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提到了成本,这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很多朋友买增程车并不是因为便宜才买的,都是为了没有用电焦虑,更何况理想的增程车也不便宜
买插混的都是这个心态,当你买了就会觉得比纯电更焦虑,你会忍不住的想用电跑,反而每天都要去冲电。很多买插混的要么是第一辆车,根本不知道自己需求和平时的用车情况,盲目跟风。要么就是有条件充电很方便,经常会跑远路跨区域通行。后者这种情况其实目前600公里续航的纯电车都能满足99%的需求。
成本高了不代表售价会升高,但是利润是一定会降低的
大电池小油箱小发动机,对应的是一个1.2l的发动机带动一辆2吨的车…….
又不是带不动,1.2的五菱不是照样拉2吨
增程的目的是为了在没电的时候再续一点里程,用油应该是低频场景,只要能增程器能满足亏电100码以上我觉得就够用了
做到大电池大油箱的目前只有哪吒s、43度电45升油才20来万、我买了试试水、感觉还不错、300公里续航跑220-250纯油跑高速120码600多公里、可惜顶配才20来万、这些都是我自己一趟跑无锡到北京1100公里、希望他出30-40w的车子、可惜还是买的人太少了、品牌发展理念不错、可惜宣传还是不到位、要是能丰富车型增加宣传、以性价比发展造车理念、肯定可以混的不错。
你把零跑c11放哪里去了?43度电池加47L邮箱,才16.5w,加上各种优惠下来不到16w。
??这俩一个是轿车一个是SUV,看轿车的基本不会多看SUV一眼,看SUV的也不会多看轿车一眼,增程轿车长续航目前哪吒S还就是独一档
@requiem1984:你把零跑c11放哪里去了?43度电池加47L邮箱,才16.5w,加上各种优惠下来不到16w。
150公里确实短,但是65升油箱可以跑900公里。如果300公里电加20升油,满油满电只能跑500公里不到,跑长途会很难受。应该是250公里纯电加55升油箱好一点,长途维持在800公里左右就够了。L系列看底盘布局,电池没有填满,MEGA纯电电池就铺得很满。如果L系列提高底盘布局水平,满足250公里的纯电和55升油箱应该不是问题。
零跑C11增程285版本刚好符合你的要求
学学极石,235km纯电续航+75升超大油箱,综合续航更长
李想不愧是之家创始人,客户需求拿捏的死死的。30-40万这个区间,电车加油车,比他大的没他便宜,比他便宜的没他大,中国人买车就是一样的价格选大的,没毛病!第二,为什么小电池,成本肯定是要考虑的意外,150公里的纯电续航,完美满足了日常通勤的距离,自己家有个充电桩,充分享受日常一般通勤的最低成本。最后大邮箱高速续航无忧虑。再加上彩电冰箱大沙发。理想很像丰田,论产品其实不如未来小鹏,但是中国市场买账。
光座椅舒适性这一块,新能源品牌我基本都去试过,没一家比得过理想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理想的各方面都不错,而不仅仅是大?
主机厂才不傻,40度电能解决的事情,干嘛要用100度电解决?做生意考虑成本啊
我觉得没得问题呀,现在L7指导价31.9,实际优惠下来有2.5万,这2万多加个20的度电池,也就是60度,按原价指导价卖没问题吧,原来42度,或者卖个L7pro的价格,60度电池跑个300应该没得问题吧,电池位置原来都有空间,只需要叠加,重量增加一点点,对整车来说增加不了什么,不是应该卖得更好吗?
你觉得理想汽车老板们有这么好心吗?能提高单车利润率,干嘛要去提高成本呢
@WLB946:我觉得没得问题呀,现在L7指导价31.9,实际优惠下来有2.5万,这2万多加个20的度电池,也就是60度,按原价指导价卖没问题吧,原来42度,或者卖个L7pro的价格,60度电池跑个300应该没得问题吧,电池位置原来都有空间,只需要叠加,重量增加一点点,对整车来说增加不了什么,不是应该卖得更好吗?
电池贵啊,加大油箱才几个钱!增加50度电池是多少钱了,你认为车企傻嘛
我觉得没得问题呀,现在L7指导价31.9,实际优惠下来有2.5万,这2万多加个20的度电池,也就是60度,按原价指导价卖没问题吧,原来42度,或者卖个L7pro的价格,60度电池跑个300应该没得问题吧,电池位置原来都有空间,只需要叠加,重量增加一点点,对整车来说增加不了什么,不是应该卖得更好吗?
这个2万就是车企预留的降价空间,你把价格都算死了,后期没有降价空间,就没有优势
@WLB946:我觉得没得问题呀,现在L7指导价31.9,实际优惠下来有2.5万,这2万多加个20的度电池,也就是60度,按原价指导价卖没问题吧,原来42度,或者卖个L7pro的价格,60度电池跑个300应该没得问题吧,电池位置原来都有空间,只需要叠加,重量增加一点点,对整车来说增加不了什么,不是应该卖得更好吗?
搞个纯电2至3百公里,再另配可拆卸的增程机(长途装上去,短途放家中)不就是很完美吗?
因为你直接把増程器和小邮箱去掉,省下的重量也能给你增加几十公里续航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