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安温州苍南体验中心
新能源市场竞争进入到下半场,并不意味着上半场就已经结束。事实上,作为汽车新能源转型的基础,电动化只是到了一个瓶颈期,谁能率先突破这个瓶颈,谁就会在后续竞争中赢得先机。这个瓶颈,就是电池。行业公认突破这个瓶颈的关键就是全固态电池。
境心说车
如果你最近计划购买一辆新能源车,或者已经拥有一辆新能源车,那么这篇文章一定是你不容错过的。在这里,我想借着我最近的用车经历,向大家分享一下电动汽车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续航焦虑和充电问题。
温州晨裕一汽丰田4S店
【温州推荐经销商—温州晨裕丰田品牌店】24小时贵宾尊享热线:17090579171,尊享VIP快速通道,一对一服务!可靠品质始终如一,电动化技术深厚积淀,续航里程高达616KM,30%-80%充电仅需27分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不焦虑,更自由!
用户6309760556325
有温州大哥最近提车的吗,就做厂家免息的。多少落地
提问有没有温州地区大哥,现在温州行情 max 多少能落地了,厂家金融贷款。
好学微风XR1
选择购买纯电奥迪Q5,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买回家后,妻子儿子女儿一起商量在APP给车子取名字,各抒己见,最后一致同意用儿子的建议给车取名:“乐迪”。用车已经3个多月,跑了8000多公里,用车体验,我给这车打99分! 首先,7座空间很宽敞。以前开的轿车,初换这车时感觉车太大了,驾驶不适应,停车入库很麻烦,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了,这些问题不存在了。其空间大的优点却让人俞加悦悦!今年正月走亲戚,姨妈姑妈坐我的车,7个大人,一点也不拥挤,方便实用。周末,带上家人自驾游,二、三排座位放下来就成了一张1米5的床,很是实用,周末出行露营功能让一家人很开心。 其次,继航数显真实。以前看到网上喷子们讲纯电动汽车的各种不是,而我及身边用了电车的都是说,开了电车的人就不会想再开油车了。继航里程忧虑根本不存在,到处是充电桩充电站,几下块钱充满可跑几百公里,那个爽!有人说,质保期一过,得花好几万换电池呢。如果回答,过好当下,似乎会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之嫌。但,10年后,各种情况会有什么变化,谁能定论?10年的科技变化,固态电池等等都将出现,到时候很可能电池不怎么值钱了。现在谁也说不清。不是吗? 最后,要说的是,确实物美价廉。价格实惠是很重要的。姑且不论我们经济实力是否允许,我们以前没有买BBA买的,纠结现在想买,但又想买纯电,那么,正好一举两得了。实现了买BBA的想法,又实惠到很能接受的价格。而且,不必像油车那样挑惕要加95、98。这车销售量不大,但这正是物以稀为贵啊。说实话,确实不希望自己开的是街车。车企能有销售量,保持下去,把握平衡点就行。 当然,打99分,是认为还有一些感觉需改进的。地贴和后尾箱是毛毛的,4S店没有用自购的不怎么吻合的地贴敷衍了事,导致第三排地贴也无有。建议厂家统一规范,不能让销售电随意为之。 奥迪,加油! 乐迪出发!
