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9智驾旅行走的丹霞
6,选什么颜色的内外饰? 所有颜色的实车我都见过,最初选的纯黑外橘色内,最终选的是丹霞橙外赤茶橘内,分享一下逻辑;灰、杏、橘、三个内饰都𣎴是我的菜,太浅,商务高端的配色不该厚重点吗?时尚配色?色彩这个东西很主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从实用的角度说,浅色不耐脏,很容易显旧。从质感来说,浅色的搭配要做出高级感也很难所以内饰我选了一个最深的颜色,基本满意。车身的颜色,如果想万无一失,黑色是首选。,我不喜欢双拼色,所以开始考虑的是纯黑,但后来我看到了丹霞橙的实车以后,有点惊艳,颜色也很浅,但是很高级。本人没有商务需求,所以选了这个最张扬的颜色,独特性也最强,青绿色也很好看,更稳重一些,又想个性又想稳重的,可以考虑这个颜色。蓝银双拼无疑是选择最多的,纯黑是大众的选择很好看,但没个性,黑银的双拼色增加了一点个性也不错。内饰的和车身的颜色建议你最好去看了实车再做出选择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 7,22寸的轮毂选不选?如果你选Max版本,有一个很尴尬的地方就是¥10,000选配金可能没地方用,车身如果选黑色,这个钱就只能用在选轮毂了,+5000块钱选22寸轮毂,当然很值,这套轮毂和轮胎都价值不菲。带22寸的轮毂,除了好看,剩下的都是缺点,换胎很贵,容易爆胎等等,关键是M九的这套22寸轮毂,真心一般般,和M7的20寸轮毂是一样的。所以如果¥10,000可以用在选车身颜色或别的,就没必要专门花钱选22寸轮毂了,自己去花10,000块钱以内定制21寸的轮毂,一定比这个22的轮毂效果好得多。我选的21寸轮毂,我会把它做黑化处理,花很少的钱,也许就可大大提升视觉感(车顶也黑化处理,黑化面积在30%以内不用到车管所报备)如果效果不够好,再定制21寸轮毂。 8,52度的电池升级有必要吗?答案是有必要!关键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花20,000块钱升级10度电池不便宜也不贵。有人说花20,000块钱只增加了约50公里的续航可有可无,这个逻辑不全面,首先,增程是电车,电池的剩余电量比例关系到方方面面,比如动力的强弱、油耗的大小,比例始终保持在高位最佳。如果算经济账,花的这20,000块钱在一定公理数的低油耗就省回来了。其次没有增程器的介入就没有更多的噪音和可能的故障,完全是纯电车的体验。所以增程车的完美模式就是大电池,日常当纯电车用,增程器只在跑长途时作为保险使用。按这个逻辑,有大电池的机会不应该惊喜吗?为何不选? 9,智能汽车有如智能手机一年换两代,M9很快会落伍吗?答案是大概率不会!华为造车从2012年就开始研究投入了,M9是厚积薄发的旗舰产品,领先一代遥遥领先,短期内鸿蒙智行还没有积蓄更多的跨时代的技术去打造更先进的车型,升级也是小升。计划半年后推出的大师版纯电150的大电池可期,黑科技方面有更多颠覆性的应用不太可能。M9的车身品质、车机系统、智驾水平都不会落伍。 10,M9这次的定价有点狠,把想割M9韭菜的人都当韭菜割了,说实话,定价值这个钱,但权益的确给的太少了,有点伤花粉们的心,于是有传言说会候补权益?就M9目前的热度和订单量,这个传言不太可能实现(虽然我也希望有)。现在还没有试驾,很多观望的人群还没有下定,元旦之后,大概率大定三万+,第一波车主使用体验分享会吸引更多的人入手M9,热度会持续不减,别拿传统豪车的销售经验来套科技车皇M9,塞利斯预定的销售目标是每月15,000辆,所以买了车的人放松心态,希望早点提车,尽情享受吧,报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多。
从真实车主的角度,分享体验、回答疑问、帮正在纠结的兄弟们化解纠结。首先晒一下单,第一时间转大定,己锁单,进入排产程序,静待提车。 看到好多人各种疑问,纠结,归纳为十大问题并给出答案,希望能帮到真正想入手M 9的人。 1,灵魂拷问M9值不值得买?盲订后研究了几个月,横向比较过好多车型,如果需求是;新能源大型SUV+品牌无风险+智能化领先+超强安全性+配置到位+使用方便舒适+品控放心+能轻度越野等,60万甚至更高的价格似乎没得选,不纠结,值!如果你还有BBA的梦想,请路过。如果你选车的核心价值是好不好看?审美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M9主打商务属性兼顾家用和户外全场景,主流人群定位大叔,所以外形比较中庸,稳重为主。配色也比较个性。说实话,外形气场配色都不是我的菜。,刚开始看着不顺眼,后来越看越好看。大概是因为我看中的M9的核心价值不是外形,是它独一无二的优势。以现在不能试驾的情况下,火爆的大定程度,足以证明M 9很值得入手,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大几十万真金白银消费的人群,更不是傻子。 