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1:个人情况介绍:因为从小就很喜欢帅气的摩托车,所以在今年满18后就购入了人生中的第一辆摩托车。年轻人的第一辆摩托车肯定得是仿赛啊,趁年轻骑仿赛,压弯压的足够帅。经过多方对比后购入了无极300rr,落地总共花了22000块钱。因为在广州是禁摩城市,所以代步的机会也不多,主要用途就是平时放假跑跑广州周边玩。 2:用车时长:我是在2023年2月12号考的驾照,随后2月15就去买车上牌,算下来也就半年多些,公里数目前在7200公里缓慢增加中。 3:坐姿座高:我记得是760mm吧好像,我身高170单脚全脚掌着地,双脚半脚掌着地,反正在165以上的人轻松驾驭。因为车子比较大所以哪怕是175以上的人骑也不会像骑狗一样,180的就不好说了。 4:乘坐、驾驶舒适度:因为是仿赛车型所以我是没太严格要求的,反正是能坐,你要非说有多舒服是不大可能的了,过个坑什么的还能给你颠起来呢。非要评分的话只能在5分吧。中规中矩的。 5外观漆水:漆水我是很满意的,无极的外观你可以说不好看,但漆水是真的挺有质感的,不会显得特别廉价。外观则是耐看的类型我觉得,我是越看越喜欢。这个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6:储物空间:这个是完全没有,最多在挡风那里塞块毛巾了。仿赛的硬伤 7:操控性能:操控这块是完全没问题的,毕竟它去掉包围就是300r,妥妥的金卡纳神车。我在市区开穿插的还是挺方便的。 8:动力变速箱:反正就那300cc的单缸机,动力肯定比250cc的大,我也不在这背数据了,加速的体感是很快的,低扭动力足,高转则差点了。 9:油耗:15升的油箱我跑下来平均是3.5升百公里,算下来一箱油在400公里左右。我平时都是跑剩一半就加油的,一次加个8升多点在70到90块之间。油耗在我可接受的范围内。 10:保养:我都是在无极官方店保养的,分别在500,1000,1500,3000,5000,保养了5次,没有收手工费每次平均下来在200块钱咯,一瓶机油150,一次用一瓶半。算下来也还好,其他的小问题也能顺便给解决。 11:优点:车子的动力足够,在60-80的速度区间开最舒服。由于胆子小还没拉过极速,最高也就开了100,但这车跑个160还是够的。还有博士的abs和电喷,双碟刹足够帅和大气,做工质量优秀,漆水漂亮,发动机成熟可靠,排气管会回火放炮,配置给的够足在当时。 12:缺点:后座容易飞泥,介意的需要加装个挡泥板。车灯不够亮而且太高了,容易给其他人用远光照。震动比较大,在5000左右最震。挡风不够高趴下去还是会吹到。小飞异响,链条也会响需要进厂上油,后续有条件的建议更换掉。 13:用料和质量:隆鑫无极在这个车上的用料还是很足的,而且已经经过三年的市场考验,证明了300rr是一辆不错的车。在我手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还是挺省心省力的。我个人是挺喜欢隆鑫无极的,就是营销和外观差了一些。 总结这个车是不错的,只不过在现在摩托车市场内卷的情况下。已经显得落后和平庸了,配置堆不过人家,价格也拼不过人家。只能说要买可以,但要好好对比。你买我推荐,我买不推荐。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也没有说多么的专业,当个故事看下也就得了。