蓝色的007
提车到现在一个半月不知不觉已经驾驶了5000公里了,用了675度电,然后我都是在家充的,家里0.6元一度电,相当于五千公里电费花了675*0.6=405元,这个电费是真的很省,405块钱油车才跑多少公里,电车跑了5000每次充满差不多30块钱。 来之前有问过销售,首保是免费的,很多人觉得电车没啥好保养的,但我感觉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列举一下我们电车的保养需要做哪些项目: 外观检查。包括车身、大灯、胎压等,电动汽车还需检查充电插口,查看插头是否松动、橡胶圈接触面是否有氧化或损坏。 机舱检查。电动汽车线路更多,需要特别检查一些插口接头以及线路绝缘防护情况。 底盘检查。包括动力电池护板、悬挂部件、半轴密封套等,确保动力电池组布局安全。 更换齿轮油。电动汽车通常配备单速变速箱,需要定期更换齿轮油,以保证齿轮组和驱动电机正常润滑。 刹车油和防冻液检查。虽然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但刹车油和防冻液的检查仍需按照厂家规定的周期进行。 三电系统检查。包括电池组的情况、电池电压、SOC电量、电池温度、CAN总线通讯状态等。 更换空调滤芯。根据车辆所处环境灵活更换,以保证车内空气清新。 定期检查关键部件。如轮胎、制动系统、轴承等,及时更换磨损部件以保证性能和安全。 电池保养。延长电池寿命,避免过度放电和过度充电,进行浮充,注意防水、防晒、避免碰撞和摔落。 电线和电机检查。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开裂或接触不良,及时更换有问题部分,电机需清洁和润滑,并进行电气检查。 保养周期。一般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半年左右进行首保,之后每10000公里/1年保养一次,不同车型略有差异。 自修保养。如使用WD-40等清洁剂进行自修保养,包括门把手、充电接口等位置的清洁和润滑。 然后我们这边的4s售后还会给你内外洗干净,快到5000公里的朋友最近就可以不用洗车啦,可以来4s免费蹭一次内外洗,保养做好了,我们也可以更放心的开,不担心有啥小毛病,因为师傅都给我们全部检查过了。 差不多在休息厅等了一个小时吧,售后人员过来说我的车已经保养好了,看着干干净净的007可以美美的开回家了
聚焦影视优质电影速递
提问H6 max 置换补贴为什么各个城市不一样?经了解合肥的补贴5000、温州的补贴8000、江苏区域补贴10000等,按照了解,这个置换补贴是厂家补贴,应该是统一的,哪位大能能帮忙解释一样
连江茂洁自来管道清洗
提车一个星期下来,感觉车子确实漂亮,对于开惯了燃油车的我来说,纯电动汽车确实够劲,但是用了七天,目前发现了不少问题,不知道其他车主有没有这种情况: 1:上路第一天四个胎压全部预警 解决:重新设置,恢复正常 2:导航突然没信号,一直在转圈圈 解决:重启屏幕,恢复正常 3:锁车后,左后车窗没有自动关闭 解决:因为是偶发,所以还在验证中。 4:上自动洗车机,挂N档车子还是驻车状态,不能动。 解决:售后说要踩一下油门才能解除手刹,到现在还没有印证,不知道真假。 现在说说拉胯的地方: 1:噪音太大,密封性不好。 2:音质太差,虽然说有20个喇叭,但是还不如手机上的音响。 3:方向盘烫手,稍微晒一下太阳,这个方向盘就握不住了,太烫手了。 目前就说这些,后续的其他方面等深入了解后再发表,至于价格方便不方便透露,因为便宜,怕伤害到经销商,毕竟厂家有价格保护,等以后再说吧。
高级铅笔lgX
油车现在为什么还有人买?跑长途加油站哪里没有?加满油10分钟就出发;电车:1跑长途排队充电不方便!如果是大城市用电动汽车还可以充电方便,2电动车底盘是大面积的电池,假如跑不熟悉的街道不小心磕碰到电池厂家是否会给你免费更换;还是自费更换?油车就不用担心底盘磕碰问题底盘下没东西!
汤解轮
买电动车不是买厂家商家是宣传那样的能跑多少多少公里,他那样的广告宣传水分很大,什么风阻只有上了80码以后,越跑越快阻力越大,80码以下影响不是那么明显,我们城市通行时间占80%左右,所以对一个电车来说,风阻也不是主要的,电机越大耗电越高,轮胎越宽摩擦力越大,还有重量,其次才是风阻,这四个是消耗能源最主要的因素,我们买电车主要是买电池能充多少电,是最主要的,为什么上海所有的电动车,100km十度电,主要是他的电机小,车子轻加上它的水分,所以我看电车宣传广告,从来不看上海所有的电车,基本都是一样,至于电机效率,也不可能只有上海就用,别人也用,所以上海的电动汽车,就是身体虚,血虚,气虚。
上汽大众苏创鸿坤
