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国内销量来看,大家会发现这几年国内的新车销量变化并不大,每年新车销量都是2千多万出头,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其实已经达到了饱和。
但是另外一边,国产汽车在海外的销量却是连年上涨,虽然去年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但欧洲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大咖也从销量成绩出发,看看国产车在欧洲表现如何。
01
自主品牌全员进军欧洲
从市场研究公司Dataforce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表现抢眼,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64%,总量达到38902辆。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2.5%提升至4.1%。

其中卖得最好的车企分别是比亚迪(4294辆)、奇瑞(4095辆)和上汽集团(4004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份欧盟开始对国产纯电汽车增加关税,但插混车却不在其中。所以在欧洲市场,中国插混车的销量也突飞猛进,同比增长321%,2月销量达到4744辆。
当然了,也并非全部车企都能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还是有一些车企的表现较为一般,例如Zeekr(极氪)(154辆)、路特斯(197辆)、领克(305辆);还有一些品牌销量相对较低,如长城汽车(153辆)、蔚来汽车(73辆)、红旗(70辆)等。
02
这些车型成香饽饽
都说国产车在欧洲卖得好,但具体有哪些车卖得好很多人却不知道。从销量数据来看,2月份最畅销的中国插混车是比亚迪Seal U,“Seal U”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但说到宋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作为国内的爆款车型,该车2月份在欧洲也卖出了2281辆。热销的原因也很简单,该车起售价 3.5 万欧元(约 28 万人民币),比同级别的大众途观插混便宜整整 1 万欧元。而且综合续航轻松破千公里,完美解决欧洲人的 “里程焦虑”。
燃油车方面,在国内销量平平,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过的奇瑞OMODA 5(欧萌达5),2月份卖出了2138辆。该车热销靠的是超高的性价比,起售价仅 2.2 万欧元(约 16.5 万人民币),比大众途铠便宜 30%,而1.6T+7DCT 的组合也兼顾了优惠和性能。
此外,比亚迪海豚紧凑型两厢车销量为1281辆,同比增长139%;名爵HS插混版的销量为1079辆。
03
性价比依旧是代名词
在柏林技术大学汽车研究中心,教授KlausSchmidt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两组关键数据:中国电动车平均售价比欧洲竞品低18%,但毛利率却高出5-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可以靠更便宜的价格和更高的配置降维打击。

一方面,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量产成本比2022年下降43%,能量密度却提升到265Wh/kg。当大众还在为瑞典Northvolt的产能发愁时,比亚迪的弗迪电池已经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在新能源车的成本大头电池部分,中国汽车可以省下不少成本。

此外在技术上,蔚来ET7搭载的NOP+系统,在巴黎环城高速实现了98%的路段零接管;比亚迪在慕尼黑车展展示“闪充5分钟,续航400公里”技术。
就连服务方面,中国车企也更像豪华品牌,例如蔚来在柏林建10座换电站,用户3分钟换电;小鹏推出“终身免费充电”套餐;比亚迪在巴塞罗那创新采用的“体验中心+线上直销+移动服务车”模式,使单店年均销量达到传统经销商的3倍。
04
大咖总结
虽然如今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市占率还仅有4.1%,但在关税的限制之下,中国汽车在欧洲起码还是增长的姿态,从 “廉价玩具” 到 “技术标杆”,中国车只用了 5 年时间。未来随着比亚迪、零跑、奇瑞的海外工厂投产之后,相信中国汽车在欧洲的销量还能继续上涨。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UV大咖》立场。)
--THE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