#用车心得8月31日提车,到今天正好一周,里程已过1500Km,跟大家分享一下驾驶经验和心得。也对车友们关心和讨论最多的几个问题做一个解答。 1.增程器的介入:跟驾驶模式有关,正常市区行驶,开纯电优先,在剩余续航30公里时增程器介入,会让电池稳定在30公里的数值上,这时增程器是加倍工作馈电状态,一边要保证电池的容量不继续往下掉,另一边还要匀出一大部分的产电供给驱动,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油耗会在5-6左右。如果在高速上,油耗会更高,我开110-120巡航,油耗显示7.7。当然2吨的车子,不到8个的油耗完全能接受,如果速度超过120,油耗则会继续上升。在极限纯电模式下,增程器会在电池续航只剩10km时才会介入,这时候就不是馈电而是亏电状态,增程器会以最大功率去工作产电,噪声会更大,油耗也会更高。所以除非在电池只剩10km前能到充电桩,否则不建议开极限纯电,对电池健康也不友好。 2.增程器声音:低速状态,市区行驶,增程器介入声音能明显感受到,因为纯电确实很安静,当然这个声音也只是轻微的嗡嗡声,没到影响乘坐体验的地步,打开音乐或者上了高速后胎噪风噪就完全盖住了。如果真的介意,那么去选纯电就ok。 3.高速状态下驾驶模式选择:如果出发时满电,建议纯电模式开到剩一半续航时转成燃油优先,这样增程器工作只给电池充电,而不用分出功率来供给驱动用电,就像电脑CPU一样使用率只有50%,当然油耗就不会太高。这几天我跑了两次高速,用了两种方式,油耗区别还是挺大的。总之一句话,高速建议开燃油优先!!!别等到快没电了才开! 4.底盘悬挂减震和噪声:总体调校是家用偏软的,所以过弯和坑洼时会有虚位和软回弹力,这点很像我之前的宝马水鸟摩托车,一开始怎么骑都不敢压弯总感觉要翻,后来适应了觉得也挺舒服,而KTM就是那种像大众一样的硬刚,不拖泥带水整体性很强,更运动。车内静音效果还是挺好的,无框车门单层玻璃也没有很大的风噪,120-130时候更多的是胎噪,也比我之前的传祺GM8好了不少。 5.充电使用:新车建议纯电行驶到剩30-40公里就可以充电了,首选慢充直接充满,真的对电池好。像我这种没条件的只能快充,充到90%就可以了,不建议充太足。前三次充电有条件的都慢充,每次使用最好不要低于20%,锂电池用完是很伤的。后面就可以用到剩10%,然后根据慢快充条件充到95%-100%就ok了。零跑有手机APP电池预热功能,天冷建议提前10分钟打开,无论是行驶还是充电,都对电池有较好的疗效。这玩意儿跟轮胎一样有个工作温度,温度适宜时效率就高。 6.车机使用:我也是看了很多视频和贴子才搞清楚了使用方法,之前连胎压都不知道在哪看。这里给官方几个建议:大灯的集成还是手柄方便一些,车机在行驶时真的不方便也不安全,而且大灯也确实不够亮,不够宽,后期考虑要改。更需急改的是电子把手,每次都要按一下再拉开门,如果雨天或者手上提了东西会非常不方便!还有朋友偶尔乘车,站在车外不知道怎么开门,我在车内也没法操作,真的好尴尬😓。希望后面OTA能解决。语音助手很好用,高德地图也解放了手机,就是APP还是有点少,准备用U盘装几个,在车上休息或等人的时候一定要打开露营或小憩模式,提前开好空调和音乐以及座椅按摩,不要太爽 7.续航折扣:今天中午快充充到95%,表显纯电剩余143km,去接了女儿放学来回9公里,然后回老家省道52公里,全程空调+1档座椅通风+音乐,目前显示还剩88公里,我也不知道怎么变多了,但总比变少了好。可能是速度不快(60-90之间),也不堵。还有续航这个东西真的看脚法,当我一直关注着表显电耗的时候,从17开到了19还在往上涨,当我彻底不看它再开一会儿,发现又降到了16,还是得按照自己的驾驶习惯来。老司机不是盖的 8.动能回收:我一直开的轻松模式,动能回收选的弱,打开蠕行,这样开起来就和油车很像了,低速等红灯的时候可以缓慢前行,避免一启一停,后排人吃不消。在正常行驶中该加速就加速,不用怕地板油,但尽量不要一直踩着油门保持速度,试着用油门去控制速度,速度上来后提前判断与前车的距离,适当的松油门,这时候动能回收开始工作,你就会发现又降了速度,又降低了电耗,综合能耗很快也会下来。如果开强档的动能回收,油门一松就会有很明显的制动效果,同车人员尤其是后排会很不舒服,所以我开过一次就放弃了。 