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L新人打卡5月份拍到上海车牌,对比了几家店各家报价差异不大。刚好其中一家通知店里到现车40豪华动感Q50L-2022-2版本。比上一个版本多了照地灯,舒适头枕,指导价涨到417600元。 最后谈下来,裸车价加购置税合计35万,保险7600元,临牌300元,合计35.79万。送3次常规保养(不含工时费),贴膜,行车记录仪,镀晶。 建行贷款27万,年息3%,计划一年后提前还款。等额本息方式,利息支出8100元(贷款协议写着提前还款要交未还款金额2%违约金,银行贷款经办销售说实际不用交,有没有哪位兄弟实际提前还款的,评论区交流下) 群里也有兄弟35.3万签合同一两个月后提车的,同样贷款方式定下的,懒得再等车就按现车定了。 预计本周提车,后续再分享用车体验!
#汉EV创世版打卡2022.06.25,将汉赤帝提回家啦!开了两天,感觉特别舒适,下面就介绍一下我的购车过程吧,给大家做个参考。 比亚迪的新能源电动车我也是从汉开始关注的。大概在2020年,汉当时一上市,就被他好看的外观所吸引了。后来又了解到,新能源是未来的趋势。然后又有最安全的刀片电池的发布,逐渐的对比亚迪的技术和电动车越来越看好。 自己平时也打过网约车,会遇到很多其他品牌的。包括特斯拉的车,都有坐过。经过多方对比发现还是比亚迪的汉,性价比最高,外观也是最帅的。先说一下特斯拉的缺点吧,优点我就不用说了。30万的预算,买一个特斯拉只能买一堆塑料和小一部分的智能驾驶。想要买一个完整的特斯拉自动驾驶都得去到40万往上了,而且内饰也不比汉的好。其他品牌的就不用说了。基本上30万就没有能比得过汉的,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去对比一下。 另外说一下小鹏汽车。小鹏汽车我去试驾过,动力还是可以的,智能化也很足。但由于小鹏汽车的电池安全性没有刀片电池好,另外小鹏汽车和比亚迪汽车,这两个肯定是选比亚迪更好一点。 好了,说说我买的这个2022款的汉创世版吧。 其实一开始我关注2022款的汉并不是纯电的这个版本,而是dmi混动。因为去年我就听说比亚迪在2022年将会发布一款纯电里程超过200km的。混动车这个里程在去年是非常吸引人的。你要知道在2022年还有很多混动车型的顶配才100km。所以今年的汉一上市我就订了242km的混动版。 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混动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4月份到6月份,比亚迪的股票大涨。让我小赚了一笔,因此我买车的预算,也从低配25万变成了高配30多万。这个时候就有汉dmp和四驱混动或者千山翠可以选了。 我下单的时间是4月30号,定的是242版本的 dmi。但是听销售说直到7月份才开始生产,交付都得去到八九月份了,太难等了。其实直到6月12号我定的都是混动版的,没有想着说换成纯电的。但是当时已经有千山翠的实车在展示了,我就去店里实际看了一下,没想到这一下子就改变了我的购车计划。到店之后看了千山翠,也看了普通的四驱版本。然后我发现千山翠的版本确实做工非常的精良,比四区的ev版要好的多(这几款的对比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其他的各个方面的配置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千山翠和Dmp都是没有实车的。四驱ev版确是有实车的,而且是我们看中的那一款的红色外观加橙色内饰。 于是经过一个星期的斗争与思考,各个方面的综合考量。我和我媳妇儿最终决定了买纯电版的(她从一开始就反对买纯电版,只想买混动,经过我的深入分析和解释,她也接受了我的观点。)。原因是我们已经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未来的几年充电桩将会越来越多。然后现在回老家,高速公路上都有充电桩了。现在的快充30分钟就能充几百公里,基本上你开油车路上也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那这一比,其实只多了10多分钟的时间。还有就是我们租的车位可以自己装一个充电装,平时的用车成本将会非常小(谷电3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几年纯电市场占有率一定高于混动 所以我们在6月18号就去店里看了实车,即车的编号属于我们的车然后跟销售说,我们期望能6月25号的时候办一个提车仪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销售也很给力。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车检以及车牌号都给上上了(车牌上号,等我单独再写一篇文章)。这里必须给销售点个赞。 6.25中午在4s店,销售给我们办了一个提车仪式。当天下午我们就把车开走了。当天开了50km的高速。这个车的动力非常的足,因为是四驱的。我现在看到的平均耗电量是18度/百公里。空调我们都开的是2~3档,也挺大的。 为什么没有定低配的,因为我们是冲着一些智能驾驶才选的电车。低配的少了很多的智能驾驶,选装包价格只差了两万。