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宝马5系GT配置丰富值得买吗_宝马5系GT配置怎么样

    ·宝马5系GT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4.19
    “优秀”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共25人评价
    经销商报价
    暂无报价
    厂商指导价
    68.80-186.00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4.19
    • -
    • 外观
    • 4.46
    • -
    • 内饰
    • 4.09
    • -
    • 配置
    • 3.87
    • -
    • 空间
    • 4.10
    • -
    • 舒适性
    • 4.18
    • -
    • 操控
    • 4.29
    • -
    • 动力
    • 4.32
    • -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4.12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宝马5系GT4.19外观4.46
    • Model S4.12动力4.50
    • 宝马i5(进口)--
    • ---
    • ---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4.12-
    • 宝马5系GT4.19外观4.46

    宝马5系GT·全部评分

    全部车型
    电动吸合门外部配置
    方向盘加热内部配置
    车内氛围灯灯光配置
    前排座椅通风座椅配置

    点评车型: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4.4优秀

    5系GT,虽然带着5系的名字,但整体的设计风格和定位明显能感觉出来是想向上走的车型,后来继任者变更成6系GT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吧。 事实上比起5系轿车,这个fastback的造型更多地会让我联想到X6,两者都是跨界车型。一个基于轿车,一个基于SUV,都是非常有个性的车型。 5GT上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设计就是这个两段式尾门了。尾部布置有两个尾门开关,按右边那个开启小门,按左边那个开启大掀背。 掀背车要想全开后备箱,因为尾门造型的原因,天然就要占用较大的地方,如果是在一些商场那种上下两层,或者犄角旮旯的停车位,那十有八九是施展不开的。 这时候这种小开口就很讨喜了,开启需要占用的地方较少,一些较小的物品可以很方便地装取。 相比常见的掀背车型,5GT单独还多出了隔断,目测是出于NVH上的考量,保证乘员舱内有更好的静谧性。 后备箱空间方面的表现在平常状态下是中规中矩的500L左右,但一旦放倒后排,整个车后部的空间都可以被利用起来,直接跃升至1700L左右的水平,吞吐量傲视群雄。 带座椅加热,冬天越往北这个配置的幸福感越高,堪称冬天里的一把火。 10.2寸的屏幕应该是NBT主机里最大的了吧,功能上倒车影像、蓝牙音乐、导航一应俱全。 音响虽然没贴标,但听觉上的直观感受上限不低,加上不错的NVH表现,对我这种蓝牙音乐派来说,日常已经十分够用了。 2014年5系进行了facelift,所以自然而然5GT上也就看到了液晶仪表。显示风格会随着驾驶模式切换,风格最为火热的当属SPORT模式了,旁边的两个小表也都会变成宝马标志性的橙色。 180kW、350Nm的高功率2.0T发动机,输出上完全没有问题,而且5GT上的这台2.0T被调校的非常安静平稳,输出以及启停工作时,甚至能让人有那么些6缸机的感觉。当然,燃油经济性上表现要比6缸机来得好。 u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0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0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1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1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2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2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3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3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4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4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5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5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6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6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7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7
    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82014款宝马5系GT 528i 领先型 图 8
    2023-05-31

    路过9465这是说我的14款GT528豪华版吗

    胡子小猪11款535路过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57分“优秀”
    Model S 2023款 双电机全轮驱动版Model S 2023款 双电机全轮驱动版

    作为特斯拉Model 3的车主,Model S绝对是我的Dream Car之一,尤其是Plaid版。那可是真的“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不过这车试驾不了,只能试驾双电机版,也很快了3.2秒破百。这个我也比较满足了。由于我是3的车主,到了店里简单预约下就可以试驾了。说说车子。 【外观】 Model S的变化较老款并不大,一如即往的帅气。这就是我之前买特斯拉的理由之一。Model S应该是除了roadster外第二帅的车了。至少我这么认为。 【内饰】 Model S的简约而不简单,加上Yoke方向盘和后排小屏幕。充满了科技感。豪华感一般,但软性包裹很足。还是给了我开未来车的感觉。S有仪表盘,如果下放到3和Y就确实不错了。整体我还是很喜欢的。 【配置】 配置方面基本也很足,该有的配置基本齐了,除了没有电吸门和座椅按摩这些。娱乐芯片也是AMD的,速度相当快。毕竟科技是特斯拉的一大卖点。 【空间】 空间大,是哪里都大。前备箱、后备箱、前后排都很大。特斯拉的空间利用率没得说。后排还不是几拳的问题。 【续航】 特斯拉的续航还是很准的,EPA工况下基本差不多。除了性能外,续航也是一大优势。 【智能化】 自动辅助驾驶芯片已经是HW4.0了,虽然还没开通,但比3.0提升不少。但由于AP还没有开放,测试不了,应该会比3强很多。语音还是不好用,这点应该学学国产品牌。游戏、视频娱乐就不用担心了,特斯拉车机相当好玩,神秘网站加宽了拓展性。 【驾驶感受】 驾驶者之车,最强项就是操控。一流,方向盘指哪打哪。加速迅猛,推背感十足。3.2秒加速果然名不虚传。高速弯道,双叉臂的支撑性很强,几乎没有什么侧倾,过弯稳。完全撑的起这个价位。驾驶可玩性很高。 【服务】 至于服务嘛,特斯拉向来都很好。雪饼、饮料随便拿、随便喝。Model S和S的试驾是特斯拉专门人员和较少的门店进行,这次陪我试驾的是他们的副店长,可见其重视程度。 【最不满意】 车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一个想吐槽的就是那个科技感的Yoke方向盘。不好用,尤其是掉头时,很不好抓。然后就是要吐槽方向盘上的控制按钮,左右灯很容易打错。最后吐槽下换挡,不如怀挡好用。要伸手去触屏还是稍显别扭。 以上是我的试驾感受,不喜勿喷。

