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15款兰德酷路泽(进口) 4.6L V8 中东限量版

外观设计很不错,颜值超高,回头率特高,就是车漆太薄,如果改进就完美了;配置不丰富,可以用简陋来说,后加装的雷达导航,自动落锁儿童安全扣这种功能都没有;动力方面4.0绝对够用,不极限越野的话,只要你敢踩动力源源不断。
用户2414001251227:丄0;''亻,B; 8:'!
·兰德酷路泽(进口)
外观设计很不错,颜值超高,回头率特高,就是车漆太薄,如果改进就完美了;配置不丰富,可以用简陋来说,后加装的雷达导航,自动落锁儿童安全扣这种功能都没有;动力方面4.0绝对够用,不极限越野的话,只要你敢踩动力源源不断。
用户2414001251227:丄0;''亻,B; 8:'!
上海提车5天,开了410公里,分享一下我对小米Yu7的感受吧。 【选配】当时现车的选项只有Max,颜色选了沉稳大气的钛金属。得益于Yu7的轮胎壁更厚,20寸轮毂在Yu7车上非常显大,感觉比Su7的20寸轮毂看着还要大。 【续航】提车5天,总里程414公里,上周末从上海去苏州,来回170公里,既跑了20公里城市道路又跑了65公里高速。能耗是16.8kWh/100km,夏天空调开的比较足,温控耗电占12%左右,驱动占82%。续航达成率还是有85%以上的。开过去之前还有380公里,开回来还有178公里。充电速度直接看图,充上520kW的充电桩,实际功率有780V,467kW,从19%充到80%只需要11分钟。不管从电池容量,续航表现,里程达成率还是充电速度上来说,我完全不需要为这台车的续航焦虑,三电系统优秀。 【空间】我身高1米75体重130。坐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3拳多到4拳的位置。头顶也不压抑,距离头顶至少有6指的距离。放倒135度真的太舒服了,真的要去体验一下,放倒后头部非常贴合,感觉头靠上就要睡着了。我们测试了一下,在后排放倒的情况下,至少还可以放4个20寸的行李箱,后排和后备箱的空间非常足够,并不会互相打架。 【语音升级】Yu7这次增加了小爱的声纹识别,应该是在车身增加了拾音器,使得可以在车外可以唤醒小爱,这点太实用了。我买了一箱水要放后备箱,我双手抱着水,直接在外面叫小爱同学,打开后备箱就可以了。不像之前还要把水放下,手指按后备箱按钮。让他开前备箱后备箱不用掏手机伸手指了。或者我也可以手机连着蓝牙,站在前备箱附近3秒,它也会自动打开前备箱,不管是放前面还是后面,都不用把水放下了重复搬运了。这点对于家用SUV来说太实用了,有孩家庭的东西太多了,婴儿车,纸尿片,奶粉罐,买菜的各种袋子,有了这个功能再也不用重复解锁了。对于一台家庭用车,这个功能非常有价值。 【驾乘感受】能明显感觉到和Su7Max偏运动的悬挂不一样,Su7是那种硬朗的干脆的,反馈充足的感受,过马路井盖的时候清晰但不生硬。而Yu7是非常的软弹,很明显能感觉到小米把Yu7的行驶质感调教为一辆非常家用的车,舒服是第一位的。空气悬挂调到“舒适”模式,过坑洼和减速带,路感会比较模糊,非常柔和的。在这个模式下超过60公里时速过弯能感受车辆有轻微侧倾。切到“运动”模式,会变硬朗点。Yu7的百米加速是3.23,但是运动+模式的加速,体感上比Su7max真的慢很多。即使我一脚踩到底也没有Su7那种飞出去的推背感,我预计可能设计师把加速的前半段变的更线性一些,为了照顾到车上的老人小孩乘客,这点在车辆定位上做的算不错。 【天际屏】和抬头显示的HUD对比,这个天际屏给我感受是更有互动性。这个是投在车内的,坐在主驾看效果特别好。Su7的HUD是把影像投在路上,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晚上开车,这玩意儿会投到前车的尾灯上,容易晃眼睛。Yu7就投在车里的空间,那个地方特别深邃,得益于车头很长,感觉距离完全足够,不需要把视野从路上切换过来,不管晚上开高速的灯光条件,还是在夜市的复杂环境里,这个投影效果都不受影响。 【内饰】两层玻璃,真的非常安静,车窗关上的状态下听不到一个车道距离在外的声音,一点都听不到。