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让大家看看我的小V,我选的是一个星钻黑,但是超级不耐脏,一下雨就全是小点点 《买车车价格》 5月3号提的车,全包落地花了11.9w,利息400,做的是厂家金融,有64000的24期的免息额度,4s那边送了脚垫、全车窗膜、终身保养(1299买的)、一次砸金蛋(我拿到行李箱),这个价格感觉高了 ,很多都没砍,裸车价完全没砍,事后才想起),越想越气 《提车后赠品使用感受》 一、买的终身保养 买的终身保养在提车的时候有些4s会让你签个合同,合同上加上保养包含(机油、机油滤芯、工时费)这些,主打一个白纸黑字写清楚 防止后续扯皮 二、送的全车窗膜 4s送的车膜,他会推荐你去一个贴膜店进行贴膜,大部分车友都是提车回去后贴膜店会联系你预约贴膜,约好时间只能去就行。需要注意的是,去到贴膜店,店里的销售会给你做推销,那里的膜价格偏贵个人建议要选好膜还是自己出去找会比较好一点。但是,我就没转过来,又是在他推销的店里面加钱贴膜了。 三、送的脚垫 送的脚垫还不错,对脚垫要求不高的车友可以使用,还送了一个收纳箱 《市区开小v的驾驶感受》 平时开开车 市区开的比较多,暂时还没上过高速,我大多数时候是用的ECO模式,用ECO模式开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模式下开小v在等红绿灯的时候 起步提速会相对较慢 油门反应也一般般,起步后时速达到20以上 油门就能跟脚了,正常行驶动力非常好,我还是比较推荐标准模式。 PS:有一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在出那种斜坡上有减速带的商场或者停车场的时候动力会不太足(你停下来扫码付完停车费后再送刹车给油走的时候就会发现 给的油不够多的话可能会后溜,给油给多了就会发现发动机的声音会特别大,开标准模式遇到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就能出去了) 个人建议:日常开市区还是开标准模式吧,油耗跟ECO模式下差不多,标准模式油门反应会比ECO模式下要快一点。小v在变道和转弯的情况下底盘还是相对比较扎实的,车身都不会出现明显的侧倾,会让驾驶者更有信心进行变道和急弯。 《小v的内饰》 小v的内饰让我感到很舒适,中控和仪表盘是我比较喜欢的,小v的方向盘是D型的,网上有很多人说D型的方向盘不如圆形的方向盘好用,但是我个人觉得小v的方向盘挺好用的 《小v的前后排空间》 前排空间:身高180以下驾驶感受都不会差的,也没网上说的空间那么小,网上的消息看多了还是会影响自己对这个车的感受的,不过身高特别高的车友还是建议要去试驾后再考虑要不要买小v了,只不过我的身高也180,坐前排完全没压力,也不是不推荐,看个人需求 后排空间:也没网上说的那么小,后排坐满3人都不会挤,不过要是后排坐的乘客都特别丰满那就另说了 总之一句话,小v的空间对不是特别丰满的车友和乘客来说,完全是够用了的,只不过买小V的都是年轻人 ,基本上一个人开车。 《小v的油耗》 从我开了304公里的感受来说,油耗也不是特别高,开市区在8-10个油之间(这个🦶法不同 油耗也不太一样)平时加92的油就行,这个就不多说了,毕竟我开的路程也不是特别成,我应该是还没磨合好 多开开油耗就下来了 《小v自带的配置》 一、中控屏 这个主要就用 听歌软件 导航 360全景影像 ,还可以设置一下小v的一下功能,中控10.几来着,我忘记 1.听歌软件(小差评):24款自带的是酷我音乐,应用商店可以下酷狗和网易云,这个没有QQ音乐了,我觉得对我来说是有点小遗憾的,我平时用QQ音乐用的比较多,我找了很多办法都下不了QQ音乐 2.导航(一般):车机自带的导航对于纯新手来说会有点不太友好,版本有点太低了,也没有红绿灯读秒,道路行驶车距辅导指示有点不太明显 3.360全景影像(特好评):不管是对于新手还是老司机来说这个功能应该也是特别实用的啦,倒车侧方这些用这个功能可以很简单就停进去了 二、有闲钱的车友建议自己去买全车窗膜贴,4s送的膜晚上开车真的看不清后视镜老司机或者对自己驾驶技术足够自信的贴免费的就好,最好换一家店,4s推荐的地方一直让你加钱 我就被坑了 最后感谢一下圈主大大,希望圈主大大能够连任哟
#辣评新车按照惯例每上市一款新车型都会取代老车型。再看目前秦PLUS DM-i的售价区间为7.98万-12.58万,秦L的配置和车身尺寸都比PLUS DM-i高,价格自然而然要高,但不排除保留秦PLUS DM-i,走低端路线,就像上汽大众的朗逸新锐一样,取代桑塔纳车型,做到车型整合,目的就是提高单一车型的销量,打开知名度,降低运营成本。我觉得秦L的路线与上汽大众的朗逸很像。 【车型定位】 看车展发布会,秦L主打的路线竟然是中级车,但看车身尺寸和轴距,距离中型B级车的门槛还差点距离,目前还达不到B级中型车的标准,这口号“引领中级轿车新趋势”,喊的有点过分自信了!我觉得秦L就是辆A+级轿车!细数朗逸和速腾,秦L除了车长点,也没什么区别。或许你比亚迪要自己重新定标准了,有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感觉。 【车型竟品】 秦L通过配置和车身尺寸升级,按目前的销量榜来看,它的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要头疼了,同样的一箱油秦L能跑2000公里,轩逸和朗逸再怎么弄也没有优势,甚至配置还比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高,怎么玩?秦L这是要做到A级轿车销量垄断了! 