果断上了高配,另外低配的没有现车,高配的是有现车。 我们当时选的这个颜色很多店子都没有红色,差不多问了七八个店,大部分有的都是黑色,灰色。再说明一下,现在汉ev2022创世版很多店子是有现车的。是不需要等待的。而DMP dmi等等都是需要等两三个月的。 最后说一下大家关心的价格吧。汉ev四驱610km创世版28.86万+2万选装包+2000赤帝红+1000上牌费+9000保险=32.06万 说一下免息分期。Dmi dmp都是可以分12期以上,最高贷款20万。这个四驱的ev只能12期贷款10万。 手续费是3000,感觉没有必要了,所以我们直接选择了全款。 讲一下保险,保险只保28.86万的基础款,选装包是不保的。所以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官方不出一个30.86w的顶配版,而是以一个选装包的形式?byd的这个设计真是莫名其妙(低价的121就有三个版本,高价的只有一个版本,加选装包)。 写不下了,有什么问题评论见吧。
#最美改装【车膜来源】 提车半年了,上海全面解封了,第一件事去4S店把首保做了,天天渐渐炎热起来,防晒成为首要需要加装的用车需求!之前在雪铁龙商城,用积分兑换了一个3M的深色全车防晒玻璃膜,是我打造‘黑武士’的第一步。防晒膜在墙角吃灰三个月,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贴膜目的】 1. 保护内饰:大部分停车是在露天情况下,为了保护爱车内饰,减少紫外线对内饰损害,全车玻璃膜有必要; 2. 增加隐私性:车内属于比较私密环境,好的膜可以阻隔车外视线,也能防患于车内物品被盗; 3. 为了健康:内饰大部分是人造材料,在常温下属于比较稳定的,极度高温会破坏材料分子,释放有害气体,汽车密闭环境,势必威胁家人健康; 4. 节能环保:油价高企不下,空调属于耗油大户,隔热膜可以很好的减少高温,降低空调负荷,绿色环保; 5. 增加安全性:用车出事故,碰撞势必导致玻璃破损四溅,粘性强的隔热膜可以减少玻璃溅射带来的二次伤害。 【贴膜价格】 原本想在4S店贴,奈何他们没有这个服务,把我推向对面贴膜店, 工时要价500元,我觉得价格虚高,是因为疫情后开始涨价到处找补了?后来经朋友推荐了一家汽车美容店,离我家4公里远,谈好价格:普通膜工时费300元,金属膜500元!周日驱车前往。 【贴膜过程】 贴膜师傅和老板看了下,确定是普通膜,要价300,开始贴。整个过程耗费2个师傅3.5小时,满头大汗,确实辛苦! 1. 前挡:为了安全性,前挡是透明的无色的,所以隔热率低于车门玻璃隔热膜。 最难贴的就是前挡,贴膜前需要在车外比对前挡风玻璃大小,裁切相应尺寸,就在我车玻璃上美工刀切膜,真担心给我玻璃划花了。最难的步骤就是需要先加热枪炙烤玻璃膜,温度的把握很是关键,温度高了,膜坏了,低了,粘性降低,贴好了气泡也会很多。师傅说我这是横切膜,需要从中心点开始,往左右两边炙烤,难度高。烤完左边,师傅找到我说,右边有烤坏的几率,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心都揪起来了,好在最后没出问题。前挡确实难搞,角度也很高,面积也很大,刮子都用了三个不同类型,各有用处。 2. 后挡属于深邃的黑色了,是我想要的颜色,和尾翼的黑色可以融为一体,配合上双X尾灯,一体化更强。后挡比较好贴,裁切尺寸也无需前挡那个精准,因为后挡玻璃边缘是有黑色部分过度的。300度温度枪炙烤加热,打开尾门,拆掉隔板,20分钟就贴好。 3. 车窗玻璃,四个玻璃,花了一半时间。车窗需要很轻准的切割,好在人可以站在车外,没有那么热【贴膜不能开车上空调】车窗是车主后期使用频率最高,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师傅反复叮嘱, 72小时内不能打开车窗【后面给我停车卡的时候,还嘱咐了:出园区下车给保安停车卡,不要习惯性开车窗】 四门玻璃膜的整体性很强,隔热率很高,隐私性很好。外面不近看,很难看清内部,内部看外面,清晰度很高,只是稍微增加了一点浅灰色。属于单向视觉透视的感觉。很好地满足了隔热和隐私需求,满意! 4. 三角窗,用剩余边角料贴就够了,三角窗也是透明玻璃和黑色边缘过渡结合的,贴完之后,不近距离看的话,一体化程度很高,近距离是考验看出来两种黑还是有区别的。【没有高配版的黑色三角窗一体化的黑色好看】 【温馨提示】 1. 老板会和师傅打配合,反复推销店里产品,一开口就是我的膜不好,贬低我的膜,推荐他们店的膜,大家不要信,除了谈好的工时费,不要有其他任何消费,这个时候要理智,要坚定,不能当冤大头! 2. 前挡不要贴很多东西,比如ETC,贴好膜再去装。台面不要放很多七七八八的东西,既影响行车安全,也增加贴膜难度,阻碍贴膜的东西,师傅都要取下来,再装上去,就不容易了。 3. 贴好了不要开车窗,阴凉通风处静置72小时,避免停地下车库或者直接暴晒。我是停地面架空层车库的,没有地下车库的阴暗潮湿,也没有露天车库的暴晒,不影响车膜贴合度和耐久性,也不容易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24小时内找贴膜店,重新补救下。 ⚠️【关于后视镜晚上能不能看清】 因我是颜控,所以前门玻璃膜没有切割小窗口,从里往外看,透视性良好,夜晚开车看后视镜没毛病,亲测可见! 🙏感谢圈主 糖圈圈EA 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