在高速上的路噪非常轻,能感受到路噪声是被压在车轮台下的。另外我是橙色内饰,非常温馨。但是说实话容易脏,不好打理,浅色内饰建议买个真皮坐垫。方向盘的翻毛皮好评,特别舒服,配合碳纤维的树脂层,手感很好。无线充电板从一块变成了两块,但是深度不够深,如果用运动模式深踩电门手机会滑出去,不过Su7好像也是会这样。 【外型/情绪价值】我从上海松江汽车交付中心开回上海市区过收费站,收费的姐姐问我这车多少钱,说小米外型还是特别帅的。我停小区车库里在拍照,路过的业主也要围过来夸一遍,还说我这就提车了真快。车的整车质感真的巨好,又让我体验了一遍Su7刚开始给我的情绪价值。 【适合人群】Yu7Max是非常指向型的一款车,主打乘坐体验,主打年轻家庭。有零重力副驾,后排能放倒,座椅舒服,悬架软硬适中,支持车外唤醒。 【总结】 最满意的几个点是 1.三电系统:续航达成率好电池容量大和充电速度快。 2.情绪价值高:外观好看,话题度高,时尚 3.驾乘体验好:底盘调教软硬适中,后排空间大还可以放倒,前排座椅软和包裹性强。 最不满意的 1.提车太慢:我是准现车,但是也让我等了3个星期才提上车 2.音响拉胯:听个响的水平,我是音乐爱好者,开车不放歌简直是折磨,小米的音响低音设置的太强了会让车门共振,高音失真 3.前排侧窗太晒:真的太太太晒了,夏天要热死,我知道他们不敢做暗怕车库和
想要40但4s说估计要到过年前后了,我老婆直接拍版30Li尊享曜夜,那会儿还是11月下旬。 试驾车都是30的,坦率地讲跟我5.0秒的长续航modely比,7秒的官方数字差了一截,但好在宝马的动力总成和变速箱非常成熟,低速路段感受更好,不拖泥带水,驾驶起来并没有枯燥。 这辆车本来也就是我们三口之家用,每年有至少小一万的长途出行需求,空间没得讲,保证驾驶员体验的情况下舒适度也很好,跟之前的款比L2的增加和HUD绝对是长途利器,可以说已经完全满足家庭需求。 内饰部分因人而异,因为我没有鸡腿情节,整体风格感觉还可以,ID8.5系统意外的给了我惊喜,这两年开惯了特斯拉再回过头完全没有不适,它的手机钥匙无感解锁甚至比特斯拉的还稳定。 最不满意的点大概两个,一个是前脸部分大灯需要适应,有时候还是会觉得不如之前的好看,另一个绝对够大的后排空间得益于加长轴距,反之看的时间长了总觉得比例略有遗憾。 以上分享给大家~
这台25 L6max 焕新版已经开了两个月了,我来评价一下。 ①外观 不得不说,L系列套娃套的好,外观是真喜欢,大气,村里人就认大。 ②内饰 内饰这一块没得说,除了门板下半部分,基本上都是软包、或者丝绒,最优秀的是二排,C柱上两个小三角也做了软包,坐着很舒服。 ③空间 优点:理想作为4.9米的中大型SUV,内部空间确实可以,做下去左右宽,不拘束;得益于较高的车身,头部空间很大,再加上全景天窗释放的空间,不压抑。 缺点a:座椅长度对比L9差点意思,小腿没有支撑,包裹感不强,空落落的。 缺点b:前排取下头枕放到,哪怕移到最前面,还是会挤压第二排座椅,经常使用的话,怕刮坏后坐napa皮。 ④配置 优点:我是从24L6 pro升级来的,25 max的AES还是很好用的,之于和别的车比不知道。 缺点:该有的都有了,有一些小缺点, a、比如前排按摩只有背部,力度也不大; b、夏天座椅通风感觉出的是热风,估计是把座椅海绵的温度带过来了; c、后排只有通风,没有按摩 ⑤驾驶感受 只能说四驱还是好,提速、超车更自信,也能选择舒适模式慢慢来。 缺点也有,大概是车身高、没有主动悬架只有CDC悬架,弯道、匝道侧倾比较严重,CDC调到运动模式稍微好一些。 ⑥能耗 纯电:纯电能耗在春天秋天气温27/28℃左右,不开空调能开出200km续航,20℃左右,基本能打标,冬天开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的话,差不多6-8折,当然激烈驾驶就更低了。 纯油:只能说是快乐表,这玩意城区开油耗至少8个,脚法好一些估计也要7个多,倒是城市快速路能好一些。 ⑦辅助驾驶 AD MAX就是比AD PRO好用,城区智驾不错,最近更新了VLA,有些场景真令人害怕,各种压实线变道;还有路口就喜欢走排队最短的车道,如果没车的话,哪怕要夸三个车道也要变过去。 ⑧智能座舱 只能说,这个除了理想,我估计没谁了。 大概就是这些。 谁说的来着:不客观真体验。