2,选纯电还是增程?因人而异,家里已有一台纯电车,M9是替代另一台纯越野油车,犹豫了一下,最后选的增程+52度电池,综合续航1400公里。有使用蔚来E S 8四年多的体验,分享一下选纯电或增程的逻辑。纯电的优点是用车体验好、基本没保养没故障,如有家充或可免费换电,使用费极低。缺点是续航焦虑,长途旅行需要花精力去规划补能线路和站点,充电会耽误不少的时间,不适合赶时间的长途旅行,国庆春节大假充电排队也会耽误更多时间。增程的优点是无续航焦虑,可以当油车用,但实际的油耗又很低,大电池的增程车95%以上的使用场景都可当纯电车。缺点是多一套系统就多一个故障的可能,增程器的噪音、保养,纯电焦虑(用了纯电就不想加油了)等。M9的纯电是100度630公里,实际使用可达400公里(极寒条件下更少一些),日常使用足够了,但跑长途还是有里程焦虑(800伏没有那么快普及使用效果也会有折扣,大假出行、不发达地区)。犹豫了一下没选纯电的原因,主要是想等续航超1000公里、800伏充电普及,甚至可以换电的问界纯电车出世。其次,是因为M9的增程已升级到4.0,静音和油耗效果都很好,有领先优势,品控也放心。长途旅行甚至环球旅行都无忧。42度电225公里己基本满足纯电使用,52度电275公里更加从容。另外,增程的52度电池10度电+20,000,但纯电比增程多50度才多40,000块钱。想想挺划算。 3,选Max还是Ultra?答案是预算不高,选Max已超值,预算够,选Ultra一步到位更完美。以增程为例,M版469,000,超大空间,六个座椅的豪华配置、超安全的车身、超级气囊、纳帕真皮、超级空气悬挂、冰箱、大屏、高级音响等等传统豪华都应有尽有。还有先进的途灵底盘(大大提升越野能力和驾控感、舒适性)、超级A R抬显、遥遥领先的智能驾驶(城市无图要付费,这是行规),鸿蒙4.0车机系统,更强大的是未来升级迭代的强大能力,华为是中国自动驾驶规则的制定者之一,𠃊3落地时会少了M9吗?请问你花500,000还能选谁?加6万选U版就更值啦,智慧大灯、零重力座椅、电动门、投影屏4项是8万多,物超所值! 4,U版的选配有实际意义还是仅仅是噱头?答案是很有实际意义;智慧大灯是一个革命性的配置,虽然现有的一些功能在法规的限制下还不能使用,但未来可想象的空间很大,先进性会遥遥领先,如果现在不选配未来的各种可能都与你无关了,必后悔!零重力座椅是给你的贵客用的(或老板自己)彰显的尊贵性是很有价值的。实际使用性也很足,车辆行驶中贵客可以躺下睡觉或看电影,就问你爽不爽?电动门更是装逼神器,也有手拿东西时开关门的便利和防碰撞的实际意义(开门时碰别人的车)有防夹功能很安全。投影屏的争议最大,我们单说。 5,投影屏争议最大,首先是捆绑选项,不能单选。选了的确有点无奈,但仔细想想,若不选,似乎又少了一个装逼且实用的神器。家里有投影和你的车上有投影意义完全不同。有投影的车档次明显更高。有人说白天看对比度不够。这是事实,但也不是无解,你可以想办法遮蔽四周的光亮。让车的后半段完全暗下来。有人说距离太近,其实第二排零重力座椅躺下看很舒服,第三排也很舒服。有人说遮挡了司机和后面的视线,其实有时候不正是坐后面的老板想要的吗?我还想到了一个使用场景,户外露营时,加上车尾的扩展帐篷在帐篷里看这个投影是不是很爽?所以我的结论是有肯定好过没有,至于怎么享受它,相信以后会有很多车主的妙用分享。如果你也是M9车主,你看到这些分享,但你没有这个投影是不是会后悔? 6,车身和内饰的颜色怎么选? 如果你喜欢双拼色车身,就选双拼色。如果你想低调内敛,就选纯黑和纯绿。各个颜色的车我都见过实车。我开始想的是选黑外橘内,最终选的是丹霞橙外和赤茶橘内(未完
汽车人吕老板
单天两2000什么概念,类比一下:宝马X5 一个月量大概6000-7000台,日均200-250台。当然有人会说,初期肯定有一波小爆发,还得看稳定期。 我还是之前的观点,问界M9留了一手,边卖边看。40-45甚至不到40还可以做一个Pro版本,华为肯定会想尽办法要把量顶起来的,我相信多数人也非常期望这个价格段。M9除了承载旗舰该有的价值图腾,还必须承担利润大旗,懂的都懂。#华为##问界m9##问界#
上海乔治张
m9定价绝对不厚道!!!丰田塞那颜色加珍珠白(唯一)也只是加2000元!!! m7好卖了,就忘了自己只是小康。BBA是多少年的积累才到现在的价格!! m9公布价格后,和配件的加价,赛力斯股票大跌。股价下跌。 可惜了m9。大钱赚了,小钱(配件)也要大赚?无厚德不载物!!!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本周重点新车汇总:问界M9领衔正经说,问界M9 2725的乘坐空间在同级绝对是上游水平。 但是,这个比法在之前确实也没见过。 因为在整车人机参数里: 三排车的总乘坐空间对应L99-3 驾驶员踏板点到三排H点 一排空间对应L99-1 驾驶员踏板点到一排H点 二排空间对...查看全文
小怡说车
给大家看看我的问界M9选购单 你们选了哪个版本?什么颜色?哪些配置?
实地探访:定问界M9的都是什么人?开的什么车?定了什么版本?
