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keting
文、制表数据 | Robin Huang图表制作 | Vincent Liu编辑 | Nick Sun图文编辑 | Hugh ZhaoMorketing研究院在年初发布的《2019-2020中国汽车市场营销趋势报告》中认为,国内车市在存量市场环境下,由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在2020
钛媒体APP
11月25日,知名数据服务提供商TalkingData发布《2022年汽车垂直资讯渠道价值洞察报告》。
直播运营社
今年前9个月,我国汽车销量1947万辆,同比增长4.4%,在多重挑战下销量增幅超过去年,汽车消费仍在升温。
NBD汽车
每经记者 孙桐桐高端电动车品牌Polestar极星正急于走出困境。9月27日,Polestar极星宣布,拟与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进行合并上市,估值大约为200亿美元,相当于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美上市时的市值总和。
增长工场
文:喻亚,出品:增长工场线索营销不是新鲜事物,但由于用户注意力的方向性变化,流量迁徙到新平台,线索营销也需要对新变化提出应对之策。汽车是线索需求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面对的挑战日趋紧张。
车大炮咩
东风汽车和中国一汽得到了肯定! 日前,“2023年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公布,东风汽车排名第9,汽车行业第1;中国一汽排名第15,汽车行业第2。同时,东风岚图、一汽红旗获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产品品牌。
伊说车吖
你要先明白一点,上市公司的市值不代表整个公司的市值。你要真拿1400亿去收购,就能明白了,根本就收购不了吉利,上汽等企业。它们远比你想象的强大。 世界五百强排名,上汽84,吉利229,小米360。小米还差它们远着呢,在汽车行业,更是弟弟中的弟弟,就别来碰瓷了
给你说个车
澳洲将限制汽车排放,部分热销车型可网开一面 澳洲是仅有的两个没有车辆排放标准的已开发经济体之一,但这种情况将于2025年1月1日发生变化。澳洲政府于此前宣布了限制车辆污染程度的规则,据称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3.21 亿吨至2050年。 根据外媒报道,政府做出的让步包括降低减排目标。根据2月的法案草案,最初希望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污染减少3.69亿吨,而不是最终的3.21亿吨。 此外,政府也对澳洲一些最受欢迎的畅销车进行了重新分类。其中包括Toyota Land Cruiser、Ford Everest、Nissan Patrol及Mitsubishi Pajero Sport等车辆,将被视为轻型商用车,而不是一般乘用车,借此将允许它们超出排废限制。 业界认为,这些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和高牵引能力使它们更类似于皮卡车和货车,在澳洲称为“Ute”,大多是建筑工人和农民使用,而不是一般汽车。不过,大多数的SUV将继续被归类为乘用车。 而官员们也为确定后的法案辩护,认为尽管做出了让步,该法案仍将实现大幅减排。这种妥协似乎得到了回报。 交通部长凯瑟琳金(Catherine King)和能源部长克里斯鲍文(Chris Bowen)在汽车行业代表的陪同公布了新法案。虽然丰田和福特在讨论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特斯拉的一名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并称该法案建立了“一个非常温和的标准”,使该国减碳全球排名可从底部上升到中间位置。
航空聊个车
宝马慕尼黑工厂将于2027年全年停产燃油车,届时这个工厂将只生产电动车型。 那些说欧洲市场对电动车发展心存疑虑的人可以闭嘴了,宝马2023年全球销量255万台,在豪华车品牌里排名第一,他的转型能不能代表整个汽车行业的趋势??不能完全代表,但这样的转型也是大势所趋。 慕尼黑工厂是宝马转型的第一个工厂,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工厂。
骑着千里海马的魚
作为全球最权威的消费者调研机构之一,美国J.D. Power汽车质量调查排名是全球汽车行业中的一个重要排名,其调查结果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同时,其结果也被汽车厂商和消费者作为参考依据。 J.D. Power主要采用客户反馈调查的方式,收集车主在购车后一段时间内对车辆的质量、性能、设计等方面的满意度,J.D. Power的调查是基于消费者的真实反馈,这种方式避免了主观评价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通过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J.D. Powe得出各个品牌和车型的排名。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故障率和满意度。故障率是指车辆在调查期间出现故障的概率,满意度是指车主对车辆各方面的满意度评分。
知行动力
汽车行业年度销量排名出炉,广汽丰田排名创新高!
