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标致3082013款1.6L 自动风尚陈坤出色版值得买吗_标致308怎么样

    ·标致308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3.32
    “良好”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共105人评价
    经销商报价
    暂无报价
    厂商指导价
    8.97-15.97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3.32
    • -
    • 外观
    • 3.78
    • -
    • 内饰
    • 3.45
    • -
    • 配置
    • 2.96
    • -
    • 空间
    • 2.99
    • -
    • 舒适性
    • 3.32
    • -
    • 操控
    • 3.52
    • -
    • 动力
    • 3.25
    • -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3.63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MG63.72外观4.24
    • 朗逸3.69外观4.13
    • 伊兰特3.61外观4.31
    • 轩逸3.52空间3.98
    • 标致3083.32外观3.78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3.63-
    • MG63.72外观4.24

    标致308·全部评分

    点评车型: 2013款标致308 1.6L 自动风尚陈坤出色版

    3.21良好

    【最满意】 这车最满意的就是外观和内饰了,外观造型非常漂亮、动感,适合年轻人开,内饰做工也比较扎实,用料很好,基本手能摸到的地方都是软的。底盘也比较扎实。 【最不满意】 1、油耗:这车油耗还是有点高,市区油耗基本在11-12升。但是也奇怪,高速居然只有7升。2、变速箱:4AT变速箱,顿挫感比较强,特别是一档升2档,那顿挫是相当强,我开车都是手动1当切换到2档,这样就好很多。

    2022-12-12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07分“优秀”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

    导语: 紧凑车市场是众多车企的必争之地,东风日产轩逸称得上是该级别的标杆之作,销量常年稳居前三甲位置。2023年3月,全新轩逸家族正式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不仅针对造型进行了调整,并将油耗水平比肩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时轩逸·经典也同时在售,进一步降低了车型的售价门槛,那么新车都有哪些亮点呢?又该选择哪款配置才最划算呢? 造型: 百万级豪车仅凭LOGO就能赚足回头率,但作为一款纯粹的家用轿车来说,想依靠颜值俘获众多消费者的芳心就绝非易事了,动感有型的高颜值是消费者选车的根本,全新轩逸家族采用全新V-motion家族式前脸设计,燃油版搭配了展翼式进气格栅,而超混电驱轩逸则通过星阵式前格栅加以区分。前LED大灯集成了透镜和流水式转向灯,使新车看上去更显档次,高级大气的双色车身、17英寸多幅轮圈也称得上是个加分项。细细观察后发现,燃油版和混动版在尾灯的处理上也有些许差异,其中超混电驱 轩逸在尾门上还贴有e-POWER和300尾标,排气布局均为隐藏式结构。 内饰: 纵观整个内饰,相比同级车档次感和细节处理都处于中上等水准,12.3英寸高清电容悬浮式中控屏内置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并拥有六大科技板块,遗憾的是不支持手机CarPlay和百度CarLife投屏。三炮筒式空调出风口很讨年轻人喜欢,物理实体按键+旋钮的双区自动空调也很方便驾车时盲操。日产的大沙发在业内名不虚传,Multi-Layer人体工程学座椅能够在偏软的填充物覆盖下,给予身体足够的支撑性与包裹感。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毫米,轴距达到了2712毫米,相比老款车长增加了3毫米。不过车宽、车高以及轴距均没有变化。不过超过2米7的轴距表现带给后排的乘坐空间并不局促,而且中间地台的凸起并不高,就是前2后1的充电插口有点少。 动力: 郝哥认为选择轩逸的消费者最在乎的就是性价比和油耗水平了,燃油版全新轩逸依旧搭载1.6L+CVT动力总成,综合工况下油耗为5.57升/100百公里,如果您还不满足,那不妨看看超混电驱 轩逸,新车搭载日产第二代e-POWER技术,可达到100%电驱以及快顺静省的行驶效果。在技术方面和硬件方面比第一代e-POWER提升不少,更换了性能更好的碳化硅/氮化镓半导体材料后,逆变器体积减小了40%,重量减轻33%,因此燃油经济性必然也有大幅提升,内饰可通过挡把样式进行快速区分,直排式换挡把是燃油版,采用滑鼠式电子换挡杆的是超混电驱 轩逸。 虽然超混电驱 轩逸只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53千瓦的1.2L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其实它扮演的只是增程器的角色,主要用于给驱动电机和小电池供电,并不会直接驱动车辆行驶。换句话说,最大功率10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的电动机才是它真正的动力源,就好比随身携带着一座可移动的充电桩。当然,e-POWER跟我们印象中的增程式也有所不同,它的电池容量非常小,重量轻不占空间,使用起来基本上就是类似充电宝闪充闪放的状态。因此,超混电驱 轩逸开起来就是一辆纯电动车的感觉。根据官方透露,市区工况3.96升/100公里的平均油耗表现十分抢眼。有报道称曾经极限测试下一箱油可行驶1700公里,郝哥感觉有些夸张,但至少超过1000公里应该问题不大。缺点是虽然具备了电动车的优势,但仍需要燃油指标才能购买,对于摇号城市来说有些难度。 导购: 近日,根据郝哥探访北京地区某东风日产4S店得知,目前轩逸家族共在售11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98万~17.4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首先超混电驱 轩逸是当下主打车型,售价区间为13.89万~17.49万元,,新车全系优惠2.8万元左右,通过配置分析并结合优惠情况,郝哥推荐您首选超智联Plus版(指导价14.99万元)。理由是入门车型全电驱Pro版配置太素了。既没有天窗、倒车影像和多功能方向盘、也未配备中控大屏,甚至连大灯还是卤素光源,唯一能拿出手的配置只有双区自动空调和7英寸液晶仪表,相比次低配全电驱大屏版,指导价只增加4000元即可换来12.3英寸中控大屏,包括4G车联网功能和导航等功能,还是比较划算的了。 竞争对手: 众所周知,丰田雷凌卡罗拉和本田凌派思域长期以来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今像比亚迪秦 Plus DM-i等插电式混动车型或许也将抢占部分市场份额,那么相比竞品,超混电驱 轩逸最大的优势是比混动车更像电动车,比电动车又免去了充电繁琐的步骤,极具诱惑力的终端优惠也十分有竞争力,那么如果是您会选择谁呢?