【背景】 一直喜欢普拉多这款车,终于在6月决定下手新款LC250。这个车都不用试驾,这个车型在汽车领域已经不用宣传和广告了,一车传三代,绝对不夸张。 提一台期待已久的传奇车型。 【费用】 今年2月生产的白色普拉多TX版本,我是7月18日提的车,落地价486132.87元,裸车491800,优惠5万,保险6087元,税37946元,店里赠送贴膜,行李架。车身本身外观硬朗,不需要什么太大的改动。目前开了两个月,行驶2400公里,平时就市区代步。 【静态】 映入眼帘就是一个沙漠小王子的硬汉范,这台TX全能版我觉得很合适,之前看了BX版,确实很硬核,但是BX少了很多功能。TX版带天窗,真皮座椅,电动座椅调节,座椅通风加热,360影像,底盘影像,还有就是265的轮胎。这些BX版都没有,TX给的这些功能刚好够用。 这个车空间主副驾驶很够用,就是后排空间有点小,我身高1.78体重180斤,但是也够用,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小,后备箱空间非常大,就是后座放倒高低不平,想要平整睡觉的话,需要买个垫子铺平就行。座椅坐着很舒服,不像牧马人那么硬。 新车车里面有一点点味道,开开窗户就好了;隔音效果不咋好,风噪比较大,发动机噪音大。 【驾控】 LC250这一代中规是2.4t加电机,老掉牙的老总成彻底被抛弃了。动力很猛,超车很快,油门踏板很灵敏,给油就走,这款还有S档,运动模式,切换运动模式动力更强,瞬间提速。 我一般在市区开,开着操控挺好,就是变速箱换挡的时候有点顿挫感,没有cvt平顺,但是这么大个越野车用CVT肯定也不现实;再说说底盘,很扎实很平稳,车身很稳定,给你一种安全感,走不好的道路,能把颠簸感过滤的很好,很从容,不需要担心坑坑洼洼路面的感觉主打一个省心;转向也很轻,很丝滑灵活。制动系统也很软,刹车的时候给你很安全的感觉,就是刹车停车后胶和刹车不离开的时候,感觉刹车踏板有一声震感。 【能耗】 这个车是2.5吨,可油耗我觉得很好了,我平时就是市区拥堵路段,经济模式很省油,市区油耗就在12左右;每个月差不多加4次油,每次200块钱,混动系统很实用,在你等红绿灯或者堵车的时候,一般就是发动机不工作,全是电机在驱动,包括空调,听歌这些车内电器工作时候都是电池在供电,这样就减少油耗了;起步的时候也是电起步,一般到了30多迈以后加大油门,就会发动机介入开始用油。这个也是很合理的,丰田的混动系统也非常成熟;还有就是最好的,这个电池不用插电,行驶的时候就给电池充电了,很方便,不像那些插混或者油电混动,还需要安装充电桩。这个不需要安装充电桩。 【改装】 我贴了全车车衣,有层车衣防点小伤挺有必要的,3000块;玻璃膜是4s店赠送的,防晒效果很不错,隐私也有保护;安装了行李架,给原本的秃顶增添一丝点缀,未来有需求还能利用一下功能;车内的坐垫买了一套,带孔薄款,因为前排有座椅通风加热功能,买这种透气的也不影响;还有就是我把仪表和导航贴了钢化膜,防止磨出划痕,另外经常擦拭也不会伤到原车屏;最后挡位套我也买了一个,几十块钱,手经常摸的地方套一下舒服一点。 【保养】 新车需要在3个月或者5000公里以内,去4s店首检一次。就是检查一下胎压,底盘,各处的油路,看看有没有漏油的地方,也包括底盘各方面。我的刚去检查完,很方便,时间也不长,首检和第一次保养换机油都是免费的,挺省心。 【优缺点】 优点第一个:丰田品牌已经经过百年的风吹雨打了,普拉多这个车的皮实耐用的特点,不用我多说了。 第二点:动力强劲。越野性能一流,能应对各种复杂地形。对于平时在市里的我干什么都够了,偶尔去撒撒野也没问题。 第三点:这代的复古前脸和长方形前灯组两种设计,车头TOYOTA字母车标辨识度高。车身线条方正硬朗,肌肉感十足,整体造型协调,外观霸气,回头率高。比老款更大更有压迫感。 但是每个车都有缺点: 第一:价格有点高,相比同价位车型,如坦克700 Hi4-T,价格更高且配置内饰等方面不占优势没有国产车内饰好看,在新能源越野车日益增多的市场环境下,其性价比表现一般。 第二:内饰塑料感较强,中控台、车门内饰板等部位摸起来质感不好,与现在这个时代的50万车辆价格不匹配,科技感没有,内饰也没有氛围灯。 