9.零跑C11适合的是家用,从外型到内饰都主打一个成熟稳重,所以调校与乘坐都是以软为主,很多车主追求运动,硬派,其实是和车子个性有些偏离了。15万左右的价格,我们就不要拿它去比30,40万的车,也没啥意思。想想以前15万能买到什么车,什么性能,空间,配置,还要什么自行车哦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车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会一一回复。目前正在测试车品,买了一堆,也有很多不适合的,后面再专门出个贴子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我的坐骑是铃木天龙星125踏板车,属于豪爵铃木那个年代的旗舰高端小踏板车型了,当然尺寸也是最大的,长1900mm。整体做工漆水用料比现在的轻骑铃木UU UY都要好不少,车架刚性也不错。实际动力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比UU UY稍逊一点,起步也非常平顺,发动机震动小,排气声音也不大。 本人目前40岁,172的身高,目前西二旗上班,做测试的,在回龙观住,每天上下班来回要18公里,特别堵车,骑天龙星上班非常轻松自由不堵车。目前已经骑行了30000+公里,已经骑了7年多,它的坐高是730mm,本人坐上去完全可以双脚全脚着地。银色车身(颜值几乎是没有的,哈嗯,和好看肯定是沾不上边的),夜晚骑行比较显眼安全。 车座低下的储物空间不算大,但可以放下一顶半盔,和骑行手套、随车工具。但它的最大的优势是宽大的脚踏空间(两大箱矿泉水、几袋米都能放得下),平整厚长的坐垫,原厂尾箱柔软的靠背(我的已经换成爱得乐的大尾箱,可以放两顶全盔,主打一个“不管丑只管实用”)。平时出去玩,如果孩子小,一家三口都能上。真的是买菜、送娃上学、日常代步的神车,是踏板车里的捷达。 骑行最大的感受是加速线性,加速比较缓慢。其中0~60迈的加速还可以,上了60以后就感觉不到很快的加速了,这时油门给到底,速度可以慢慢上到接近100。但速到了90以上后它就会有点飘了,给人感觉很不稳,不是很放心。有一次在四环上80迈左右的高速形式,后轮之前塞的4根辣条突然蹦出来了,后轮突然没气了,当时在最快车道,整个车出现了死亡摇摆,立马吓出一声冷汗,还好我是10几年的骑行老手了,立马打开转向灯,减慢速度,观察后面的车辆,慢慢转移到最慢车道,找个出口下了主路。后来在事故附近找了修车店,换了新胎。 避障方面,城市道路60迈的情况下,需要提前发现路上的坑、石,发现不及时很容易躲避不及摔车。在避障时由于车辆没有ABS,操作上需要连续点刹,就是刹一下放一下再刹一下再放一下,人工ABS:),最好前后刹同步操作,不能捏死车刹,容易车轮抱死导致翻车。骑车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预判,保持前方视野开阔,一般就不会出事。 通过性方面,天龙星车身很瘦,和海王星、铃木的UU、UY一样,堵车时可以走马路牙子,也可以钻车缝,还是非常方便的。没有堵车的烦恼。当然高一点的马路牙子骑上去肯定没有跨骑的大轮子轻松。 避震方面,这个车在骑行中过减速带、过个井盖、过个小坑避震效果不错,比轻骑铃木的UU、UY感受要好,坐垫本身也很舒适,大长江豪爵的做工还是在国产车中数一数二的。但这个车在起步时抖动偏大。跑到50~60时 非常安静,和电动车一样,震动非常小,后视镜看后面的车辆很清晰,没有震的重影的情况。 做工用料方面,虽然车老,但我可以说,它的外观件的做工水平不比本田、雅马哈的差。严丝合缝,塑料件用料非常扎实,漆水质量比较好,耐晒不易变色。它的仪表功能在5、6年前还算不错的,左边机械指针速度,右边液晶仪表带转速,时间,油量,单次小里程和总里程同时显示很实用。