    3.20分“良好”
    朗逸 2025款 新锐 1.5L 新逸版朗逸 2025款 新锐 1.5L 新逸版

    【外观】 我以前看到朗逸新锐就觉得这款车很普通,以前老款朗逸的大灯都是卤素灯,现在才改款成LED大灯,就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只有走进才看到这款车的做工很标致,总体外观给人有一种沉稳的感觉,没有像现在新能源车子那样有科技感,但后来随着我深入了解,才知道,真正懂的人就会买它,因为大众的车子都是采用激光无缝焊一体接技术,这样造出来的车身就很流畅自然。就是外观普通了一点,可能是入门价格比较低,受成本控制。 【驾驶感受】 我最初开朗逸新锐这款车的感觉是认为和它的外观一样普通,但起步后就打破了我原有的想法,起步没有美系车那么肉,反而很轻盈,而且转向也比较精准,基本上没有什么虚位,过弯的时候也很稳健,没有很强的侧倾感,这是日系车少有的扎实感,最后还是被朗逸新锐的机械素质打动。它1.5L自吸发动机搭配6AT变速箱,动力不算强劲,但深踩油门切换S档时,超车能够从容应对,家用是完全没什么问题的。但对比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就有点不够看了,感觉差距还是蛮远。 【车辆油耗】 朗逸新锐在油车里面来说,我觉得是比较好的了,在市区开早晚高峰期堵车时,油耗大概在5.4L/百公里,省道行驶能开到4.4L,按现在92号汽油,7.1块钱一升油价来算,每公里成本不到四毛钱。算一年开一万公里,一年下来油费只要3834元,加上单次小保养380元左右的开销,养车压力比较小 。而且加油的便捷性就是优势,不用纠结有没有充电桩,服务区加个92号汽油,十分钟不到就能满血出发。 【内饰】 现在的朗逸新锐,内饰是大升级了,也不是以前的内嵌式小屏幕了,现在用的是10.25英寸液晶仪表和12英寸的中控大屏,相比较老款那是好看太多了,显得也高档些,分辨率也很不错,显示清晰,像听歌,导航,车辆状态都能看到很清楚,我觉得还不错。在空间方面也算是同级优等生,后排也比较宽敞,身高1米75的我坐进去,腿部还有一拳的距离。后备箱容也还行,日常生活是够用了,像周末逛超市买的东西、孩子的婴儿车,甚至长条形的快递包裹也能塞进去,只不过要把后排座椅放倒。 【不满意的三个点】 当然,朗逸新锐这款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①在高速行驶时胎噪和风噪就比较明显,车内没有什么静谧性,都是嗡嗡嗡的声音。②车机系统相比较国产电车略显简陋,反应也不够流畅,导航的时候我还是习惯用手机支架 。③内饰塑料感比较强,用一些好一点的材料感觉触摸感会提升很多。 ?总的来说,朗逸新锐就像一个靠谱的人,没有万人迷的外表,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但却在油耗、空间、可靠性上摸准了家庭用车需求。它也许带不来激情的驾驶,却能够用可靠的表现来化解日常出行的顾虑,我觉得这才是家用车应该有的样子。

