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生第一辆来说,从开始的激动,到现在来的淡然,热度慢慢消退的差不多了,生活中突然多了两条腿 , 还是想写点出来, 跟大家交流交流 。
21年1月9号提车 ,车型两驱风尚版 行驶里程19000公里,保养记录3次,事故1次,车震2次😀

1、燃油(加的92)
除了噪音问题,油耗似乎是论坛讨论次数最多的话题。我基本在北京4环及以外开,一半时间都是早高晚高峰出行。看到不少人开的8个油10个油的,我很奇怪你们是怎么开出来的。应该没那么高啊,当成货车用了吗?比较困惑。
有一次晚高峰堵在在西五环上,显示可继续行驶90公里,突然遭遇大堵车走走停停, 20分钟以后燃油报警 油门踩到底只能到60公里/小时,速度上不来, 我心想完了,这是要挂啊。跑过西五环的都知道, 西五环就没有加油站,连并线都困难 更别提提前下去了。提心吊胆挨到了南五环总算有个加油站了,加满油动力恢复。是油有问题 还是油箱传感器不准了 ?这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也释然了,油箱快见底,高架路往往不是纯平,要么车道做成向内侧车道倾斜,要么就是有坡度,造成燃油泵不一定抽的全部到燃油造成动力不足。我这样想不知道对不对,有了解的大神给解惑吗?

2 仪表盘
仪表盘是个曲面塑料板,提车没几天就发现了 用毛巾一擦就是划痕。 后来网购买的贴膜,但是这个仪表盘是个曲面非常难贴,稍微不留意就是气泡。建议大家贴膜之前用矿泉水加一些洗洁精摇匀后喷上去然后再贴,这样会减少气泡 ,即使有也可以很轻松的刮出来。至今买了四五种膜了,得出结论不管什么膜贴上去,夏天高温的时候都会起泡, 所以综合考虑还是多买了几个, 随坏随换。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来说,我天天看着划痕我会疯。
3 噪音问题
这个话题几乎每周都会在论坛上有帖子出来问大不大,也有问对全车进行隔音处理会不会好。噪音问题我觉得就是见仁见智了。虽然CRV作为我人生第一辆车,没什么其他车经验,但是坐车还是有经验的。 因为工作性质经常需要到处出差,2020年在疫情的间隔性放开的情况下,整年打车费也干了两万多,虽然没开过车, 但是座过车的可不少。噪音比出租车好太多了,至少我能接受。
隔音处理加隔音棉,这个我个人真心不建议做。从学校出来曾经干过四年的NVH测试工作。NVH作为一个汽车重点的研发测试部门,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化工程 ,不是简单的塞几块隔音棉就能解决的。车辆在研发测试阶段会进行大量的NVH方面的计算 设计和规划,测试。可以想象几百个传感器贴上去测得壮观景象,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噪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等。每个零部件都有自身固有频率,然后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噪音频率和振动频率,是需要考虑很多东西的。每个零部件受本身材质特性,尺寸,均匀性固有频率是不同的。增加隔音棉带来的固有频率改变,也会促使整体的频率的改变。不知道各位大神有没有碰到过,明明坐在车里噪音量并不大, 但是会头昏脑胀,就是这个频率的问题,不但考虑音量 也要考虑频改变带来的影响,那这个就是设计到另一个话题了叫人体舒适度 就不多说了。另外做隔音拆那么多地方 你就不怕产生异响么, 所以做隔音的车友们个人建议还是慎重考虑(仅代表个人观点, 不具备任何导向性 请自行甄别)。


4 动力问题
目前最快开过140 ,动力感觉够用 ,有一次坐满5个人,加速到120 在往上加速 就感觉有些动力不足了 油门已经近乎踩到底了。
5 行车记录仪
这个东西发现也有人在关注探讨。4S店送的那个 我个人的看法是尽早扔掉,垃圾中的大哥简直是。我经常去陌生的地方, 有的地方还比较偏 所以关注停车监控,振动监控,所以考虑再三,豁出去日子不过了,买了个韩国的, 价格3000,有点奢侈😔朋友们都说我败家。个人觉得网购网站上排名前几位都可以,费用也就几百块一台,不算是什么高科技东西了。 看你关注哪个功能了。


图片被压缩了, 在电脑上还是相当清楚的
6 手机支架
配了两个 ,一个夹手机开车时看地图用,另一个出行旅游的时候吸附在车外 车顶拍视频用,吸附力还不错。

车内导航专用

车外吸附专用
7 安全锤
这个东西也买了一个, 每年下大雨城市中总会闷在有出不来的, 希望永远别用到(虽然我会游泳)

8 香氛
我经常会啦一些同事 或者用户, 所以香氛也配上了。 品牌就不说了 ,免得有打广告嫌疑, 香味确实还可以 淡淡的不刺鼻,也不那么浓郁。

9 小配件(装酷用的)
一个很小的倾角仪,无聊的时候过坡 过沟的时候 看看倾斜角度 一种无聊打发寂寞的操作

10 炭包
这个必须有 已经放了8个月了(每个月拿出外面暴晒一次), 在放2个月就打算扔掉了。

11 音乐优盘
没事的时候刷刷抖音发现很多好音乐, 有不少播主卖优盘的。 本人属于懒人 能躺着绝不坐着, 买六七个 坦白的说话 基本也就几十首能听, 其他的都是整批量下载下来的,还不如直接自己找到喜欢的音乐 去花钱下载呢。反正这种音乐优盘使用感觉不太好。目前就剩下三个了 其他的都扔了。

12 踏板
每次出行都能看到有不少车装这个的, 我对这个东西不感冒, 有一次打车碰到个SUV装了踏板, 下车时候 直接裤子被割破报废, 从此熄灭了装踏板的念想。可惜了我裤子 400多银子 就穿了两次。

13 保养
忘记说保养了,还是提一下吧, 4S店要求5000公里或者3个月保养一次, 我1保4000公里,2保 9000公里,3保1.9万公里。感觉换嘉实多全合成没必要5000一次,这样的保养频率太贵了。反正这次1万公里去保养 4S店也没说啥 车开的也没感觉哪里不对。

14操作性
看到车友有人在问档位问题,刹车自动保持功能。在高速上我基本一D到底,省道,国道路窄,往往要借对向车道快速超车,我切S档。上下陡坡不太陡的D档上, 太陡的切L档。
自动启动 上车就关,受不了。刹车保持,踩停后绿灯亮起,直接灯红灯,不在进行变换N档。我认为这种功能开发出来就是给人用的,有的车友还在考虑是不是影响变速箱,我觉得这样纠结就有点没必要了。但是需要注意,刹车保持时间为10分钟, 10分钟后自动解除并激活手刹,所以超过10分后再次起步要注意拉起电子手刹。
15舒适性
这个是我最难受的一个槽点了。 毫不夸张的说我开了1.9万公里 ,座椅也跟着调了1.9万公里。我一般习惯先调整刹车和油门 保证踩踏自然,然后再调整靠背以及手臂。 每次总是下半身舒适了,上半身难受,尤其是腰部,感觉没有任何支撑点,造成脊椎是弯起来的,调整座椅角度后, 打方向的时候手臂够方向盘顶部 ,操作极其不灵活。不知道各位大神有没有这种情况,还是我本人的体型是畸形,歪着长的。 在换车实在没那条件,只能从腰靠 支撑等方面想办法了。总共换了四五种腰靠,目前来说还是红色的这款更舒服一些,满意度80%吧, 至少后腰有了受力点,7月去内蒙自驾游 连续开了9个小时没问题,

1种


3种
最后在来一张,撤。。。。。
提车第三天 嘿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