哇哈哈喝茶
之前只关注问界M5,已经试驾过了,撸完了试驾礼,华为还真是大气,再看手机发布会时,就看见了评论区发M9,M9,M9,才知道M9要出来了,太牛了吧,抽时间到店看了,真的是遥遥领先啊,首先,这个黑银双拼的颜色就太帅了把,感觉漆面亮度也和M5和M7不一样,闪亮闪亮的,21的轮毂也漂亮,感觉比22的好看,气动底盘升降,顾问说是什么封闭式气囊,不太懂,就是好就完了,车头算不上好看,但是看起来是那种比较好看的,沉稳大气,前后车灯真不错,号称是华为的百万像素大灯,可以智能交互,估计后期会OTA出更多的功能,有示宽光毯和我比较感兴趣的ADB,对向来车开远光灯,增加远光效果的同时可以精准的遮蔽掉对向来车,不会晃对向车的人眼睛,真不错内饰也漂亮,配置也无敌,真的是远看越喜欢,座椅真软前排大连屏有利有弊,个人对这个无感努力赚钱,就买它
势不可挡Power
有多少朋友定m9纯电的? 还有是什么理由 说来听听
老刘头看盘
m9不贴上华为的标签,请问还是这个配置谁会买?请问全世界哪家车企的车只有两个颜色是标配?其他的都是选配,黑科技第一没问题!但智驾包还得加价。华为是一家民企,但他是举国上下共推的一家能代表中国的企业!历史上有过吗?不管如何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都会为华为而感到骄傲!但总是感觉m9是把大家对华为的情怀给变现了…媒体看不到吗?看到了敢说吗?因为谁敢批评华为谁就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只公布盲订的数量,而这两天退订的数量可以公布吗?就像股市不好时郭嘉队只要进场增持就公告,而高位减持时从未说过一样!我之前的两辆车都是一汽红旗,有情怀但无情怀加价。我10年前淘汰了三星手机改用华为,每两年置换一部,同样有情怀之因。我是一名退伍老兵,情怀必须有!所以M9我也会买,但会等到他人试错修正后再买。所有的产品都是在应用中逐级完善的,我姥姥常说的那句话是冲动消费是魔鬼
涛熙纶
提问问界m9发布后赛力斯股票连跌2天,是因为什么?明天29号会连跌3天吗?
宁大可nic
看似40多万的车,买到手基本都在五六十万甚至更多。问界M9的落地价格确实有些迷惑,这也是很多人比较在意的地方(需要注意,问界M9是需要交2万元购置税的) 这方面理想做的就很好,除了个别颜色,舒适性配置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也不需要加钱,而且免费的配色也足够好看。 也确实听到很多人在讨论,抱怨最多的就是,“怎么这些配置都需要花钱选装啊”。 不过就问界自己发布的订单数来看,似乎不愁卖了
皓霏儿
提问问界M9什么时候会出7座版本?
华巨胖儿
真正买m9的,家里资产都得过几百万,就是正好有买大suv的需求,觉得不错就买了,不会扣那些个细节,反而吵着什么退订,价格不合适之类的,那只能说这产品不在你的选车范围内,你想捡个漏,咬着牙上m9,那还不如买个20万的开着,毕竟还得生活,总不能把所有存款都买个车吧。LV的一个草帽上万,正常人觉得不值,但有的有钱人愿意花钱去买,所以说东西还是那个东西,普通人嚷嚷太贵了,LV也不会降价,所以多赚钱让自己可选的范围大一些才是正道
时髦可乐dV
国家需要华为这样的品牌来拉动市场竞争力,任老爷子也要强,华为团队确实也在兢兢业业,值得国人骄傲,但是经历过M9的前前后后,将国人的各色面目百态也展露无疑。 一、华为与各车企的合作 赛力斯是成功的,但也只是近3个月新M7的爆款才打消市场疑虑,股价一路飙升,冷静下来后,又进入反复震荡,原因无二,就是资本不看好你后续品牌战略。具体缘由,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最近网上的骂评,收割粉丝情怀这事的负面影响,真的把新M7的高歌势头给盖过去了。和奇瑞合作,面和心不和,S7先发布,却无人问津,大嘴也放弃了。和长安、北汽合作,同样的各怀鬼胎,和江淮合作,有消息是要胎死腹中。大嘴的意图是好的,国家也支持,但是拗不过各企业和资本的裹挟,我个人认为,大嘴把造车这事放一放,专心去搞新能源博世,远离纷争,能更有作为,资本市场也会更看好你。 二、新能源的尔虞我诈 先是AEB测试风波,引出DCD冬测充值风波,加上最近某想OTA升级和车祸风波,表面上各新势力互相吹捧、背地里什么招都用的出,商场如战场,没有过硬的基本功,舆论战面前就会被杀的丢盔卸甲。各品牌粉丝也是互相看不顺眼,自我沉醉在各品牌营造的光环下,各种骂战几乎天天上演,没有人愿意冷静下来后好好思考,我买车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遥遥领先?冰箱彩电大沙发?车的本身价值和人为附加价值,究竟哪个更重要?是要面子还是里子?互相攻击下失去了购车的初心和理性,然后只能是稀里糊涂买车后吞下苦果还要硬撑颜面。 三、国人素质的参差不齐 有一个经典的电影桥段,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从交流群观察中,拿M9为例,有钱不差钱的是鄙视那些想低价捡便宜的,你什么档次?和我买一样的车;预算够但是想追求性价比的是瞧不起那些吹嘘自己实力无脑入的,你愿意当韭皇,半年后被背刺时别出来喊冤;更有甚者是无脑尬黑和带节奏的,秀智商下限和逻辑黑洞,无非就是拿人手短。 对于M9定价,失望是大于期望的,资本市场也表明了态度,未来一段时间赛力斯股价还要继续下探。