有保养里程提醒,转向灯有提示音,油箱同级最大,7.6L。目前油耗目前在2.2~2.4升/百公里,还算比较是省油的。 以上基本都是它的优点亮点,再来吐槽一下他的不足,1)动力方面,体验过大排量的车后,它的动力真的叫不够用,跑到70以上后就得靠悠了,加速非常线性,反过来说就是加速不给力,超车是比较困难的。可能是电喷车就是调教成这样了。2)刹车配置,前碟后鼓,整体刹车偏软,不能骑太快,特别是下雨天、冬天路滑的时候,刹车很容易侧滑摔车。所以只能日常慢速形式,不能太快。3)原厂正新轮胎抓地性能一般,在下雨天、路上白色指示线上很滑,很不安全,我换了半热熔胎。4)原厂卤素大灯,就像煤油灯,看不清楚路,晚上骑行很不安全。 这个车在保养、用车费用方面非常经济,因为豪爵在国内的售后服务非常完善,保养用的机油、机滤、空滤原厂、副厂的都非常多,价格也比较便宜。目前已经换过一次火花塞,换过一次后轮胎,皮带、前轮都没换。平时加的92的汽油,7.6升加满也就50元左右,可以跑近300公里。 总体上我的天龙星,就是日常买菜、送娃接娃、短途上下班代步使用,已经足够了,但不能激烈驾驶,也不能雨天骑行,目前3万公里,估计可以骑到报废。想买铃木UU,UY,海王星的摩友可以参考本篇用车感受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今天给大家说说雅马哈NMAX155的骑行感受,欢迎留言交流。 1、个人情况 本人男,38,173的身高,在北京亦庄上班,是做生物医药方面的,在通州潞城住,每天上下班来回要40公里,特别堵车,骑NMAX155上班非常轻松自由不堵车。目前已经骑行了11000公里左右(一周两次,所以公里数不多),骑了3年多。 2、尺寸与骑行姿势 NMAX的坐高是765mm,本人坐上去可以双脚掌着地。骑行时腿部空间非常大,比XMAX300的空间还大,可以把双腿伸直。长途骑行可以变换腿部摆放位置,缓解疲劳。它的坐垫也比较柔软,它的大哥XMAX300的坐垫要比它硬很多。 3、外观漆水与储物空间 车身颜色是雅马哈经典磨砂蓝,漆水扎实,间隙严丝合缝。印尼大贸进口,比国产的竞争车型PCX160要强一些。车座低下的储物空间有23升,可以放进一顶全盔外架夏季骑行服、手套,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我加装了大尾箱,方便带女朋友出行时可以存放两顶全盔,不用背着头盔走。 4、操控骑行感受 操控方面,骑上它你会不知不觉就想压压弯,发动机声音很好听,很高级的那种,在50~70迈时只要稍多给点油就会开启VVA,由两气门打开到四气门,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会突然让你感觉到它的动力在喷涌而出,超个四轮不会感到费力,不像有的车上了80以后就感觉很费劲了。实测nmax155起步加速至60km/h非常迅猛,加速至90km/h也就11秒左右,也比其他车型更为游刃有余,极速可以到130km/h。这使得我可以轻松地在道路上畅享高速驾驶、贴地飞行的自由与快感。总体上这款车给我的感觉很整,丝般顺滑(我120斤,估计比较重的摩友体会不到(*^_^*))行云流水,很容易骑出人车合一的感觉。另外这款车的车很轻,车头转向角度很大,非常灵活,可以在很小的半径内掉头转圈,四个字:轻巧灵活。堵车时加上他瘦小的车身,钻车缝走马路牙子是个超级小能手。 这款车配备了前后ABS与TCS的安全配置,在过红绿灯突破变灯和遇到路口突破冒出电动自行车时急刹捏出过几次ABS,在车刹捏死的情况下,车身还在往前,车轮被均匀间歇性地制动住了,整个车身很稳,没有甩尾侧滑,之前骑过鼓刹的踏板车,捏出ABS,避免撞人摔车后,才感觉这个钱花的值。我在雨天也会骑行,tcs启动过一次,当时在有淤泥的地面突破感觉失去了一点动力,仪表盘上的tcs也亮了一下,这时应该是tcs启动控制了后轮的转速,当时没有侧滑,看样还是起到了防滑车的作用。 