    4.11分“优秀”
    MG6 2020款 1.5T 自动Trophy智驾旗舰版MG6 2020款 1.5T 自动Trophy智驾旗舰版

    三代6是从预热就开始关注的一款车,那时候被那个绿绿的车漆和帅气的前脸彻底给征服了,所以就一直在刷相关的信息,包括前期的交666得终身基础保养、666油费、轮胎险啥的也在4s交了钱,可以说是拉满了优惠 7月开发布会也是收到4s邀请,到展厅现场观看了发布会,之前看过二代车,声浪和音响很难兼得,所以也没有兴起换车的念头。三代出来配置表后,因为同时想要bose音响和排气声浪和acc巡航,所以最关注的就是顶配智驾旗舰版,发布会当晚等了一晚上等到了价格,13.98万元,前6000名车主直降6000,且终身质保。这谁顶得住啊!当晚直接下了定金,绿色!智驾旗舰版!就是干!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车过程,绿色车漆供应量跟不上,等了一个月才等到了我的小绿,2020年8月提车到现在已经跑了接近3.8w公里了,总体来讲,MG6是物有所值的,优劣势都有,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干货预警) 1,外观方面 外观在2020年自然不用多说,在10万多这个级别自然是出众的,也是这个车子的大卖点了可以说是,尤其是mg拥有tcr赛车,在这样的赛车基因加持下,会让我觉得这个车子外形看起来真的很赏心悦目。但是后期还是有可提升空间,比如离地间隙略高,比如轮毂个人觉得不是特别好看 2,内饰 内饰放到今时今日与同级别国产车相比,属实没什么优势,不过也算简约大方,主要吐槽的就是门板和中空台的硬塑料,眼镜盒里的软包不到位,放眼镜在里面颠簸的时候有时候会有异响,杯架没有固定夹,但储物空间还可以,档把下面做了掏空很实用,放点口罩啊,充电线啥的都可以,不会显得很凌乱。 3,配置 我购买的是顶配车型,各项配置已经拉满了,但和落地15w左右的其他国产车型相比,名爵败了,主要败在哪呢,我觉得是座椅通风,方向盘加热和副驾电动调节上,夏天真的很需要座椅通风。但就实用性来说其他配置也很可以了,自动大灯,自动远近光,后视镜折叠,后视镜来车提示,座椅加热,app远程空调和座椅加热,自动雨刮,自动刹车,后排出风,acc自适应巡航,4种驾驶模式选择,关闭防滑,排气阀门,bose音响等等吧,总体来说吊打十万多的合资车,但是略逊于配置拉满的其他品牌国产车。 4,操控和动力 城市街道行驶来看,结合180多匹的动力,操控还是可以的,紧急变道等也完全hold住,悬挂感觉前段硬,真要大角度劈弯还是略软,侧倾还是明显了些,当然了,可能和我喜欢暴力驾驶有关,总而言之,年轻人想要追求些激情,动力和操控完全能满足你,再加上声浪的加持,你就是整天街道最亮的仔。 5,用车成本 用车成本来看,主要的争议点就是油耗了,保养成本真的不高,一次也就三四百块,而且我还有一年两次的免费基础保养券,保养成本就更低了。油耗的话我城市早晚高峰目前是10个油,暴力驾驶能达到13。高速巡航油耗可以低到6个多,所以这个车子的油耗是非常依赖道路工况的,最近一直早晚高峰出行,一箱油显示里程560左右,之前去上海参加活动,高速巡航,加满油显示750多公里的续航...说省也省,说费也费。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吧,既然选择了激情,就别在乎柴米油盐,二者不可兼得~自己看的开即可。 最后附上我的小绿的几张美图