丁涛先森
众所周知,2023年汽车行业并不好过,传统燃油汽车主要存在产能过剩,合资垄断竞争,规模滞后,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等不利局面,当然2024年肯定会更难更卷。 从整体规模和推广力度来看,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不仅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拥有较大市场规模,也为推动部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比亚迪是中国乃至全球唯一在高销量情况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新能源车企,迪子一个月的销量或单一车型的年销量相当于其他车企一年的销量。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可怕的,同时多品牌矩阵(仰望、腾势、方程豹、王朝、海洋)也加速了比亚迪高端化、高质量发展进程。 由于23年销售了超过300万辆,不仅做到了中国市场销量冠军和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喜获不加定语的销量冠军,同时也一跃跻身全球前十强,排名第九。纵观全球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出海进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新能源的增长速度有目共睹,颠覆日韩系燃油车也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比亚迪来说,目前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所表现出的强劲势头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可期!
shen车谈
2023年,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相当卷的一年,这一年也卷出了不少冠军,但不加定语的销量冠军其实只有一个——比亚迪。 2023年,比亚迪销量302万,无论从什么角度排名,都是中国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销量冠军。在过去近40年间,这一头衔一直属于大众,自主品牌超越合资品牌,2023年是值得记入中国汽车史的一年。 2021年74万辆,2022年186万辆,2023年302万辆,比亚迪的销量增速实属惊人,在这背后,是技术和产品层面的努力和突破——新能源车和同级别纯燃油车同价,当年果断停掉纯燃油车,确实是一个大胆而正确的决定。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开始向上探索,方程豹、仰望让大家看到了比亚迪的技术实力。中国品牌已经在家用车市场站稳了脚跟,豪华车市场,中国品牌也存在很多可能。 放眼世界,比亚迪排到全球汽车销量第九,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进入全球汽车销量Top 10。很多中国品牌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但真正做到的,现在只有比亚迪,全部302万辆都是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新能源车销量还是纯电动车销量,都是全球第一。 而且,比亚迪的出海之路才刚刚开始,2023年的销量中,海外销量24万辆。伴随着更多产品出海、在海外建设工厂,比亚迪的海外销量应该也能在未来几年迎来快速上涨。 伴随着产品出海和产品升级,期待中国汽车接下来的更多成绩!未来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会有几家来自中国?
智能汽车烟酒猿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势头强劲,《杰兰路2023年度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揭晓,极越01排名第六。SEA浩瀚架构为极越01的智能化奠定基础,车内3D无界一体大屏带来感官盛宴,智能的车外语音泊车、丝滑的SIMO语音助手更是增添了驾驶乐趣。激烈竞争中,极越01毫不胆怯,与BBA一争高下,展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大实力!
AITO北京赛力斯直营店
冬季电车续航不用慌 近日,某三方车评机构在黑龙江漠河开展冬测活动,并发布测评结果在汽车行业引起热议,包括华为问界、长城、吉利、特斯拉在内的多家车企对此发声,质疑其测试标准不够规范、科学严谨。 “哗众取宠”的评测标准着实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测试过程和数据不够科学不够透明,存在误导广大车主嫌疑。在严寒的冬季,还不如掌握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冬季保养妙招来得实在,毕竟我的爱车我更“懂”,电池续航提升也有一些妙招。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尤其这两天冷空气来袭,江南大部分地区的温度达到了零下5度左右,更不必说我国北方大部分区域。这种极端天气现象对燃油车主顶多意味着热车时间延长,但对新能源汽车车主就不那么友好了,气温过低情况下电动车电池的续航能力比起油车就要差一些了。冬天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或多或少有些影响,虽然这个现象已被消费者有所接受,但是对于如何在冬日里保护汽车的电池,其中也有一些学问,有效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我们需要了解更多一些? 一、冬季坚持“随用随充” 最好能在室内充电 1、随用随充,用完即充:冬季气温低,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有不利的影响,会导致电池的容量下降、充放电效率降低、内阻增大等问题,从而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因为纯电动车的电池大部分都是锂电池,冬天蓄电池的电池活性会有所衰减。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充电电流下降、存在充电接受能力差、充电时间变长等问题。新能源汽车要养成当天使用当天充电的习惯,做到随用随充,用完即充,避免电池过度放电,造成电池损伤。 2、选择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充电:冬季充电时要注意温度,尽量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充电,如室内、地下车库等,避免在寒风中或雪天充电。