    4.79分“优秀”
    小米SU7 2024款 后驱标准长续航版小米SU7 2024款 后驱标准长续航版

    购车花费 1、车价21.59w 2、保险价格:7099元左右,尊享版,南京地区,人保、包含:300W三者,车损、外部电网保险加起来是5650多、388驾乘意外险,因为我是第一次买保险,价格应该是偏贵的。 3、如果是代理上牌的话,小米收费应该好像是392,临牌不收费。我没有让他们代办,所以没交这个钱。 4、友情提醒:交强险生效后才能打临牌。我吃了这个亏,还是小米交付经理紧急开通渠道安排的5号上的临牌(正常5号不上班)。 续航能耗 1、高速能耗:从南京-镇江,走了大概60多km高速,空调开,平均时速110左右,能耗15多一点。 2、城区能耗:正常在市区开开,空调因为晚上冷,没开,速度应该在50多,能耗在12左右。 这是我自己开的,也不是专业测评,只能做一些参考。总体上来说,我对这个能耗还是很满意的。 充电时间 40分钟从36-95,快充桩有其他车辆分流的情况下。 车机评价 1、流畅度很优秀,毕竟8295芯片,语音控制、媒体、导航、360等功能都很不错。 2、内存+存储大小未知,特意问过交付专家,他们也不知道。 3、小爱同学应该是云端算力,在隧道切换到2G一次,直接变傻瓜,语音开里程APP都不行,所以需要联网才行,不然只有最基本的功能。 4、导航有离线地图,这个好评。 5、UI设计还是很符合使用手感的,毕竟手机厂出生,设计的很好。 6、一些建议:车内音响在开门的时候就会减小,这个不能手动调整,默认就是这样。车钥匙(手机蓝牙、蓝牙车钥匙)必须绑定小米账号才能自动登录,不然每次登录都得扫码。靠近就解锁还是太频繁了,今天在街上溜圈的时候停在路边一会解锁一会锁定,最后被我关了这功能。 乘储/乘坐空间 1、后备箱空间比较大、想放的东西都能放得下,挺满意的。 2、车内存储空间,没找到主驾手机放在哪(无线充电的地方除外),懂得麻烦告诉我一下。眼镜盒好像我也没找到。 3、前备箱没利用上,一开始打开前备箱以为只要压回去就行了,没想到还需要最后用手按一下前备箱盖才能锁紧。 4、后排因为前排座位设计的低,脚是伸不进去前排座椅底下的。 5、后排公认的高个子必顶头,这个不必多说,家里高个子多的不要买! 隔音异味及内饰评价 1、隔音真的算很不错了,至少对于我来说,没有必要听网上的一些追求极致的隔音,太极限,建议自己试驾试试。过一些减震路段的声音已经很好了,高速声音也不大,如果你再开点音乐等于没有噪音。 2、味道没闻到什么离谱的异味,有味道是有味道,但好像不是什么异味,不难闻,感觉就是正常的味道,如果特别在意可以提前买香氛或者多通风晾晒。 3、内饰相对来说,中规中矩,谈不上豪华,但质感还可以,真皮面质感很不错。耐用性有待考验。 4、氛围灯有等于没有,除了夜晚,白天不明显,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 5、迎宾灯只有顶配才标配,中配和低配都没有,有点难受! 6、顶棚的织物有点出戏,黑里带灰,看不明白,不能直接全黑吗? 总结: 小米SU7目前来看是一辆好开的车,能耗不高,做的很经济,续航长,颜值高,用料实在。但长期的质量、售后服务等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如果你有刚需,预算20多W,且喜欢并能够明白买纯电轿车意味着什么,那么SU7应该是你分量较重的一个考量点。总之,你买我不推荐,我买我真买。支持SU7,支持雷总!

