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爱车保养指南我的第一次爱车保养全记录:花了600多没白花,但这些坑真的能避开 上周六终于把开了2年的家用车送去保养——平时主要用来上下班,偶尔周末跑短途,里程刚到4万公里,想着按手册该做基础保养了,没敢直接去4S店(怕太贵),选了家口碑还不错的连锁汽修店,过程不算踩大雷,但也总结了不少实用经验,跟大家好好唠唠。 做了哪些项目?花了多少钱? 我提前翻了汽车保养手册,4万公里主要做“基础保养+易损件检查”,到店后跟师傅明确说“按手册来,不用额外加项”,最终做的项目和费用如下: - 更换机油+机滤:选的是半合成机油(适合我的家用车,师傅说没必要上全合成),机油180元+机滤45元,共225元; - 空气滤芯+空调滤芯更换:师傅拆下来给我看,空气滤芯上全是灰尘,空调滤芯还沾了树叶,两个滤芯一共130元; - 全车基础检查:包括轮胎胎压(补了两个轮胎的气)、刹车盘磨损情况(还能再用1万公里)、防冻液和玻璃水(免费加了玻璃水),这部分没收费; - 最后加了个洗车(汽修店免费送的,洗得不算特别干净,但比自己洗省事)。 总共花了355元,一开始师傅推荐加“发动机清洗”(说能除积碳,要280元)和“轮胎镀膜”(120元),我以“先按手册做基础的”为由拒绝了,最后没多花冤枉钱。 踩过的小坑&避坑经验,新手必看 1. “过度保养”套路一定要扛住,手册才是硬道理 刚到店时,师傅先把车升起来看了看,说“你这机油有点黑,得用全合成的,不然伤发动机”,又说“空气滤芯虽然脏,但吹一吹还能再用,不如加个发动机清洗更实在”。我提前翻了手册,上面写着“家用车每5000公里换半合成机油即可”,直接把手册拍给师傅看,他才没再坚持推荐全合成;至于“发动机清洗”,我查过资料,4万公里的车只要平时加正规油,根本不用额外清洗,纯粹是溢价项目。 避坑: 保养前一定要翻《汽车保养手册》,记清楚当前里程该做的项目,师傅推荐的“额外项目”(比如发动机清洗、燃油宝、轮胎镀膜),一律先问“手册里要求做吗?不做会有什么影响”,说不出具体影响的,直接拒绝。 2. “零件好坏”别听师傅说,一定要自己看实物 一开始师傅说我的空调滤芯“不算特别脏,能再用1万公里”,但我想着夏天快到了,开空调多,就让他拆下来给我看——结果滤芯上不仅有灰,还有小虫子尸体,边缘都有点发霉了,明显该换了。后来才反应过来,他可能是想让我下次再来换,多跑一趟店。 避坑: 涉及更换滤芯、刹车片这类易损件,一定要让师傅拆下来给你看实物,比如空气滤芯看是否有灰尘堵塞、刹车盘看磨损刻度线,眼见为实,别光听口头描述。 3. “隐性收费”提前问,别等结账时傻眼 我去的这家店还算正规,但之前朋友在小汽修店保养时,被收过“工时费差价”——一开始说基础保养工时费50元,结账时又说“换滤芯要额外加30元工时费”。所以我到店先问了“所有项目的工时费包含在内吗?有没有其他隐藏收费”,师傅明确说“机油机滤+滤芯更换,工时费一共80元,包含在报价里”,才放心开始做。 避坑: 保养前让师傅列一张“项目+费用”清单,确认清楚“机油、滤芯、工时费”分别多少钱,是否有其他附加费用(比如补胎压、加玻璃水要不要钱),避免结账时出现“额外收费”。 最后总结 其实家用车保养没那么复杂,核心就是“按手册来,不贪小便宜,不被套路”。这次花355元做了基础保养,车子开起来确实比之前顺畅一点(可能是心理作用,但滤芯换了之后,开空调没异味了,这点很值)。新手第一次保养别慌,提前做功课,多问几句,就能少花冤枉钱~
#一人一个隐藏功能家人们,今天必须给你们分享一个我最近才发现的爱车隐藏功能——一键升窗!以前停车后要是发现车窗没关,还得重新启动车子再关窗,麻烦又费电。后来偶然间知道,长按车钥匙上的锁车键,车窗竟然能自动升起来!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像发现了新大陆。 操作超简单,下车后,只要长按锁车键,车窗就会依次缓缓上升,直到全部关闭。这个功能真的既方便又实用,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关车窗,或是下车后又折返回去启动车子关窗了,尤其是在赶时间的时候,简直不要太省心!而且有的车型还能用钥匙远程降窗,夏天提前打开车窗通风散热,上车就不会被闷热到,简直是夏日救星! 我朋友知道后都惊了,直说自己开了这么久车都不知道还有这功能。你们都知道自己爱车的这个隐藏技能吗?要是不知道,赶紧试试,说不定能给你的日常出行带来不少便利!