引言: 自从我购买了大众ID3,我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这款车不仅为我带来了便利和舒适,还让我对电动汽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篇帖子中,我将分享我的用车感受,包括驾驶体验、续航里程、充电设施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一、驾驶体验 首先,我要说的是大众ID3的驾驶体验。这款车的动力性能非常出色,无论是起步还是加速,都表现出色。它拥有流畅的车身线条和良好的操控性,让我在行驶过程中感觉非常稳定。此外,ID3的悬挂系统也很优秀,路面不平的情况都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二、续航里程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续航里程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大众ID3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不错。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它的续航里程可以满足我的需求。我可以在城市中自由穿梭,无需担心电量耗尽的问题。当然,在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这也是所有电动汽车的通病。 三、充电设施 在购买大众ID3之前,我曾经担心过充电设施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充电设施已经相当普及。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住宅小区,都配备了充电桩。此外,大众ID3还支持快速充电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满电量。这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四、售后服务 最后,我要谈谈大众ID3的售后服务。购买这款车时,我选择了厂家提供的质保服务。在质保期内,如果车辆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厂家都会免费维修或更换零部件。此外,厂家还提供了24小时的客服热线,随时解答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我倍感安心。 总之,大众ID3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电动汽车。它不仅为我带来了便利和舒适,还让我对电动汽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享受这款车带来的美好体验。 整个ID.3的内饰设计还是非常简约的,整体也比较符合我的审美,不足的地方,一是来源于价格所致,车内硬塑料件比较多,其次就是将大量功能配置全部融入到了屏幕里边,就比如自动驻车、车道保持以及一些模式选项,由以前的物理按键,都转化为了触控设计,反倒是变得不那么方便的,还有一个就是主驾一侧车门上的车窗控制开关的设计,取消了燃油车四门四键控制的设计,改为了四门两键加一个前后切换的触摸式设计,触摸式的切换键,使用起来体感特别差,还不如独立按键。
没事修长城
一购车提车 11月份沃尔沃EM90的这个发布会,其实大家估计都看了。有很多车主对它充满了期待包括我自己。因为听说厂家要在这个车型的销量上控制在每年2000到3000。他如果定价在70左右的话我觉得还可以。一来呢,它是比日系的那些老旧车型在车身骨架刚刚说过确实先进了很多。安全性这个是必须的前提,不想再出现像出现事故打不开门的情况。二来要比极氪009定位高,品牌稍微好一点商务水平更好一点,所以我觉得贵的十几万我能接受。 在我买的时候呢,已经错过了购置税赠送4万的一个优惠。不过目前还是有这个首轮车主六年质保和三大件的终身质保。用起来的话还可以,这台车的话用了五六年陆陆续续可能也会替换掉。 然后在买车之前也问了心向瑞典关于EM90的一些问题。下定的时候他还送了我很多福利,感谢一下。 因为我定的是黑色米内,所以比其他的网友们感觉要提车快一些,了解到目前金色的还有白色的,灰色的,目前提车的都很少,黑色的快一些。4s这边先带我验车,看了看外观内饰,车辆没问题的后又给沃尔沃补了车辆尾款,开了发票。保险大概1万6。 二用车分享 1.提车有个七天左右,我已经提前上牌了。特别要说的那个官方的羊绒地毯,那种做工特别好,一点儿都没有味道,就是传承的沃尔沃多年来这个倾向于环保的一种特性。 车买回来一周一直没有贴车衣也没有做装饰。主要是因为要上牌拍照片,连太阳膜也没有贴。但是这个车金额比较大,建议大家早早给他弄一些保护性的措施,这样的话刮着蹭蹭不是特别心疼。 我这段时间订个车衣,然后施工完给大家看看,据说目前很多厂家还没有EM90的车衣的电子数据。 2.操控空气悬挂: 其实这个车我开的少,我主要是让家人还有公司的人去用这个车。目前来说加速慢,这个没有办法,我觉得反而平稳一点儿的车更惬意一些。那这个车也是有空气悬挂的高级调节和驾驶模式调节的。运动一点的话,它的车身姿态会降低,而且空气悬挂会很硬很硬啊。如果是舒适模式的话,可能会高一些,然后会软一些啊,这个大家可以在试驾试乘的时候体验一下。 3.静音和空间: 说完空气悬挂再说一下这台车的静音,这是这台车很大的优点,它在起步行驶中它的噪音真的非常非常低,可能跟它双层隔音玻璃的这个原因有关。空间方面第二排是皇帝位,这个大家都知道,空间特别大。