【外观】 相比秦PLUS ,秦L的外观确实好看了很多,添加了更多的“中国龙”元素,前脸日行灯的“龙须”设计更加长,伸到了装饰板处,将“秦”LOGO做到了围绕。尾灯或许就是秦L的亮点,“中国结”设计,突出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取消了一长串字母,只用了“BYD”的LOGO,或许想要表达“梦想已达成”,或许后面车型都会改成“BYD”的LOGO,毕竟年销量300万+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不再是梦,而是梦想成真了。 【内饰】 内饰相比秦PLUS 更加豪华,整车塑料感变小了,替代成软包和皮质。中控扶手台也配上了更上档次和更有颜值的无线充电设计,但是充电功率只有15瓦,这怕不是只发热不充电吧!同时档把也用上了最新车型宋L同款的水晶档把,整个内饰一眼看上去,让轩逸、朗逸和速腾情何以堪,秦L是因有尽有! 【配置】 车展发布会称,秦L搭配DiLink 智能座舱,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100%兼容手机生态、智能上下电、NFC数字钥匙、全场景智能语音、3D全景透明影像等都是标配。还有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过这应该是顶配才有的,标配应该没有ICC智能领航,不过这个配置已经很厉害了,在A+级车里已经是天花板存在了,前段时间上汽大众途观L pro新车型还在宣传说是“最智能的油车”,现在看看秦L或许可以把“最”去掉了。 后悬挂也升级成了四件杆独立悬挂,终于升级了,这悬挂不知被吐槽成什么样了,但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还是很细呀!我对比亚迪的底盘悬挂调教还是不太有信心,总觉得不如合资车,毕竟合资车的经验更丰富,尤其是德系大众车的底盘悬挂调教目前公认最好的。 【价格预测】 我预测秦L走的是朗逸路线和战略布局,而且它的竟品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妥妥的A+级轿车。 从销量榜来看,目前轩逸的价格区间为7.36-15.69万元,朗逸的价格区间为7.99-12.36万元,保留秦PLUS 的低端路线7.98万元和10.58万车型,秦L的价格区间定位在8.98万起或许更有优势。 从秦L发布的5款车型来看80KM的两款车型定价在8.98万和9.98万,另外120KM的三款车型定价为10.98万元、11.98万元和12.98万元。 同时秦L和秦PLUS 两款车型做整合,划归在秦的同一类,那销量就更好看了。 【总结】 秦L属于A+级轿车,而且秦L的上市仅仅只是秦PLUS的换代升级,不存在搞了个B级车新车型。竟品目前对标的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合资车的压力很大。比亚迪有天然优势,那就是自家供应商为自家供货,再说了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库存应该有很多,急需销售出去,现在市场更多的选择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所以磷酸铁锂的成本对于比亚迪而言几乎没有,这也是比亚迪能把价格打下来的主要原因。 10万左右的车型还得看秦L,不管是配置、车身尺寸和性价比秦L绝对是最佳选择,主打一个便宜和性价比。
#最没用的配置一、自动启停: 1.堵车过程中频繁的触发启停功能,舒适度会降低。 2.频繁的启停操作可能会对发动机部件和系统产生额外的压力和磨损,长时间使用自动启停系统可能会对这些部件的寿命产生一定影响,虽然是热启动,但对机油要求更高。 3.经常有一部分车主在初次启动车辆时未关闭自动启停功能,待遇到红灯等停车时才知道此功能未关闭,若是在涉水路段会增加发动机进水风险。 4.带启停功能的蓄电池价格比普通蓄电池要贵很多,增加了用车成本。 总结---启停功能虽然会节省一些油耗,但弊大于利,仅仅是增加发动机进水风险这一项,此功能就是否决项。 二、颗粒捕捉器 1.自从排放标准升级至国6B,车上增加了颗粒捕捉器之后,发生的投诉不断。 2.市区短途行驶代步会造成颗粒捕捉器堵塞,大幅度增加油耗及降低车辆动力。 3.目前对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再不拆除的情况下,没有方便快捷的有效解决办法,再高速公路上拉高转速行驶是目前普遍解决办法。 4.增加额外的高速公路费用花销,增加额外的车辆事故风险,增加更多尾气排放。 5.颗粒捕捉器堵塞严重甚至需要更换,再次增加用车成本。 总结---颗粒捕捉器虽然是为了应对排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对环保有好处,但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应该有增加车主用车成本和增加车辆事故风险两项弊端,解决办法也不应该增加排放,这与有利于环保的初衷相冲突。与其把功夫下在车辆上,不如把问题放在根源上,影响环境的主力目前不是汽车的排放,汽油都已经是国6b标准了,影响城市的污染问题是各大工厂的化学污染及粉尘污染以及挥发不达标的产物! 还有,新能源汽车目前也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废旧电池处理高峰期,这个问题要怎么处理也是个问题,大批量源源不断的电池,希望能有妥善处理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