第三:风噪很大,跟这个车的造型和轮胎有很大关系,虽然对于越野车来讲也正常,只是希望隔音材料能多一些。 第四:内饰导航有点小,车机系统功能相对简单,仅支持单区语音识别,不支持应用商店,智能化程度确实不及同价位新能源车型。且操作反应速度慢,切换功能有时会有卡顿,影响使用便利性。 普拉多这款车我真心觉得很实用,这个车虽然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是他能让你更省心。车是用来开的,开的时间越长越省心,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普拉多圈主MrGePz推荐加精!
曾经的大众途昂还是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的,在早年凭着较大的空间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三四十万的中大型SUV市场更多的是一些新能源产品,但大众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途昂上换装了最新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并给出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指导价,出于好奇我也去体验了一下,看看当前其表现如何。 试驾车是顶配车型,即指导价35.99w的四驱登峰版,途昂pro车型全系都采用了2.0T高功率发动机,无论是272马力的参数还是发动机搭载的新技术比起老款380还是有挺明显的变化的。试驾路程有限因此主要体验的是舒适模式。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的表现还算不错,受制于试驾路况没有开的太快,但时速100以内动力储备都还是比较强的。2.0T发动机推动这么大的SUV并没有什么动力不足的感觉,整体动力释放也是比较缓和的感觉,并不会有很“冲“的感觉。比起老款380的版本也有比较本质的提升。平顺性表现还算不错,起步稍微有点不太利落但幅度也还能接受,影响不大。日常正常加速换挡都还是挺连贯的,如果油门稍大一些一二档切换时稍微有点感知,其余工况倒是还好。油门大多情况下都还是比较线性的,日常开起来也比较轻快。转速两千多转的时候动力释放稍微会有一点突兀,但幅度也很小。动力响应好评,中小动力请求响应基本上都还是比较跟脚的,稍微多踩一些也能够比较及时的降档,大的动力请求考虑到定位也还算及时,比起老款那种踩下去两三秒才有反应有非常本质的变化。总体考虑到定位和硬件基础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和带“电“的确实就没法比了。 底盘表现分开说,试驾车选装了可变悬架,而可变悬架全系都需要选装,因此不选的话会有一些区别。试驾路况有限就简单试了下最软的模式和中间档。在最软的模式下倒也还是比较“扎实”的感受,比起老款那种平路上“忽忽悠悠”的感觉有非常本质的提升。中小震动的处理也还算比较到位,但反馈确实依然谈不上高级,小的起伏处理的也比较到位,过一些坑洼压井盖处理也还算柔和,减速带也能够比较干脆。中间档也是能感觉出来有明显的变化的,感觉会硬一些,过井盖这种大的坑洼比较干脆,但化解能力确实差点意思,反馈也不怎么高及。减速带也能够比较干脆。总体相比老款虽然依然谈不上高级,但明显“扎实”了很多,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转变的。 运动性表现好评,这种车谈极限操控肯定没什么意义,但稍微开快点过弯并线车身姿态控制也还算可以,不会让人觉得很慌张,也没什么多余的回摆,对于目标消费群体来说也足够了。 转向手感好评,低速很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没什么问题,匹配的阻尼也还算比较高级,高速的稳定性也不错。指向性也没什么问题,跟随性也很不错,日常驾驶不会有什么拖沓的感觉,开起来并不会觉得像是这么大的车。 