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队长丶:21年底在上海搬了一次家,房东刚好两个车位,于是萌发了帮老婆圆mini梦的想法,回福州直接冲向4s店,刚好展厅有辆cooper艺术家五门现车,灰外棕内,座椅居然还是皮的挺惊喜,于是找销售直接砍价,纸上报价31出头,懒得废话小刀直接砍30,能成就带走,销售小哥是个新人,象征性找经理迂回了几次后就成交了,半个月后提车。 然而所有的美好都停留在了提车之前。之后一年多发生的各种事情,消除了我们对于mini的所有好感。 事件一:电瓶坏了。22年赶上上海口罩,被困家中两个多月,期间大概每周有一天在小区内开半小时,一个月后mini突然启动不了(我自己还有辆18年的S450,老电瓶,同样每周一次的启动频率,2个多月依旧满电)搭电后各种空挡拉高转速,也没能给电池充上电,上海4s店来人后检测结果是电瓶亏电坏了,不属于质保只能自费。当时非常无语,由于是异地处理,也就懒得和4s店计较了。但更气人的是换了新电瓶后,在福州开了一个月,再次出现亏电报警!送回买车的4s店(福州仓山中宝,服务极差,后续慢慢说)检测了好多次,终于查出来是4s店赠送的行车记录仪漏电了。。和4s店吵了两次勉强送了1000块的保养抵用券。个人觉得这并不是难查的问题,但两边的4s店都有甩锅不想担责的意思。 事件二:空调不制冷。这个问题经历了五六次,头两次自己好了,4s店当然不管,第三次送回4s店检测:查了两天查不出啥问题,重新加了制冷剂还是啥的,又恢复正常给送回来了。第四次,发现不制冷,但送去4s店的时候恢复正常了,仓山中宝居然怀疑我们操作不当,他喵的老子开了几年车,也买过好几辆车,居然被人质疑不会开空调。。第五次是在高速上出问题,30多度的天气空调不制冷,丈母娘孩子都在车上,险些中暑,行程耽误也没来得及及时送到4s店。第六次发生在这个月,老婆学机灵了,交车的时候当着修车师傅的面录了个视频证明确实不制冷,这次的说辞是传感器出问题可能性最大(我的理解是其他有没有出问题不晓得),换了传感器之后,暂时这几天还没遇到。 事件三:胎压频繁报警。这也发生过很多次,依旧是送到仓山中宝4s店,前几次的答复依旧是没查出原因,重新刷了下程序就把车还给我们了。最近的这次先去了朋友的修车店检查排除扎钉子的问题后再送到4s店,答复万年不变:查不出问题,给轮胎稍微打了点气不报警了又把车还回来了,电话里我质问售后如果不是零件有问题,那是不是这款车的通病?售后情绪激动极力否认。反正车没问题,查不出毛病,有问题的时候送到中宝停几天,只能服务到这,也不帮我们往上面反馈,就是摆烂~ 事件四:车内异味极大。新车提回来之后大概在太阳下暴晒了一周,窗户门都开着,异味几乎没有减弱,各种除甲醛的都用了,大概持续了半年多浓烈的异味。老婆和儿子都有鼻炎,本人咽炎,每次上车味道都受不了,打喷嚏咳嗽少不了,儿子还吐过一次,也许是真皮座椅的原因,应该是用了很差的材料。 目前我们已经对这个大洋彼岸的工业垃圾毫无好感了,对于福州仓山中宝这种摆烂的4s店也表示不会再去消费(之前看7系就因为退订金问题投诉过一次),希望福州打算买宝马的朋友们也可以回避这家店 最后聊聊这款车的配置吧,正如标题所述:工业垃圾。除了外观可爱小巧好停车之外一无是处。 1,底盘:买车前就对mini的硬有所耳闻,觉得自己买的不是jcw应该还好,没想到提车第一天老婆丈母娘开回来路上被颠得快吐了(还是高架路面)平时过个减速带车子都要起飞,上一次买过这么硬的车还是A45。。试驾的时候时间短路程短,加上销售哔哔哔可能会忽略,建议想买的一定要多试驾几次,当然最好别买哈哈! 2,复古的座椅调节,座椅靠背全手动,上一次开这么简陋的车,还是驾校教练的破大众。真不把国人当人,啥垃圾都当豪车卖。 3,动力。本人买东西比较急,当时现车只有1。5T,2。0要等三个多月,没得选。由于车轻,mini的1。5也算够用。 4,方向盘非常重,之前开的车里,日系就不提了,汉ev也算轻的,7系s级中等,18款3系运动模式算是开过最重的了,没想到mini的方向盘比这些都重的多,我一男的都觉得转不动,妹子们好好感受下。 5,远光比较暗,车灯配置应该也很低,晚上开高速慢些。 6,隔音,胎噪风噪各种噪,想听啥都有,立体环绕。 这几年开过不少车,也买过好几辆,最初的3系,到汉ev,然后是S450和A45,很能理解车无完车的道理,但大部分车都是优点多缺点少,唯有mini,工业垃圾,尽早退出中国市场吧!