但就是因为这个定价,不差钱无脑入的部分人,前一秒还在吹嘘大定多少、未来年销60W,后一秒就被股市啪啪打脸。最让人厌恶的一部分人跟某个带货主播一样,这粉笔哪里贵了,你觉得贵是你不够努力吧。通常说这话的99%以上都是沿海发达城市,因为一个60W的车,对他们来说确实小菜一碟,但他们不知道一个事实,同样的努力和付出,在一线城市拿到的报酬要比其它城市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一份工作,在某省会一个月可能只有4K薪水,但是在上海就可以拿到20K,不是不努力,是地区差异,买车也是如此,同样的努力,一线城市买60W的车可能只需要2-3年,但是对于有些地方,需要10-15年。 四、玩套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理性看到遥遥领先,真的领先吗?细究起来,只不过是摄人心魄的一种说辞而已,否则任老爷子不会去管大嘴的大嘴了,菊粉们需要这支肾上腺素,来宣泄自己狂热的信仰、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有些遥遥领先是值得支持的,比如mate60,但有些遥遥领先的支持需要理性看待,否则时间早晚会证明,当时的热血有多蠢,为不成熟和不理智交了学费。原本以为套路一词与华为不沾边,但是从M9发布会结束后,身边、网上和我自己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套路二字,立贴为证,明年3月,套路、背刺一词必定热搜。 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脚踏实地,才是走向世界争霸的基础,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而割粉丝情怀韭菜,真的当人傻钱多速来吗?这一次的污点,定将载入史册。
小z张同学
盲定就想了一天,4.18定的。大定也想了一天😅 最终决定纯电标配+杏色。打算弄个黑武士😄 先吐槽: 1.盲定这么早,跟12.25号定没什么区别,卵用?能错几天交付🤮 2.相对于M7 S7这点儿权益简直恶心人。 M7智驾包智3千,M9一万八。 纠结啥呢? 不差钱根本不用考虑对吧?直接拉满得了呗 可我就纠结6万买四个配置划算不😅 结论: 1.大灯 炫技必备-重要卖点。 没错,这也是唯一纠结的点,是刚需吗?不是,影响功能使用和体验吗?也不,好吧,也可以不要,有智能交互矩阵大灯也行。 2.电动门 档次提升 有没有无所谓 有了就是-哎哟 不错哦😅 3.零重力 自己基本就在前排 这配置买来给别人体验的,有前排女王了,所以不用。 4.投影 白天就是垃圾 晚上效果才可以。两万可以买三个Pad。 6万省下来可以 购置税+智驾包+脚踏+两个Pad+充电桩。嗯,还是这个香😄 杏色四月交付实锤吗请问? 大定群有的话私我一下谢谢。
夜晨GT
全网最详细的问界M9订单选配教程和讲解来啦,不知道怎么选颜色配置或犹豫不定选择困难的可以看下我的视频
1,盲订几个月,天天研究遥遥领先,天天在懂车帝混,发帖评论讨论,研究的越多,越坚定的锁定这个车。毕竟对我的需求和换车目标来讲,似乎没有第二个选择。六座大型SUV+新能源+可轻度越野+安全性高+品质好+品牌不会倒闭+使用起来舒适方便+有独一无二的优点。 2,选M9最硬的理由是智能化,遥遥领先的存在,发布会前几乎都已曝光了,所以看发布会也没有什么新鲜感,唯一有点惊喜的是增程多了一个52度的电池选项。个人认为,增程的完美形式就应该是大电池配个增程器,日常和纯电车没什么差别,长途时,却又有增程器做续航保险。有点遗憾的是,有的功能会延迟开通。 3,余大嘴吹过的牛都会兑现,值得信赖。但明显感觉M9身上承载的东西有点多,时间仓促,飞速往前赶,发布会推迟,也不能完全到位。。 4,对M9的整个审美,因人而异,争议比较大,的确,M9作为造车新势力,没有做到那些传统高端品牌车的比较一致的审美定位。个人的感觉是开始不喜欢,但越看越好看。最终的内饰质感也对得起这个价格。M9外形比较中庸,科技车皇的标签有了,但科技车皇的气质不够。所以选了比较张扬的丹霞橙车身颜色,到手后再做个性化改装,增强科技感。内饰的颜色只有三种都比较浅,选了其中最深的颜色。赤茶橘。M9从车身到内饰的配色都比较浅,不知是当下流行还是设计师的偏好?汽车尤其是高端大型SUV 汽车的配色,传统认知还是偏深有厚重感的。因为之前看了各种颜色的M9 实车,认为丹霞城虽然有点浅有点艳,但颜色有高级感,好看。通过改装,整车的效果会变成一种很酷的美艳,西装暴徒的张扬。 5,M9的定价可能让好多人失望了,真正做到了50到60万,顶配加全部落地的费用会超过600,000。这么卷的车市,这个价格的确算高端车的价了。值不值?各有各的看法。我认为值,车身品质、超大空间、三电系统、途灵底盘、智能化的车机系统,都已经值500,000的价了,还有那么多黑科技可以选装,如果花同样的价钱去选别的车能得到一些什么?如果你已经拥有过BB A的油车,现在想油改电,全球最好的新能源车都在国内,华为的智车优势是独一无二的,你选谁? 6,M9定价太不客气了,把本来想割华为智车韭菜的韭菜们都割了。有一说一,定价可以高,但权益的确太少了,让辛辛苦苦守望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花粉们有点失望。 7,M9的销量会怎样?又是争议很大的一个话题, 说据说定的目标是月销15,000辆,我不说了,你们说吧?
