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选车之路,中篇

    2022-04-11发布于:元Pro车友圈

    接上一篇,自己喜欢的油车看了一遍,感觉一般,转变思路从此开始,其实一直有关注电车,只是十几年油转电,不是说转就转的,大部分像我这样经历的人都明白,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花的时候要谨慎小心,几百块吃顿饭,不好吃下次别去就是,花几千去旅游,不好玩,当到此一游就是。买车却不一样,未来几年你都得看着它,所以选电车,光看车试车差不多一个月才最终订了元pro。怎么选,怎么思考,我具体分4点。 1价格,品牌,混动还是纯电?综合考虑选纯电,价格定在10万以内,其实比之前开的油车,降级了,但第一台新能源,不想买太贵,万一真不好用,也不至于亏太多。选什么品牌?广汽,比亚迪,广汽入选合乎逻辑,八九十年代,珠三角路上跑的车多半是广汽生产的,羊城货车,雅阁,标致。比亚迪入选,中国新能源品牌,除了比亚迪,谁敢说第一?入选也合乎逻辑,这里说一下比亚迪,十几年前路上看到比亚迪,我是看不起的,抄袭,低级,跟众泰力帆一概而论,没想到最后会买他的车。我觉得有很多人看不惯比亚迪也是有合理原因的,人的固有思维是很难改变,就像你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同学,多年后变成了千万过亿的富人,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情况,你看不起的人,成功了,你心里会找各种你失败他成功的理由,最终理由:他运气好。但是有一句俗话:运气也是一种实力。而且比亚迪我看他的成功不是因为运气,看得惯也好,看不惯也好,他成功了,已成事实,起码国内几年内你看不到能撼动他的对手。 2选什么车型,续航这些如何?看我发的图片,珠三角不存在充电忧虑,到处都有充电桩,我家里能充,工作的地方也能充,家里充有点小麻烦,先不算家充。计划也是在工作的地方1.3每度电,主要方便。油车时我每年一万多的油钱,粗略计算,1.3元每度电,也就300每月,一个月200还是300电费,不用太计较。对比车型,埃安Y,E2,元pro,海豚,哪咤,哪咤v七万多的,最高时速才100,开一两年后估计跑不了100了,就是上高速都麻烦,Vpro能上120,但都9万了,剔除掉。本身新势力我就不太认可,造车这个需要时间底蕴,需要经验,而且我一直关注新闻,新势力新能源品牌,年度财报目前没一个是盈利的,都在亏钱,蔚小理卖得那么多,卖那么贵,都还亏钱,那天补贴没有了,车卖少了,说倒闭就倒,留下一堆苦主。对于企业,势头那么好,还赚不到钱,这是一个大危机。补贴这些先不算,埃安Y低配12.8落地,E2高配11.6,元pro高配11.6,海豚低配11.9,Y性格比不错,准备它了,今天我自己看完准备过几天跟老婆一起去看然后下订,结果当天升1万。打回原点,继续选,海豚老婆不喜欢款式,空间小,我1.77不算高,坐前后排都有压迫感,而且海豚少拿1万的佛山旧车置换补贴,海豚剔除。多年对汽车的认识,E2也剔除,电机电控是一代的,跟元EV低功率车型一样的东西,元pro电机电控是这一代的,现在卖的秦ev也是一样的电机,而且同是400公里,e2才43度电,元pro虽然重200公斤,但是50度电,多了7度,不免怀疑e2的续航水份会相对更多,但心底里是喜欢e2的两厢款式。顺便说一下,e2和元pro都是油车底盘,e2是F3底盘,元pro不用说,就是元烧油版的底盘。最后可选的就元pro和埃安Y,扣补贴后,元pro9.6万,埃安升价后13.8,补贴后11.8,差两万多,而且元还是顶配,Y是丐版,电动镜都没有,虽然Y是500公里,也是纯电平台,但两三万差价,油车你买思域顶配加两三万能买到雅阁丐版了,就是这样的概念。所以最后订的元pro顶配尊贵。 3,是否适合自己使用,我不是汽车小白,元pro标注的400公里,别当真,我当它300~330公里来算的,跑高速当250公里算。另外提醒一点,以上算法,真实用还要打折,半小时充到80%,半小时问题不大,休息一下抽根烟就过去了,充满要一小时就有点长了,80%就是320公里,你不可能跑到0再去充,留20%,也就是只能用60%,240公里,算上打折用最保守最恶劣的算,240公里真正就180(任何考虑都要用最恶劣柯刻的计算方式)。180公里,按我的用途,十几年来其实最清楚用车情况的,当然是自己,180我够用,那就买它,珠三角到处跑,但每天最多也是一百多公里,经常都是几十公里每天,而且出外,珠三角到处充电桩,怕啥。 4质量和保值率,质量这个没法说,任何产品都有良品率,比如说1%,100台里面刚好你这台有问题,运气不好也没办法,只能参考那个品牌的少一点,这个良品率很难参考,每个品牌都有水军,公关团队,特某拉的尤其强大,十几万台车有硬件缺陷,召回用软件升级解决,软件解决硬件问题,懂电气电路的都知道不冶本,就是降低一些功率或屏蔽一些功能,而各汽车大V,自媒体对这大事都轻描淡写,可见其公关能力有多强大。 文章太长,还有下篇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