上我的链条还能用,没必要换,所以我一直等到了现在,也就是19700公里的时候才更换了这套攀山虎的产品,规格是小飞16齿,大飞42齿。链条是428H,132节。
(3)15齿小飞
原厂14齿,群内有摩友更换了15齿的小飞,更改之后的齿比为3。几乎和原厂齿比没什么区别,在我看来就是花了冤枉钱。不但无法提升速度,反而还损失了扭矩。
(4)16齿小飞
在8000公里左右的时候我对传动做了第一次的改装,当时就是因为担心大小飞一起换不适应,所以只是把原厂14齿的小飞换成了16齿,也是在某宝上随便找了一个买家买的,还挺实用,体验不错。
【3.配件安装】
这个活我是真心干不了,普通的换机油之类的保养我还是可以操作的,但是这既要拆后轮,又要换链条的活我是真的拿不下,所以只能去售后找师傅安装。
这车没有大撑,这一点真的真的要狠狠地吐槽一下,操作的时候是非常非常的不方便,师傅用了好几块废旧的电瓶垫在车底下,才把车架起来了,但是只是架起来了而已,后轮离地面的间隙也不太大,所以拆后轮的时候真的是难为了师傅。


然后是拆小飞的护板,这个东西非常容易就可以拆下来,由于我平时是用废机油抹链条的,所以链条上的油渍特别多。

在接下来是拆掉旧的大飞,再换上新的大飞,新的42齿的大飞比原厂45齿的大飞小了一圈。


旧链条

接着安装新的小飞,我之前换的就是16齿的,这次换上新的16齿。
开始组装,当时一直再给师傅帮忙,所以很多照片都没来得及拍。这师傅还挺细心,给我找了一个手套,而他则是徒手上阵,弄了一手的油污。
看看成品,看是看不出来区别的,还是得骑起来才知道具体感受。

【4.配件花费】
这次改装,材料是我自己买的,大小飞加链条合计是68元,安装的工时费是50块钱,总计花费118元,总体来说花的并不多,并没有超出我的预算,这150的配件真心不太贵,点个赞。
【5.对比感受】
(1)原厂感受
这款车原厂的设置是大飞45齿,小飞是14齿,齿比为3.21。
①一档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在起步后如果不及时更换二档,车马上就会开始吼叫,非常尴尬,一档对应的最高速度我感觉到10就已经是极限了。二挡也提不了多少速就需要换三档,否则会重复一档的尴尬。
②三挡和四挡的区别不大,属于万金油的角色,适用的速度范围也比较广泛。
③五档的设计初衷虽然是为了巡航和省油,但是对应的舒适巡航速度太低,以官方的标准,45的速度最合适,我本身对震动比较敏感,所以在我的感觉中,速度超过50就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震动,速度达到60时震动直接蜂拥而至,体验直线下降,而且60这个共振点也引起了群内摩友的共鸣。
④过低的巡航速度不论在市区骑行跟不上车流,油门拧大了又震得难受,而在国道上更是煎熬,要么龟速巡航,要么忍受着强烈的震动高速巡航。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厂家要面对的是全国的摩友,大家所在地区的骑行环境完全不同,所以车辆肯定要均衡。

(2)单换16齿小飞感受
在我第一更换小飞作为过渡的时候,我只是更换了16齿的小飞。这个时候的齿比为2.81.
①一档和之前的感觉相差不大,重点要强调的是怠速起步并不会熄火,因为之前有人问过我换了16齿小飞后起步要不要拧油门加半联动,我在这里明确地说:完全不需要半联动启动,我尝试过右手离开油门,完全是怠速的情况下,只是慢慢的松离合,车依然可以平稳起步。不过一档的极速并没有得到什么提高,还是10左右。
②二档开始就出现了一点点的不同,给我的感觉就是二档覆盖了三挡的一部分速度区间,我在起步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不用再像之前那样二档刚挂上就得换三挡的感觉了。
③三档还是万金油的存在,我感觉三档的时候,把速度控制在35左右,也是震动极小,非常舒适。
④四挡的感觉就比较明显了,可以迅速地把速度提起来,而且不会有明显的震动感,极速也提高了,不过如果速度较低的话,四档就会出现拖档的感觉,给人感觉特别不好,所以要延迟换挡。
⑤五档的感觉是我体验最多的,因为我的骑行大部分时间都在匀速巡航,140公里的路途里,几乎有110公里都在匀速巡航。原厂的最舒服的速度应该是45km/h,指针在40和50之间,或者说40出头一点点,这个时候这辆摩托车就和电动车一样平顺。再更换16齿小飞后,这个最舒服的速度来到了50km/h,也就是指针正对50的时候,车辆运行的非常地平静平稳。但是速度一旦到达60km/h的时候,依然和原厂一样,车子会开始嘶吼和震动,也就是说嘶吼的临界速度并没有得到改善。
不过这个最舒服的速度与原厂相比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依然有些不足。比如在市区骑行的时候,限速是60km/h,以最舒服的速度来骑行的话,依然是跟不上车流的,所以还得忍受着震动提速。再比如在国道上骑行的时候,这个最舒服的速度就50km/h,着实是有点对不起国道的那种大直道,有些浪费时间。