第三排的话,说实话基本不会有人用。因为这个车,就第三排我感觉跟沃尔沃XC90一样,都是用来应急的或者搁一些物品比较好。后备箱的容积不是特别大,够用。 4.智能化和内饰: 而且中间儿那个屏幕也可以用手势或者遥控器去开启关闭,包括你也可以开启。这种智能化还是做的挺好的。这里按摩通风的话要提醒大家一下,就是如果选了羊毛座椅的话这个车是没有通风功能的。我个人自己比较喜欢米色内饰,所以我就选择了米内。而且北京的夏天确实也是非常非常热的。 5.音响:是这台车很大的亮点。如果大家仔细听的话,会高于极氪009好几个档次,而且它的这个音响的装饰面板在前排头枕上,还有门上它的这个高级感更好。 6.续航: 车辆的话,目前开了几天啊,基本上还没有怎么跑高速,只跑过一个100公里左右的简单的短途高速。目前来说把车辆的电量充到九成用到只有15%的话,它大概能跑个480公里左右。我觉得日常通勤四天充一次电,觉得还是可以的,比较省心。 7.充电:我建议大家买这个电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必须公司或者家里有充电桩,如果没有充电桩的话,补电很麻烦。这样会影响车辆的使用效率,会浪费时间。如果家里没有充电桩或者公司没有补电的设施的话,不建议大家买这个车。 三再给大家总结一些关键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去选择车辆 优点 1.车辆的设计比较新,安全系数高,智能化比较好。 2.这辆车的内饰非常的环保,没有太多的异味。 3.整车的隔音玻璃相对更安静一些。 4.座椅非常的有质感,值得去购买。第二排两个座位皇帝位,音响感受更好。 5.首任车主的终身三件质保这个是比较实用的,用起来会比较省心一些。 缺点 1.该车是电动汽车,不是插电混动的所以它的高速能力弱一些,尤其是节假日补电在高速上相对困难。 2.在冬季或者是雨雪天气,它的操控会弱一点儿,加速也比较慢。 3.这辆车比较大,不适合自己去驾驶更适合自己去乘坐。 我觉得这台车定位于商务MPV更好一些,接待用起来还是低调有品质。 四结语 说实话买这台车还是很兴奋,毕竟它是一个很大的玩具。男人嘛都喜欢汽车,提车五天后就跟大神心向瑞典一起约着在北京的北四环附近,给这车拍了几张图片,留个纪念。车轮转起来的时候,稳稳当当的跑在大街上,我觉得这个车还挺有气势的。随着后期的OTA升级,期待有更多更多的功能。最看重的还是这台车的安全性,还有它带来的静音性。冬天提前插上充电桩,可以给电池加热,续航估计掉40公里。目前给大家分享这些
龙洋青松哥
排除众议,走自己的路,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又合适的车。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综合对比,如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经济性,实用性等对比,魏派蓝山综合性价比还是可以的,所以选择了蓝山。2024年3月7日下定蓝山四驱加包,2024年4月5日到杭州提车,先开至嘉兴玩一天,然后开回温州瑞安。全程驾驶无压力,座椅宽大舒服,坐姿高视线良好,超速轻松,过减速带底盘回馈扎实,方向盘轻盈,转向不虚。车载智驾也够用,初开蓝山也不敢全信智驾,毕竟是开了20几年车的老司机,驾驶经验丰富。蓝山的自适应巡航可用,NOH也可用(经常退出有恢复,可能是信号问题)。特别是杭州到温州的高速路山路转弯多,隧道多,基本上都是自己接管方向盘驾驶,连续开了5个小时也没有觉得累,说明蓝山的操控性强驾驶轻松。 蓝山的外观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有所爱,我觉得蓝山外观比较大气,辨识度高,不像某套娃似马桶盖车头。 确实蓝山是非常适合自己家用的,平常市区用电,偶尔高速长途用智能混动或用油都比较方便,没有续航焦虑。蓝山配置丰富,安全性好,行驶质感不错,用料也扎实,虽然车身高,但行驶起来不晃荡,车身刚性还可以,转向灵活,车内空间大,座椅宽大舒服,第三排也不挤 平时晕车的老妈和丈母娘居然坐蓝山不晕。 目前总共才行驶760公里,暂时发现蓝山的两个缺点,一是驾驶侧门不怎么好关,经常没有关好,需要用上力度才能关好;二是小魏同学反应不是特别机灵。 温州地区蓝山车子不多,没有烂大街,很多人不知道魏派只知道长城,建议厂家在品牌这方面还要加强建设。
昊铂fan
之前开的本田URV,开了7年,车子还挺好开的,不过总跑长途感觉每个月加油太心痛。于是就准备换一台电车。在各大4s店到处寻觅,看了阿维塔,智己,比亚迪,奇瑞星途,极氪,问界一大堆品牌,总是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意。或是因为外观或是因为试驾操纵性能不行,所以一直没有下手。 在懂车帝上也看了很久。发现一个相对没有什么宣传的品牌昊铂,说是广汽埃安的高端品牌。因为之前本田URV也就是广汽的冠道,所以对广汽挺信任,在合肥搜了一下正好有4s店。4月1日下午去到浩博长繁4s店,店里人不多。一进门就看到昊铂HT,进去一坐感觉座椅空间都还不错,于是就向店里一个年轻小伙子咨询,后来才知道是店里的卢经理。