大晴天里的风
m9的定价到底如何?是否合理?感觉没有什么惊喜!可能是m7的定价太过于惊喜,心里有了落差
佳佳布鲁根哈
作为一个订过M7的客户来奉劝各位,M7刚订俩月,车子还没交付就开始送这送那,零重力座椅免费,内外饰颜色全免费,还有手机手表,以问界的尿性,M9肯定会在几个月内有更多权益送。
简单小羊fDe
提问各位大佬:放弃M9,转定M7,家充买什么牌子的充电桩好?多谢!
车辙
要说华为赋能的车企谁做的最好,这个其实不好说,但要说谁的流量最高,那一定是非问界莫属了,因为“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来了!虽说余大嘴作为一个企业家老是鼓噪这样夸张的宣传用语,并且一次比一次上头确实让人反感,但问界M9这款车到底能不能打,我们还是就车论车。 46.98万~56.98万元的定价,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共四款车型,问界M9不管是定价还是定位都已经很顶。其实此前推出的问界M7已经切入了造车新势力中偏向高端的主流市场了,并且成为同级车型中很有实力的选手了。所以M9对问界来说不一定要走量,但必须要扛起品牌向上的大旗。 定位全尺寸SUV,这显然不光是冲着问界的旗舰去的,也是冲着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理想L9去的。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问界M9的整体外观设计还是相当的言简意赅,就是一眼就可以尽收眼底,没有特别需要你去理解的细节设计,这对于一款面向更广的消费者而言,是有优势的。不信你去看看现在那些疯狂内卷轿跑的电动车,遮上车标只看车身的一小部分,你能认出来你可能自己都不信。 其实M9的整个车身侧面还是能够看到M7的影子的,侧面非常有特点,一眼就能认出问界家族的DNA。还有双色车身的加持,就更是把高级两个字摆了出来。不过M9也糟糕的遗传了M7的缺点,就是车身宽度不足。想想看,车长超过5.4米的M9车宽居然没有超过两米,这对一台车的气场而言,可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M7可以理解为受制于平台,那全新设计的M9做成这样就真的无法理解了,难道问界的设计师偏爱这种瘦高的设计? 设计上有所争议,其实并不影响一台车的好坏,尤其是对于问界M9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核心的竞争力依旧是来自产品力本身。那既然是旗舰,问界应该也不会吝啬把最新的科技都堆到这台车身上。 首先就是800V的碳化硅平台,在这个800V满天飞的时代,这个已经不能够算得上是黑科技了。至于问界M9搭载的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结构,也算是这个级别的标配了。 其实就算是空气悬架+CDC可变阻尼减振,也已经是20万+级别在玩的事,所以问界M9配备也算是情理之中。不过,在这里要夸一下问界M9,空气悬架采用了闭式空气弹簧,相比于开放式的空气弹簧,升降速度更快,同时在连续工作时的整体响应也比开放式的要好。 说到这,问界M9到底还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支撑它如此的价格呢?别着急,我们慢慢来看。 首先,其实理想的成功,已经从侧面证明了,什么是销量密码。显然,问界M9领悟的更深一些,喜欢卷屏幕尺寸是吧?问界M9不服气的给第二排装上了一个尺寸达到32英寸的投影屏,如果你只是感叹于这里,M9又要给你惊喜了,就是全车共装了10个屏幕,妥妥的屏幕怪。 智能驾驶方面的确是问界的强项,这次M9搭载了ADS2.0,其配备的192线激光雷达是目前业界车规级量产最高线数激光雷达,这无疑对整车的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根据官方给出的信息,到12月底,城区的NCA全国都能实现开通。 之前的AEB之争也让问界好好的火了一把,这次,M9的AEB生效范围4km/h起最高至150km/h。相比M7有了进一步的升级,另外,后向主动刹车也将在明年第一季度OTA升级之后,具备后向主动安全能力。另外在发布会现场,M9也好好的整了一把活,进行了前后货车夹击。2000MPa热成型钢功不可没。 可以说,问界M9是非常会玩流量的,也非常的深知客户的痛点在哪里,针对此前问界车系的缺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升级。不过,在M9的这个价位,对手们可都不是什么善茬,而且在比拼内功的新能源下半场,问界M9能不能让余大嘴实现自己的豪言壮语和遥遥领先的口号,还是等等看吧。