    4.13分“优秀”
    小米SU7 Ultra 2025款 标准版小米SU7 Ultra 2025款 标准版

    开完6000+公里的小米SU7 Ultra,一些真实感受 最近开这台小米SU7 Ultra跑了不少路,感觉有些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分享。这车呢,优点很突出,开起来确实带劲,但也有些地方在实际用起来的时候,感觉还有待改进,希望小米能听听用户声音。 先说说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1. 外观和内饰用料很实在: 这车停在路边很显眼,造型确实漂亮,不少路人会多看两眼。进到车里,摸得到的地方用了不少 碳纤维和 Alcantara 材料,像方向盘包覆和顶棚这些地方,手感挺舒服,看起来也显档次。坐进去那种偏向驾驶的氛围营造得不错。 2. 开起来是真舒服: 底盘调校可以说是这台车最大的亮点之一。 开起来感觉很扎实,过弯支撑足,跑高速稳当,过一些不平的路面处理得也挺好,不会觉得颠得难受。方向盘指哪打哪,动力响应快而且平顺,整体操控感在同价位里算得上非常好开的那种。 3. 小米手机搭配着用特别方便: 像我用的就是小米手机,靠近车子自己解锁上车这点就很省心。在车里还能直接在车机大屏上操控手机以及家里的米家设备,比如提前打开空调或者看看摄像头,这点对于习惯了智能家居的人来说很方便。 4. 记忆泊车实用性强: 对于固定的停车路线,比如公司或者家里的地库,他可以自动学习,下次就可以让车自己停进去,尤其是手里拎着东西的时候,省了不少事。 5. 赛道大师功能专业: 这个模式主要是给喜欢下赛道或者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准备的。它提供 非常详细的车况信息(像胎温、胎压、功率这些),并且可以让你非常精细地调整底盘设定,比如有增强动能回收,赛道特调abs,方向盘手感等等,有点像给你一套专业工具去调校车辆状态。 核心是它极其精准的赛道计时和数据分析功能, 用来做圈速对比和分析跑法帮助很大,对提升成绩有帮助。打开这个模式界面和音效的变换也有点仪式感。 赛道成绩确实硬气: 国内几个像上赛浙赛这样的专业赛道,现在圈速榜上都能看到它领先的量产车成绩,实力是过硬的。 最让人兴奋的是前段时间它在“绿色地狱”纽北赛道跑出的那个第三名,虽然是官方测试的原型车,但这个成绩本身非常了不起,证明了国产车在顶级性能领域的潜力。 开了一段时间,也发现一些小问题或者不那么顺手的地方: 1. 偶发异响: 主要是在过一些不太平的路面时, 方向盘那块区域能听到细微的咯吱声,虽然不算一直响,但出现了确实会影响点心情。后来售后帮忙解决了,总算不那么闹心了。 2. 车机稳定性和体验有待提高: 日常用着还行,但偶尔会遇到抽风和小bug比方说座椅位置记忆错误,再比如小憩模式,座椅和空调的配合感觉逻辑不能预设,时长还得躺下爬起来再设定用不了语音。再比如雷石歌又少又要花钱,还有行车视频app打不开等。 3. 语音助手不够聪明: 小爱同学在车上用起来不如想象中那么顺畅。 有些热词不按照我说的语音语调来(特别在导航时),大模型能力也不强,经常这个还不会那个还在学习中。 4. 用户反馈响应慢: 这也是不少车主提到的一个槽点。 通过官方渠道反馈问题后,感觉跟进的速度和处理效率不太让人满意,这点挺影响体验的。希望买了车,反馈问题也能得到更及时的关注。 5.音响特别差:说到这个车的音响,非常失望。 本来期待挺高的,毕竟都这个价位了。但实际听下来,感觉不太对劲。 低音下潜不够深, 放点节奏强的音乐或者看电影时,总感觉鼓点像是浮在上面,少了点那种沉下去、从地板传来的震撼感,劲儿使不出来。 高音呢,又偏生硬,不够通透亮丽, 特别是人声或者弦乐的高音部分,有时候听着有点“燥”,甚至有点刺耳,就像被掐着嗓子,不够舒展。整体听起来,层次感和清晰度就打了折扣,调来调去也总觉得差点意思,听着容易让人有点烦躁上火。 说实话,这套音响的表现,离它其他方面的水准,比如性能或者用料,有点差距,和这个“新豪车”定位感觉不太匹配,真心建议能提供官方后改,实在太差了。 总的来说: 小米SU7 Ultra, 尤其是在开起来的感受上、赛道上的硬实力、以及像碳纤维、Alcantara这些看得到摸得着的用料上,完全配得上大家对它的期待。纽北那个成绩真的让人对国产车刮目相看。 但也正因为硬件底子这么好,也特别希望它在软件体验、细节做工的耐久性(比如异响)以及用户服务响应这些方面能再精进一些。这些小的地方处理好了,才能真正配得上“顶级”的称号。 真心希望小米能重视这些实实在在的用户反馈, 赶紧通过OTA优化一下车机和语音的功能,别光天天想着yu7独占,也考虑一下音响升级的事项,更重要的是,把售后服务反馈的通道打通,让它真正高效运转起来。这么好的车,潜力巨大,希望它能不断改进,做得更好。毕竟作为用户,谁不希望自己买的车越来越好呢?也看好中国汽车能靠这样的产品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