小卢对车辆的情况娓娓道来,和我在网上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没有对优点夸大其词,也没有对不足刻意隐瞒。让人感觉不错。于是就去试驾。试驾后感觉也挺好,特别是试驾里程和时间都是足够的,各种路况也都有,这个得点个赞,有的品牌只给跑了不到2公里。试驾结束继续在店里和小卢闲聊,聊了不少关于电动汽车的感受和发展前景,也了解了不少关于广汽的一些情况,大大点过赞的车子应该是不错的。于是果断交定金。因为清明想出去,所以希望能赶在节前提车,本来看上的是那款紫色的,颜色很漂亮,不过没有我想要的配置版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自由灰的特高压NBA版,因为店里有现车。 4月3号合肥提车,过程略有点长。4月4号驾车去黄山,4月6号返回合肥。日常每天在市内40-50公里左右。目前已开900公里。体验了快充和慢充。因为之前以前一直开油车,这是第1辆纯电车。初步感受如下: 车的优点:1.空间大座椅舒适。2车机界面比较友好易上手。3驾乘体验类似油车,操纵性能不错。特别是个性模式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设置,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4第一次加满电在市内跑了60公里后高速又跑了300公里,显示还能跑130多公里。续航符合预期。5内饰做工挺好,风格比较适合我的审美(这个应该是每个人需求不一样)。6仪表盘的位置驾驶看着很方便,上面的数据也挺实用。 建议改进的地方:1厂家宣传跟不上,知道这款车的人不多。和朋友讲买车,大家问买的什么车?我说昊铂,基本没人知道。品牌力有待加强。2现在购车充电是免费的,不过我发现到广汽充电桩用免费充电权益时需要勾选一下用权益卡充电。结果充电的时候没有勾,就不能免费。这个从昊铂APP里面刷码的时候应该是默认的,没有提醒,差评。3.目前车机对话的时候理解能力偏弱,对话的用词需要准确。模糊查询不够,这个有待持续改进。例如我说请打开空调通风,结果答复我说没有空调通风功能,实际上是有这个功能的。4.智驾有些设置不太合理。有的选项选过以后变道时频繁抢方向盘,现在只能把这个选项勾掉。5.车子没有配行车记录仪。这个在电车里面很少有。行车记录仪建议在ota升级时加上。硬件都已经具备功能了。如果要再买一个行车记录仪另外加上太丑了。6.车速110以上以后风噪会上升。100以内还挺好。7.右转弯时屏幕上显示不了车右后方的影像,之前开URV的时候打右转弯方向灯可以自动显示右后方的影像,感觉很方便。 先写这些,供大家参考。后续继续和大家共享。
生来国产
电动化趋势下各种电动汽车和新的汽车品牌层出不穷,随着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下场,也不断有现象级产品出现。汽车已经变得很像早年的消费级数码产品。 不过,与其他消费级数码产品不同的是,消费者对汽车硬件层面的感知事实上并不直接,评价一辆电动车好坏的最直观指标反而是车机交互和智能化驾驶(外观不算,因为可以抄袭,而且各花入各眼)。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一直不明白,虽然车机交互软件可以给驾驶人员和乘客带来更加新颖和现代化的体验,但是传统大厂,特别是国际化大品牌在硬件层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能否真的被电动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抹平?毕竟新车的出现速度太快了,似乎已经快到和传统印象中一款车的研发周期不匹配。 此外,我比较反感所谓的“自动驾驶”或“自动辅助”的宣传术语。事实上现阶段这些技术还不能被完全依赖,不论是在实际实用上还是厂商的宣传中,如果在使用时出现任何交通事故,负责的肯定还是驾驶员。而作为合格的驾驶人,即便开启了该功能,也要全神贯注。就我个人使用L2级辅助驾驶的情况来看,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在开高速的时候解放右脚、放松腿部。消费者现阶段为了所谓的智能化驾驶额外付费的话,本质上是在替厂家积累数据,而非完全改变传统的驾驶方式。此外,看到各种放任智能化驾驶去真的完全自动开车的短视频,我也急切希望能从法律层面上严惩这种行为,并对厂家的宣传话术进行严格的管理。 我是传统燃油车车主,我并不反感电动汽车,并且也始终承认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市区内通勤时电动汽车肯定是比燃油车更加经济。但我对电动车的看法也脱离不了一些传统认知:例如,电动车的硬件是否耐久可靠?电动车驾驶员在厂商的宣传洗脑下是否仍能做到负责任的驾驶? 时代浪潮不可逆,但作为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我并不知道谁能经受住大浪的考验。 写在去试驾纯电动车的前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