(3)15齿小飞、43齿大飞感受
在我更换16齿小飞和42齿大飞之前,我的群友赵老师咨询过我,他也想改齿比,不过他比较保守,我给他推荐的是15+43的组合,齿比为2.87。在他改装完之后,我特地去找赵老师体验了一下这套大小飞的组合,这套15+43的齿比我16+45的齿比大了0.06,所以体验几乎没有区别,所以可以这样来说,对于我这辆小排量的巡航来说,不论是单改大飞、单改小飞还是大小飞一起改,只要最后的齿比是一样的,那么骑行体验的区别几乎是没有的。至于大排量摩托车是怎么样的体验,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也不敢妄下结论。
(4)16齿小飞、42齿大飞感受
这个组合就是我这次的最终改装组合,齿比为2.625,与原厂的3.21相比,减少了0.585.
先说结论,我对这次的大小飞组合非常非常的满意。
①一档与原厂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区别。速度范围也扩大了,一档跑到20km/h非常轻松,发动机也不会有原厂那种大声音了。在这里要特别说的是,这个齿比,在平路上依然可以做到怠速起步,但是有坡度的时候,一档怠速起步就困难了,需要加油和半联动才可以。
②二档改善也很明显,一档起步之后,换上二档再也不用很着急的换三档了,我感觉二档把速度提到30-40km/h还是很轻松的,不过我还是倾向于不到40就换上三档。
③三档与原厂相比就差点意思了,原厂的三档是万金油,特别好用,但是在这个齿比下,三档真的只能作为过渡使用了,速度提到40km/h就得换四档。可以这么说,我感觉与原厂相比,原厂是二档完了后要赶紧换三档,然后不用着急换四档。但是改成我这个齿比后,二档完了不用着急换三档,但是三档挂上后就得着急换四档。
④四档的感受很好描述,原厂的五档是什么感觉,现在的四档就是什么感觉,速度达到45km/h的时候就是最舒服的速度,但是挂四档速度一旦超过45,震动就会马上传递上来,体验直线下降。
⑤五档的感受就是专门为了巡航和省油而设计的,挂上五档之后,速度可以很快的从45提到60,并没有动力欠缺的感觉。而速度在50-60km/h这个区间,我感觉真的很舒服,以60的速度巡航是,车的震动几乎没有,这一点我是用后视镜来验证的,原厂的齿比,当速度达到60 的时候,后视镜就被震动的非常模糊了,啥也看不清,但是现在当速度达到60的时候,整车都非常平稳,后视镜一点震动都没有,我感觉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把原厂最舒服的速度从45km/h提高到了60km/h。而当速度达到70的时候,才会出现发动机嘶吼,震动加剧的情况。

5)总体对比
16+42的组合比起原厂的14+45的组合,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巡航速度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那种非常强烈的震动被大大的推迟了,非常适合国道巡航。
不过缺点也同样明显,原厂的组合,每两个相邻的档位都是速度重叠的部分,所以换挡的时机可以不用把握的那么精准,提前换挡或者滞后换挡,都不会有太明显的顿挫感。但是现在的齿比,换挡就必须果断地把握时机了,换的早了会有拖档的感觉,换的迟了会有震动的感觉,相邻档位之间重叠的速度区间变小了。
【6.改装建议】
针对我这几次改动,我有一些想法想和兄弟们聊聊。
(1)改装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齿比,如果只是在市区骑行,通勤代步的话,那建议最好别改,因为走走停停的,改了之后反而会增加顿挫感。
(2)如果想把速度稍微提升一下,建议只改小飞,直接换16齿的就可以,因为这样改最方便,小飞最好拆,最容易更换。
(3)17齿的小飞也很好,但是不要买17齿,因为我们的车空间有限,装不下17齿的小飞,做不到无损改装,买了就是浪费。
(4)如果想要更低的齿比,一定要把小飞换成16齿的,不要用14齿或15齿的小飞配38-40齿之间的大飞,我专门测量了一下,大家也可以自己看一下,在后摇臂的最前端,链条离后摇臂很近,只比后摇臂高了2厘米多,这还是原厂的齿比,而大飞的齿数越少,这个牙盘的直径就越小,链条就会越低,会有蹭到后摇臂的可能。所以一定要把小飞改大,而大飞的建议是不要低于40齿。
(5)在某宝上购买大小飞套装的时候,不要只看卖家标出来的组合,一定要和卖家沟通,因为组合不可能全部写上去,我就是和卖家联系之后,自己定的齿比,他们按我的要求发的货,所以一定记得先沟通。
(6)关于150不适合油封链条的看法。有一些观点认为油封链条的阻力太大,而150排量的车本身动力有限,所以不适合安装油封链条,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地说,油封链条确实比普通链条的阻力大,但是我们几乎感受不出来,因为我给赵老师这只小白鼠推荐的就是油封链条。我之所以不用油封链条,是因为我喜欢给链条上刷废机油,而且我又不喜欢那种繁琐的链条保养流程,再加上我抠门,所以我用普通链条。
说在最后,随着骑行里程数的增加,我肯定还会慢慢地对这辆摩托车做进一步的改装,兄弟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自己的车大胆地做出调整,毕竟厂家面向的是全国的摩友,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改动,让自己更好地享受摩托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说的有点啰嗦,大家凑合着看。
下次改装预告:透镜大灯!
对了,给大家一张大小飞的尺寸对照表,大家换的时候可以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