检车家:不到9万公里的R36旅行版真难得,大哥18万当场拿下这台13年老大众
撸车师兄:9款主流燃油宝横评测试,原料相同但各有特点,哪款适合你的车?
咱俩竟然会如此相似我也是首先排除日系车。不过我看的车都试驾体验了,我看的车不少,有大众福特别克雪佛兰,长安长城奇瑞吉利欧尚捷途红旗奔腾荣威传奇,耗时三个月,综合对比,空间动力配置舒适度,最后买了星越L
猪不宰虎:关注这款车很久了,从最早的博越、星越,那时候流行溜背,后来星越l上市,我就被外观折服了,今年有换车计划,就置换掉了老长城,五千的补贴还没到账。 其实在看车期间也有过很多备选,首先排除日系,虽然很喜欢皓影的外观,但CVT什么的爱不起来,省油不是我先决条件,再者是性价比太低了,同价位下配置用料完全没法和国产比,再者是美系,首先是雪佛兰的探界者,降价很多,上2.0的配置也算丰富,我五一去4s店里竟然是唯一的顾客,和隔壁的别克对比明显,后排空间不太行,没有试驾,心里就像放弃了,昂科威S,昂科威plus也都看过车和深度了解过,但4s店的态度就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还各种费用,而吉利一丁点额外费用都没有,上牌费也才120,还是三年免息。试驾过23旗舰款星越l后就基本决定拿下了,试驾还让体验了零百加速和紧急制动,体验满分。 外观:比较饱满,稳重,偏商务,最满意的就是外观,至于颜色得看车型,我个人觉得白色最好看 内饰:皮质和翻毛皮的用料很多,设计也很不错,大屏用得不多,但科技感很足 配置:旗舰款配置很丰富 空间:无论作业和后备箱都很充足 驾驶感受:动力充沛,侧向支撑很足,操控起来信心足 缺点:对我来讲没有明显缺点,油耗之前有心理预期,跑了两次省道,油耗7-8,平时上下班市区为主,平均12个,在接受范围内,要想省油就不买这车了,排量和动力摆着呢。 还有其他车友提到的车机卡顿,方向跑偏,行李架松动等问题暂时没遇到,但我会特别关注下。 就拍过一张贴膜时候的照片,以后再补吧 最后想表达下国产车与合资车的观点:很多人还是只认合资车,我的态度是不是合资不好,而是国产车已经足够好了,没必要再跪舔合资车,同事一开始劝我买合资,哪怕配置低点,直到他坐过我的车……但也有的人明知合资性价比不行,也愿意为车标多花几万块钱,这是消费心理问题了,不去讨论这些,所以结论是如果有足够多的预算,消费观念是宁选贵的不选对的,不在乎性价比,那就买合资,无可厚非,我在有限预算下买这车觉得很值。 合资与国产也属于相爱相杀的关系,如果没有国产,合资也不会在最近几年增配或降价,而没有合资,国产也不会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