由于我骑行比较佛系,大部分时段都是在60~80km/h的车速行驶,目前油耗在2.1~2.3升/百公里这样,比普通的125都节油。7.1升的油箱,跑个300公里没问题的。 5、功能配置 这款车的用料质量算是同级别里的上乘,和PCX一样,属于top的车型,在配置上给的比本田PCX还足(前碟后鼓),前后碟刹+前后轮ABS+TCS(牵引力控制),无钥匙启动、自动启停、USB充电、全车LED配置,双闪警示灯(PCX引进国内后这也阉割了)。算是天花板的配置了,总是被模仿不曾被超越。 6、用车费用 我平时加的是95号的油,雅马哈厂家也是推荐95的油,油价一天比一天高,但油耗低,所以用车成本还算比较低的。百公里17~18元这样?改装的话,目前没有花太多钱,本着实用第一的原则,装了保险杆、尾箱架、47升大尾箱,手机支架拓展横杆,装了手机支架、胎压监测器(外接的,太阳能款,再也不用经常测一下胎压了,之前在路上被扎过一次,胎压监测器立马报警了,赶紧用随车携带的补车钉临时修补了一下)。平时保养呢都是自己做,这个车没有机滤,只要换机油和空滤,空滤1万公里换一次,机油我用的是豪爵壳牌的全合成65元一瓶,4000公里一换。非常简单,买个扭力扳手自己搞定。 7、美中不足与总结 最后说一下它的美中不足吧,1)前减震偏软,经常触底,在遇到大坑时,会哐哐地触底,就问你怕不怕。后减震又偏硬,后座的人在过减速带时会被弹起来,哈哈。2)价格偏高,目前TCS版本是27800,比国产的PCX160、UHR150还是贵不少的,但整体配置又没有高太多。如果不缺钱,追求完美,又是雅马哈粉丝,那这款代步小踏板、城市通行神器的绝对你是的最佳选择。
#摩托车精华用车感受截至目前,无极在中大排量街车上有过三次努力。 首次要回溯到十年前,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来形容,这款LX650R街车就是当时国产车的天花板,不了解它的朋友们可以回看我们之前的报导《隆鑫无极650R停产的真相是什么?如果现在复产大单缸街车,你会买吗?》。 (无极650R) 铝合金车架及后摇臂、全身名牌以及60%+进口件、超前的设计和高端配置……放在今天仍是一款极其优秀的街车,遗憾的是它没能带来预期的高光时刻,反令隆鑫折戟沉沙。究其根本,一是把大单缸错误地放到了一台街车上,二是油箱偏小,所以即便是宝马的发动机也不行,市场会给出最诚实的答案。 受一纸协议所限,这台650大单缸发动机不能做跟宝马有直接竞争性的车型,但当时中大排量玩乐车型已经起势,想占一席之地只好出此下策——拿它造台街车吧?那次输在了操之过急。 无极在中大排量玩乐型街车上的第二次尝试是2017年。 沉寂许久之后携500R亮相摩博会,这一次新车正确搭载了KE500双缸水冷发动机,实际排量471cc,最大功率35/8500,最大扭矩43/7000,整备质量195kg。 (无极500R) 从外观看LX650R的影子依稀可见,500R传承了前辈的肌肉和阳刚,银色涂装充满未来科技感。 正巧我们之前对这款车做过一场不熄火的八小时赛道耐力测试,发动机非常扛造,操控和赛道表现也获得一致好评——《前无对手后无朋友,无极500R赛道八小时公开耐力测试大卸八块》。 被耽误了好几年的无极意图急起直追,当这款500R推出时,已经放下650R的贵族身段,不再坚持一身铝件和名牌,换成了高碳钢车架,配置以适合、够用为准,把更多工夫下在了调教上。500R的定位很明确,造一款大部分摩友买得起、可玩性强的双缸街车。 不过500R推出之后褒贬不一,有些人觉得它有点草率了,特别是新手们的需求没有兼顾好,同时,街车市场也没闲着地发生着变化,更多新款车型半路杀出,于是无极对这款街车进行了第三次顺势而为的努力改变。 