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2019-08-10发布于:AION LX车友圈

    7月关于试装车发生纠纷后,我想要了解普通消费者的心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曾问过我周围很多朋友,我问:“如果是试装车,你会不会买?”答案无非有三种:一种说,买,试装车可能更皮实,可以买。我反问:厂家如果偷工减料会和你说吗?比如空调出风量不够,比如座椅皮质的等级下降,比如车漆的硬度不够。第二种说不买,因为对车做过什么测试心里根本没底,不愿意冒风险。第三种说如果给我明说,给我折扣,我会考虑买。我所问的朋友中,说买的只有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真的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会不会买。别人不买正常吗?我可以明确的说,如果在6月12日告知我这个是试装车,我首先会问什么是试装车,我不会当天就去交钱签合同。我至少要花三五天的时间通过朋友,或者网上了解一下什么到底是试装车,我才会决定我到底买还是不买。这就是所谓的选择权。我20多万买电动车的时候,有朋友就说我很勇敢,花20多万当“小白鼠”。然而买电动车的“小白鼠”我是经过反复考虑所作出的决定,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承担纯电动车所带来的风险。然而试装车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不安却不是我自己所选择的,是在4S店隐瞒试装车的本质所带来的,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严重被侵犯。签订保密协议让我同意所谓的“返厂升级”,虽然貌似给我告知了需要返厂的事实,但所谓的“升级”措辞,就没有哄骗的恶意吗?      为什么在网上找不到关于试装车、试制车的案件判例,其实原因有两个。第一、大多数车辆销售的时候不存在试装车的问题。因为试装车只有在新款车上市时才会出现,而且相比量产的数量就很少,一旦这款车实现量产以后就不需要再生产试装车了。第二、试装车往往通过内部消化,或者折扣的方式处理掉了。一个正式的量产车有多大的利润空间是固定的。销售经理,销售总监都是打工仔,他们不可能赔本卖车的。然而有的车销售经理能给到8折甚至75折的折扣,并不是因为车本身利润有这么大,而因为可能你买到的是试装车、试驾车、或者展车。只有这些车才会有那么大的让利空间。这种车的销售有诚信的4S店会明说,卖给消费者或者内部员工。没有诚信的4S店就隐瞒真实情况卖掉了,还赚的比较多一些。如果不是顶配“埃安”在门板氛围灯上减配置的话,我和大多数买了便宜货窃喜的消费者一样,都被蒙在鼓里。       这场纠纷还在继续中,沟通也谈了,投诉也做了,更可笑的是,“华中新能源”居然还背着我,找到我单位领导,试图通过单位领导向我施压。我每日纠结试装车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了解车架号,学习汽车行业标准规范。是谁让一个普通消费者要经历如此的麻烦。诚信这个基本原则在汽车销售行业里就这么难做到吗?我们买辆车开出4S店然后倒回4S店时,4S店会给按照原价退款吗?消费者就活该应该被欺负吗?有些人批评法制不健全的时候,批评司法不公正的时候,试问陕西华中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你们尊法守法了吗?尊重消费者了吗?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