#车品吐槽大会那些年我踩过雷的车品,千万别再上当! 家人们,今天来给大家吐槽下我买过的超坑车品,希望能帮你们避雷! 先说说车载手机支架,我前前后后花了将近100元,买的还是号称专车专用、无损安装的款式。结果呢,质量差到离谱!所谓的“专用”底座根本不服帖,车子稍微一颠簸就吱呀作响,感觉那塑料卡扣下一秒就要断掉。 再讲讲实用性,取放手机的设计反人类到极致。一种支架特别挡视线,开车的时候我得时刻小心,生怕被它干扰;另一种更绝,取放手机得两只手使劲掰开夹臂,开车途中根本不敢操作,危险系数直线上升。而且号称的“自动锁紧”功能,十次有八次失灵,手机动不动就滑落,真的是要多糟心有多糟心。 算算账,花了这么多钱,买了个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性价比低得可怜。同样的价格,都能买个质量好、实用性强的其他车载好物了。 还有那个车载吸尘器,我当时想着有了它,车里就能随时保持干净,灰尘、碎屑啥的都能轻松搞定。可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巴掌,除了到货当天好奇打开试了下吸力,到现在它都在后备箱吃灰。平时车上的垃圾顺手就带下车了,真没什么需要大动干戈用吸尘器的时候。这钱花得,真冤! 家人们,买这些车品的时候,可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做做功课,别像我一样踩雷!
#这些加装超实用买车加装配置:跳出“伪需求”,只选“真刚需” 加装配置的核心,从来不是“跟风装”,而是“按需装”——既要避免为噱头买单,也要守住用车安全与便利的底线。 1. 实用配置:花在“看不见的安全感”和“高频的便利性”上 - 行车记录仪:不是“可选装”,是“必须装”。它的价值不在日常,而在事故纠纷、恶意碰瓷的关键时刻,能直接还原真相,避免有理说不清的麻烦,是用车的“基础安全屏障”。 - 胎压监测(原厂无的话):轮胎是车辆唯一接触地面的部件,胎压异常是高速爆胎的重要诱因。实时监测能提前预警亏气、高温,看似不起眼,实则守住了行车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尤其适合经常跑高速或长途的车主。 - 倒车影像/雷达(新手必装):对新手或停车环境复杂的车主来说,这不是“辅助”,是“刚需”。能直接减少盲区导致的刮蹭,降低停车难度,长期下来能省下不少修车成本。 2. 不实用配置:警惕“一时新鲜”,避开“华而不实” - 座椅套(尤其是带安全气囊的座椅):看似保护座椅,实则可能遮挡侧气囊弹出,关键时刻影响安全。而且多数座椅套透气性差,夏天闷热,用不了多久就会闲置。 - 车载香水/香薰:廉价产品多含刺激性气味,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车内空气质量,还容易遮挡视线。若想改善车内气味,开窗通风或用固态香膏更安全。 - 全车镀晶/隐形车衣(非高端车或极致爱护党):价格高昂,且需要定期维护。对普通家用车来说,日常洗车+定期打蜡足够保护车漆,镀晶/车衣的性价比极低,多是“花钱买心理安慰”。
#交出你的车载好物我的车载实用好物清单 1. 车载应急启动电源:无需搭电,能快速启动亏电的汽车,还自带USB接口,可给手机、平板等设备充电,应对户外突发断电场景很实用。 2. 多功能车载充电器:支持快充协议,同时兼容USB-A和Type-C接口,能满足手机、行车记录仪、导航仪等多设备同时供电,避免车内充电口不够用的问题。 3. 汽车收纳盒(座椅缝隙款):卡在主驾/副驾座椅与中控台的缝隙中,可存放手机、钥匙、驾驶证、零钱等小物件,防止物品掉落缝隙,让车内空间更整洁。 4. 车载垃圾袋(可粘贴式):自带粘贴胶,能固定在车门、中控台等位置,收纳果皮、纸巾、零食袋等垃圾,避免车内垃圾随意堆放,保持车内卫生。 5. 遮阳挡(前挡风玻璃款):夏季停车时展开覆盖前挡风玻璃,可有效阻挡阳光直射,降低车内温度,减少空调制冷负担,同时保护仪表盘等内饰不受暴晒老化。
3.42
“良好”
共324人评价
3.42
综合
3.56
内饰
3.45
配置
3.76
空间
3.51
外观
3.25
舒适性
3.23
操控
3.17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