发布会后微信交流群里一片热闹非凡,各种无脑冲,什么2小时大定破1W呀,什么半夜破2W呀,什么大爷大妈啥也不懂就框框一顿下单呀,什么年销售60W量呀,主打的就是一片大好前程。当然也有像我这样理性观察者,不得不说,即使是M9,终究还是逃不出资本的那副嘴脸,主打信息差,狠狠的在割菊粉的韭菜。当然,不差钱的信徒可以无视。 可以预见2024年首批交车时,会有数不尽的车主在咒骂,还要交购置税?还要买智驾包?0重力只有1个?没有小桌板?流量包不终身免费?这怎么选配了智能投影却不给我智能大灯呀? 不要觉得这些问题很可笑,实际上很多人大定后还不知道这些情况。 早起赛皇股价暴跌,无奈放出智驾包优惠18000的消息,稍微稳住了市场,但是当老百姓和资本看清M9不给智驾包限时权益后,也就认清了赛皇要割韭菜的嘴脸,一路下爹,收盘跌破80,说白了,就是资本不看好你赛力斯,到现在购置税补贴的事只字不提。 股价与汽车销量无关,更不以第一天大定如何利害为参考,资本根本就看不出你赛力斯后续还有何发力点,全是在玩套路。 反观某想,昨天下午发布完售价后,李某晚上做梦必会笑醒,因为根本不用担心L9的销量会受影响,可能还会增高,毕竟L9顶配和M9丐中丐还要差出接近10W的价格,有粉丝会说M9根本就不把L9当对手,话是没错,但你认为资本是听你的还是听现实?M9想夺BBA的蛋糕,没个一年两年根本不可能,资本会去投资2年后的赛力斯? 说白了,M9玩套路,可以忽悠小白和无脑不差钱冲的,但寒的是真正一直在关注华为发展的明白人的心。智慧大灯只有高配才有,跟电动门、0重力、投影捆绑销售,6W的高低配差价还要宰出3W的韭价利润,智驾包2.6W,购置税要1.5W,硬生生的比大众预期拉高了10W,这不拿第一批车主当韭黄,还是什么呢?立贴为证,2024年下半年,M9必降价,而且幅度会很大,因为它本来就不值这个价。
古月三金彡
看到一个个人觉得理性分析的帖子,给大家看看,从4月份关注M9盲订,今天退订了,不在预期内! 一、先说提及比较少但很重要的问题 1,增程器,跟m7有略微差别,但是不大。 2,馈电状态下,油耗与动力,是个问题。 3,电池,增程版电池应该是和m7电池一样。发布会讲的巨鲸电池技术应该是纯电版的。但是肯定是买增程的多。那问题来了,增程版电池什么技术? 4,芯片,算力如何?完全没提。芯片是智驾的核心硬件,也是整个汽车系统运营的核心硬件。你让大家觉得你牛逼和你真的牛逼是两件事。 二、再说提的最多,但其实没卵用的东西 看看科技车皇怎么来的 1,大灯。首先,如果是普通大灯,是什么技术?因为上u版的肯定没m版的多。47万标配的大灯,到底怎么样? 2,大灯。别人家聊大灯,要讲你能照多远多亮,然后是智能。参考保时捷的智能大灯。像素矩阵大灯确实有用。但是你大灯看黑白电影,画个人行道,你们觉得有没有用?所以大灯这个,很明显是把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包装成高科技。然后很多人就高潮了。 3,arhud。这一代奔驰s在3年前发布的应该是先推出来的。虽然有用,但算不算高科技。24年相信会成为很多车的标配,真的没啥了不起。 4,投影。投影就是垃圾,体验非常不好。典型的把一个很便宜的东西给你包装成很好的东西。然后很多人又高潮了。 5,还有什么噱头?我暂时想到这么多。 三、然后说核心的,有用的。 1,底盘。铝合金一体压铸。这个是好东西,特斯拉也再用。 2,车架,热成型钢的使用。沃尔沃,009,梦想家,在这方面都不错。m9用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 3,智驾,智驾确实是领先的。但是不是遥遥?也不一定。 4,激光雷达,应该是领先的,是不是遥遥,还不一定。 5,单腔空悬+cdc。就是所谓的途灵底盘。我觉得没上双腔还是可惜的。这个真没啥。重点是个调教。这套悬架也真的没看到啥技术。大家去看一下新款帕梅那个高配的悬架。那个是有技术的。空悬+cdc已经烂大街了。无非多了个动态调整和闭式空悬。常规操作,称不上黑科技。 四、再说做的不好的。 1,内饰。不用说了,大家自己都看到了。这中控太难看了。座椅的做工也一般。 2,车漆颜色,内饰颜色。47万标配车漆就两个颜色?怀疑大嘴是来搞笑的。 3,没上后轮转向,非常可惜。 4,没上双腔空悬,有点可惜。 5,没有oled电视,不应该。 6,女王座椅加2万。22寸轮毂加1万5。稍微贵了一点点。但是能接受。 五、最后提几个没有讲清楚的问题 1,第三排安全冗余的问题。第三排头部离后门很近,够不够安全。 确实同级别m9空间比其他车大。但是我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个空间是技术问题还是取舍问题? 另外发布会两个大车碰撞。一个是速度不快,一个是货车是空车。这个视频并没有说服力。2000mpa热成型钢用在哪了,用了多少?也没交代清楚。 2,电池安全问题。这是核心。没讲清楚。尤其是增程版的电池。 3,m版标配车灯是什么灯,也没讲清楚。 4,零件可靠性的问题。比如空悬,电动门,增程器。能不能用的住。有些人愿意买电动门,装的一手好逼。出了保,就得坏。这句话放这。换一个至少万把块,这句话放这。 六、总结。 47万起步,很多人觉得贵了。 1,其实我觉得不要和l9比。l9性价比本身不高。但是人家现在降价了。虽然有些东西你用的比l9强,但是差了10个w。 2,那贵在哪里,为什么会觉得贵? 第一、我觉得是贵在小聪明,小算盘上了。 投影,大灯。把这些没技术含量也没实际用途的东西,给你包装的很高大上,然后让你多花钱。这么大的企业,给你耍这么多小聪明,有意思? 第二、贵在套路上。 什么套路?选装啊。你知道,买这车,都是奔着智驾来的,你智驾要2万6。那不就相当于裸车价49万6? 如果过一个月发现订单情况不好,再给你公布个权益,智驾限时优惠,不用两万6,只要6千。直接变相降价。又是套路。 47万标配两个颜色车漆。我就问,哪个车,不管便宜还是贵的,只标配两个颜色车漆。有没有?你换个颜色,加1万。 本来就应该有5-6个颜色车漆。现在只给你2个,选其他的加1万。 然后再给你1万的选装权益。你觉得你真的拿到权益了嘛? 表面上看给你权益和优惠,其实毛都没有。 套路太深,让人看不起。 有些人跑过来酸你,这么差钱去买理想,你不是问界的客户。 我草,塞力斯什么时候这么硬了? 咱不是差钱,咱只是不想被套路而已。 最后,最后,最顶级的什么什么?恐怕不是这个车。而是华为的营销。华为这个营销绝对是1000万以内最顶级的。 最后,大家想明白了嘛,科技车皇是怎么来的呢?