同时在冬季寒冷情况下,一定要提高充电电压和延长充电时间,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这样才有利于保证充足电,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室外尽量选择朝阳光地方充电:如果没办法必须在室外充电,我们选择一个朝向太阳方向的充电区域进行充电,这样不但可以帮助电池处于一个较高的温度,还可以使得驾驶舱内有着比户外更高的温度。 所以,无论停车还是充电,有条件尽量选择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如地下停车场、封闭性车库等)。把车放在室内停车场这种温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充电,充电的效果会更好,这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活性,一方面减少续航里程损失,另外充电效率、充电量等指标也比低温环境下更好。 温馨提醒:最好在电量剩余20%-30%左右时开始充电,尽量避免在电池电量过低时进行充电,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电池过度充电。 充电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正规的充电桩和充电线,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充电设备,造成电池过充或过放,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 不要在充电过程中打开车门或启动车辆,避免造成电池的短路或火灾。 - 不要在充电过程中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如空调、暖风、音响等,避免造成电池的过放或过热。 - 不要在充电过程中接触电池或充电设备,避免造成触电或电击。 二、出行前再次充电给电池预热 经过一夜的停放冷却,电池已经凉透了,电压降低,BMS就会自动向下修正续航,然后就出现了所谓的“掉电”现象。出行前,再次启动充电,给电池预热,“掉电”现象就不会出现了。在充电的过程当中电池会逐渐升温,等充满电的时候再使用,电池就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 不要过度放电:如果电量低于20%了还继续使用车,那么会对电池造成巨大的损耗,尽管现在新能源车都有过充过放保护,但还是要在电量接近20%时,及时充电。 三、座椅加热比开空调更省电 电动汽车不像内燃机汽车,内燃机汽车发动机燃烧的尾气余温通过热交换到空调,从而实现空调制热效果,冬季的时候空调反而不耗油。但是电动车就不一样了,电动车的暖气完全靠电池的电力通过加热棒加热的,暖气要合理的使用,尽量使用中档,不要一股脑的把暖气开到最大,这样不利于你的续航。 面对冬季的冰霜与严寒,与其等待空调慢悠悠地为车厢加热,不如马上开启车上的方向盘加热功能与座椅加热功能,这样不仅能更加快速让您在车内暖和起来,也能为您的爱车节省更多电量,毕竟空调要为全车服务,发散出无效热量较多,会消耗更多电量。 在驾驶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空调,避免长时间开启空调导致电池过度消耗。 据说,某三方车评机构测试过程中,部分车辆空调开到30多度并且把车窗全打开,这种行为就是将电车寒冷的劣势无限放大,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然而另外一部分车型的车辆将空调调低并且关闭车窗。这种行为引起网上一片喧哗和谴责,这种充值排名的行为招来多家头部车企的一片讨伐。 四、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1、优雅用车,节约能量 在冬季驾驶纯电动汽车时,要注意匀速行驶,避免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急刹车等激烈驾驶方式,这些方式会消耗更多的电能,降低续航里程,也会对电池、轮胎、制动系统等造成损耗。
宏宇一汽奔腾
合资家轿颠覆者 奔腾B70居然这么超前 背靠世家豪门,在全族的殷殷期待中诞生,亮相就是一鸣惊人,江湖规则、座次排名皆因其而变,最要命的是长得还特别帅,身形挺拔、样貌俊朗处处透露着勃勃生机。这样设定看似充满了套路,是专为成年人准备的童话。但十七年前,奔腾B70确实就拿了这样一个爽文剧本。 作为爽文主角,最大的光环莫过于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千禧年前后的中国车市,背靠几十乃至上百年制造经验的合资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从产品配置到车型定价等一系列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自主品牌完全空白的中高级轿车市场,这种情况尤其突出。 面对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击,中国汽车界的老大哥一汽集团默默积蓄力量,用三年时间、花费10亿元打造了国内第一款高起点、高品质、高性能的中高级轿车——奔腾B70。15.18万元的起售价,首次将该级别车型的入手门槛拉低至十万级,让合资品牌第一次有了危机感。 彼时,刚刚起步的中国车企大多还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自然无暇顾及需要大量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的安全品质。2006年7月,奔腾B70进行了一系列极其大胆的安全实验,侧面柱碰撞、实验室侧翻、真人实车侧翻、顶压实验轮番上阵,绝大部分就连一直以品质著称的合资品牌也从未尝试过,着实让自主品牌扬眉吐气了一把。 令人惊艳的操作背后,是一汽奔腾刷新自主品牌形象的决心。当时,相较备受争议的C-NCAP,由欧洲独立汽车行业组织主导的E-NCAP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以E-NCAP五星为标准,奔腾B70采用加强型3H高刚度设计,并提升了A柱强度。后者是正面碰撞事故中提升司机生存率的关键,很多合资车型也是在中保研引入小偏置碰撞标准之后才开始重视,真正进行车型整改的时间最快不早于2016年,但大众旗下产品则始终拉跨。 设计上,奔腾B70实现了颜值与体验的双重提升,让合资品牌开始“坐不住”。由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担纲车身造型设计,采用 "前驱车形体后驱化"设计实现了整车视觉重心的后移,蓄势待发的形体,不仅相较四平八稳的合资产品更具气势感,也实现了领先同级的后排头部空间以及车内空间通透性。 作为标准的爽文主角,奔腾B70的诞生标志着自主品牌吹响了向上突破的号角,并以高安全、高颜值、低售价成为名副其实合资家轿的颠覆者。而今,走过十七年的岁月后,奔腾B70也即将迎来第四代车型。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新车的主角光环是否依旧闪亮,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