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YU7续航炸场!835公里版6月杀疯了,能否碾压Model 3?💨

    小米YU7(图片|配置|询价)新增835公里续航版本:续航再升级,6-7月正式登陆新能源市场

    一、续航突破:单电机车型再添长续航版本

    2025年4月28日,工信部官网披露小米汽车最新动态:小米YU7新增835公里续航版本,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作为小米SU7的衍生车型,YU7自申报以来便因“陆地战车”的定位引发关注,此次续航升级更凸显其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工信部信息,新增车型型号为XMA6500LBEVR3,电池能耗为13.3千瓦时/100公里,整备重量2315公斤。至此,小米YU7单电机车型已涵盖725公里、810公里、820公里、835公里四个续航版本(测试工况暂未明确),形成对不同续航需求的全覆盖。双电机车型则提供高低功率版本:低功率版前电机130千瓦、后电机235千瓦;高功率版前电机220千瓦、后电机288千瓦,满足性能玩家的动力需求。

    二、电池与动力配置:容量与能效的平衡术

    小米YU7的电池配置呈现多元化特点。此前申报信息显示,新车提供96.3千瓦时和101.7千瓦时两种电池组:

    - 96.3千瓦时电池:对应单电机续航725公里、810公里、820公里车型,兼顾日常通勤与中短途城际出行;

    - 101.7千瓦时电池:主要匹配双电机车型,单电机版本续航达670公里、750公里、760公里,推测双电机高性能版续航或略低于单电机长续航版,体现“动力优先”的产品逻辑。

    此次新增的835公里续航版本,电池容量尚未公布,但结合能耗数据(13.3kWh/100km)推算,其电池容量或接近110千瓦时,或采用新型电池技术(如半固态电池)以提升能量密度。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此前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达成合作,新车有望搭载高性价比的国产电芯,在续航与成本间寻求平衡。

    三、外观设计:延续家族语言,强化性能符号

    小米YU7的中文名为“小米御7”,取意“陆地战车,御风而行”,设计语言延续小米SU7的科技感,同时注入更多硬派元素:

    - 前脸:封闭式格栅搭配分体式大灯,上半部分灯组采用镂空设计,可引导气流降低风阻,下半部分为矩阵式LED光源,兼具辨识度与空气动力学效率;

    - 侧面:溜背式车身搭配黑色轮眉,营造跨界轿跑风格;车顶标配激光雷达(推测支持高阶智驾系统),隐藏式门把手与低风阻轮毂(提供19/20/21英寸三种规格)进一步优化风阻系数;

    - 车身尺寸:长宽高4999/1996/1600(1608)毫米,轴距3000毫米,定位中大型轿车,5座布局满足家庭用户需求;

    - 车尾:贯穿式对称C字形尾灯组与小米SU7的横向设计形成差异化,镂空式扰流板与底部扩散器强化运动属性,小鸭尾造型提升高速稳定性。

    四、内饰与智能化:豪华氛围与科技交互并重

    从曝光的谍照来看,小米YU7内饰采用紫红色与米色双色搭配,营造轻奢质感。中控台配备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预计搭载澎湃OS车机系统,支持语音交互、OTA升级等功能;风挡下方嵌入长条形PHUD(抬头显示系统),可投影车速、导航等关键信息,减少驾驶员视线转移。

    副仪表台提供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双杯架及对开式中央扶手箱,储物空间设计实用。座椅采用人体工学设计,高配车型或配备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智能化方面,新车有望搭载小米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依托车顶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等高级功能。

    五、发布节奏与市场布局:抢占2025年中高端市场

    小米YU7计划于2025年6-7月正式发布,作为小米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其市场定位略高于SU7,主打“长续航+高性能+智能化”差异化卖点。同期,小米汽车密集布局生态链:

    - 充电网络:已与18家运营商合作,超126万充电桩接入“小米充电地图”,覆盖全国95%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

    - 用户服务:2025年五一期间推出“出行保障计划”,包含24小时免费道路救援、异地送车等服务,强化用户粘性;

    - 品牌联动:借势上海车展曝光SU7 Ultra等车型,提升品牌声量,形成“SU7走量、YU7冲高”的产品矩阵。

    六、竞品对标与市场展望:挑战特斯拉Model 3与比亚迪汉

    小米YU7的核心竞品锁定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等中高端纯电轿车。相比Model 3,其优势在于更长的续航里程(Model 3长续航版约615公里)和本土化智能生态;对比比亚迪汉EV(最长续航715公里),则以更高的动力参数(双电机高功率版综合功率508千瓦 vs 汉EV四驱版380千瓦)和科技配置形成差异化。

    业内分析指出,小米汽车凭借“硬件+软件+生态”的铁人三项模式,有望在2025年新能源市场争夺10%以上的份额。YU7的推出不仅是对续航焦虑的回应,更是小米向高端市场渗透的关键落子。随着电池技术迭代与充电网络完善,长续航车型或将成为2025年市场竞争的核心赛道,而小米能否凭借供应链整合能力与品牌影响力突出重围,值得持续关注。

    结语:续航升级背后的生态野心

    小米YU7新增835公里续航版本,看似是一次产品参数的优化,实则是小米汽车生态布局的重要一环。通过长续航车型吸引长途出行用户,叠加小米充电地图、智能驾驶等服务,小米正试图构建“车-路-充-云”一体化的出行生态。随着6-7月发布节点临近,这款“陆地战车”能否在新能源红海市场中劈开一条新路,或许将成为小米造车第二阶段的关键注脚。


    小米YU7配色大猜想!谁是你的心动款?







    互动思考:你认为小米YU7的835公里续航是否足以应对长途出行需求?其定价若在25-35万元区间,能否撼动特斯拉、比亚迪的市场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万次阅读
    4评论
    18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1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