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之音看世界
我们今天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谈谈车企是如何通过与客户互动,来进行产品改进的。当然了,很大程度上这并非他们没有服务意识,而是很多合资车企没有研发能力和决策权,导致一个相同的问题,自主品牌可能在收到抱怨的一周时间就拿出了解决方案,而合资品牌一个月可能还没有完成分析。
丽江美利通和雪梅
现在的车子功能越来越多了,相信朋友们也眼花缭乱,很多功能都不知道,其实,车里有很多实用又人性化的隐藏功能或许我们都没用过。1、遮阳板侧翻功能现在的汽车的前排都有这个功能,但是80%的车主或许都不知道这个功能的存在,不仅可以遮挡前方的阳光,而且还可以遮挡侧面的阳光。
21CN车言车话
尾厢门一直是多功能车、SUV以及皮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一个世纪以来,福特工程师们始终致力于调整和改进尾厢门的使用体验,以满足客户需求。
六安纵横
现在的车子功能越来越多了,相信朋友们也眼花缭乱,很多功能都不知道,其实,车里有很多实用又人性化的隐藏功能或许我们都没用过。所以,今天轮谷特此整理了以下常见的汽车隐藏功能,有一些真心很实用,希望对朋友们日后用车有所帮助哦。
爱喝酒的小狮子
早晨起来看着阴沉沉的天气就知道今天的温度应该不会很高,也不像是会下雨的样子,这样的天气很适合出去遛遛弯,附近有一条打开山体修的公路最近通车了,而且全是沥青路,弯道挺多的,开上我的小狮子去体验下运动模式状态下车子跑这种山路的感觉咋样? 从家里出发用不了多久就到了这条路上,先是打开车子的运动模式,在P档时轻点下油门就可以感受到发动机的转速上升的很积极,对比普通模式灵敏了不少。 直接把车子挂到S档,换挡提速感强了不少,发动机响应变得异常灵敏,油门踏板的轻微触动都能引发动力系统的即时反馈,那种即刻响应的推背感,让人血脉贲张。变速箱的换挡逻辑随之调整,延迟升档,确保在每一个转速区间都能榨取出最大的动力输出,让加速过程更加迅猛,驾驶体验直线飙升。油门加大些起步时烧胎也是很轻松的,在经过一些弯道时保持40到50码的车速时转弯也是挺轻松的,轮胎感觉还是能紧紧的吸附在地面上,车子的侧倾角度控制虽然不是特别小,毕竟定位是台家用车,在侧倾幅度方面还是挺不错的,让人有足够的信心不需要太过于减速而过弯,可见车辆在底盘方面的调教还是一无既往的强。 当然运动模式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市区用运动模式一是油耗增加二是一旦堵车顿挫感会比普通的感受更加强烈。
钳子爱开车
周末正好有空可以带上家里人一起去体验一下风神最新的L7插混版本,在这里我试驾过大众ID7及星图新纪元ET,也带朋友开着宋Pro去过这个海岛,所以对这里的路况还是挺熟悉的。 外观方面是见仁见智的,我个人觉得这辆车设计最出彩的地方是尾部以及内饰,尾部整体是偏溜背的造型,贯穿式的尾灯上方做了一个小鸭尾,看起来运动感十足。 内饰:这次我是体验了黑色和橙色的版本,先说下结论:更推荐买橙色的版本。要知道10万级别的车,橙色版本想要做出二三十万级别的质感是很难的,试驾前我已经有了心里预期,橙色质感会偏low一些,但实际上手感受过以后有点意外,我老婆也说黄色的比黑色的看起来质感好。 质感主要体现在:方向盘,一体式的座椅,以及门板的双缝线。方向盘是用了一个双平底的方向盘,而且用了双色,在方向盘的上方还用了一个黑色的皮圈做点缀,看起来是既运动又显高级感。一体式的座椅中间抠了一块区域用来增加后排的空间感,这块区域周边用了银色的饰条做了装饰,从后排看过去赏心悦目。门板上的双层缝线还做了两层,这个做法略显越级了,有点不像10万级的车型了。 当然也有部分细节我觉得需要改善的【图8】: 1.头顶遮阳帘的缝隙是略大了一些,刚开始是没有注意到,后面我打开风神L7的小憩模式躺下的时候,发现前面的缝隙比后面大出了一截,要知道遮阳帘尾部那里是缝隙很小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做工问题。 2.电动座椅的调节声音偏大,L7整体是偏安静的,尤其是为行驶时,所以调节电动座椅的声音显得就比较明显一些,这个声音和内饰氛围有些不搭了,可以再优化一下。 驾驶感受:我就拿同价位的宋Pro来对比一下驾驶感受,不吹不黑,确实在动力,刹车,静音方面都比宋Pro要好,大家可以看下我发的宋Pro试驾贴,再去店里试驾感受一下,看下是不是和我的感受一致。 下面我说下我的试驾感受,大家可以对比参照一下【图7】。 1.