时间来到2021年,近期欧耶菌正在试驾全新的525R,新的动力、新的配色、新的调教和配置优化,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价格:33980元 参数配置 第一阶段测试里程: 320km。 优点: 1、动力强劲,提速快,后劲足。 2、山路操控得心应手。 3、高速行驶稳定。 4、后轮导链槽和侧倾熄火开关提高了安全性。 5、夜间照明效果好。 6、声浪好听。 缺点: 1、油门没有余量,上手需要适应。 2、前泥瓦太小,泥水会溅到水箱护网上。 3、TFT连接手机比较麻烦。 4、气温感应器位置不合理,需要整改。 5、油箱脸蛋和消音器上的LOGO拉低档次。 外观方面,和以往的保守内敛相比,525R这套太空蓝+铬黄的新版花大胆任性、时尚前卫,给第一眼外观印象加分不小。 车身侧面简化了装饰板,撞色线条突出了更立体的视觉效果,饱满的发动机和高耸的油箱营造出强烈肌肉感,多个角度打量下来,全车几乎360度无死角呈现出随时随地的战斗姿态。 作为无极第三代街车,525R最大变化首先还是核心的动力部分。 这台KEL500F直列双缸水冷八气门发动机一反以往先给新厂、小厂做配套的惯例,直接放在无极的新车上投入使用,说明在这台机器上技术趋于成熟,达到了一个心里有底、无需借小厂测试的程度。 跟前代发动机比较,这台机器外形更酷、精细度高,缸头和边盖的金属削切非常光滑,近距离仔细观察缸体接缝处十分严密平整。 准确说可以把这台机器看作KE500的升级版,缸径扩至68mm,实际排量提高了23cc,从471cc增加到494cc;最大功率增加了4.6kW,达到39.6kW(最大马力53.8Ps);最大扭矩提升了7.5Nm,达到50.5Nm,压缩比由之前的10.7:1略微提高到11.5:1。 这也能够解释很多摩友的疑问——为什么要叫525R?它的意思其实是5 and 5,就是功率和扭矩全都升上了以“5”打头。 不过它的升级并不是常规想象的扩缸机那么简单粗暴,而是针对低速线性和持续的加速感进行了动力系统的优化,所以也把大链轮的齿数由45调整为43,不仅降低油耗,同时给后期速度留出了提速空间。 每次停车熄火时水箱风扇就会自己启动,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个是系统自带的设置,由于525R的排量加大,原来的散热系统不能满足需求,整个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体和风扇也重新做了校验,停车时为了避免瞬间水温升高,系统默认自动开启风扇延时降温。
#用车心得【车辆情况介绍】 首先感谢懂车帝平台,让我这个老车主有机会讲讲自己和别克Velite5的故事。思绪一下被拉回到6年前,我和Velite5的缘分始于2017年上海车展,可以说当时被这辆车的外观一眼就吸引住了,尤其在混动新能源送沪牌的诱惑下,沪牌拍了2年没中的我暗下了购买决心。心动那就得马上行动,联系4S店试驾后我选择了时尚增程型,那个年代插混车型不能享受国家补贴,但好在通用公司当时 有1.8万元的优惠活动,免购置税后落地价是28万左右。2018年Velite5价格开始有了大幅优惠,作为首批车主只能用早买早享受和信仰高于一切来 自我安慰。目前这辆车已经陪伴我度过6个春秋,行驶里程2.9万公里。 【用车实际感受】 1.外观内饰:不得不说Velite5的外观设计突破了别克原有的沉稳风格,加入了不少新能源专属元素,整体线条简洁流畅,两侧腰线十分凌厉,造型颇有些科幻感,尾部上翘的鸭尾增添了不少运动感,17寸的轮毂设计也很有特色,应该讲外观是我最终选 择这辆车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出色的外观,内饰方面的亮点就比较有限了,车长轴距定位在紧凑级的Velite5,内饰和别克传统豪华内饰风格有所不同,更像是雪佛兰车型的内饰水平,车内大量采用硬塑料材质,仪表盘和中控屏的UI设计实在比较土,这是我认为最大的槽点。 