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1-06-21发布于:大众ID.3(海外)车友圈

    一花双开,南北大众同时推出了ID.4,对大众而言意味着又一个历史的转折,对造车新势力而言是“机会窗口”开启了关闭程序,对行业而言或许是转型才刚刚开始。 确切地说,ID.4也只是大众在电动化转型的冰山一角。要知道另一款MEB车型ID.3在欧洲市场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尽管ID.3在去年三季度面世之初便饱受车机软件的诟病,但在发售两个月后便超越Model 3成为当月销冠,不得不承认欧洲人对大众的偏爱。如此高歌猛进的销量,或多或少对大众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独特的品牌魅力都是个有力的证明。那么在国内呢?ID.4会如此顺风顺水么? 其实一直有很多人讨厌大众,说它造型整齐划一、内饰单调中庸、泯灭个性,但它的销量你还抑制不了的独占鳌头。关于竞品,“上汽大众没有把某一个品牌或者某一家或者某一个产品当核心竞品,由于新能源市场和传统燃油车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车的细分市场划分很清楚。但是在新能源市场上没有那么清晰,不能简单把它的标准复制到新能源车上来,新能源车不会像传统车一样有那么多的尺寸,或者有两厢、三厢模糊的划分,这也是新能源车细分市场精彩的地方,各厂家基于对消费者的判断,拿出各自的产品,或者基于自己对自身品牌的认识,来进行定价。ID.4 X在可靠性、安全性,智能互联方面都是有一个比较综合的优势,均衡性也非常好,市场上也很难找一款对标产品”,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杨嗣耀近日在接受答答采访时如是说。 对产品的体验,各种性能指标以及零距离的质感和试驾体验,倒不是说一边倒的好评,但与传统燃油车驾控无异的体验,毫无焦虑的续航等足以让试驾过各种电动汽车的同行拍手称赞。如上所说在可靠性、安全性、智能互联方面,ID.4都有很强的比较优势。除此之外,答答更关注的是上汽大众在营销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变化,以及汽车业态发生的变革。 讲到传统燃油车大家很难忽略大众品牌,但讲到新能源车,比亚迪、蔚来、特斯拉等就有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如何能让ID.4 X是跟传统燃油车一样符合消费者对心目当中对大众品牌产品的定义? 全新的营销模式 上汽大众针对ID.4 X采取代理制的营销模式,此模式中经销商只是一个代理商角色(承接相关服务,如提供车辆展示、试乘试驾、车辆交付、售后服务等服务,以赚取佣金),厂商直接开票给客户,价格对全国来说都是统一的,这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渠道商的价格不一。 与代理制营销模式相伴而来的还有数字化城市展厅,以时尚面貌入驻CBD。目前,城市展厅已在杭州、成都、长沙开业,未来一年半,上汽大众预计有40多家展厅在29个重点城市相继开业,为品牌带来全新的营销触点。这40多家展厅是从252家ID.代理商中挑选出来的,只销售ID.系列产品,渠道的切割也可以保证经销商对ID.系列的专注。 此外新模式所有的流程都是在线上走的,也就是说厂家会实现开票与车辆的调拨,完全不用积压经销商资金,经销商可以净资产、轻资产运作,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加之产品有竞争力,这对于传统经销商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商机,更是一次变革。 那么问题来了,习惯了与经销商讨价还价的消费者,对这种厂家定价不议价的模式,能接受么? 再此之前,关注大众的朋友可能会对3月6日大众官宣转型的新闻有印象。当时,大众汽车在沃尔夫斯堡/北京同时发布新闻称:“大众汽车发布ACCELERATE(加速)战略:大众汽车正专注于解决未来重大议题——数字化、新商业模式和自动驾驶。”所谓的“新商业模式”是什么?“凭借基于数据的业务模式,大众汽车正致力于吸引新的用户群体,开拓新的收入来源。” 新闻稿中指出,“大众汽车以ID.家族为先导,正在积极探索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大众汽车组建了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的ID. Digital项目组,为相关消费者实现定期的远程无线升级服务。通过全面互联化的车辆,用户对于新功能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反馈给大众汽车。” 怎么来理解这段话?答答分析它透露出三个信息,一是“探索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生态系统”——粉丝经济,公开资料显示,大众在华累计销量超过4400万辆,如果将这些“粉丝”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定期的远程无线升级服务”,软件的更新迭代要跟上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步伐;三是“用户感受直接反馈给大众汽车”,这个没有“中间商”要怎么完成呢?上述代理制营销模式就是答案。同时也不难看出,今年最大的创新、也是上汽大众今年营销的重中之重——推出ID.家族的代理制营销模式。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