方向:这个车的转向助力调节有三个标准:舒适,标准,运动;整体都是偏家用的设定,在标准和舒适模式下,整个方向盘的虚位是比较大的,在时速60码左右轻打方向盘,整个车头基本上是没啥变化的,这时的方向盘也是比较轻的;一旦调整到运动模式下,方向盘就立即变紧了一些,同样的速度下,轻打方向盘,整个车头会开始有变化,会随着方向盘转动的角度而发生位移。舒适模式下,在停车场的时候,这个方向盘在腾转挪位时,由于很轻便,所以感觉倒车会轻松许多。 2.动力:L7的驾驶模式分为:经济,舒适及运动的。首先运动模式下,是不支持纯电的,必须要混动模式下,才能支持调整为运动模式。运动模式下,一脚到底,整个车会突然有一股力把你拉着往前走,这个动力爽快感一直可以持续到110码,这个动力的爆发感会比宋Pro会好一些。在经济和舒适模式下,动力也是足够用的,而且出力是比较线性的,不会有运动模式那样拉着你走的感觉,更加像推着你走。 3.刹车:L7的动能回收有:弱,中,强,三个档位,在日常行驶,我更喜欢弱的档位,松开油门后没有明显拉扯感,坐在后面的家里人也比较舒适不会有晕车的感觉。它的刹车脚感是偏轻一些的,而且刹车力是偏前端,轻轻踩下去不到三分之一就有明显的刹车力度,新手开这个车会有比较强的信心。在刹停后,如果你的脚没有离开刹车的话,会有一点震动的感觉传递到脚上。 4.隔音:L7的噪音主要是风噪为主,它的胎噪不会像宋Pro那么大,在粗糙的柏油马路上,隔音效果在这个价位下我觉得是偏上的。运动模式下,在接近110码的时候也不会有明显的发动机噪音,一度以为发动机没有启动;但是在静止起步时,电机的声音会有一些可以比较明显的听到。 5.底盘:这个车的底盘就是一个偏软的家用车的设定,在低速行驶的时候,过大的井盖时,会感觉比较舒服,咚咚一声就过去了,传到屁股上的感觉会感觉比较韧一点;但是在速度起来后,过一些稍微大的起伏路面时,抛跳感会明显一些,不降低速度的话,后排的乘客容易腾空撞到车顶。 6.舒适性:这个车的后排的整体舒适性是不错的,主要体现在它的座椅以及空间。后排的座椅是比较软和的,用手掌按一下就知道了,坐进去有一点沙发的感觉了;整体的横向宽度是比较宽的,而且后排的中间位置是纯平的,因此坐三个人是不成问题的。 车机智能化:L7有一些辅助驾驶安全配备【见图7】,我个人建议是全部开启,我当时在下车时就遇到了一个电瓶车冲了过来,它的预警系统就启动了,对于生活在老城区的我来说,有肯定比没有强。 价格及优惠政策:我去试驾时,是刚上市,店里是没有任何优惠的,只有厂家的2000抵9000块钱的膨胀金,以及置换补贴或者8万两年免息政策,我问了有没有服务费之类的,他表示目前也是没有任何服务费的,贷款直接走厂家的金融政策即可【图9】。 总结: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LCCCM
提问雅阁贴完前档的膜后HUD角度变低了,每次开车都需要调整,怎么回事
大气宇宙Ca
提问厂家什么时候能够升级语音控制左右后视镜?今天又去看了,很无语。语音要求调整后视镜角度,结果出现了调节界面,然后手动调节左右后视镜角度。感觉车机语音交互还是比较弱的,更多的去做一些花哨的,更多会在手机上完成的事情,希望能多一些车辆控制的更新。不行咱们就抄袭小米不是挺好?东风15万都不到的奕派007都可以语音控制后视镜这些。
提问今天再次去看了,这个车机还是有点弱。不能直接语音调整后视镜角度。实际操作时,语音打开后视镜调整界面,然后用方向盘上的按键调整。很不方便,很多车,比如东风奕派007都已经实现了语音调节后视镜。
SAGC悬挂改装中国
前束也叫束角,有前轮的前束也有后轮的前束。前轮的前束对驾驶影响比较大一点。前轮的前束是通过调整前方向机的拉杆,从而改变它的角度。拉杆的长度影响了束角的大小,这条拉杆有些会插在轮子的前面,有些插在轮子的后面,插前插后在静态上对车子都是没影响的,但是在动态上对车子的影响就大了。 前束又分为正前束(toe in)和负前束(toe out)。toe in的车轮行驶方向会有向中心的趋势,因此直线行驶比较稳定。toe out的车轮有向外的趋势,因此会在转弯上表现较好。 如果说倾角是为了提升过弯的抓地面积,那束角就是为了调整车轮的滚动趋势和改变阻力方向,从而改变车辆的行驶特性。一般情况下,汽车的后轮都不是转向轮,因此为了保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后轮都会设置偏向正前束(toe in)的设定,而toe in越大,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就越高,但行驶阻力和轮胎偏磨的情况也就更明显。不过前轮的状况就不同了,当车辆转弯时,由于两侧的车轮行驶轨迹不同,所以行驶半径和行驶阻力也不一样。