司机的自我修养
在问界M9及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上,问界M9正式发布,官方指导价46.98万元-56.98万元,上市2小时大定10000台,发布日大定超过15000台,这可是均价50万的自主车型!就问你,华为出手你服不服? ——如果是M5和M7车型是先有赛力斯后有华为的逻辑的话,M9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款华为全程主导的问界车型; ——车身尺寸5230× 1999 × 1800mm,轴距3110mm,一个参数对比,现款路虎揽胜长轴版的车长为5250mm,轴距3197mm; ——外观采用全新家族化设计,官方解读为“鲲鹏精神”,想听听各位小伙伴觉得M9外观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车灯设计,车身颜色,双车车身等; ——风阻表现咱拿带内燃机的比,问界M9增程版为0.279Cd,再次请出大揽子,揽胜为0.3Cd,理想L9同为0.3Cd,同时M9纯电版能实现实现0.264Cd风阻表现; ——车内空间,纯平地板,前排空间1045mm,二排空间1060mm,三排空间950mm,六座均权带加热及可电动调节,配置统一; ——当代理念里家里的电视可以当摆件,车里的电视必须够大够多,问界M9全车满配给你10块屏幕,直接原车上投影系统,够多了不,满足了不? ——同时,问界M9车内所有屏幕均内装HarmonyOS 4,打通汽车生态,还得是数码品牌; ——即使车坐不开,也要强调智慧驾控,问界M9全系标配智能闭式空气悬架和CDC可变阻尼减震器,HUAWEI iDVP智能汽车数字平台,领先的算法+过硬的机械素质等于更好开的体验,中肯; ——纯电+增程齐发,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贴近个人需求的新能源车,其中大电池版本的增程车型搭载了52度的电池,再给理想一点小小的震撼; ——王牌中的王牌,问界M9全面升级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全场景+全天候感知能力,年底就实现全国城区NCA,理论上来说,所有的M9用户提车时,全国高速+快速路+城区NCA将是交付标准。 ——提辆M9当过年最靓的仔?不好意思,1月26日启动盲订用户交付限量2000席,看完发布会下单的,规模交付等2024年2月底吧。
墨水的救赎哈哈
今年下半年一直想换车,现在开20年的x3,现在换个x5,gle感觉也没啥意思,于是看了帕美,7和s。 帕美真心好看,正好赶上换代了,行政加长铂金4最合适,后来赶巧碰上保时捷车主活动,看了看人群,车主是包含洞洞鞋白袜子的男同志跟浓妆淡抹斜挎lv的女同学,这完全不符合我中年油腻大叔的调性放弃了。 s的话没有司机,感觉我开起来就是司机,并且因为没有司机所以奔驰对我来讲毫无亮点。 新7,外观,空间和驾驶感受都ok,河北冬天也会下雪没有4驱,但虽然现车优惠力度大,但选配电门和辅助驾驶pro后等车3个月,且优惠力度直接减半。 犹豫中,去看了理想l9,第一次接触新能源,试乘试驾后很满意,又带着家人体验了一下,都感觉坐着很舒服,空间也大,辅助驾驶也够用,之前一直没用过这功能。 22款的车,24年应该改款了,毕竟有车开,也不着急,然后就想了解下理想的改款方向,于是等着m9和小米汽车的科技发布。 诚如标题m9走进了我的视野。 先说外观:首先发布会之前的m9给我的感受是真丑,当时完全不会考虑的一款车子,中后部分太像gls了,前方俯瞰又像途昂。外观毫无创意,可见这款车设计上就没有打算引领,而是不犯错,毕竟有那么多车经过几十年演变至今一定有道理,所以跟随并微调一定不会犯错,这一点小米su7也是。发布会上看ppt觉得这个车好像也能接受,尤其是黑色的,符合我稳重油腻的感觉。 再说科技:感觉此刻诞生的m9各项技术都还不太成熟,缺乏革命性的东西。是否是担心过于革命会导致市场不认可,还是担心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丢失市场,索性及时发布之前m7看起来会更具有性价比。我不得而知。可以预见的是m9的发布能否促进m7的订单不得而知,但至少不会抢自家m7的生意。那么就是通过售价树立高端形象,通过降价或者迭代完善m9并逐步释放产能。一旦m9的技术成熟并且有引领性的技术,市场仍旧会买单的,例如新款m7。现阶段如果m9定价偏低不排除抢m7的订单甚至产能都要抢m7的,利润会不涨反降,得不偿失。 再说配置:从发布会来看直观感受是处处没有提理想,处处要超越理想,对比的几台燃油车可以说毫无意义,毕竟油气和电气不是一个东西,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了。是否是担心去跟国内新能源对比有失身份,还是m9的视野完全不在100万以下的市场,我不得而知。是否要按照传统燃油车豪华品牌的经营理念经营问界品牌,我也不得而知。 国内要革燃油车的命就不要按照燃油车那套经营理念,这一点蔚来已经试错了,可能问界品牌方认为当下这个策略从大局观来讲是对的。 再说说选配的问题,我不认为选配就是坑人,不过是否可以在多增加必要配置的基础上,提供额外的选择空间。