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再次出手了,只要998,中型轿车带回家。那么秦L是否值得买,有哪些优势呢?其实我认为秦L走的是中庸之道,没有明显的短板,优势有,但是有限。内容有点多,请听我一一讲述
本次试驾车型为秦L120km卓越型。温度为37度(当天最高38度),东南风3级。
一 静态体验
1 外观
外观我觉得没有龙颜该有的颜值,总结了一下是中网太大了,龙须显的短。侧面看上去溜背的样子,但是又不够舒展。尾部是发光的BYD logo,点亮后很有辨识度,但是如果换成汉字秦就更好了。汉字秦配合着中国结尾灯,更会有国风一些。





2 内饰
内饰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我个人认为是白色更好看,因为黑色有绿色的装饰线条,显的有点多余,看上去掉档次,不如纯黑的耐看。而白色整体看上去更加的简洁,更加一体化。
仪表盘是一整块玻璃,然后出空调出风口和屏幕都镶嵌在里面,看上去有点往上翘,前面并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觉得有点突兀,实际使用起来沾指纹,看起来也并不好看。
再有一点就是档把区域采用了枪黑色、档把是透明的(虽然没有沃尔沃的有质感,但是比皮质的要好看),周围的按键都是常用的功能,随时可以盲操作。我认为这一块从颜色上是整车最好看的,我比较喜欢实体按键,操作上功能也是很实用的。




3 车机
车机整体不算丝滑,只能说够用。在滑动页面的时候并卡顿不明显,但是快速拖动地图有明显延迟,手都过来了,地图还在原来的位置呆着。整体的菜单页面也很多,具体的功能需要到二级甚至三级菜单里面去找,逻辑有待完善。但是他从上方滑动,有自定义快捷功能的页面,一定程度算是弥补了复杂的操作。(UI简洁但是具体的功能找起来复杂)
比亚迪的车机有个很多车都达不到的功能,他可以下载很多软件,今天看了下,总共可以下载134款软件,满足了日常绝大部分的娱乐功能。我的深蓝经过好几次OTA,现在也不过二三十个。这么多娱乐功能,出去玩还是很能打发路上无聊的时间。



4 音响
音响差评,外面镀铬看着好看,但就是听个响。放出来的声音不纯净,有嘈杂的声音,如果声音大一点就有裂音的迹象。我这还没放渡口呢就这个表现。在驾驶的时候放了一下音响,总觉得右侧声音比左侧声音大,在加上发动机噪音和本身音响略带嘈杂的声音,还不如不放歌曲。


5 乘坐体验
空间上看数据轴距偏小,长度4.83m的车轴距还不到2.8m。实际体验下来前排头部空间为三指,在前排调整到合适坐姿的情况下,后排明显不够用了。腿卡到了座椅边缘才能放下,然后头部需要低一点头。在后排中间的位置腿需要卡在两边的座椅上,打开遮阳帘脑袋刚刚顶着天窗。我身高192,高个子还想买秦L的就不要想了,太憋屈。
体感上四个坐垫都非常软和,值得表扬的是后排中间座椅这个位置,坐垫起来很软和,靠背也有一点弹性,不会很硌背。
二 动态体验
1 油门
油门感觉调教很平常,感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整体脚感是偏软的。在馈电模式下,基本感受不到发动机的介入,只有在停车的时候仔细体会才可以感觉腿部有微微震动。轻踩油门的时候,发动机有一点声音,但是可以接受;深踩一脚油门,大概有不到半秒的迟滞,随后伴随着发动机的嗡鸣声开始加速,有点像开油车的感觉。
加速体感上还是有推背感的,但是我觉得发动机不介入的情况下加速体感会更好一些,纯电情况下加速感觉很安静,很轻快。在上桥的时候体验了一下加速,感觉又闹又费劲。当然只是体感上的,没有测具体数据,只是感觉这样子。
2 刹车
刹车我觉得是整车驾驶过程中的最大亮点,他不像S7偏软一点(S7为舒适模式),也不像沃尔沃的车偏硬,而是让你感觉在踩一个很有韧性的弹簧,稍微使点劲就能踩下去,感觉可以很轻松的掌控踩刹车的力度,没有回弹力在跟脚抗衡。前后段的脚感是一样的,就感觉踩下去需要使得力度很均匀,可以根据前方距离来预判踩多深,很好上手。
3 转弯半径
转弯半径一般,占用对向两个车道,跟昨天试的G318一样的转弯半径,比我的S7要少半个车道。实际使用起来遇到两个车道的也能一把掉头,这就够用了。
4 智驾
智能驾驶还是处在一般水平,开启智驾不画龙,居中行驶,这在跑高速的时候就很方便。因为试驾路线的原因,没有不清晰的线,所以无法体验到突然线不清晰了表现如何。

5 360全景影像我觉得画质还是有点模糊,我觉得最近几款车 宋L、元UP、秦L的360影响清晰度都差不多,不像问界那么清晰也不像合资车那么模糊,处在一个中间的水准。