外侧车轮行驶半径比内侧车轮更大,行驶轨迹也更长,所需要的转向角度也比内侧车轮更小,因此需要将前轮设定成负前束(toe out)。虽然直线的行驶稳定性不及toe in,但弯道上的行驶阻力更小,轮胎的抓地力也会更好的发挥。车头也更容易进弯,且弯中的表现也更稳定。 如果设定成toe in,轮胎在弯中表现就会相当敏感,造成弯中的轮胎滑动更厉害,使车辆倾向于推头。前驱车一般都会有推头的特性,所以转向轮适当设置负前束(toe out)可以改善推头的情况。而后驱车因为有转向过度的趋势,前后轮均设置正前束(toe in)会提升直线的稳定性。 总结就是,正前束(toe in),入弯转向迟缓,偏向转向不足。负前束(toe out),入弯转向灵敏,偏向转向过度。如果在弯中感觉车尾不稳定,可以稍微增加正前束(toe in)。车尾太迟钝,可以稍微增加负前束(toe out)。而车头如果太敏感且不愿意进弯,可以稍微增加一点负前束(toe out)。如果直线行驶车头不稳定,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正前束(toe in)。 由于后驱车有转向过度的倾向,后轮设定正前束(toe in)会比前驱车更大。而前驱车倾向于推头,因此前轮的负前束(toe out)会比后驱车更大。而对于漂移车来说,车头会设定成负前束(toe out),使车辆在横滑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好的控制力。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整了车轮倾角,或者车身高度,束角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就需要将束角同步调整。有些改装车前轮倾角过大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使用toe out修正车轮的滚动方向,让进弯更加灵敏。
用户9640147880272
第一次看到AION Y Plus的时候就很喜欢了,大灯整体车身辨识度真的高,车头车尾都别的车不太一样,没有别的车菱角那么分明。意思就是很圆滑。大灯造型很奇特,这个卡姿兰大眼睛,就算不点亮也精神奕奕的感觉,很有灵动感。细看里面很精致,有点科技感。尾灯同样变化很大,贯穿式尾灯很简洁,很有设计感。下面有条一样的贯穿式银色饰条,做到了上下呼应的设计。侧面变化其实很明显,通过前后悬增加长度,还有D柱的角度调整,让新款埃安YP更像SUV了。
北京现代小螺丝
北京现代途胜 L 是一款5门5座 SUV,驱动形式为前置前驱,变速箱有6挡手自一体和8挡手自一体两种选择。其排量有1.5T和2.0L两种。2024年5月24日,其厂商建议零售价为16.18万元起。 第五代途胜 L 中期改款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6月上市,新车在外观和内饰方面均有明显调整。外观方面,新车秉持“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运动理念”,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前包围设计更具野性,黑色的装饰板与前格栅“融为一体”,配合下方线条犀利的银色保险杠,让车辆的前脸拥有更加激进的视觉效果。车身侧面变化不大,配备了新款的五辐轮圈,视觉效果比较运动。车尾的设计与现款车型相似,獠牙式的尾灯组辨识度非常高。细节方面,混动版车型配有hybrid徽标,与燃油版车型加以区分。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70/1865/1690mm,轴距为2755mm。 内饰方面,新款途胜 L 换装了双12.3英寸一体式屏幕、6.6英寸彩色空调控制面板、旋转式电子怀挡、“摩斯密码”车标方向盘。另外,懂车帝实拍到的车型还采用双色内饰搭配。配置部分,新款途胜 L 将提供L2级辅助驾驶、自动大灯、自动雨刷、自动空调、车载微信、手机无线充电、BOSE音响、前排电动座椅、全景天窗、第二排空调出风口、第二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电动尾门等配置。 动力部分,新款北京现代途胜 L 提供1.5T发动机和2.0升混合动力系统选择。其中,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47千瓦,匹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手持爱心箭
雨刮器卡扣不贴合玻璃,一头翘起来了需要调整角度吗?