刹车脚感没什么问题,还是大众“祖传“的脚感,稍微适应一下就可以上手刹的平稳,对于点头的抑制来说也还算比较到位。 NVH表现中评,风噪控制和环境音的隔绝都还算是比较到位的,中低速下后排的路噪稍微有点明显,发动机噪音不算吵,但比起之前的一些车型还有提升空间,而且不清楚是不是个例,在中低转速下还是稍微有点轻微的“共振“的感觉。 静态上,新款的途昂pro倒是延续了老款车型“大“的风格,气势上还是比较强的,也采用了比较新的灯带设计,个人感觉灯亮起来的话会比不亮的时候好看一些。总体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 内饰也是大众新一代的设计风格,和下游车型倒是区别没那么大,三块屏幕还是这个排布方式,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做工和用料倒还是维持了大众品牌一贯比较高的水准,没什么可挑剔的。车机系统表现中规中矩,和之前试过的下游车型类似,功能还是挺全的,响应和流畅度相比之前的老一些的大众要好,在传统品牌中还算可以,和新势力还是差太远了,菜单逻辑大面上还好,但一些细节之处还是有些问题,不过手机互联倒还是比较全的,总体属于是能用但不怎么好用的类型。副驾屏幕依然和我之前吐槽的类似,比例感觉怪怪的,用起来也不怎么好使。储物空间还是比较丰富的,常用物品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放置。 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作为一个SUV座椅居然能调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还是挺特别的,方向盘也很容易找到与之匹配的位置,座椅的乘坐感受也很优秀,而且还带有腿托。副驾驶也有电动的腿托,还是比较好的。二排好评,空间还是比较铺张的,两边的座椅舒适性都没什么问题,乘坐感受比较软的同时也有足够的支撑,靠背也能够放到一个很缓的位置,第三排不用的话也能调到一个很靠后的位置,中间座椅肉眼可见的小就过了。第三排好评,和第二排稍微匀一下就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宽敞的乘坐空间,座椅的舒适度在这个级别的SUV里也还算优秀。后备箱空间好评,即使第三排打开的情况下也能够放下不少物品,整体的空间实用性依然很优秀,这点也延续了老款车型的特点。
【最不满意】内饰简约,但是常用的按键操作不方便,比如空调、多媒体。 车机系统经常性的卡顿、播放音乐失声、无法登陆路虎账户(形同虚设)、连接手机蓝牙各种功能受限。 语音控制极其傻瓜,基本上全当没有。 导航系统不准确且卡顿严重,一百多万的车还要拿着个手机天天导航,拨打电话也要找手机去拨号,感觉是十几年前的产物。 取消了物理按键,但是屏幕按键的逻辑又非常不合理,空调、座椅加热通风、地图导航、都不好用 第二排空调和座椅加热通风全部集中在一个旋钮上面,机器不方便,要调整很久,又是按又是拉的,很繁琐,不直观,而且经常误操作。 第二排遮阳帘提车第一天就失灵了,上不去,下不了,各种尝试也没有效果,第二天预约了去4s店检查,结果回到店里,好了!整的我都不会了。 另外变速箱低速卡顿 L2级自动驾驶也没有国产车好用。 【购车经历】刚开始考虑奔驰G500、卫士、宝马740。其中最喜欢新7系的外观设计,后来考虑不再想开轿车了,坐姿太低,2014年曾经有一辆迈巴赫S400,就是坐姿太低卖掉了。 奔驰g500考虑了新车价格太贵,二手车价格又太坚挺,而且现在的大g都是精神小伙儿在开,气场完全不及揽胜,后来看卫士感觉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索性就提了揽胜。从选车到交付定金可能就一周时间敲定了。 【空间表现】很优秀,也是选择揽胜的原因之一 总结就是: 除了我提到的上面的问题其他的地方都是满分,气场强大,操控灵活,动力强劲,后轮转向功能特别好用,这么大的车拐弯掉头很是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