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冷眼旁观166730100头像冷眼旁观166730100头像

    冷眼旁观166730100

    新大洲本田 RX125 Fi车主·车龄7年

    • 圈友鲜试官LV1圈友鲜试官LV1
    • 精英创作者LV3精英创作者LV3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4懂车智多星LV4

    2024年新春用车感受

    2024-02-22发布于:五羊本田 PCX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摩托车用车感受

    从提车到现在,车子陪伴了我八个月了。趁春节放假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骑行感受。

    首先介绍一下我车的情况:

    车子是23年6月份购入上牌,老板优惠1000大洋,落地价格2.4万。说起这个事情就一顿吐槽,6月份提车,7月份官降2000大洋。唉,各种无语。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对车子的静态感受:

    坐姿坐高:

    我身高172CM,体重70KG,停车的时候,轻松前脚掌着地,没有够不着地的尴尬。官方的座高数据是761MM实际骑乘感觉略高一点。没有入手的车友可以参考我的身高数据,作为买车依据。正常骑行,双脚自然放平的情况下空间很宽松,不会出现转弯打腿或者转向空间不足的情况。在路况不拥堵的时候,可以放在斜踏上。腿可以完全伸直,我在跑小长途的时候这样的骑行三角很舒服,腿不会很累。不得不说小鬼子的人体工程学玩的很明白。

    乘坐感受:

    我的座椅没有包座套,个人觉得原厂设计就够用。先说说座垫的舒适度,我认为坐垫填充偏硬,不如国产车的坐垫舒服,试过光阳的CT250坐垫和PCX160的坐垫对比,CT250的坐垫简直就是沙发。厚实感满满并且坐垫的宽度也是刚刚好,直感感受就是舒服。再说我的车子的坐垫,不仅硬,前后高低的设计有点鸡肋(我猜想是想设计为腰靠)。坐在前段后边凸起的地方刚好顶不住腰部,并且这个设计也影响了后排的乘坐空间。因为我的车装了后备箱,后边带人的时候空间会更小,如果后排的乘客稍微胖点的话,就会影响骑行了。我个人的感受,仅供参考。

    储物能力:

    说到储物空间,我的车子在同级别那是无敌的存在。尤其是大座桶,我的是MT的全盔起源XL码,没有运动尾翼正常放在马桶里面没有问题,剩余空间放长款护膝和手套,都绰绰有余。不过为了扩展空间我加装了39L的尾箱,平时头盔放在尾箱。因为工作原因马桶里放置一些常用工具和便携的打气泵。车头的手套箱,我的450ml保温杯放里面稳稳地没问题。

    驾驶及操控感受:

    动力/操控:

    车辆怠速感受:

    我的车子怠速震动感比较明显,我停车等红灯时仔细观察过后视镜,抖动的幅度很大基本看不清后视镜的场景。不知道我这个算不算个例,还好车子有怠速启停算是曲线救国弥补了怠速抖动的问题。说道怠速启停顺带吐槽一下,启停的逻辑有点傻。尤其遇到堵车的时候,频繁的启停不知道这个情况对发动机磨损大不大?

    0-80加速感受:

    说到驾驶体验就要先说一下加速,动力的提升相当丝滑。从起步到80码的加速过程,很平顺,动力充沛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只要油门跟的上动力随叫随到,而且没有突兀的感觉。

    80以上骑行感受:

    由于排量限制,80以上加速就感觉不像0-80那么猛了,加速的感觉相对平稳。不过,在市区完成超车等动作还是比较轻松。

    刹车感受:

    我的这款车只有前轮ABS,遇到急刹时 ABS的介入的比较及时,捏死刹车瞬间弹手的感觉的就有了,反应很快。前轮有了ABS之后就可以减少前轮抱死的情况了。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

    操控感受:

    我对车子操控要求不高,因为咱也没骑过啥好车。我的对车子的直观感受就转向灵活,车子好掉头,指向特别精准200多斤的车子在市区堵车的时候穿插很方便。车子的紧凑感很好,没有松松散散的感觉。遇到急刹的时候,后轮容易抱死发生甩尾的情况。操控性就略显不足了,这时就需要骑车的驾驶员要积累一些驾驶技巧了。

    避震骑行感受:

    前避震有点偏软,遇到紧急刹停的时候车头下沉的幅度很大,总感觉像是坐船。各位摩友有改进的方法可以把跟帖分享一下。后避震偏硬,路感的反馈太直接了,没有缓冲。遇到路面不好的情况下,人都垫飞了。

    轮胎:

    这款车的轮胎属于朝阳的半热熔轮胎在晴天时,有很强的的抓地力,压弯,加速的感觉都很给力,没有出现打滑的问题,砂石路面除外。在雨天或者遇到路面有水的情况下,抓地力损失就特别大,特别容易出现侧滑的问题。有预算的话最好可以更换热熔胎;

    车辆使用成本:

    保养成本:

    我从买车到现在做了两次保养,第一次就是正常的首保。车行免费做的。第二次是在3000多公里的时候,机油花费95 使用的是新大洲的黑桶全合成,手工费50。单次小保养费用是150大洋。相比较同级别的雅马哈155,保养费用还是很实惠的。

    油耗成本:

    车子油耗是亮点,夏天小长途平均油耗在2.0左右,最低到1.8平均时速在80-90的这个区间。市区油耗在2.3-2.5之间,160这个排量在市区走走停停的,油耗还是很满意的。一箱油平均能跑330左右,整体的使用成本比我开车划算多了。

    车子的用料及做工:

    本田依旧是那个抠搜的本田,买发动机送车的名,真的是实至名归。从外壳到装备工艺,真的是节省到了极致。壳子的质感相对于其他国产车壳有点“薄”,给人感觉特别不结实。(实际也是,为啥这么说下次分享的时候详说)漆水做工还是不错的灯光下,光泽度还是很亮的。车壳拼接工艺有待提高,拼接缝隙,不尽如人意。相比较泰产的PCX150 差别还是很明显,工艺有提升的空间。

    优缺点及总结:

    优点:发动机品质一流,大厂风范。超低油耗,成就了300多公里的续航。骑行的质感很棒,升级了前后碟刹,配备了防侧滑和前轮ABS。对骑行的安全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缺点:没有配备后轮ABS,后轮碟刹是单活塞的个人感觉刹车力度不够用。外壳的质量偏薄,配件的价格是真贵。

    总结:

    我买了这个车,有点小遗憾,就是没赶上官降2000的优惠。车子整体使用感受不错,市区可以越级挑战一下250级别的车子。但是车子的国产配套件还是差点,相比较泰产的车子还是有差别。希望后期改款的时候可以完善。

    帅帅的前脸

    大容量的马桶

    仪表特写

    据说侧面很帅

    再来一张特写

    ESP+特写

    轮胎特写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