锅盔夹凉粉哟
#途观L# 途观L的外观设计真的让人印象深刻!车身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力量美。前脸部分,犀利的大灯与精致的格栅完美融合,彰显出强烈的个性与动感。侧面来看,优雅的腰线设计使车身显得修长而富有动感,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的视觉效果。 🚘途观L的车身尺寸也恰到好处,既保证了车内空间的宽敞舒适,又展现出一种大气与稳重。无论是城市街头还是高速公路,途观L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路人的目光。总的来说,途观L的外观设计非常成功,它完美融合了时尚、动感和稳重三大元素,让人一见倾心。 💺途观L的内饰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中控台布局合理,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触手可及,体现了其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内饰材质和做工在同级车型中保持了领先地位,软性材料与钢琴烤漆饰板的搭配让整体内饰看起来更加高档、有质感。 新款途观L的内饰焕然一新,拥有更清爽、更具科技感的驾驶舱。仪表盘经过重新设计,配备了10.3英寸的数字仪表显示屏,使得信息展示更加直观清晰。同时,车内还配备了12.9英寸或15.0英寸的中央触摸屏信息娱乐显示屏,集成了背光滑动控制器,操作体验更加便捷。 座椅设计方面,途观L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包裹性极佳,即使长时间驾驶也能有效缓解疲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寒冷的冬日里,仿皮座椅可能会给乘客带来一些不适。 途观L的空间感受整体来说是非常宽敞和舒适的。无论是前排、后排还是后备箱,途观L都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满足乘客和驾驶者的不同需求。 首先,前排驾驶空间宽敞,座椅设计合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包裹性,即使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感到疲劳。同时,中控台布局合理,所有操作按钮都触手可及,方便驾驶者进行操作。 其次,后排乘客空间也非常宽敞,即使是身材高大的乘客也能找到舒适的坐姿。座椅同样采用高品质材料制成,触感柔软舒适,乘坐体验极佳。此外,后排座椅还支持前后移动和靠背角度调节,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找到最舒适的坐姿。 最后,后备箱空间也非常充足,可以轻松容纳多个行李箱或大型物品。无论是日常购物还是长途旅行,途观L都能满足你的储物需求。
改了车以后发现转弯推头,过弯推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个跟倾角有一定的关联。当车身从原本的高度降低了之后,车子大多数都会出现一点小倾角,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多车在载重的时候,比如大奔宝马这种车,即使不改避震它在满载的情况下都会自然出现倾角的,它产生倾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车身的稳定性。 所以对于改避震降低车身后出现外倾角不用太担心,它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果你要把倾角做到没有,那你可能就要去多增加一下倾角调整器的部分,去做不同的修正把倾角修正回来。不然在降低车身后,倾角都是属于自然形成的角度。 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这样的倾角,甚至想要更大的倾角。因为有了倾角以后,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它的稳定性才会变得更高一点。那这样子是不是会影响到转弯推头,或者是转向过度的情况呢?这个跟倾角有相当的关联,也跟四轮定位有关联。比如师傅的技术以及你想要的要求,最后做出来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当然倾角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很多东西它是动一发而牵全身的,很多需要车主们自己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做不同的修正。 那有了倾角会不会很吃胎?一般一两度的情况下,吃胎不会特别的夸张。当然部分车型降低了车身后会有很大的倾角,三度四度都有可能,那这种情况吃胎肯定是会比较严重的。这个情况怎么改变呢?其实可以在行驶一段时间后调一下胎的方向位置,让它磨得更平均一些。当然倾角不是吃胎的唯一原因,倾角是内侧磨损得比较严重,但是不对的前束会让它磨损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