2.空间舒适度:4.58米的车长,2.69米的轴距注定这车的纵向空间表现一般,我一米七二的身高坐在后排还有1拳多的腿部空间,而且后排坐垫角度较小,乘客会有陷进去的感觉,乘坐时间久了背部会不舒适。因为尾部溜背设计,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受影响较大。前排感受相对好一些,真皮方向盘手感不错,前排座椅有加热功能,但没有通风配置,主驾座椅调节也是手动。 3.操控动力性能:和一些插电混动车型"有电龙亏电虫”不同,别克Velite5使用的这套混动系统具有通用专利技术,纯电状态和亏电用油状态下加速性能差距不大,个人测过几次百公里稳定在7-8秒这个区间,对标燃油车2.0T水准,市区代步绝对够用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虽然账面实力有限,但通用地盘调教的功力还是有的,对路面颠簸的过滤处理不错。操控方面,因为车身高底盘低,车型设计风阻比较小,在上海高架上60码速度过大弯时的车身控制不错,会给驾驶者不少信心,高速路上行驶 100码以上的时速依然感觉很稳,安全感十足。 4.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电耗油耗:Velite5搭载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使用一 块18kWh的锂电池,官方宣传纯电续航里程为116km,实际开下来虚标并不多,6年来经过各种路况综合测试,高速路况打7.5折,市内通勤差不多9折,表现不错。而在增程模式下,配合34升的油箱综合续航里程可达700km以上。此外,随车附送家用220V充电设备,用8安培模式充电需要约10个小时,这一点真的好评,这几年自驾民宿充电基本上就靠这玩意儿。如果使用交流电桩可以在5小时以内完成充电。值得一提的是,亏电状态下纯油驾驶的油耗仅有5L左右百公里的油耗,节能真是有两把刷子。 5.隔音和异味:隔音水平继承了别克一贯的优秀水准,我买的这款车高配版本有BOSE扬声器,市区道路通勤时听歌是一种享受,但在高架上或高速路上,随着车速提升,胎噪和风噪就比较大了,会影响到车内人员交流。尤其是发动机启动时响声非常大,刚开始用车有些不适应。异味我个人没有发现问题,提车后暴晒几天就没啥味道了。 6.智能化和娱乐设施:2017年上市的车型这方面几乎可以忽略不提,车机功能非常有限,车载导航数据原始没法更新几乎没有价值,安吉星一如既往的“慢半拍”,只有 Carplay稍微实用些,然而我是华为手机用户,这个功能对我而言也没用上。 【优缺点总结】 先说优点:首先就是颜值高,外观有型,记得刚提车时路上的回头率超级高。第二,通用这套增程混动系统在当年在插混领域技术是领先的,双排行星齿轮组结构加两组 12极交流永磁同步电机,18度的锂电池带来的纯电100多公里的续航,省了很多 油钱,我已经心满意足了。第三,6年来“小蓝”V5勤勤恳恳,没有发生过大的故障,解决了我上下班通勤难题,扩大了双休日的活动半径,感谢它的无私陪伴。 关于缺点:一是后排空间尤其是后排中间的设计是硬伤,应为T型电池组布局,后排 地面中间隆起非常高,无法坐人,导致该车实际上座位是2+2的布局,小俩口用车还 凑合,但有了孩子后空间不够,换车势在必行。二是因为通用这套混动系统非常复杂 ,三电系统如果发生故障,8年质保期过后发热维修的费用会比较高,这也是我目前比较担心的地方。作为Velite5首批车主,我对这辆车总体是满意的,希望大家用车顺利,也期待能在这里和各位车友深入交流用车感受,再次感谢官方车友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