    3.80分“良好”
    朗逸 2024款 300TSI DSG星空领先版朗逸 2024款 300TSI DSG星空领先版

    选车:    因本人上一台车是08手动波罗,对于大众的品质有所了解,到目前已经21W+公里,除了日常消耗零件,只换过一个起动机,发动机舱非常干净,没有一点漏油水,所以选车这方面没有纠结,直奔大众。 选车时间:     开始决定买车是23年中,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拖到了24年初,第一周走了几家店做了价格比对,又通过其他渠道打听了价格,有了一定了解之后第二周开始敲定,到店直奔目标价砍,几度拉扯,达到预期,果断交钱提车。(虽然不是最低的,但达到自己心里预期就好) 砍价篇:     砍价都是在网上看的,去店里之后才发现,每家店都有自己的计价体系,这里便宜了,其他的地方价格就会起来,最后基本都差不多,多对比就好了。 优缺点: 1.5T,160匹马力,日常家用够了,底盘扎实,换挡快,逻辑清晰,升档平顺,只有降档的时候有轻微顿挫,可以接受的范围。路感清晰,隔音差那么一点,风噪胎噪有点大(音乐开大点就听不到了)。不愧是家用神车。还有关心的油耗问题,本人每天往返80公里,一半城市一半国道,平均下来6个油,非常赞,纯国道轻踩(匀速70-90)最低到过4.9(坡路比较多),我相信这不是最低的,但确实省油,大赞!车机系统建议用苹果手机,会好用得多,毕竟不用上车接线。车机反映也很迅速,没有卡顿现象发生。 空间篇: 空间肯定是比我那小波罗大,毕竟是个紧凑型车,前排空间宽敞,后排也还可以,就是后排如果坐三个人中间的人会没这么舒服,中间鼓起20多厘米,后备箱空间宽敞。 驾驶感受:  1.5T160匹马力再加上德系车的底盘优势,无论国道超车还是高速,都给我太多的惊喜,虽然都说自吸AT耐造,但涡轮增压的感觉是自吸无法媲美的。我选的领先版,配置基本拉满,比如全速自适应巡航,双区自动空调,座椅加热,无钥匙进入,手机解锁,前后雷达,还有一个功能:主动刹车,这个功能太好了,有看不到的盲点,低速通过路口鬼探头,都可以及时刹住。如果同样考虑买涡轮增压这版的建议在城区堵车比较久的时候切换到手动,避免1、2档频繁切换导致变速箱过热,超车的地方时候使用S档,动力大很多,车钥匙是带升降车窗功能的,长按就可以了。 小结: 目前用车一个多月,开了3千多公里,总体很满意,如果再买车我还是会优先考虑德系,每个品牌车都有优缺点,一分价钱一分货,个人感觉车子就是代步工具,关键还是自己喜欢,挑自己喜欢的买就对了,个人看法,不喜勿喷,觉得有同感的可以交流一下心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经验,有什么疑问也可以问,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40分“良好”
    伊兰特 2023款 1.5L CVT LUX尊贵版伊兰特 2023款 1.5L CVT LUX尊贵版

    【购车经历】 从22款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现代伊兰特。一旦看上了它,其他车型就都不香了。我觉得伊兰特的外观设计真的是两极分化,要么好看,要么丑陋。评价似乎只有这两个极端。起初我准备下订单了,但听说23款即将上市,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再等等看。当23款上市后,我简直惊艳了,庆幸自己没有购买22款(这样就不会被22款车主骂了吧)。 【最不满意】 兰特自带的车载百度导航系统,与手机端相比,UI页面显示不够详细,容易导致走错路。我现在还在慢慢适应中。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车速达到110-120时,或者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驶时,导航系统的不足就更为明显了。 【驾驶感受】 觉伊兰特的过弯支持性不太足,有点甩尾的感觉。对于不太急的弯道,我只能以70码左右的速度通过;稍微急一些的弯道,我只能以50码左右的速度通过;而对于更急的弯道,我必须降低到30码左右的速度。我对这个速度并不太满意,因为这已经接近极限了。如果遇到很多弯道,那些开货车的老司机都能超过我。如果速度再快一点,就会产生甩尾的情况。不过,伊兰特在直线上的动力表现还是不错的。另外,轮胎的抓地力似乎也有些不太好。有一次我前面的货车在路上撒了水,我在一个下坡的急弯处刚转过弯,车居然打滑了,我还以为是爆胎了。等我稳住方向后下车检查,才发现轮胎都没事。当时路面绝对没有结冰!对于比较急的弯道,我只能以大约30码的速度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