6 路感反馈
在试驾过程中没有特别烂的路,我体会到的是路感反馈明显。不管是压的井盖是深是浅,体感上都可以体会到。在走很粗糙的路面时,可以感觉到有明显的路感反馈,遇到一些小坎车内能听到声音,也有一定的摇晃感。但是好在这种摇晃感很干脆,不会有多余的晃动,这样乘坐的话就不会有坐船的感觉,遇到烂路不会晕。
7 隔音
隔音还好吧,纯电行驶明显比发动机介入的情况下更安静。纯电行驶下大概80迈以上可以感受到来自后视镜的风噪,胎噪不是很明显。开启发动机后,加速过程中主要是来自于发动机的噪音,在80以上可以明显听到发动机声音和风噪。整个试驾过程中最高速度是105左右,感觉胎噪都不明显,可能是发动机和风噪声音更大,盖过了胎噪声音。
8 能量回收
能量回收不能调节具体调节多少百分比,只有标准和运动两种模式,这样不能个性化定制我觉得是一个改进的地方。如果可以调节回收百分比,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调节。在标准模式下,开能量回收跟没开一样,体感效果微乎其微。在运动模式下,能量回收力度过大,不适合日常驾驶,也会影响预判刹车的距离。
9 在驾驶过程中有运动、标准、经济三个模式。实际体验下来三者差距并不大,运动模式不会特别窜,经济模式下也不会特别肉,和标准模式的差别只是一点,并不多。我觉得这样的调教偏模糊,不够清晰,没有办法激情驾驶或者满满开。
整体开下来经历了加速和减速(不是特别暴力)有点晕,这种晕上次还是在开汉3秒多的加速踩油门到底时才有,不知道是车的事还是天气的事,这次试驾过程中刹车和油门也没有踩到底。有机会再试试。
三 前面没提到的细节
优点
1在说话的时候,如果空调风速较大,会暂时降低风速,这一点非常贴心。
2 P档挂档的时候声音非常清脆,很好听
3 喇叭区域是皮质的,摸起来非常有质感
4 在车窗控制按钮附近的面板上 都用的这种枪黑的材质,看上去很有档次。

缺点
1 后备箱就比较简单了,没有电尾门,然后能在一些地方能看到裸露的钢材。本来盖上也没多少成本,这样做不太用心呀。

2 两侧空调出风口上面一个拨片无法调节左右风向,如果想调节左右风只能靠下面的拨片,对于第一次上手的人来说不方便。

3 空调出风口,如果关上,再打开需要的劲儿有点大,拨片会直接撞到出风口右侧。但是我又试了试展车,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所以这是概率性问题吗?
4 扶手箱的阻力有点大,打开的时候感觉会很沉,就感觉螺丝在使劲挤着一样,很费劲。
5 扶手箱空间一般,外面看着大纯属是为了能垫到胳膊。

6 而且扶手箱是向后开启的,不是两侧开启的,在驾驶扶手箱盖长,所以打开的时候胳膊需要挪一下,每次开扶手箱都很别扭。
7 遮阳帘还是一如既往的薄,摸上去很烫,有一点晒。

四 选买建议
1 最低配是9.98w,但是我认为纯属是丐中丐版本,辅助驾驶功能只有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连前驻车雷达都没有,这款车纯属是代步工具,舒适程度较少。纯电续航也较少,wltc工况只有60公里,稍微远一点来回都得用油。所以这款只建议预算有限,想要空间大一点的新能源车的人。
2 最推荐是120km领先型,指导价为12w,看重的还是15.87度的电池,在wltc工况下续航为90公里,市区用足够了,出远门也可以用油,适合那些能安装家充桩的人。电费5毛一度充满不到8元钱,上路简直白嫖。
3 如果预算充足,又喜欢比亚迪的车建议选120km超越型,13w的价格最看重的是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可以解放双脚,跑高速不会很累。但是13w左右有很多竞品,比如深蓝03、启源a07、艾瑞泽8、海豹06都有各自的卖点,有的续航长,有的空间大。相比之下秦L的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了。
4 如果无法安装家充桩,相当油车开,最推荐的配置是80km超越型,相比于最低配多主要了360全景影像(在倒车时候可以全方位观察周围环境)、K歌功能(路上打发无聊时间)、双区空调(主副驾都可以调整到合适自己的温度)、遥控挪车(在遇到车位较窄下不来车的时候可以更方便更体面),我认为多花的1w是值得的。遗憾的就是没有自适应巡航,只有定速巡航,跑高速只能在前车没车时候解放双脚,如果遇到前车还得手动接管,没车了再激活,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五 油耗
目前试驾车跑了1687km,平均电耗为5.4kwh/100km,平均油耗为5.1L/100km。最近50km的电耗为14.2kw/100km,平均油耗为1.4L/100km。不得不说能耗比我的s7是低不少的。而且这是试驾车,经常经历暴力驾驶,日常开肯定还会低,供大家参考。



六 总结
秦L虽然最低配998,但是因为舒适性配置较少,我认为只是适合那些把车当做代步工具的人。宣传的长续航一个是油耗低一点,一个是油箱大一点,有60L的油箱,假如百公里五个油,完全可以跑到1000km以上。油耗相比于深蓝s7来说确实是低,车身重量都是2t左右,秦L比S7少两个油,自身十几年的三电技术还是挺牛的。
秦L没有明显的短板,目前的优势就是省油。那么问题来了,10w—15w的价格可选的车型很多,你愿意为了省油的优势去为秦L买单吗?我肯定是不会了,因为空间对于我来说太小了,个人更偏向空间大轴距长的suv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