例如将对大多数意向客户意义不大的配置设置为选配,例如理想的电动踏板。给追求个性或者强调身份属性的大佬更多的选项。做到丐版保量,选配挣钱,收割35万或者45万起到100万甚至更高预算的客户。选配翘楚保时捷的月销量对m9来说应该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再说我的态度,当然对谁来说,我的态度都不重要。我看发布会的时候还挺有购买意愿的,至于后期是否会降价是不会影响当下下单。毕竟新能源圈的公理是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但是,当下发布的车与两年前的l9并没有太多革命性的东西,我更愿意称之为创新,意味着后发没有创新就是落后。 如果一个科技企业为了求稳,不去探究消费者的真实意愿,而是通过品牌调性去教育消费者,让消费者去适应的话,日常消费品可能还有机会,但是动辄几十万的消费,消费者是很理智的,这样的企业经营理念是容易被反噬的。毕竟现阶段买一辆bba已经不能替我们说话了。保时捷的话语权也再逐渐降低。当然比亚迪仰望系列百万价格,仅就价格而言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的质疑。可能因为易四方,“水上漂”或者出色的越野能力,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创新,这就是消费者的态度。 话说回来如果理想改款或者出新款能有一定的新颖之处的话,或者小米的汽车科技能有一定的颠覆的话,现款m9的生命周期势必会大大缩短。这或许是为什么很有购买意愿却没有出手的原因。当然现在也不缺车开也是一方面原因吧。个人拙见,欢迎交流,批评指正。
樵
赛力斯真脑残,我在网上留了个信息,想试驾m9,然后一个电话打过来,非常牛逼的跟我说要我订车,我说我不试驾定什么,然后跟我说那就要等,吊车商一点数没有,我求着你要买啊!垃圾厂商
游老师聊新能源
今天,问界M9终于上市,说真的,这个价格,比我预期的还是高了点。 从外观看,个人感觉,问界M9美观度还是不太够,尤其是大灯的设计,感觉像是一个浴霸。 最重要的是,问界M9的纯电版车型,价格已经达到了50多万。笔者对这个价格制定的策略,还是比较失望的,赛力斯,为什么不敢把问界M9的纯电版车型的价格打下来呢?感觉这款车型,想要热销的话,会有一些难度。毕竟,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可是卷得很啊。
用户9239338641099
别看什么ppt看的舒服,谁家天天大晚上出门开车,白天用不了,可用时短除去睡觉时间每天只有几个小时,花2w买一个只能用几个小时的玩意。说好的光场屏呢,城区无图智驾呢,只会画饼,要么就是拖时间,营销飞起。60w的车冰箱还是半导体的,小鹏x9 30万的车都装了压缩机冰箱,华为你是真的狠,电吸门选配,外饰颜色选配,内饰颜色选配,轮毂选配,电吸门选配,投影仪选配,你隔着卖配件赚钱呢?
朴实光束dkq
【问界M9】 -关于外观 ·星河蓝加银色双拼:主打色,在室内室外都很能打,大气稳重中带点时尚,推荐首选! ·黑加银双拼, 很高级很耐看,适合稳重的高管 ·爱马仕橙加黑双拼:室内是柿子红,室外强光偏橙红,很有个性很吸睛,有种非凡大师的感觉。 ·祖母绿,与捷豹的英国绿比较接近,与某想颜色相近,更暗一点,室内远看黑近看绿,绿的漆高级 还看到纯黑,双拼,确认没有银色,实车对比,建议选双拼更大气,显车身大
自若海风Z0
问界M9发动机为什么是铸铁的,铸铁发动机有什么优点,有懂行的帮忙解释一下
一下楼主人
昨天去华为店里看了一下问界M9实车,结合交车日期,还有价格,虽然我盲订了好几台,虽然我都早早学习并通过了华为的智驾考试,但我还是毅然决然的退订了。 为什么?就两字:不值! 1、价格不值 问界M9的发布会是华为弄的,一场接一场,开了好几场;销售也是华为的,展车在华为店里,订单也是华为商城,但是售后却不是华为!售后得找赛力斯,也就是东风小康,因为华为不造车。 那么,这车就不值47,就算华为品牌赋能15,东风小康还能卖30多?毕竟华为忙前不顾后! 2、科技不值 有人就跟我说了,值,人家好多屏。我这里说一下,屏幕这些都是电子产品,就算你说的值,今年值,那明年呢? 华为Mate手机,我是一年一换(除了Mate40Pro),难道M9也要一年一换?还是说车上的这些电子产品可以一年一换?怎么换?价格又是咋样的呢?一个32吋的激光投影就是2万! 说到激光投影,我看了一下,我还是觉得没有液晶屏的亮度高,效果好。所以,M9上的智慧大灯、ARhud、车内激光投影这些据说可以看电影的高科技还是聊胜于无罢! 3、时间不值 我们那些盲订的,有的是4月份,有的是9月份的,还有的是10月份的,销售总是一催再催让赶紧订,听说我要买车,好多打电话来,没办法我订了三台,但是上市日期却是一拖再拖,先是说上市日期定在了第四季度。第四季度,也就是10月、11月、12月,我们等! 10月过了等11月,11月过了等12月1日,12月1日过了等12月9日,12月9日过了等12月26日,12月26日再告诉我们,1月26日才开启交付! 这漫长的等待,你就说这时间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