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月销缺口4.5万辆+换电站日均空转:蔚来离生死线还有多远?

    2025年3月10日,蔚来汽车再次因“巨额亏损”登上风口浪尖。这家曾被资本市场捧为“中国特斯拉”的新势力车企,如今深陷亏损泥潭:前三个季度亏损超155亿元,日均烧钱5000万元,累计亏损突破807亿元。尽管蔚来坚称换电模式是其“护城河”,但换电站单日换电不足30次、子品牌电池规格混乱等问题,让外界质疑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本文深度剖析蔚来困局,追问其未来能否逆风翻盘。

    来源:凤凰网

    一、亏损黑洞:日均烧钱5000万,市值蒸发万亿

    蔚来的财务数据触目惊心:2024年第三季度净亏损50.6亿元,连续4个季度亏损超50亿,累计亏损达807亿元。以日均亏损5000万计算,相当于每两天烧掉1亿元。与巨额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市值暴跌——从巅峰期的1400亿美元缩水至16亿美元,蒸发超万亿人民币。

    核心矛盾:

    高投入与低毛利:蔚来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186.7亿元,毛利率仅10.7%,远低于理想汽车(22.1%)。

    换电成本拖累:3100座换电站单站日均换电仅28次,远未达60-70次的盈亏平衡点,换电业务累计亏损超千亿。

    研发与营销“双高”:单季度研发费用33.2亿元,销售及行政开支41亿元,两项合计占营收近40%。

    二、销量困局:目标44万辆,前两月仅卖1.3万辆

    蔚来2025年销量目标为44万辆,但前两月仅交付1.3万辆,完成率不足3%。其主品牌与子品牌乐道、萤火虫表现均不及预期:

    蔚来品牌:1月交付7951辆,同比暴跌55.4%;

    乐道L60:首月交付4319辆,仅为预期的50%;

    多品牌内耗:子品牌电池规格不统一(蔚来、乐道、萤火虫电池互不兼容),导致换电网络效率低下。

    行业对比:理想汽车2024年交付50万辆,小鹏、零跑销量同比翻倍,而蔚来已被挤出新势力销量前五。

    三、换电模式:豪赌未来还是自缚枷锁?

    蔚来将换电视为“差异化王牌”,但其商业模式争议不断:

    优势:

    用户补能体验极致(3分钟换电);

    政策支持换电标准制定,宁德时代等巨头入局。

    致命缺陷:

    成本重压:单座换电站建设成本超300万元,年运营费用约50万,但单站日均收入仅2800元(按28次×100元/次计算);

    技术割裂:子品牌电池规格差异导致换电站需储备多型号电池,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快充冲击:800V高压快充普及后,5分钟充电续航400公里,换电时间优势被削弱。

    李斌虽宣称“上海换电站接近盈利”,但全国范围仍难掩亏损。

    四、生死赌注:安徽国资输血131亿,2026年盈利目标能否兑现?

    蔚来的生存依赖持续融资:

    资本输血:自2015年累计融资近1200亿,安徽国资委三次注资131亿;

    现金流危机:截至2024年9月,现金储备422亿元,但负债总额879亿,资产负债率84.55%。

    关键战役:

    2025年销量翻倍:需月均交付3.6万辆,但乐道、萤火虫新品牌市场接受度存疑;

    2026年盈利承诺:李斌称“换电规模效应将显现”,但券商预测单站日均换电需达61次方可盈亏平衡。

    来源网络

    五、行业警示:新能源淘汰赛加速,蔚来如何破局?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生死淘汰赛”,蔚来需直面三大挑战:

    降本增效:缩减低效投入(如手机、自研芯片),聚焦核心业务;

    产品突围:高端市场被问界M9、理想L9挤压,中低端市场面临小米、比亚迪价格战;

    模式重构:评估换电战略,探索“部分放弃换电+快充兼容”的混合路线。

    来源网络


    蔚来的“未来”在何方?

    蔚来的故事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但商业世界只认结果。若2025年销量无法突破、换电亏损持续扩大,其现金流恐在2026年前耗尽。李斌的“最后一搏”能否成功?答案或许就在未来12个月。

    声明:本文内容综合自公开媒体报道,包括搜狐汽车、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部分数据引用自企业财报及行业分析报告,特此说明。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